巴塞隆納成功的秘密 - 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 Futbol Club Barcelona

By Anonymous
at 2012-04-20T15:54
at 2012-04-20T15:54
Table of Contents
巴塞隆納成功的秘密
Simon Kuper
March 22, 2012
我們都知道現在這支巴薩所向披靡,問題是我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
想探究這個問題還要拜託我的朋友亞伯特‧卡佩拉斯。無論何時我們在歐霸杯
某處相遇,聊天的內容總離不開巴薩,畢竟沒有幾個人能比我們對這個話題瞭
解的更深。卡佩拉斯是荷蘭維迪斯隊的助教,在這之前他曾是巴薩青訓營拉瑪
西亞的聯絡員。卡佩拉斯曾把在當地街區摸爬滾打的布斯克茨帶到了巴薩,他
也曾在青年隊帶過伊涅斯塔和巴爾德斯。卡佩拉斯一共為這個家鄉球隊工作了
9年。
在我們上一次於阿納姆酒店的咖啡屋裡聊天時,我經歷了好幾個“恍然大悟”
時刻。我曾無數次圍觀瓜氏巴薩的比賽,但直到現在我才算看出門道。瓜氏巴
薩的超群之處不僅僅在於他們有超群的球員,還在於他們有NB的戰術——這戰
術不僅僅和現如今各支球隊不同,更和前瓜迪奧拉時代的巴薩大相徑庭。從某
些方面來看,訓練有素的他們更像是支美式橄欖球隊,而不是足球隊。
在深入研究瓜氏巴薩的細節之前,我們有必要瞭解一下巴薩的改變多大程度上
出自瓜迪奧拉自身。當四年前一位巴薩的副主席若有所思地告訴我她很樂意看
到當時年僅37歲的瓜迪奧拉出任巴薩主帥時,我從未相信此事會成真。瓜迪奧
拉當時絕對是個新手,他當時帶過的唯一球隊就是巴薩二隊。然而,在巴薩與
之共事過的人——無論是當時的俱樂部主席拉波爾塔還是當時的俱樂部足球主
管貝吉裡斯坦——都將其看做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這種現象的產生不僅
源於瓜迪奧拉對巴薩的風格瞭若指掌,還在於他知道如何來提高這支球隊。
瓜迪奧拉曾把巴薩喻為一座大教堂。瓜迪奧拉說,上世紀70年代為巴薩效力並
在之後成為教練的巨星克魯伊夫是這座大教堂的創造者,自他以後的人只不過
是在不斷翻新這座大教堂。瓜迪奧拉一直在尋求創新:如果大街上有個路人談
論足球的觀點很新穎,他會駐足聆聽;他無時無刻不在思考著足球;他不僅從
荷蘭籍教頭范加爾那裡吸取經驗,也從他曾效力過的防守之鄉——義大利球隊
佈雷西亞和羅馬——學習心得。儘管瓜迪奧拉不願在媒體面前透露自己的想法
,但我們還是能從巴薩的比賽中看的一清二楚。
克魯伊夫或許是足球史上最具獨創性的思想家,但是他的大部分思想都是關於
進攻的。他過去常喜歡說只要巴薩能攻入五球,他就不介意丟掉三球。同樣,
瓜迪奧拉也想打入五球,不過哪怕只丟一球他都會很在意。如果巴薩是一個富
麗堂皇的大教堂,那麼瓜迪奧拉就用拱梁結結實實地加固了這個教堂。在巴薩
本賽季前28場聯賽中,他們只丟了22球。下面就是一些瓜帥的創新或者說是巴
薩的秘密:
1. 高壓反搶原則
在去年五月曼聯和巴薩在溫布利會師歐冠決賽之前,弗格森爵士聲稱巴薩壓迫
對手從而奪取球權的能力是“驚人的”。爵爺的這個觀點恰恰反應了瓜迪奧拉
的創新。弗格森坦言2009年在羅馬的歐冠決賽當中紅魔並未找到應對這點的良
策,他覺得溫布利之戰或許將有所不同,可結果是曼聯依舊禦敵無術。
巴薩一旦丟球就會立即展開反搶。此時(譯注:指己方剛丟球,對方剛獲球權)
是展開高壓反搶的絕佳機會,因為剛剛搶下足球的對方球員此時是很脆弱的:
他已經消耗了大量體力並把視線集中於周遭以完成鏟斷或攔截。這就意味著他
現在視野狹窄並可能相當疲倦,如果他想重新對球場局勢有所瞭解通常需要兩
到三秒的時間。因此,巴薩就會在他將球傳給位置更好的隊友之前嘗試反搶。
此外,如果對方在他們自己的禁區斷下巴薩的皮球,巴薩通常會立即反搶,這
樣搶到了就可以直面球門。這種戰術造就了擁有搶斷精神的梅西,這位短小精
悍的球王擁有過人的快速反應以至於經常能在丟失球權的瞬間再次搶回皮球。
通常情況下,領導巴薩展開反搶的恰恰是丟球的那一位球員,不過他永遠不會
獨自反搶,附近的隊友都會加入到行動當中。如果僅有一到兩名巴薩球員展開
高壓反搶,那麼對手將很輕鬆地將球傳出。
2. 五秒原則
如果巴薩不能在五秒鐘內將皮球反搶下來,他們就會後撤並搭建一個緊湊的十
人防線。防線最靠前的球員(通常是梅西)和最靠後的球員(通常是普約爾)
之間的距離只有25到30米。在這樣緊湊的隊形下任何對手想要輕鬆突破都很困
難。2009年羅馬的歐冠決賽就是巴薩緊湊防線的絕佳例證:無論曼聯何時奪得
球權,他們都將面對11名站位準確的巴薩球員,這些球員站在相應位置並實際
上產生了一種宣稱“有種就來試試”的效果。
無論是高壓反搶還是搭建緊湊防線,對於巴薩來說完成這樣戰術易如反掌,因
為在比賽大多數時間內球員彼此間離的都很近。尤其是哈維和伊涅斯塔,二人
很少遠離足球的行進區域。克魯伊夫最近告訴前英格蘭隊主教練、現任荷蘭特
溫特隊主教練史蒂夫‧麥克拉倫:“你知道巴薩為何可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反
搶下足球麼?因為他們的傳球距離不會超過十米,所以他們為反搶而跑動的距
離也從不會超過十米。”
3. 反搶的更多細節
一旦巴薩搭建了緊湊的防線,他們會等待最佳時機來展開逼搶。巴薩不是隨便
說搶就搶,相反他們有一套極為精妙的提示方式來告訴他們何時上搶。一種情
況是當對方控球沒控好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把球停大了,他就得低頭追
球,也就不可避免的喪失了對場上情況的觀察。此時就是附近巴薩球員展開圍
搶的時候。
另外還有一個上前逼搶的好情況:當對方控球球員轉身朝向自家球門時。一旦
他這麼做,就意味著他的選擇變少:除非巴薩給予他時間轉身,否則他再也不
能向前傳球。顯然,巴薩絕不可能給他時間轉身,球員們會迅速圍搶控球者,
逼迫他將球回傳,然後巴薩就自然而然地爭取到了戰略空間。
4. 三加一原則
一旦對手在巴薩禁區附近拿球,加泰隆尼亞人就轉身成了義大利人——也就是
說,巴薩將使用被他們自己稱之為“三加一”的原則:四後衛中的一個將會上
前搶斷控球者,而其餘的三名後衛將會在上搶者身後2至3米處形成一條鎖鏈。
這樣的防守方式提供了雙層保護。瓜迪奧拉的這個戰術傳承自義大利,不過令
人困惑的是少有其他頂級球隊使用這個簡單卻有效的辦法。
5. 按部就班原則
當巴薩獲得球權時,他們的行動不同尋常。大多數強隊將皮球易手之際——在
籃球當中,這稱為“失誤”——看做是至關重要的時刻。此時,對方球員通常
不在位置上,所以如果能打出快速反擊,那麼進球的機會將相當大。像曼聯和
阿森納這樣的球隊經常嘗試在獲得球權之後的三秒之內完成射門。所以,這些
球隊中獲得球權的隊員常常要迅速做出傳球。克魯伊夫也是這樣的思想。
但當一位巴薩的球員奪得球權時,他通常不會尋求快速傳球。這一點反映了俱
樂部的獨特態度:一位球員能奪回球權本身就已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他無需
再做其他事情。他唯一要做的只是簡單地把球傳給附近的隊友。巴薩的邏輯是
為了奪回球權,球員會毫無例外地喪失對周圍環境的觀察,所以在當時,他絕
對是最糟糕的傳球手。
這種邏輯意味著巴薩並不依仗靈機一動的非可控因素。球員們只需花些時間各
就各位,然後大張旗鼓地向對手表示“好了,我們來了。”對手當然知道巴薩
接下來要怎麼做,問題是即使如此也很難阻擋他們。
此原則的唯一例外就是如果巴薩的球員在對方禁區附近奪回球權,那麼他可以
逕自尋求破門。
6. 控球制勝原則
發源於克魯伊夫時代的控球原則一直是巴薩的殺手鐧。大多數球隊並不太在意
控球率,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控球率高也會輸球。但是巴薩可以將控球率始終控
制在65%到70%。在上賽季的西甲比賽中,他們的平均控球率為72%;今年開
始到現在,平均控球率為70%。
強調控球的原因有兩點。首先,當你控球時,對手無法射門。像巴薩這樣缺少
優秀斷球者的球隊需要通過控球來完成防守任務。瓜迪奧拉也曾說過,球不在
腳下的巴薩是“很糟的”。
第二,如果巴薩控球,對手將不可避免的被牽著鼻子走,這無疑會讓他們疲於
奔命。哪怕當對手搶下足球時,他們也已精疲力竭而在巴薩的高壓反搶下立刻
繳械投降。控球可以讓巴薩進入良性迴圈。
巴薩太過鍾情於控球以至於像皮克這樣的後衛都敢在己方禁區裡玩複雜的傳球
而不是簡單的大腳解圍。在任何其他球隊中,門將大腳解圍都至少是不被禁止
的。比如在英格蘭,喬‧哈特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大腳解圍是很常見的。這無疑
是英格蘭足球的缺點,但其清晰地揭示了英格蘭足球認為對於“門將不能傳球”
這一觀點並不需要做太多改變。但是巴薩的想法就截然不同。
作為巴薩的宿敵,皇馬教頭莫里尼奧一直在嘗試利用巴薩熱愛傳球的特點。在
去年12月于伯納烏舉行的國家德比中,深知巴爾德斯不會大腳解圍的眾皇馬前
鋒在比賽開始後就緊迫壓迫巴薩門將。結果本澤馬在開場23秒後就利用巴爾德
斯的一次傳球失誤閃電破門,但之後巴爾德斯仍然繼續巴薩傳控足球,巴薩也
以3比1的比分逆轉了比賽。按巴薩建隊思路培養出的門將所獨有的特點是他們
可以像場上其他十人一樣傳、控、跑——拋開巴薩,這種特點只有阿賈克斯培
養出的門將具備,比如范德薩。
7. 一秒適應原則
沒有別的球隊像巴薩一樣踢球。這是優點同樣也是缺點,因為局外人需要花費
大把的力氣來學習這套系統,所以外來球員很難融入到巴薩的體系中。巴薩過
去有只買頂級球員的轉會政策——雖然有些爭議,不過這些球員都有實力進入
世界前十的行列——但這些舶來品大多最終折戟於諾坎普,不僅亨利、伊布如
此,甚至像比利亞這樣通過為國家隊效力而深知巴薩球風的球員也在斷腿前坐
上了板凳。
前巴薩總經理若安‧奧利弗在解釋球隊轉會政策的風險時提到了“一秒適應原
則”——轉會成不成功在一秒鐘之內就可以看出。如果因不清楚隊友的踢球方
式導致自己需要以超過一秒的時間來判斷隊友下一步的選擇,那麼這次轉會多
數會以失敗告終。一場比賽就能看出新球員註定失敗。
佩德羅不是巨星,但由於他成長自拉瑪西亞,所以他能比其他地方的球員更好
的演繹巴薩的足球哲學。佩德羅在拉瑪西亞從小就沉浸於傳球遊戲,他尤其喜
歡克魯伊夫也鍾愛的六對三遊戲。誠如克魯伊夫所言,足球是舞蹈藝術。
沒有多少人能如此思考,這就是為何大多數巴薩球員都是土生土長的。這一點
更像是一種必要而非隨機選擇,顯然迄今為止這種做法還是很奏效的。
原文:http://tinyurl.com/7m2jyf8
翻譯來源:http://tinyurl.com/cchdxs8
※針對用語跟部分翻譯內容理解作修正
--
██◣ ███ █__█_███_███_███_█ █_█_____◢█◣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___█___███_███_█__█_███_█__█ █ █ ██◤
....................2 0 1 0 F I F A W o r l d c u p............ψivy7921
--
Simon Kuper
March 22, 2012
我們都知道現在這支巴薩所向披靡,問題是我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
想探究這個問題還要拜託我的朋友亞伯特‧卡佩拉斯。無論何時我們在歐霸杯
某處相遇,聊天的內容總離不開巴薩,畢竟沒有幾個人能比我們對這個話題瞭
解的更深。卡佩拉斯是荷蘭維迪斯隊的助教,在這之前他曾是巴薩青訓營拉瑪
西亞的聯絡員。卡佩拉斯曾把在當地街區摸爬滾打的布斯克茨帶到了巴薩,他
也曾在青年隊帶過伊涅斯塔和巴爾德斯。卡佩拉斯一共為這個家鄉球隊工作了
9年。
在我們上一次於阿納姆酒店的咖啡屋裡聊天時,我經歷了好幾個“恍然大悟”
時刻。我曾無數次圍觀瓜氏巴薩的比賽,但直到現在我才算看出門道。瓜氏巴
薩的超群之處不僅僅在於他們有超群的球員,還在於他們有NB的戰術——這戰
術不僅僅和現如今各支球隊不同,更和前瓜迪奧拉時代的巴薩大相徑庭。從某
些方面來看,訓練有素的他們更像是支美式橄欖球隊,而不是足球隊。
在深入研究瓜氏巴薩的細節之前,我們有必要瞭解一下巴薩的改變多大程度上
出自瓜迪奧拉自身。當四年前一位巴薩的副主席若有所思地告訴我她很樂意看
到當時年僅37歲的瓜迪奧拉出任巴薩主帥時,我從未相信此事會成真。瓜迪奧
拉當時絕對是個新手,他當時帶過的唯一球隊就是巴薩二隊。然而,在巴薩與
之共事過的人——無論是當時的俱樂部主席拉波爾塔還是當時的俱樂部足球主
管貝吉裡斯坦——都將其看做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這種現象的產生不僅
源於瓜迪奧拉對巴薩的風格瞭若指掌,還在於他知道如何來提高這支球隊。
瓜迪奧拉曾把巴薩喻為一座大教堂。瓜迪奧拉說,上世紀70年代為巴薩效力並
在之後成為教練的巨星克魯伊夫是這座大教堂的創造者,自他以後的人只不過
是在不斷翻新這座大教堂。瓜迪奧拉一直在尋求創新:如果大街上有個路人談
論足球的觀點很新穎,他會駐足聆聽;他無時無刻不在思考著足球;他不僅從
荷蘭籍教頭范加爾那裡吸取經驗,也從他曾效力過的防守之鄉——義大利球隊
佈雷西亞和羅馬——學習心得。儘管瓜迪奧拉不願在媒體面前透露自己的想法
,但我們還是能從巴薩的比賽中看的一清二楚。
克魯伊夫或許是足球史上最具獨創性的思想家,但是他的大部分思想都是關於
進攻的。他過去常喜歡說只要巴薩能攻入五球,他就不介意丟掉三球。同樣,
瓜迪奧拉也想打入五球,不過哪怕只丟一球他都會很在意。如果巴薩是一個富
麗堂皇的大教堂,那麼瓜迪奧拉就用拱梁結結實實地加固了這個教堂。在巴薩
本賽季前28場聯賽中,他們只丟了22球。下面就是一些瓜帥的創新或者說是巴
薩的秘密:
1. 高壓反搶原則
在去年五月曼聯和巴薩在溫布利會師歐冠決賽之前,弗格森爵士聲稱巴薩壓迫
對手從而奪取球權的能力是“驚人的”。爵爺的這個觀點恰恰反應了瓜迪奧拉
的創新。弗格森坦言2009年在羅馬的歐冠決賽當中紅魔並未找到應對這點的良
策,他覺得溫布利之戰或許將有所不同,可結果是曼聯依舊禦敵無術。
巴薩一旦丟球就會立即展開反搶。此時(譯注:指己方剛丟球,對方剛獲球權)
是展開高壓反搶的絕佳機會,因為剛剛搶下足球的對方球員此時是很脆弱的:
他已經消耗了大量體力並把視線集中於周遭以完成鏟斷或攔截。這就意味著他
現在視野狹窄並可能相當疲倦,如果他想重新對球場局勢有所瞭解通常需要兩
到三秒的時間。因此,巴薩就會在他將球傳給位置更好的隊友之前嘗試反搶。
此外,如果對方在他們自己的禁區斷下巴薩的皮球,巴薩通常會立即反搶,這
樣搶到了就可以直面球門。這種戰術造就了擁有搶斷精神的梅西,這位短小精
悍的球王擁有過人的快速反應以至於經常能在丟失球權的瞬間再次搶回皮球。
通常情況下,領導巴薩展開反搶的恰恰是丟球的那一位球員,不過他永遠不會
獨自反搶,附近的隊友都會加入到行動當中。如果僅有一到兩名巴薩球員展開
高壓反搶,那麼對手將很輕鬆地將球傳出。
2. 五秒原則
如果巴薩不能在五秒鐘內將皮球反搶下來,他們就會後撤並搭建一個緊湊的十
人防線。防線最靠前的球員(通常是梅西)和最靠後的球員(通常是普約爾)
之間的距離只有25到30米。在這樣緊湊的隊形下任何對手想要輕鬆突破都很困
難。2009年羅馬的歐冠決賽就是巴薩緊湊防線的絕佳例證:無論曼聯何時奪得
球權,他們都將面對11名站位準確的巴薩球員,這些球員站在相應位置並實際
上產生了一種宣稱“有種就來試試”的效果。
無論是高壓反搶還是搭建緊湊防線,對於巴薩來說完成這樣戰術易如反掌,因
為在比賽大多數時間內球員彼此間離的都很近。尤其是哈維和伊涅斯塔,二人
很少遠離足球的行進區域。克魯伊夫最近告訴前英格蘭隊主教練、現任荷蘭特
溫特隊主教練史蒂夫‧麥克拉倫:“你知道巴薩為何可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反
搶下足球麼?因為他們的傳球距離不會超過十米,所以他們為反搶而跑動的距
離也從不會超過十米。”
3. 反搶的更多細節
一旦巴薩搭建了緊湊的防線,他們會等待最佳時機來展開逼搶。巴薩不是隨便
說搶就搶,相反他們有一套極為精妙的提示方式來告訴他們何時上搶。一種情
況是當對方控球沒控好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他把球停大了,他就得低頭追
球,也就不可避免的喪失了對場上情況的觀察。此時就是附近巴薩球員展開圍
搶的時候。
另外還有一個上前逼搶的好情況:當對方控球球員轉身朝向自家球門時。一旦
他這麼做,就意味著他的選擇變少:除非巴薩給予他時間轉身,否則他再也不
能向前傳球。顯然,巴薩絕不可能給他時間轉身,球員們會迅速圍搶控球者,
逼迫他將球回傳,然後巴薩就自然而然地爭取到了戰略空間。
4. 三加一原則
一旦對手在巴薩禁區附近拿球,加泰隆尼亞人就轉身成了義大利人——也就是
說,巴薩將使用被他們自己稱之為“三加一”的原則:四後衛中的一個將會上
前搶斷控球者,而其餘的三名後衛將會在上搶者身後2至3米處形成一條鎖鏈。
這樣的防守方式提供了雙層保護。瓜迪奧拉的這個戰術傳承自義大利,不過令
人困惑的是少有其他頂級球隊使用這個簡單卻有效的辦法。
5. 按部就班原則
當巴薩獲得球權時,他們的行動不同尋常。大多數強隊將皮球易手之際——在
籃球當中,這稱為“失誤”——看做是至關重要的時刻。此時,對方球員通常
不在位置上,所以如果能打出快速反擊,那麼進球的機會將相當大。像曼聯和
阿森納這樣的球隊經常嘗試在獲得球權之後的三秒之內完成射門。所以,這些
球隊中獲得球權的隊員常常要迅速做出傳球。克魯伊夫也是這樣的思想。
但當一位巴薩的球員奪得球權時,他通常不會尋求快速傳球。這一點反映了俱
樂部的獨特態度:一位球員能奪回球權本身就已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他無需
再做其他事情。他唯一要做的只是簡單地把球傳給附近的隊友。巴薩的邏輯是
為了奪回球權,球員會毫無例外地喪失對周圍環境的觀察,所以在當時,他絕
對是最糟糕的傳球手。
這種邏輯意味著巴薩並不依仗靈機一動的非可控因素。球員們只需花些時間各
就各位,然後大張旗鼓地向對手表示“好了,我們來了。”對手當然知道巴薩
接下來要怎麼做,問題是即使如此也很難阻擋他們。
此原則的唯一例外就是如果巴薩的球員在對方禁區附近奪回球權,那麼他可以
逕自尋求破門。
6. 控球制勝原則
發源於克魯伊夫時代的控球原則一直是巴薩的殺手鐧。大多數球隊並不太在意
控球率,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控球率高也會輸球。但是巴薩可以將控球率始終控
制在65%到70%。在上賽季的西甲比賽中,他們的平均控球率為72%;今年開
始到現在,平均控球率為70%。
強調控球的原因有兩點。首先,當你控球時,對手無法射門。像巴薩這樣缺少
優秀斷球者的球隊需要通過控球來完成防守任務。瓜迪奧拉也曾說過,球不在
腳下的巴薩是“很糟的”。
第二,如果巴薩控球,對手將不可避免的被牽著鼻子走,這無疑會讓他們疲於
奔命。哪怕當對手搶下足球時,他們也已精疲力竭而在巴薩的高壓反搶下立刻
繳械投降。控球可以讓巴薩進入良性迴圈。
巴薩太過鍾情於控球以至於像皮克這樣的後衛都敢在己方禁區裡玩複雜的傳球
而不是簡單的大腳解圍。在任何其他球隊中,門將大腳解圍都至少是不被禁止
的。比如在英格蘭,喬‧哈特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大腳解圍是很常見的。這無疑
是英格蘭足球的缺點,但其清晰地揭示了英格蘭足球認為對於“門將不能傳球”
這一觀點並不需要做太多改變。但是巴薩的想法就截然不同。
作為巴薩的宿敵,皇馬教頭莫里尼奧一直在嘗試利用巴薩熱愛傳球的特點。在
去年12月于伯納烏舉行的國家德比中,深知巴爾德斯不會大腳解圍的眾皇馬前
鋒在比賽開始後就緊迫壓迫巴薩門將。結果本澤馬在開場23秒後就利用巴爾德
斯的一次傳球失誤閃電破門,但之後巴爾德斯仍然繼續巴薩傳控足球,巴薩也
以3比1的比分逆轉了比賽。按巴薩建隊思路培養出的門將所獨有的特點是他們
可以像場上其他十人一樣傳、控、跑——拋開巴薩,這種特點只有阿賈克斯培
養出的門將具備,比如范德薩。
7. 一秒適應原則
沒有別的球隊像巴薩一樣踢球。這是優點同樣也是缺點,因為局外人需要花費
大把的力氣來學習這套系統,所以外來球員很難融入到巴薩的體系中。巴薩過
去有只買頂級球員的轉會政策——雖然有些爭議,不過這些球員都有實力進入
世界前十的行列——但這些舶來品大多最終折戟於諾坎普,不僅亨利、伊布如
此,甚至像比利亞這樣通過為國家隊效力而深知巴薩球風的球員也在斷腿前坐
上了板凳。
前巴薩總經理若安‧奧利弗在解釋球隊轉會政策的風險時提到了“一秒適應原
則”——轉會成不成功在一秒鐘之內就可以看出。如果因不清楚隊友的踢球方
式導致自己需要以超過一秒的時間來判斷隊友下一步的選擇,那麼這次轉會多
數會以失敗告終。一場比賽就能看出新球員註定失敗。
佩德羅不是巨星,但由於他成長自拉瑪西亞,所以他能比其他地方的球員更好
的演繹巴薩的足球哲學。佩德羅在拉瑪西亞從小就沉浸於傳球遊戲,他尤其喜
歡克魯伊夫也鍾愛的六對三遊戲。誠如克魯伊夫所言,足球是舞蹈藝術。
沒有多少人能如此思考,這就是為何大多數巴薩球員都是土生土長的。這一點
更像是一種必要而非隨機選擇,顯然迄今為止這種做法還是很奏效的。
原文:http://tinyurl.com/7m2jyf8
翻譯來源:http://tinyurl.com/cchdxs8
※針對用語跟部分翻譯內容理解作修正
--
██◣ ███ █__█_███_███_███_█ █_█_____◢█◣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___█___███_███_█__█_███_█__█ █ █ ██◤
....................2 0 1 0 F I F A W o r l d c u p............ψivy7921
--
All Comments

By Zanna
at 2012-04-22T03:03
at 2012-04-22T03:03

By Jake
at 2012-04-23T14:12
at 2012-04-23T14:12

By Elma
at 2012-04-25T01:21
at 2012-04-25T01:21

By Adele
at 2012-04-26T12:30
at 2012-04-26T12:30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2-04-27T23:39
at 2012-04-27T23:39

By Tracy
at 2012-04-29T10:48
at 2012-04-29T10:48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2-04-30T21:57
at 2012-04-30T21:57

By Bethany
at 2012-05-02T09:06
at 2012-05-02T09:06

By Hardy
at 2012-05-03T20:15
at 2012-05-03T20:15

By Lily
at 2012-05-05T07:24
at 2012-05-05T07:24

By Poppy
at 2012-05-06T18:33
at 2012-05-06T18:33

By Charlotte
at 2012-05-08T05:42
at 2012-05-08T05:42

By Ursula
at 2012-05-09T16:51
at 2012-05-09T16:51

By Queena
at 2012-05-11T04:00
at 2012-05-11T04:00

By Agnes
at 2012-05-12T15:09
at 2012-05-12T15:09

By John
at 2012-05-14T02:18
at 2012-05-14T02:18

By Edith
at 2012-05-15T13:27
at 2012-05-15T13:27

By Catherine
at 2012-05-17T00:36
at 2012-05-17T00:36

By Elvira
at 2012-05-18T11:45
at 2012-05-18T11:45

By John
at 2012-05-19T22:54
at 2012-05-19T22:54

By Quanna
at 2012-05-21T10:03
at 2012-05-21T10:03

By Ivy
at 2012-05-22T21:12
at 2012-05-22T21:12

By Frederic
at 2012-05-24T08:21
at 2012-05-24T08:21

By Candice
at 2012-05-25T19:30
at 2012-05-25T19:30

By Edwina
at 2012-05-27T06:39
at 2012-05-27T06:39

By Isla
at 2012-05-28T17:48
at 2012-05-28T17:48
Related Posts
請問一下台中哪裡有可以半夜看球的體育吧?

By Suhail Hany
at 2012-04-20T15:50
at 2012-04-20T15:50
LFC官方雜誌

By Isla
at 2012-04-20T15:43
at 2012-04-20T15:43
小雷:爸爸去執教英格蘭隊吧,我支持你

By Rebecca
at 2012-04-20T14:32
at 2012-04-20T14:32
考爾克的野望——從天鵝海到白鹿巷

By Sierra Rose
at 2012-04-20T14:28
at 2012-04-20T14:28
4/22 高雄新手團 IN 民族國中

By Thomas
at 2012-04-20T13:31
at 2012-04-20T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