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後賽首輪對戰組合是否應依勝率來決定 - 美國職棒

By Elvira
at 2018-09-29T16:04
at 2018-09-29T16:0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leegogo (李狗狗)》之銘言:
: 如題,個人心中的小想法
: 季後賽首輪分區系列賽(LDS),是否應該以勝率來決定對戰組合呢?
: (以下恕刪)
剛好人在美國 昨天跟一堆老美聊到這檔事 發表一下我的看法騙騙P幣
先說 我個人只有追NBA跟MLB 所以就拿NBA做個簡單的比較
我的提議是 分組冠軍只保季後(外卡) 如果沒興趣看我的腦補解說可以直接END
會告訴你為什麼老美不接受這種賽制XD
NBA跟MLB的分組大致一樣 30隊平均分6組 東西區各3組
在取消分組冠軍保前4之前 發生過2015的馬刺快艇之亂
當時設計這個制度是希望每個組都有季後賽球隊 平衡城鄉差距(?)
MLB現行的制度對弱分區有利 而且外卡球隊完全沒有主場優勢 某種程度也是同樣的用意
現在NBA改成只看勝率 除了會發生本來就有的某組全員季後賽
還有可能發生有一區沒有季後賽球隊
當然聯盟一定經過精密的討論 認為短期內還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才敢修改規定
討論拉回來到MLB 假設在雙外卡的賽制下 分組冠軍只保季後 不保LDS
餘下兩隊以勝率決定入圍資格 5隊再行排名決定2張外卡
以今年的美聯為例 5隊分別是BOS(107) CLE (90) HOU(101) NYY(98) OAK (96)
這樣的話 就是CLE跟OAK打外卡 外卡主場屬OAK
還有一個經典的例子是2015國聯 NYM(90) STL(100) LAD(92) PIT(98) CHC(97)
這樣的話 就是NYM跟LAD打外卡 外卡主場屬LAD 其餘三隊保送LDS
同區第一輪自相殘殺的狀況也可以降到最低
台灣人(好吧應該只有我)看了笑嘻嘻 可是美國人看了7pupu
對2015賽季有印象的人大概就會注意到 這樣一來國東很有可能一場季後賽主場都沒有
今年的話 則是美聯中區可能一場主場都沒有
萬一哪一年 兩聯盟的戰績分布都長一樣 甚至會整個區都沒有主場比賽
(因為一場客場就打包了)
NBA季後賽取的隊伍多 而且好歹每一輪都是BO7
MLB第0輪是一戰定生死 身為分組冠軍還沒有主場比賽這叫當地的球迷情何以堪
老美們說 如果每一輪都BO3起跳 或許這個制度還有討論的餘地
雖然我覺得這是一個折衷的辦法(OS:2018的光芒 還是對不住了)
但是在雙外卡BO1的賽制下 分組冠軍不保主場有比賽美國球迷不能接受
更遑論只看勝率會導致可能某分區完全沒有季後賽球隊的問題
另外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 賽程會拖得太冗長
如果外卡就BO3 整個季後賽就會拖很長 可能要搞到11月中甚至更晚也說不定
季後賽的0輪還是第1輪比賽太少 張力不夠 對收視、進場人數還有氣氛都有影響
棒球不像籃球 就在室內開空調打 美國很多地方超過10月可是會冷到爆的
--
: 如題,個人心中的小想法
: 季後賽首輪分區系列賽(LDS),是否應該以勝率來決定對戰組合呢?
: (以下恕刪)
剛好人在美國 昨天跟一堆老美聊到這檔事 發表一下我的看法騙騙P幣
先說 我個人只有追NBA跟MLB 所以就拿NBA做個簡單的比較
我的提議是 分組冠軍只保季後(外卡) 如果沒興趣看我的腦補解說可以直接END
會告訴你為什麼老美不接受這種賽制XD
NBA跟MLB的分組大致一樣 30隊平均分6組 東西區各3組
在取消分組冠軍保前4之前 發生過2015的馬刺快艇之亂
當時設計這個制度是希望每個組都有季後賽球隊 平衡城鄉差距(?)
MLB現行的制度對弱分區有利 而且外卡球隊完全沒有主場優勢 某種程度也是同樣的用意
現在NBA改成只看勝率 除了會發生本來就有的某組全員季後賽
還有可能發生有一區沒有季後賽球隊
當然聯盟一定經過精密的討論 認為短期內還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才敢修改規定
討論拉回來到MLB 假設在雙外卡的賽制下 分組冠軍只保季後 不保LDS
餘下兩隊以勝率決定入圍資格 5隊再行排名決定2張外卡
以今年的美聯為例 5隊分別是BOS(107) CLE (90) HOU(101) NYY(98) OAK (96)
這樣的話 就是CLE跟OAK打外卡 外卡主場屬OAK
還有一個經典的例子是2015國聯 NYM(90) STL(100) LAD(92) PIT(98) CHC(97)
這樣的話 就是NYM跟LAD打外卡 外卡主場屬LAD 其餘三隊保送LDS
同區第一輪自相殘殺的狀況也可以降到最低
台灣人(好吧應該只有我)看了笑嘻嘻 可是美國人看了7pupu
對2015賽季有印象的人大概就會注意到 這樣一來國東很有可能一場季後賽主場都沒有
今年的話 則是美聯中區可能一場主場都沒有
萬一哪一年 兩聯盟的戰績分布都長一樣 甚至會整個區都沒有主場比賽
(因為一場客場就打包了)
NBA季後賽取的隊伍多 而且好歹每一輪都是BO7
MLB第0輪是一戰定生死 身為分組冠軍還沒有主場比賽這叫當地的球迷情何以堪
老美們說 如果每一輪都BO3起跳 或許這個制度還有討論的餘地
雖然我覺得這是一個折衷的辦法(OS:2018的光芒 還是對不住了)
但是在雙外卡BO1的賽制下 分組冠軍不保主場有比賽美國球迷不能接受
更遑論只看勝率會導致可能某分區完全沒有季後賽球隊的問題
另外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 賽程會拖得太冗長
如果外卡就BO3 整個季後賽就會拖很長 可能要搞到11月中甚至更晚也說不定
季後賽的0輪還是第1輪比賽太少 張力不夠 對收視、進場人數還有氣氛都有影響
棒球不像籃球 就在室內開空調打 美國很多地方超過10月可是會冷到爆的
--
Tags:
美國職棒
All Comments

By Edward Lewis
at 2018-10-02T17:30
at 2018-10-02T17:30

By Adele
at 2018-10-06T08:38
at 2018-10-06T08:38

By Steve
at 2018-10-10T19:03
at 2018-10-10T19:03

By Andrew
at 2018-10-12T20:16
at 2018-10-12T20:16

By Caroline
at 2018-10-17T15:39
at 2018-10-17T15:39

By Dora
at 2018-10-20T05:29
at 2018-10-20T05:29

By Jacob
at 2018-10-23T02:01
at 2018-10-23T02:01

By Hamiltion
at 2018-10-26T08:43
at 2018-10-26T08:43

By Isabella
at 2018-10-28T22:04
at 2018-10-28T22:04

By Isla
at 2018-11-01T14:56
at 2018-11-01T14:56

By Franklin
at 2018-11-02T11:14
at 2018-11-02T11:14

By Brianna
at 2018-11-04T08:01
at 2018-11-04T08:01

By Linda
at 2018-11-08T16:24
at 2018-11-08T16:24

By Caitlin
at 2018-11-11T07:25
at 2018-11-11T07:25

By Ina
at 2018-11-11T17:51
at 2018-11-11T17:51

By Lucy
at 2018-11-13T14:29
at 2018-11-13T14:29

By Lucy
at 2018-11-17T23:09
at 2018-11-17T23:09

By Delia
at 2018-11-20T11:09
at 2018-11-20T11:09

By Hedwig
at 2018-11-25T07:14
at 2018-11-25T07:14

By Elvira
at 2018-11-29T20:45
at 2018-11-29T20:45

By Poppy
at 2018-12-03T21:16
at 2018-12-03T21:16

By Liam
at 2018-12-07T11:17
at 2018-12-07T11:17

By Emily
at 2018-12-10T06:38
at 2018-12-10T06:38

By Lucy
at 2018-12-13T19:51
at 2018-12-13T19:51

By Freda
at 2018-12-15T14:07
at 2018-12-15T14:07

By Michael
at 2018-12-17T08:35
at 2018-12-17T08:35

By Jacob
at 2018-12-18T00:44
at 2018-12-18T00:44
Related Posts
News

By James
at 2018-09-29T15:50
at 2018-09-29T15:50
知道Tom Gordon的人都多老了?

By Hedwig
at 2018-09-29T15:23
at 2018-09-29T15:23
Chris Davis 以.168坐收 破大聯盟新低

By Elma
at 2018-09-29T14:19
at 2018-09-29T14:19
NYY @ BOS (Game 1)

By William
at 2018-09-29T14:16
at 2018-09-29T14:16
David Wright 重返大聯盟首次打擊

By Olga
at 2018-09-29T12:15
at 2018-09-29T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