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一位好的瑜珈老師 - 瑜珈 Yoga

By George
at 2006-09-11T21:44
at 2006-09-11T21:44
Table of Contents
看完這篇,我差點以為有人會讀心術,把我腦子裡想的都寫成文字了。(笑)
既然這樣,就借falaly的文章,補充一些我的想法:
※ 引述《falaly (crf)》之銘言:
: 1. 好的瑜珈老師,脾氣好,和藹可親,說話不急不促==>
: 我看過板橋有一位瑜珈老師,私下常抱怨東抱怨西,講別老師壞話
這裡我想加上一點,老師的態度。
瑜珈是非常個人的學習,老師的態度不該是要你「無止境」地挑戰你做不到的動作。
那種「一定要撐到十」的老師,甚至全班一起來比賽的老師,我個人敬謝不敏......
: 3. 口訣是否清楚,不是只要瑜珈老師動作正確就可以,好的瑜珈老師她會教
: 你用力的地方,而非只是教你新動作
是的,這一點真的是最最重要的。
為什麼重要呢?因為瑜珈其實可以是很危險的「運動」,
近一年來,我總共受傷三次,其中兩次有點嚴重,
事後回想,就是老師數口令不嚴謹,甚至熱身不徹底,
加上講解動作也不清楚所造成。
好的老師,應該連最細微的地方都要注意,例如,要把身體撐起時,
手要怎麼放?手指朝身體還是向外?重心要怎麼抓?
老師有沒有先提醒?(多一層心理準備,絕對多一分安全)
容我說得嚴重一點,萬一受傷了,受傷的人是你,帶著傷不知多久會好的人也是你。
一定要多加小心。
遺憾的是,注意細節的老師並不多。
因此非常建議大家多多比較,多試上不同的老師。
: 4. 有的瑜珈老師上課喜歡搞笑,我覺得這不太專業,充其量她只是比較柔軟
: 也許是因為她是舞蹈相關科系畢業,這樣就可以當瑜珈老師嗎? no!
如果能夠知道老師的出身背景,我個人也會傾向不要選舞蹈背景的老師。
(當然啦,還是試上一次最好)
最近上了兩三個老師的課,猜想他們很有可能是舞蹈背景出身。
柔軟度好,能夠做到瑜珈的動作,並不代表他們能夠教瑜珈。
有些老師就無法了解學生會碰到什麼樣的困難,自然也就無法提醒學生了。
: 最後,上過數個老師的課,我最推薦 林淑萍 老師
: 她會讓你知道每一動作用力的位置和呼吸的方法,也會常常來看看同學的姿勢
: 不像有幾位老師只是自己做動作就算了
我也推薦林淑萍老師。
這真的不是恭維,我也沒有辦法去她開的教室上課(所以不是要幫她推銷)。
我只上過她四個月的課,當時只覺得學習得很開心,也很謝謝這裡推薦她的網友。
等我沒有機會上她的課,再去找別的老師時,才知道箇中差異。
林老師講解動作非常仔細,而且從最細小的動作開始帶,
從最細膩的(卻最重要)地方開始提醒,
(例如肩膀放鬆,背部一節一節往上帶等等,至今受益匪淺,
別的老師不會提醒,但是我的心裡有這個聲音會提醒我自己)
等動作做到後,也會慢慢一步一步帶我們回到原來的姿勢,
不像有的老師,把你帶到了位,接下來就說「好慢慢回正」。
某些難度較高的動作,在不熟悉的情況下自己歸位,是有可能拉傷的。
林老師在設計上課內容時,也是有仔細的考慮的,不僅視班上同學程度調整,
還會考量動作與動作之間的聯繫,由簡到難,讓我們有充分的熱身。
有的老師,不要說是一式做完做其反式了,上課有點像是想到什麼做什麼,
舒緩前一式的動作與時間也不夠,我覺得這樣子比較危險。
還有一件事,我覺得很重要,就是老師會不會提到替代動作。
瑜珈課程多半沒有分級,因此大家程度都不太一樣,
即便是新生課程,每個人不同部位的柔軟度也不同,
這時候,我覺得替代動作是很重要的,可是大多數的老師都不會提到。
林老師是少數會常常注意到學生的需求,告訴學生可以做什麼替代動作的老師。
從去年年初接觸瑜珈以來,我覺得瑜珈最大的好處,就是它非常的個人,
你不必跟任何人比較,也不須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
最重要的是要聽你自己身體的聲音,沒錯,有些東西是要練習,是該挑戰,
但是應該是以自己身體能夠負荷為前提,如果你覺得受不了時,
就應該緩緩地放鬆,不要在意其他同學是否還能撐,甚至老師是否不高興之類的。
一點點心得分享~
--
既然這樣,就借falaly的文章,補充一些我的想法:
※ 引述《falaly (crf)》之銘言:
: 1. 好的瑜珈老師,脾氣好,和藹可親,說話不急不促==>
: 我看過板橋有一位瑜珈老師,私下常抱怨東抱怨西,講別老師壞話
這裡我想加上一點,老師的態度。
瑜珈是非常個人的學習,老師的態度不該是要你「無止境」地挑戰你做不到的動作。
那種「一定要撐到十」的老師,甚至全班一起來比賽的老師,我個人敬謝不敏......
: 3. 口訣是否清楚,不是只要瑜珈老師動作正確就可以,好的瑜珈老師她會教
: 你用力的地方,而非只是教你新動作
是的,這一點真的是最最重要的。
為什麼重要呢?因為瑜珈其實可以是很危險的「運動」,
近一年來,我總共受傷三次,其中兩次有點嚴重,
事後回想,就是老師數口令不嚴謹,甚至熱身不徹底,
加上講解動作也不清楚所造成。
好的老師,應該連最細微的地方都要注意,例如,要把身體撐起時,
手要怎麼放?手指朝身體還是向外?重心要怎麼抓?
老師有沒有先提醒?(多一層心理準備,絕對多一分安全)
容我說得嚴重一點,萬一受傷了,受傷的人是你,帶著傷不知多久會好的人也是你。
一定要多加小心。
遺憾的是,注意細節的老師並不多。
因此非常建議大家多多比較,多試上不同的老師。
: 4. 有的瑜珈老師上課喜歡搞笑,我覺得這不太專業,充其量她只是比較柔軟
: 也許是因為她是舞蹈相關科系畢業,這樣就可以當瑜珈老師嗎? no!
如果能夠知道老師的出身背景,我個人也會傾向不要選舞蹈背景的老師。
(當然啦,還是試上一次最好)
最近上了兩三個老師的課,猜想他們很有可能是舞蹈背景出身。
柔軟度好,能夠做到瑜珈的動作,並不代表他們能夠教瑜珈。
有些老師就無法了解學生會碰到什麼樣的困難,自然也就無法提醒學生了。
: 最後,上過數個老師的課,我最推薦 林淑萍 老師
: 她會讓你知道每一動作用力的位置和呼吸的方法,也會常常來看看同學的姿勢
: 不像有幾位老師只是自己做動作就算了
我也推薦林淑萍老師。
這真的不是恭維,我也沒有辦法去她開的教室上課(所以不是要幫她推銷)。
我只上過她四個月的課,當時只覺得學習得很開心,也很謝謝這裡推薦她的網友。
等我沒有機會上她的課,再去找別的老師時,才知道箇中差異。
林老師講解動作非常仔細,而且從最細小的動作開始帶,
從最細膩的(卻最重要)地方開始提醒,
(例如肩膀放鬆,背部一節一節往上帶等等,至今受益匪淺,
別的老師不會提醒,但是我的心裡有這個聲音會提醒我自己)
等動作做到後,也會慢慢一步一步帶我們回到原來的姿勢,
不像有的老師,把你帶到了位,接下來就說「好慢慢回正」。
某些難度較高的動作,在不熟悉的情況下自己歸位,是有可能拉傷的。
林老師在設計上課內容時,也是有仔細的考慮的,不僅視班上同學程度調整,
還會考量動作與動作之間的聯繫,由簡到難,讓我們有充分的熱身。
有的老師,不要說是一式做完做其反式了,上課有點像是想到什麼做什麼,
舒緩前一式的動作與時間也不夠,我覺得這樣子比較危險。
還有一件事,我覺得很重要,就是老師會不會提到替代動作。
瑜珈課程多半沒有分級,因此大家程度都不太一樣,
即便是新生課程,每個人不同部位的柔軟度也不同,
這時候,我覺得替代動作是很重要的,可是大多數的老師都不會提到。
林老師是少數會常常注意到學生的需求,告訴學生可以做什麼替代動作的老師。
從去年年初接觸瑜珈以來,我覺得瑜珈最大的好處,就是它非常的個人,
你不必跟任何人比較,也不須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
最重要的是要聽你自己身體的聲音,沒錯,有些東西是要練習,是該挑戰,
但是應該是以自己身體能夠負荷為前提,如果你覺得受不了時,
就應該緩緩地放鬆,不要在意其他同學是否還能撐,甚至老師是否不高興之類的。
一點點心得分享~
--
Tags:
瑜珈
All Comments

By Lucy
at 2006-09-14T06:07
at 2006-09-14T06:07

By Jacky
at 2006-09-16T14:30
at 2006-09-16T14:30
Related Posts
瑜珈不是減肥的運動,但我真的瘦了。

By Kumar
at 2006-09-11T16:41
at 2006-09-11T16:41
分享朋友的yoga story

By Charlotte
at 2006-09-10T12:52
at 2006-09-10T12:52
蘆洲阿芬瑜珈教室

By Agnes
at 2006-09-09T22:37
at 2006-09-09T22:37
交大瑜珈

By Edwina
at 2006-09-09T17:31
at 2006-09-09T17:31
交大瑜珈

By Bennie
at 2006-09-09T12:45
at 2006-09-09T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