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迅速找回球感 ? - 撞球
By Puput
at 2017-07-11T18:47
at 2017-07-11T18:47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剛好有領悟
先隨便寫一下好了
球感大概就是協調性
協調甚麼?
眼 手 腳 (腰)
首先
還沒趴下去前 是``眼跟腳``最重要
``眼``
至少要看得懂 子球要打多厚才會進
如果真的看不懂 那沒人可以救你
通常站著看的時候 會有一隻眼睛是主眼
(主眼就是從這隻眼睛看出去 可以很清楚知道母球會蓋到多厚的子球)
個人練習過很久 發現不一定是哪隻眼睛
但如果我是右手持桿 大多數球型 我是用右眼正眼瞄的
先搞清楚 站著看的時候 是哪隻眼睛在看 我覺得挺重要的
因為擊球線 要用這隻眼睛抓才會準 (先知道要打多厚再抓擊球線)
如果習慣右手持桿用左眼看
要留意左腳尖的方向 很可能才是你想看的``正面``
我以前常常被左眼亂到~ 斜眼看卻以為正面
趴下去時不要趴得太低 不然視線會很難對準擊球線而稍微跑掉
通常趴著時 我是用主眼瞄桿子內側線
這時的感覺 桿子一定不會是直的....
切球往右打桿子看起來會偏右 切球往左打桿子看起來會偏左
內側線就是比如偏右我就瞄桿身右邊線
那直球怎辦? = =/// 我習慣選偏右打
但桿子看起來會偏 其實是眼睛錯覺而已
擊球線不是固定死的 它會跟著打點還有桿法不同
中桿沒啥好說 假設下賽打點不是太偏 距離又不是太遠
那就大概就是中桿擊球線平移過去而已
但只是大概而已....
桿法還有分挑壓撇 母球路線也有分滾飄跳 擊球線都會差一點點
可是不管怎樣~ 先大概抓一下打看看 之後再做調整就好
(所以各種桿法下塞球的擊球線是不一樣的喔~~~~)
``腳``
後腳尖跟桿子垂直的程度 決定後手擊打的方向
擊打的方向覺得卡卡的 有可能是後腳尖站的方向有問題
此外 後腳重心有腳跟踩法跟腳尖踩法
我是覺得用腳跟踩會比較穩 但不管用哪種踩法都一定要踩在擊球線下方
通常沒要抬高桿尾就是後腳七分 前腳三分
假如要踩前腳七分 後腳三分 那就要留意桿子可能會沒有擺在擊球線上
腳要打直踩彎都沒差~ 只是擊球效果跟上身穩定性會有些許差別而已
總結
眼睛先看好厚薄跟擊球線後 後腳在線上踩好
這時才能趴下去 趴下去的動作有一個重點是
桿子要想辦法擺在眼睛看好的擊球線上
所以如果上述``眼跟腳``就沒做好 後面怎麼瞄球都沒用
而因為擊球線可能有千千萬萬條
所以擺桿子上去的動作其實滿難的 要用架桿手微調
這時候的重點就是看能不能擺得正
如果擺得正 閉著眼睛打都會進.....
之後才是``手``的問題
這也是問題最小的部分
有一個很大的重點是
要先抓自己結束擊球時的手會擺哪裡
通常是奶頭旁邊啦......
所以在擺桿子上擊球線時
就要考慮擊球結束時 手整個送完桿子還會不會在線上
只要彎腰的角度是正確的 手應該不會歪掉~
此外就是擊球結束動作完成
要確保桿子可以送到母球前方約5公分以上
不然通常會犯一個毛病
就是距離不夠 但上臂會自然放下來 用手腕去凸~ 這樣很容易歪掉
(很類似遇到身材球 後手架著就沒辦法打到母球 硬用手腕去凸那樣)
其實只要趴下時 預先偷抓桿子抓後面一點就不會這樣了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 能不要試揮桿就不要揮
把精神放在調整桿子擺上擊球線就好
擺正後 桿子往前一凸 球就會進了
揮桿只是增加擊球的初速度而已~ 跟出桿直不直 影響不大
甚至可以說 揮桿本來就不可能是直的(上下起伏)
總結
只要眼手腳腰
都可以協調在擊球線上
擊球線本身又沒有看錯
不管怎樣打就是會進
打不進就是全部動作再檢查一次就對了
我大概花五次上球館包台 把整個動作重新熟悉過
準度就不是問題了~ 亂七八糟球都可以打進了
我還很無聊的把左右手都練了
但是左手擊打的的架桿太差.... = =
右手擊打的轉手腕又太硬 沒左手順
再來就是靠轉手腕的桿法問題
這部分我理解太少 不敢寫........
好啦.... 寫一堆其實都是廢話
真正重點我覺得是 要知道自己在練甚麼 (球理+身體理論)
因為我常問白癡問題 某高手已經不想理我了 QQ
後來才發現 原來我根本不知道我自己在練什麼 根本瞎練
所以練很久還不如我懂了以後認真練5天的成果
--
Tags:
撞球
All Comments
By Connor
at 2017-07-15T14:38
at 2017-07-15T14:38
By Anthony
at 2017-07-15T17:53
at 2017-07-15T17:53
By Olivia
at 2017-07-20T16:17
at 2017-07-20T16:17
By Edward Lewis
at 2017-07-20T21:20
at 2017-07-20T21:20
By Andrew
at 2017-07-23T10:26
at 2017-07-23T10:26
By Edwina
at 2017-07-26T12:55
at 2017-07-26T12:55
By Andy
at 2017-07-28T07:01
at 2017-07-28T07:01
By Audriana
at 2017-07-30T21:19
at 2017-07-30T21:19
By Mason
at 2017-07-31T23:16
at 2017-07-31T23:16
By Harry
at 2017-08-01T07:42
at 2017-08-01T07:42
By Harry
at 2017-08-03T06:58
at 2017-08-03T06:58
By Dinah
at 2017-08-06T20:12
at 2017-08-06T20:12
By Tracy
at 2017-08-07T03:41
at 2017-08-07T03:41
By Steve
at 2017-08-10T11:03
at 2017-08-10T11:03
By Edwina
at 2017-08-13T10:23
at 2017-08-13T10:23
By Charlotte
at 2017-08-16T00:19
at 2017-08-16T00:19
By Lily
at 2017-08-16T02:01
at 2017-08-16T02:01
By Puput
at 2017-08-16T21:27
at 2017-08-16T21:27
By Robert
at 2017-08-17T15:57
at 2017-08-17T15:57
By Damian
at 2017-08-19T11:08
at 2017-08-19T11:08
By Christine
at 2017-08-24T03:02
at 2017-08-24T03:02
By Caroline
at 2017-08-27T22:50
at 2017-08-27T22:50
By Anonymous
at 2017-08-30T09:02
at 2017-08-30T09:02
By Dorothy
at 2017-08-30T16:19
at 2017-08-30T16:19
By Daniel
at 2017-08-31T06:36
at 2017-08-31T06:36
By Sandy
at 2017-09-03T16:29
at 2017-09-03T16:29
By Annie
at 2017-09-06T01:24
at 2017-09-06T01:24
By Joe
at 2017-09-06T07:12
at 2017-09-06T07:12
By Caitlin
at 2017-09-08T10:29
at 2017-09-08T10:29
Related Posts
約咗傅家俊 EP01
By Frederic
at 2017-07-10T02:03
at 2017-07-10T02:03
高雄打球
By George
at 2017-07-07T16:19
at 2017-07-07T16:19
台中打球
By Agnes
at 2017-07-07T15:02
at 2017-07-07T15:02
嘉義打球
By Hedy
at 2017-07-06T19:23
at 2017-07-06T19:23
高雄打球
By Ivy
at 2017-07-06T13:10
at 2017-07-06T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