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單直板印跡:曹燕華風華絕代 玄靜和絕唱 - 桌球

By Caitlin
at 2015-04-25T23:29
at 2015-04-25T23:29
Table of Contents
世乒賽女單直板印跡:曹燕華風華絕代 玄靜和絕唱
以下為《乒乓世界》雜誌2015年第四期內容,吉‧蓋斯特杯的直板印跡:
文/呂海波
隨著技術革新和打法潮流的不斷發展,當今女子乒壇無疑是橫板選手號令天下,即便
在人才濟濟的中國女隊,直板選手也極為稀少。自1995年至今, 直板打法的運動員再也
沒有進過世乒賽女單決賽,連晉級四強似乎都是“難於上青天”。然而早在半個多世紀之
前,以中日為代表的亞洲巾幗勢力,就是憑藉一塊直 板將傳統的歐洲橫板打法趕下神壇
,繼而稱霸世界長達近30年之久。在吉‧蓋斯特的杯座上,鮮明地鐫刻著10位直板運動員
的名字,她們聯手締造了乒乓史上一 段可歌可泣的“抗橫時代”。
★1957-1969年第24-30屆世乒賽
日本女將井噴爆發,松崎君代優雅傳世
在1957年第23屆世乒賽之前,以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為代表的歐洲選手在女單項目中表
現出了極強的統治力,她們的打法以橫板削球為主,無謂失誤少,節奏變化多,其堅固的
防線很難被對手攻破。第23屆世乒賽上,來自亞洲的日本女隊經過苦心鑽研進攻之道,擺
開直橫兩條戰線向歐洲傳統勢力發難,終於收 獲大捷:打到半決賽時,歐洲只剩下一名
羅馬尼亞削球手澤勒爾苦苦支撐,並陷入了3名日本選手的圍剿,最終採用右手橫板兩面
單膠皮快攻打法的大川富,為日本女隊獲得了歷史上第一個世乒賽女單冠軍。
儘管實現冠軍零突破的是一位橫板選手,但這極大地刺激了日本進攻型打法,尤其是
直板運動員的自信心。在隨後的第24-30屆共7次世乒賽中,日本直板女將呈現井噴式爆
發,由5人獲得了6次女單冠軍:分別是第24屆的江口富士枝(右手直板單膠片快攻打法)、
第25、27屆的松崎君代(右手直板正膠 快攻打法)、第28屆的深津尚子、第29屆的森澤幸
子、第30屆的小和田敏子(後三者皆為右手直板反膠快攻打法)。與此同時,日本女隊還5
次加冕女團冠軍,多次獲得女雙及混雙項目金牌,她們用無出其右的整體實力,宣告了歐
洲橫板女將對乒壇的統治時代從此一去不復返。
在迄今為止獲得過世乒賽女單冠軍的10位直板選手中,日本隊獨佔了半壁江山,而上
述5位中最為後人熟知的,莫過於能在乒乓賽場上“翩躚起舞”的優雅女皇——松崎君代
。日本女隊在第25屆世乒賽中贏來了鼎盛時期,她們囊括了女子項目的所有金牌,更具意
義的是,松崎君代在女單決賽中擊敗前輩江口富士 枝獲得冠軍,標誌著日本女隊順利完
成了新老交替,一個“松崎時代”就此拉開了序幕。
第26屆世乒賽中日女團決戰中,松崎君代在球隊形勢危急的情況下發揮了中流砥柱的
作用,幫助日本隊艱難地以3比2取勝奪冠;混雙比賽中,他又和荻村伊智朗合作為女隊獲
得了半塊金牌。到第27屆世乒賽,松崎君代迎來了職業生涯的最高峰,無論在經驗還是技
術上,她都達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境界,不僅能攻善守,而且失誤極少,善於對付各種
不同類型的打法。這屆世乒賽中,由松崎君代領銜的日本女隊再度包攬女子項目冠軍,而
她不僅在隊友紛紛被淘汰的情況下, 單槍匹馬收穫了個人女單第二金,還和關正子搭檔
登頂女雙,從而實現了世乒賽“金滿貫”的偉大成就。
場上的松崎君代動作優雅,場下更是和藹可親,輝煌的運動成績和高雅的人格魅力使
她至今仍是日本乒壇一位元標誌性的傳奇人物。
★1961年第26屆世乒賽 邱鐘惠本土首奪冠軍
在日本女隊及其主將松崎君代風頭正勁時,她們卻在北京舉辦的第26屆世乒賽上丟掉
了女單冠軍,甚至連決賽都沒進去。來自中國雲南、直板正膠打法的邱鐘惠和匈牙利橫板
削球打法的高基安,衝破日本隊的層層防線,最終站到了決賽場上。
1961年,世乒賽首度在中國舉辦,繼容國團25屆載譽歸來後,中國運動員在全國人民
的支持下愈發底氣十足,敢於向各國的強大對手發起衝擊。女單打到半決賽時,出現了“
三國四將”的局面:中國隊的邱鐘惠和王健相繼躋身半決賽,卻不得不同室操戈。日本頭
號主力松崎君代接連淘汰中國隊的葉佩瓊和梁麗 珍後闖入四強;高基安戰勝了中國主將
孫梅英後昂首晉級,兩人之間的較量吸引了當時觀眾席上的所有目光。
儘管松崎君代愈發成熟,但日本隊教練長谷川賽前不敢絲毫大意,他特意叫來了男隊
的澀穀陪松崎君代做適應性訓練。然而到了比賽場上,意志力異常頑強的高基安在先輸一
局的情況下連贏了兩局22:20,這讓滿場飛奔的松崎君代有些洩氣。第五局,高基安完全
掌控了場上局面,最終她以3比1淘汰對手,徹底 打碎了日本隊衛冕女單的計畫。
比高基安大一歲的邱鐘惠此前和對手有過5次交手,戰績為4勝1負,很占上風。但是
在1960年底匈牙利隊訪華期間,高基安戰勝了中國隊的所有好手,加之她在世乒賽上的
出色發揮,敏感的歐洲媒體紛紛撰文表示,被日本人奪走5年之久的吉‧蓋斯特杯極有可
能重回歐洲女將的手中。
這場女單決賽在1961年4月14日晚舉行,歐亞交鋒、攻削對壘、直橫激戰、中國崛起
與歐洲復興等等詞彙,將這場對決渲染得意義非凡。開場後高基安使用正反手交替削長逼
角的戰術尋找反攻機會;邱鐘惠則以長抽短吊,連拉帶扣的方式與其周旋。前兩局雙方不
分伯仲,以相同的21:19各贏一局;後兩局 兩人又陷入了心理戰,邱鐘惠怕反攻、高基安
怕中路,戰局跌宕起伏,最終被拖進了決勝局。
第五局開始,高基安變穩為凶,明顯增加了反攻的次數和品質,很快將比分拉開。邱
鐘惠吸取了半決賽時松崎君代的教訓:對手越是強硬,自己越不能手軟,儘管風險很大,
但她篤定決心,豁出去也要強攻到底。在邱鐘惠一板板果斷發力的斜線扣殺中,比分來到
18平,隨後又變為了20:19。面對得來不易的賽點,邱鐘惠十分冷靜地發了一板急長球,
然後突然改打對方注意力薄弱的直線正手大角度,高基安應變不及,回球失誤,中國的第
一位世乒賽女單冠軍就此誕生。
邱鐘惠不僅在日本女隊的強盛時期虎口拔牙,同時代表直板運動員再次澆滅了歐洲橫
板削球打法的復興之火。她在中國本土獲得一項世乒賽的新冠軍,更是點燃了全國人民振
興國球的激情。
★1975-1985年第33-38屆世乒賽
中國崛起,朝鮮分羹,曹燕華風華絕代
自1969年第30屆世乒賽小和田敏子為日本獲得最後一個世乒賽女單冠軍後,中國女隊
逐漸破竹而上。第31和32屆世乒賽,採用橫板削球打法的 林慧卿和橫板攻球打法的胡玉
蘭先後奪冠,奠定了中國隊在女單項目上的堅實基礎,而在1975年第33屆加爾各答世乒賽
上,直板運動員再次成為女單賽場上的主角。
朝鮮隊素有“神秘之師”之稱,1975年,單槍匹馬前往印度參加比賽的朴英順突然在
女單比賽中從斜刺裡殺出,憑藉高超的球技和頑強的鬥志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戰勝中國選
手張立獲得冠軍,這場比賽的氣氛充滿了姐妹情誼,獲勝後的朴英順緊緊握著張立的手喜
極而泣。兩年之後的第34屆世乒賽,兩人再度相遇在女單決賽,朴英順衛冕成功,並將
當時的朝鮮女隊帶入了世界強隊的行列,朝鮮國內從此有了自己的“乒乓女皇”。
由於南斯拉夫乒協的主動謙讓,1979年的第35屆世乒賽落戶朝鮮平壤,朝鮮全國上下
更是希望他們的乒乓女皇能夠在本土續寫傳奇。然而中國隊出征前收到了全力以赴的指示
,拋開政治任務的運動員終於可以在賽場上大展拳腳。女單1/4決賽中,中國削球選手童
玲在先丟兩局的情況下連扳三局,將大名鼎鼎的朴英順淘汰出局,引得許多朝鮮觀眾當場
落淚。隨後採用直板正膠快攻打法的葛新愛又在決賽中憑藉搓攻結合的戰術直落三局,擊
敗東道主選手李松淑,重新為中 國隊捧回吉‧蓋斯特杯。
1981年第36屆諾維薩德世乒賽,中國隊迎來歷史上的第一次巔峰,囊括了7個專案的
全部冠軍。其中獲得女雙冠軍和女單亞軍的直板選手曹燕華驚豔四座,並在日後開啟了中
國直板反膠弧圈球打法的新時代。
曹燕華右手持拍,其球路大開大合,富於變化,跑動積極,拼搶精准。1978年,初出
茅廬的她就曾在亞洲乒乓球錦標賽上擊敗過朴英順,並最終獲得女單冠軍;1982年,曹燕
華獨攬第9屆亞運會四項桂冠,繼而成為中國女隊雷打不動的一號主力。第36和37屆世乒
賽,她為中國隊在女團決賽中擊敗韓國隊和日本隊立下赫赫戰功,同時在37屆與梁英子的
女單決戰中發揮出色,不僅把曹燕華這三個字刻上了吉‧蓋斯特杯,也讓16板高球放死對
手的畫面成為了乒壇曆 史上的經典。
第38屆世乒賽,曹燕華在沒有入選團體陣容的情況下逆勢爆發,在女單決賽中擊敗隊
友耿麗娟,成為中國隊蟬聯世乒賽女單冠軍的第一人。更重要的是,她與蔡振華搭檔收穫
混雙冠軍,讓自己成為林慧卿之後中國女隊第二位世乒賽的“金滿貫”得主。在上世紀80
年代,曹燕華用一條條優美的弧線,描繪了一幅 直板反膠打法的風華絕代。
★1993年第42屆哥德堡世乒賽 玄靜和奏響直板絕唱
隨著橫板打法的日趨完善,直板選手反手位攻守薄弱的劣勢愈發明顯,尤其對於女運
動員來說,橫板已經逐漸替代直板成為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主流打法。在曹燕華
之後,何智麗、喬紅和鄧亞萍先後成為吉‧蓋斯特杯的新得主,直板選手雖然能夠挺進8
強,但經常要面對橫板選手的圍剿。直到1993 年第42屆世乒賽,韓國乒乓史上的一代傳
奇人物玄靜和終於強勢突圍,在決賽中戰勝陳靜後奪冠,她也成為迄今為止最後一名獲得
世乒賽女單冠軍的直板打法運動 員。
韓國女隊在世乒賽歷史上雖然沒有像中日兩國輝煌的戰績,但她們每一批運動員都是
各國選手不敢輕視的強敵。早在第25屆世乒賽時,使用直板快攻型打法的曹經子和崔慶子
就曾以重炮似的反手推擋和目不暇接的正手搶攻聞名於世,以她們為主力的韓國女隊曾在
女團比賽中打敗中國隊,甚至在決賽中拿到了兩分 (曹經子接連戰勝松崎君代和難波),
把日本隊嚇出了一身冷汗。第32屆世乒賽,以李艾麗莎和鄭賢淑為主力的韓國女隊第一次
嘗到了世界冠軍的味道,隨後李壽 子、梁英子等時代佼佼者先後湧現,一直將韓國隊留
在世界女乒的第一集團中。
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面對實力強大的中國隊和新崛起的朝鮮隊,僅靠梁英子一人
支撐的韓國女隊日益疲敝,此時奪得1986年亞洲少年錦標賽女 單冠軍的玄靜和橫空出世
,挽救了大廈將傾的困難局面。從1987年到1993年,她連續用了4屆世乒賽的時間完成了
一次無比珍貴的“金滿貫”之旅:第39 屆與梁英子搭檔獲得女雙冠軍;第40屆與劉南奎
配合收穫混雙冠軍;第41屆以主力身份幫助朝韓聯隊加冕女團冠軍;第42屆世乒賽單騎絕
塵,獲得到目前為止 韓國女乒的最後一個世界單打冠軍。
在哥德堡的女單賽場上,來自中國的“海外兵團”大發神威:鄧亞萍和喬紅兩大中國
隊主力雙雙在1/16決賽中被代表新加坡的井浚泓和代表德國的施婕淘汰,代表中國臺北隊
出戰的奧運冠軍陳靜則先後戰勝了中國選手鄭源和高軍後闖進決賽。玄靜和同樣在連贏兩
位中國隊員唐薇依和陳子荷後晉級4強,半決賽與 羅馬尼亞選手巴蒂斯庫的強強對話中,
她又以兩分優勢死裡逃生。彼時的玄靜和似乎已經殺紅了眼,作為16強中唯一一名韓國選
手,她背負著國家及直板單面拉打 法的重托,在決賽中神情冷峻、出手毒辣、跑動如機
械、搶攻如洪潮,很快一氣呵成地直落三局,強勢奪冠。
玄靜和的單打奪冠把韓國選手頑強拼殺的作風詮釋得淋漓盡致,但自她之後,直板打
法的女運動員再也沒有獲得過世乒賽女單冠軍,甚至連女單決賽的門檻都沒有邁進過。從
1995年起,以鄧亞萍、王楠、張怡甯、李曉霞為代表的橫板選手先後叱吒女子乒壇,並分
別拿到了各自職業生涯的“大滿貫”,在此期間, 直板運動員的精彩表現日漸稀少,令
人唏噓。
平心而論,在當今乒壇,女運動員使用橫板打法的成材率要遠遠超過直板打法,受身
體條件和先天稟賦的影響,女乒也很難出現一個像王皓一樣“視直板為橫板”的運動員。
正因為如此,吉‧蓋斯特杯上的直板印記才愈發珍貴,銘刻榮譽的同時,她們也在激勵著
每一代運動員都要不斷創新,堅持進取。
http://sports.sina.com.cn/o/2015-04-25/20467587146.shtml
--
以下為《乒乓世界》雜誌2015年第四期內容,吉‧蓋斯特杯的直板印跡:
文/呂海波
隨著技術革新和打法潮流的不斷發展,當今女子乒壇無疑是橫板選手號令天下,即便
在人才濟濟的中國女隊,直板選手也極為稀少。自1995年至今, 直板打法的運動員再也
沒有進過世乒賽女單決賽,連晉級四強似乎都是“難於上青天”。然而早在半個多世紀之
前,以中日為代表的亞洲巾幗勢力,就是憑藉一塊直 板將傳統的歐洲橫板打法趕下神壇
,繼而稱霸世界長達近30年之久。在吉‧蓋斯特的杯座上,鮮明地鐫刻著10位直板運動員
的名字,她們聯手締造了乒乓史上一 段可歌可泣的“抗橫時代”。
★1957-1969年第24-30屆世乒賽
日本女將井噴爆發,松崎君代優雅傳世
在1957年第23屆世乒賽之前,以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為代表的歐洲選手在女單項目中表
現出了極強的統治力,她們的打法以橫板削球為主,無謂失誤少,節奏變化多,其堅固的
防線很難被對手攻破。第23屆世乒賽上,來自亞洲的日本女隊經過苦心鑽研進攻之道,擺
開直橫兩條戰線向歐洲傳統勢力發難,終於收 獲大捷:打到半決賽時,歐洲只剩下一名
羅馬尼亞削球手澤勒爾苦苦支撐,並陷入了3名日本選手的圍剿,最終採用右手橫板兩面
單膠皮快攻打法的大川富,為日本女隊獲得了歷史上第一個世乒賽女單冠軍。
儘管實現冠軍零突破的是一位橫板選手,但這極大地刺激了日本進攻型打法,尤其是
直板運動員的自信心。在隨後的第24-30屆共7次世乒賽中,日本直板女將呈現井噴式爆
發,由5人獲得了6次女單冠軍:分別是第24屆的江口富士枝(右手直板單膠片快攻打法)、
第25、27屆的松崎君代(右手直板正膠 快攻打法)、第28屆的深津尚子、第29屆的森澤幸
子、第30屆的小和田敏子(後三者皆為右手直板反膠快攻打法)。與此同時,日本女隊還5
次加冕女團冠軍,多次獲得女雙及混雙項目金牌,她們用無出其右的整體實力,宣告了歐
洲橫板女將對乒壇的統治時代從此一去不復返。
在迄今為止獲得過世乒賽女單冠軍的10位直板選手中,日本隊獨佔了半壁江山,而上
述5位中最為後人熟知的,莫過於能在乒乓賽場上“翩躚起舞”的優雅女皇——松崎君代
。日本女隊在第25屆世乒賽中贏來了鼎盛時期,她們囊括了女子項目的所有金牌,更具意
義的是,松崎君代在女單決賽中擊敗前輩江口富士 枝獲得冠軍,標誌著日本女隊順利完
成了新老交替,一個“松崎時代”就此拉開了序幕。
第26屆世乒賽中日女團決戰中,松崎君代在球隊形勢危急的情況下發揮了中流砥柱的
作用,幫助日本隊艱難地以3比2取勝奪冠;混雙比賽中,他又和荻村伊智朗合作為女隊獲
得了半塊金牌。到第27屆世乒賽,松崎君代迎來了職業生涯的最高峰,無論在經驗還是技
術上,她都達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境界,不僅能攻善守,而且失誤極少,善於對付各種
不同類型的打法。這屆世乒賽中,由松崎君代領銜的日本女隊再度包攬女子項目冠軍,而
她不僅在隊友紛紛被淘汰的情況下, 單槍匹馬收穫了個人女單第二金,還和關正子搭檔
登頂女雙,從而實現了世乒賽“金滿貫”的偉大成就。
場上的松崎君代動作優雅,場下更是和藹可親,輝煌的運動成績和高雅的人格魅力使
她至今仍是日本乒壇一位元標誌性的傳奇人物。
★1961年第26屆世乒賽 邱鐘惠本土首奪冠軍
在日本女隊及其主將松崎君代風頭正勁時,她們卻在北京舉辦的第26屆世乒賽上丟掉
了女單冠軍,甚至連決賽都沒進去。來自中國雲南、直板正膠打法的邱鐘惠和匈牙利橫板
削球打法的高基安,衝破日本隊的層層防線,最終站到了決賽場上。
1961年,世乒賽首度在中國舉辦,繼容國團25屆載譽歸來後,中國運動員在全國人民
的支持下愈發底氣十足,敢於向各國的強大對手發起衝擊。女單打到半決賽時,出現了“
三國四將”的局面:中國隊的邱鐘惠和王健相繼躋身半決賽,卻不得不同室操戈。日本頭
號主力松崎君代接連淘汰中國隊的葉佩瓊和梁麗 珍後闖入四強;高基安戰勝了中國主將
孫梅英後昂首晉級,兩人之間的較量吸引了當時觀眾席上的所有目光。
儘管松崎君代愈發成熟,但日本隊教練長谷川賽前不敢絲毫大意,他特意叫來了男隊
的澀穀陪松崎君代做適應性訓練。然而到了比賽場上,意志力異常頑強的高基安在先輸一
局的情況下連贏了兩局22:20,這讓滿場飛奔的松崎君代有些洩氣。第五局,高基安完全
掌控了場上局面,最終她以3比1淘汰對手,徹底 打碎了日本隊衛冕女單的計畫。
比高基安大一歲的邱鐘惠此前和對手有過5次交手,戰績為4勝1負,很占上風。但是
在1960年底匈牙利隊訪華期間,高基安戰勝了中國隊的所有好手,加之她在世乒賽上的
出色發揮,敏感的歐洲媒體紛紛撰文表示,被日本人奪走5年之久的吉‧蓋斯特杯極有可
能重回歐洲女將的手中。
這場女單決賽在1961年4月14日晚舉行,歐亞交鋒、攻削對壘、直橫激戰、中國崛起
與歐洲復興等等詞彙,將這場對決渲染得意義非凡。開場後高基安使用正反手交替削長逼
角的戰術尋找反攻機會;邱鐘惠則以長抽短吊,連拉帶扣的方式與其周旋。前兩局雙方不
分伯仲,以相同的21:19各贏一局;後兩局 兩人又陷入了心理戰,邱鐘惠怕反攻、高基安
怕中路,戰局跌宕起伏,最終被拖進了決勝局。
第五局開始,高基安變穩為凶,明顯增加了反攻的次數和品質,很快將比分拉開。邱
鐘惠吸取了半決賽時松崎君代的教訓:對手越是強硬,自己越不能手軟,儘管風險很大,
但她篤定決心,豁出去也要強攻到底。在邱鐘惠一板板果斷發力的斜線扣殺中,比分來到
18平,隨後又變為了20:19。面對得來不易的賽點,邱鐘惠十分冷靜地發了一板急長球,
然後突然改打對方注意力薄弱的直線正手大角度,高基安應變不及,回球失誤,中國的第
一位世乒賽女單冠軍就此誕生。
邱鐘惠不僅在日本女隊的強盛時期虎口拔牙,同時代表直板運動員再次澆滅了歐洲橫
板削球打法的復興之火。她在中國本土獲得一項世乒賽的新冠軍,更是點燃了全國人民振
興國球的激情。
★1975-1985年第33-38屆世乒賽
中國崛起,朝鮮分羹,曹燕華風華絕代
自1969年第30屆世乒賽小和田敏子為日本獲得最後一個世乒賽女單冠軍後,中國女隊
逐漸破竹而上。第31和32屆世乒賽,採用橫板削球打法的 林慧卿和橫板攻球打法的胡玉
蘭先後奪冠,奠定了中國隊在女單項目上的堅實基礎,而在1975年第33屆加爾各答世乒賽
上,直板運動員再次成為女單賽場上的主角。
朝鮮隊素有“神秘之師”之稱,1975年,單槍匹馬前往印度參加比賽的朴英順突然在
女單比賽中從斜刺裡殺出,憑藉高超的球技和頑強的鬥志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戰勝中國選
手張立獲得冠軍,這場比賽的氣氛充滿了姐妹情誼,獲勝後的朴英順緊緊握著張立的手喜
極而泣。兩年之後的第34屆世乒賽,兩人再度相遇在女單決賽,朴英順衛冕成功,並將
當時的朝鮮女隊帶入了世界強隊的行列,朝鮮國內從此有了自己的“乒乓女皇”。
由於南斯拉夫乒協的主動謙讓,1979年的第35屆世乒賽落戶朝鮮平壤,朝鮮全國上下
更是希望他們的乒乓女皇能夠在本土續寫傳奇。然而中國隊出征前收到了全力以赴的指示
,拋開政治任務的運動員終於可以在賽場上大展拳腳。女單1/4決賽中,中國削球選手童
玲在先丟兩局的情況下連扳三局,將大名鼎鼎的朴英順淘汰出局,引得許多朝鮮觀眾當場
落淚。隨後採用直板正膠快攻打法的葛新愛又在決賽中憑藉搓攻結合的戰術直落三局,擊
敗東道主選手李松淑,重新為中 國隊捧回吉‧蓋斯特杯。
1981年第36屆諾維薩德世乒賽,中國隊迎來歷史上的第一次巔峰,囊括了7個專案的
全部冠軍。其中獲得女雙冠軍和女單亞軍的直板選手曹燕華驚豔四座,並在日後開啟了中
國直板反膠弧圈球打法的新時代。
曹燕華右手持拍,其球路大開大合,富於變化,跑動積極,拼搶精准。1978年,初出
茅廬的她就曾在亞洲乒乓球錦標賽上擊敗過朴英順,並最終獲得女單冠軍;1982年,曹燕
華獨攬第9屆亞運會四項桂冠,繼而成為中國女隊雷打不動的一號主力。第36和37屆世乒
賽,她為中國隊在女團決賽中擊敗韓國隊和日本隊立下赫赫戰功,同時在37屆與梁英子的
女單決戰中發揮出色,不僅把曹燕華這三個字刻上了吉‧蓋斯特杯,也讓16板高球放死對
手的畫面成為了乒壇曆 史上的經典。
第38屆世乒賽,曹燕華在沒有入選團體陣容的情況下逆勢爆發,在女單決賽中擊敗隊
友耿麗娟,成為中國隊蟬聯世乒賽女單冠軍的第一人。更重要的是,她與蔡振華搭檔收穫
混雙冠軍,讓自己成為林慧卿之後中國女隊第二位世乒賽的“金滿貫”得主。在上世紀80
年代,曹燕華用一條條優美的弧線,描繪了一幅 直板反膠打法的風華絕代。
★1993年第42屆哥德堡世乒賽 玄靜和奏響直板絕唱
隨著橫板打法的日趨完善,直板選手反手位攻守薄弱的劣勢愈發明顯,尤其對於女運
動員來說,橫板已經逐漸替代直板成為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主流打法。在曹燕華
之後,何智麗、喬紅和鄧亞萍先後成為吉‧蓋斯特杯的新得主,直板選手雖然能夠挺進8
強,但經常要面對橫板選手的圍剿。直到1993 年第42屆世乒賽,韓國乒乓史上的一代傳
奇人物玄靜和終於強勢突圍,在決賽中戰勝陳靜後奪冠,她也成為迄今為止最後一名獲得
世乒賽女單冠軍的直板打法運動 員。
韓國女隊在世乒賽歷史上雖然沒有像中日兩國輝煌的戰績,但她們每一批運動員都是
各國選手不敢輕視的強敵。早在第25屆世乒賽時,使用直板快攻型打法的曹經子和崔慶子
就曾以重炮似的反手推擋和目不暇接的正手搶攻聞名於世,以她們為主力的韓國女隊曾在
女團比賽中打敗中國隊,甚至在決賽中拿到了兩分 (曹經子接連戰勝松崎君代和難波),
把日本隊嚇出了一身冷汗。第32屆世乒賽,以李艾麗莎和鄭賢淑為主力的韓國女隊第一次
嘗到了世界冠軍的味道,隨後李壽 子、梁英子等時代佼佼者先後湧現,一直將韓國隊留
在世界女乒的第一集團中。
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面對實力強大的中國隊和新崛起的朝鮮隊,僅靠梁英子一人
支撐的韓國女隊日益疲敝,此時奪得1986年亞洲少年錦標賽女 單冠軍的玄靜和橫空出世
,挽救了大廈將傾的困難局面。從1987年到1993年,她連續用了4屆世乒賽的時間完成了
一次無比珍貴的“金滿貫”之旅:第39 屆與梁英子搭檔獲得女雙冠軍;第40屆與劉南奎
配合收穫混雙冠軍;第41屆以主力身份幫助朝韓聯隊加冕女團冠軍;第42屆世乒賽單騎絕
塵,獲得到目前為止 韓國女乒的最後一個世界單打冠軍。
在哥德堡的女單賽場上,來自中國的“海外兵團”大發神威:鄧亞萍和喬紅兩大中國
隊主力雙雙在1/16決賽中被代表新加坡的井浚泓和代表德國的施婕淘汰,代表中國臺北隊
出戰的奧運冠軍陳靜則先後戰勝了中國選手鄭源和高軍後闖進決賽。玄靜和同樣在連贏兩
位中國隊員唐薇依和陳子荷後晉級4強,半決賽與 羅馬尼亞選手巴蒂斯庫的強強對話中,
她又以兩分優勢死裡逃生。彼時的玄靜和似乎已經殺紅了眼,作為16強中唯一一名韓國選
手,她背負著國家及直板單面拉打 法的重托,在決賽中神情冷峻、出手毒辣、跑動如機
械、搶攻如洪潮,很快一氣呵成地直落三局,強勢奪冠。
玄靜和的單打奪冠把韓國選手頑強拼殺的作風詮釋得淋漓盡致,但自她之後,直板打
法的女運動員再也沒有獲得過世乒賽女單冠軍,甚至連女單決賽的門檻都沒有邁進過。從
1995年起,以鄧亞萍、王楠、張怡甯、李曉霞為代表的橫板選手先後叱吒女子乒壇,並分
別拿到了各自職業生涯的“大滿貫”,在此期間, 直板運動員的精彩表現日漸稀少,令
人唏噓。
平心而論,在當今乒壇,女運動員使用橫板打法的成材率要遠遠超過直板打法,受身
體條件和先天稟賦的影響,女乒也很難出現一個像王皓一樣“視直板為橫板”的運動員。
正因為如此,吉‧蓋斯特杯上的直板印記才愈發珍貴,銘刻榮譽的同時,她們也在激勵著
每一代運動員都要不斷創新,堅持進取。
http://sports.sina.com.cn/o/2015-04-25/20467587146.shtml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Frederica
at 2015-04-30T17:27
at 2015-04-30T17:27

By Steve
at 2015-05-01T16:35
at 2015-05-01T16:35
Related Posts
星期日大葉大學有桌球室可以打嗎?

By Suhail Hany
at 2015-04-25T21:42
at 2015-04-25T21:42
世乒賽女單解簽:丁寧決賽無憂 劉詩雯李

By Hazel
at 2015-04-25T21:00
at 2015-04-25T21:00
世乒賽男單解簽 :張繼科步步驚心 決賽再

By Regina
at 2015-04-25T20:51
at 2015-04-25T20:51
李寧球衣俗俗賣

By Bennie
at 2015-04-25T11:23
at 2015-04-25T11:23
輕鬆打桌球團

By Jacky
at 2015-04-25T05:11
at 2015-04-25T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