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桿購買方式選擇 - 高爾夫球
By Liam
at 2021-10-22T15:01
at 2021-10-22T15:01
Table of Contents
回M大,
我算是打球打蠻多年了
學球打球過程中,經歷了好幾套球桿
想說今天有點空,趁回覆你的機會與板上各位分享一下
如果剛好有正在選球桿而苦惱的球友
希望能有些幫助
若有資深的前輩在看, 也請不吝賜教,外加拜託鞭小力一點 XD
國中畢業,第一次拿的mizuno的碳纖入門桿
父親的球友送的?!
(印象中是union系列之類的低重心入門鐵桿)
低重心的鐵桿,對初學者其實相對友善,容易順利吃球,比較不容易打top。
後來練到110-100左右,
自己搖屁股(台語)加上家人也支持,
就入手了一套全新的callaway X-20(鑄造桿頭)75g碳纖s桿身,
當時去邁達康門市買,大概28000左右(X21快出時,2008年附近)
其實對於當時的我而言,也算是套好桿,讓我練到100-90上下. 其實當時很猶豫
到底要不要買鐵桿身,可惜當時對球桿相關的知識了解太少,沒有一口氣直上鐵桿身。
打個岔:說說鐵桿身的好處
據我所知:
若體能,揮桿速度能負荷
比起碳纖,可以給球比較多的後旋,咬住果嶺
加上比較穩定的距離控制
在不失誤的情況下,每球的平均飛行距離(carry),最多差個3-5碼
距離很穩定, 很少發生像是 7鐵一球150, 下一球160的情況
通常買價也比碳纖維桿身便宜一些
(當時的情況啦)
後來去念研究所認識了博班學長
也開始了認識球桿之路。
學長的Nike CCI Forge + rifle 5.5
原以為Nike的球桿是能好打到哪去
想不到它出的鍛造桿頭意外的讚
擊中球時, 鍛造凹背桿頭回饋給我的感覺是
吃到球時,軟軟的/很舒服的回饋
(打好/打壞的感受明顯, 但又不像純刀背桿頭,
對於球友的揮桿技術那麼的要求)
後來我自己在ebay,
也買了一套2手的titleist ZB + DG S300
(價格印象中是399美金的樣子)
(傳說中,每位球友一生中都要接觸過一次titleist的球桿,才會知道自己的揮桿技巧其實
沒自己想像中的好 (開玩笑啦))
這套球桿是混和型的桿頭配置,
8-P為求做球/極致反饋 採用全刀背
4-7同時兼顧容錯率, 桿頭是小凹背
順道也聊聊凹背與刀背桿頭的優缺點
刀背: 擊球回饋感細膩, 若完全打中甜蜜點,
距離會比凹背更好
但若是出現非甜蜜點擊球or擊球失誤,
距離的懲罰也比凹背更嚴重
也需要球友對桿頭有良好的操控度。
易於做球, 通常桿面的offset也較小
(因此對於球友桿面回正的技巧
也特別要求, 若回正技術不到家, 過猶不及,
球路馬上就反應出來)
凹背: 剛好與刀背反過來, 我就不再贅述
話題回到ZB身上
這確實是一套好桿, 漂亮的外型, 小巧的桿頭
頂線薄,刃部也薄, 專業感滿點
但當時的我, 揮桿有缺陷,
轉體上桿時手臂與身體脫節
(類似拜拜那種手臂上舉的感覺)
靠著稍微外往內切的打法
一般Swing Weight的球桿還能駕馭, 遇到這套S300 + D3~D4的揮重
就整個拖不動了, 7鐵死命的揮也只有130-140
最終還是好心又剛猛有力的學長
跟我交換整套鐵桿,才不至於浪費了一套好桿
所以CCI也隨我一路打了7年左右吧
從95上下, 一路打到80-85左右,
偶爾能看到78-79
(部分也歸功於美國球場比較平/簡單, 果嶺又軟又美, 較好預測最終落點)
但我認為成績的提升,主要還是歸功於鐵桿的準確擊球/果嶺邊短桿的精進
還有高爾夫心態上的成熟
(所以就算揮桿姿勢不是那麼標準, 還是有機會可以穩穩打80幾
但, 成績始終就會卡在那裏, 難以寸進)
後來回台灣上班
因為大學校友會的活動, 認識了現在的教練
也毅然決然的開始了揮桿重塑,
過程其實一邊痛苦著又一邊享受著
痛苦是因為改造過程中, 下場成績總是起起伏伏
但享受則是, 看的到自己的揮桿逐漸往正確的道路前進
不管是發力/姿勢的正確還是穩定性
最終, 又到了換桿的時候
隨著擊球技巧的逐漸進步, CCI也打了近7~9年
教練建議可以換套鐵桿, CCI有點偏輕/軟, 球路左勾的比較嚴重
失誤時,損失的距離也多一些
最終選了與教練同款的桿頭
Muziik on the screw forge iron
(因為自己覺得與教練同款感覺好像很強
另一部分則是因為容錯與價格兼顧)
這次搭配的鐵桿身是 PX LZ 6.0
(不過我當時的揮桿還比較沒力, 所以工坊技師幫我選了105克的桿身)
順道再聊聊桿身好了, 以我的認知來講
主要分為竹結管與來福管
像Dynamic gold X100 S200 R300 這類的
都屬於竹節管, 特性是稍Q彈些, 彈道/後旋也會稍微高一點
(與竹節管同FCM同重量相比的話)
來福管則剛好相反
一體成形的桿身, 直接的擊球回饋桿
稍低一點的彈道與後旋
至於哪種桿身適合球友,
還是要親身試打過最清楚
尤其近幾年工坊越來越多,
球桿的測試有更多數據化的資料可以參考
重量/揮重/硬度 還是要試過才知道
兩種都各有職業球員喜愛
竹節管的話, Tiger&我們的奧運銅牌得主小潘
來福管的話, 則是最近剛拿下CJ CUP冠軍的Rory Mcilroy
(他也是許多球友心目中的全揮桿典範,
以前應該是Adam Scott=>不小心又透漏了年紀,還好沒說David Toms)
另外也講講工坊的部分好了
當時應該是2017年吧
我找新球桿的過程中, 其實也考慮過幾個牌子
像日系的EPON RC Romaro 或是Miura之類
的鍛造桿頭, 不過看到價格也是會深吸一口氣
有的光是一顆桿頭就6000~8000,
光用想的, 荷包都在痛
最終我這套muziik 5-p,
桿身+桿頭+握把+技師的檢測
總共大概是36000 左右
但多了技師的檢測/選到自己合適的桿身(硬度/重量/揮重), 桿頸的微調
(讓自己揮桿還存在的缺陷不要那麼明顯,
後來動作改好後, 也調回來了)
我自己是覺得滿划算,
畢竟現在市面上的大廠鍛造套桿組,
4-P 也許不到42000 ,
但38000-40000之間應該也跑不掉吧
(望近期有買桿的版友補充)
2020年的4月多, 隨著揮桿更加穩定
揮桿速度也略微上升
總覺得桿頭有點空空的
教練就陪同我一起
去找了深坑附近的練習場內的一位資深技師前輩
進行了球桿慣性的調整, 調完之後給我的感覺是
鐵桿有點像走在一條看不到的軌道上
我就算拼命加速去催, 方向也不會歪
(也可能是我弱肌啦 哈)
反而偷懶或是動作做一半時,
球路會有所反饋 =>就是會歪
而且那次的調整,增加桿頭慣性的部分,
5-p + 50/54/60 ,幾千塊就搞定
但資深技師的經驗分享以及帶來的鐵桿穩定性卻是無價的
最終, 落落長的回文,
能全看完的大大, 我先深深的向您一鞠躬
如有幫助或是有共鳴的地方, 那真是太好了
另外, 想回樓主M大
雖然一開始拿2手球桿可能帥度會少一點
但那都只是過渡期,
只要它是可以讓你把基礎姿勢練到比較穩定
硬度/重量也適中 (可以請教練幫你看一下)
它就是一套適合的好桿, 實用性比較要緊
等之後要進階時, 再來試打/買全新的套桿組
或是去工坊找桿頭配桿身
那時候就真的是又好看又好打
回文就到這邊, 感謝版友們的閱讀
--
我算是打球打蠻多年了
學球打球過程中,經歷了好幾套球桿
想說今天有點空,趁回覆你的機會與板上各位分享一下
如果剛好有正在選球桿而苦惱的球友
希望能有些幫助
若有資深的前輩在看, 也請不吝賜教,外加拜託鞭小力一點 XD
國中畢業,第一次拿的mizuno的碳纖入門桿
父親的球友送的?!
(印象中是union系列之類的低重心入門鐵桿)
低重心的鐵桿,對初學者其實相對友善,容易順利吃球,比較不容易打top。
後來練到110-100左右,
自己搖屁股(台語)加上家人也支持,
就入手了一套全新的callaway X-20(鑄造桿頭)75g碳纖s桿身,
當時去邁達康門市買,大概28000左右(X21快出時,2008年附近)
其實對於當時的我而言,也算是套好桿,讓我練到100-90上下. 其實當時很猶豫
到底要不要買鐵桿身,可惜當時對球桿相關的知識了解太少,沒有一口氣直上鐵桿身。
打個岔:說說鐵桿身的好處
據我所知:
若體能,揮桿速度能負荷
比起碳纖,可以給球比較多的後旋,咬住果嶺
加上比較穩定的距離控制
在不失誤的情況下,每球的平均飛行距離(carry),最多差個3-5碼
距離很穩定, 很少發生像是 7鐵一球150, 下一球160的情況
通常買價也比碳纖維桿身便宜一些
(當時的情況啦)
後來去念研究所認識了博班學長
也開始了認識球桿之路。
學長的Nike CCI Forge + rifle 5.5
原以為Nike的球桿是能好打到哪去
想不到它出的鍛造桿頭意外的讚
擊中球時, 鍛造凹背桿頭回饋給我的感覺是
吃到球時,軟軟的/很舒服的回饋
(打好/打壞的感受明顯, 但又不像純刀背桿頭,
對於球友的揮桿技術那麼的要求)
後來我自己在ebay,
也買了一套2手的titleist ZB + DG S300
(價格印象中是399美金的樣子)
(傳說中,每位球友一生中都要接觸過一次titleist的球桿,才會知道自己的揮桿技巧其實
沒自己想像中的好 (開玩笑啦))
這套球桿是混和型的桿頭配置,
8-P為求做球/極致反饋 採用全刀背
4-7同時兼顧容錯率, 桿頭是小凹背
順道也聊聊凹背與刀背桿頭的優缺點
刀背: 擊球回饋感細膩, 若完全打中甜蜜點,
距離會比凹背更好
但若是出現非甜蜜點擊球or擊球失誤,
距離的懲罰也比凹背更嚴重
也需要球友對桿頭有良好的操控度。
易於做球, 通常桿面的offset也較小
(因此對於球友桿面回正的技巧
也特別要求, 若回正技術不到家, 過猶不及,
球路馬上就反應出來)
凹背: 剛好與刀背反過來, 我就不再贅述
話題回到ZB身上
這確實是一套好桿, 漂亮的外型, 小巧的桿頭
頂線薄,刃部也薄, 專業感滿點
但當時的我, 揮桿有缺陷,
轉體上桿時手臂與身體脫節
(類似拜拜那種手臂上舉的感覺)
靠著稍微外往內切的打法
一般Swing Weight的球桿還能駕馭, 遇到這套S300 + D3~D4的揮重
就整個拖不動了, 7鐵死命的揮也只有130-140
最終還是好心又剛猛有力的學長
跟我交換整套鐵桿,才不至於浪費了一套好桿
所以CCI也隨我一路打了7年左右吧
從95上下, 一路打到80-85左右,
偶爾能看到78-79
(部分也歸功於美國球場比較平/簡單, 果嶺又軟又美, 較好預測最終落點)
但我認為成績的提升,主要還是歸功於鐵桿的準確擊球/果嶺邊短桿的精進
還有高爾夫心態上的成熟
(所以就算揮桿姿勢不是那麼標準, 還是有機會可以穩穩打80幾
但, 成績始終就會卡在那裏, 難以寸進)
後來回台灣上班
因為大學校友會的活動, 認識了現在的教練
也毅然決然的開始了揮桿重塑,
過程其實一邊痛苦著又一邊享受著
痛苦是因為改造過程中, 下場成績總是起起伏伏
但享受則是, 看的到自己的揮桿逐漸往正確的道路前進
不管是發力/姿勢的正確還是穩定性
最終, 又到了換桿的時候
隨著擊球技巧的逐漸進步, CCI也打了近7~9年
教練建議可以換套鐵桿, CCI有點偏輕/軟, 球路左勾的比較嚴重
失誤時,損失的距離也多一些
最終選了與教練同款的桿頭
Muziik on the screw forge iron
(因為自己覺得與教練同款感覺好像很強
另一部分則是因為容錯與價格兼顧)
這次搭配的鐵桿身是 PX LZ 6.0
(不過我當時的揮桿還比較沒力, 所以工坊技師幫我選了105克的桿身)
順道再聊聊桿身好了, 以我的認知來講
主要分為竹結管與來福管
像Dynamic gold X100 S200 R300 這類的
都屬於竹節管, 特性是稍Q彈些, 彈道/後旋也會稍微高一點
(與竹節管同FCM同重量相比的話)
來福管則剛好相反
一體成形的桿身, 直接的擊球回饋桿
稍低一點的彈道與後旋
至於哪種桿身適合球友,
還是要親身試打過最清楚
尤其近幾年工坊越來越多,
球桿的測試有更多數據化的資料可以參考
重量/揮重/硬度 還是要試過才知道
兩種都各有職業球員喜愛
竹節管的話, Tiger&我們的奧運銅牌得主小潘
來福管的話, 則是最近剛拿下CJ CUP冠軍的Rory Mcilroy
(他也是許多球友心目中的全揮桿典範,
以前應該是Adam Scott=>不小心又透漏了年紀,還好沒說David Toms)
另外也講講工坊的部分好了
當時應該是2017年吧
我找新球桿的過程中, 其實也考慮過幾個牌子
像日系的EPON RC Romaro 或是Miura之類
的鍛造桿頭, 不過看到價格也是會深吸一口氣
有的光是一顆桿頭就6000~8000,
光用想的, 荷包都在痛
最終我這套muziik 5-p,
桿身+桿頭+握把+技師的檢測
總共大概是36000 左右
但多了技師的檢測/選到自己合適的桿身(硬度/重量/揮重), 桿頸的微調
(讓自己揮桿還存在的缺陷不要那麼明顯,
後來動作改好後, 也調回來了)
我自己是覺得滿划算,
畢竟現在市面上的大廠鍛造套桿組,
4-P 也許不到42000 ,
但38000-40000之間應該也跑不掉吧
(望近期有買桿的版友補充)
2020年的4月多, 隨著揮桿更加穩定
揮桿速度也略微上升
總覺得桿頭有點空空的
教練就陪同我一起
去找了深坑附近的練習場內的一位資深技師前輩
進行了球桿慣性的調整, 調完之後給我的感覺是
鐵桿有點像走在一條看不到的軌道上
我就算拼命加速去催, 方向也不會歪
(也可能是我弱肌啦 哈)
反而偷懶或是動作做一半時,
球路會有所反饋 =>就是會歪
而且那次的調整,增加桿頭慣性的部分,
5-p + 50/54/60 ,幾千塊就搞定
但資深技師的經驗分享以及帶來的鐵桿穩定性卻是無價的
最終, 落落長的回文,
能全看完的大大, 我先深深的向您一鞠躬
如有幫助或是有共鳴的地方, 那真是太好了
另外, 想回樓主M大
雖然一開始拿2手球桿可能帥度會少一點
但那都只是過渡期,
只要它是可以讓你把基礎姿勢練到比較穩定
硬度/重量也適中 (可以請教練幫你看一下)
它就是一套適合的好桿, 實用性比較要緊
等之後要進階時, 再來試打/買全新的套桿組
或是去工坊找桿頭配桿身
那時候就真的是又好看又好打
回文就到這邊, 感謝版友們的閱讀
--
Tags:
高爾夫球
All Comments
By Genevieve
at 2021-10-25T02:06
at 2021-10-25T02:06
By Irma
at 2021-10-27T13:11
at 2021-10-27T13:11
By Skylar Davis
at 2021-10-30T00:16
at 2021-10-30T00:16
By Victoria
at 2021-11-01T11:21
at 2021-11-01T11:21
By Regina
at 2021-11-03T22:26
at 2021-11-03T22:26
By Erin
at 2021-11-06T09:32
at 2021-11-06T09:32
By Ula
at 2021-11-08T20:37
at 2021-11-08T20:37
By Rebecca
at 2021-11-11T07:42
at 2021-11-11T07:42
By Ida
at 2021-11-11T02:31
at 2021-11-11T02:31
By Odelette
at 2021-11-13T13:36
at 2021-11-13T13:36
By Noah
at 2021-11-11T02:31
at 2021-11-11T02:31
By Yuri
at 2021-11-13T13:36
at 2021-11-13T13:36
By Barb Cronin
at 2021-11-11T02:31
at 2021-11-11T02:31
By Ethan
at 2021-11-13T13:36
at 2021-11-13T13:36
Related Posts
測距儀跟GPS手錶
By Erin
at 2021-10-20T19:46
at 2021-10-20T19:46
套桿購買方式選擇
By Eden
at 2021-10-19T23:01
at 2021-10-19T23:01
Tour AD的桿頭
By Ursula
at 2021-10-19T15:47
at 2021-10-19T15:47
台北 未接觸過 請求教練推薦
By Kumar
at 2021-10-15T14:33
at 2021-10-15T14:33
初選購買鐵桿請益
By Dorothy
at 2021-10-11T21:15
at 2021-10-11T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