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訓練 劉致榮沉潛1年變「怪物」 - 棒球新聞

By Regina
at 2019-10-21T11:25
at 2019-10-21T11:25
Table of Contents
2019-10-21 00:50聯合報 記者葉姵妤/即時報導
經過一年的沈澱,文化大學「二刀流」劉致榮重返投手丘後,不僅展現強打能力,還
能投出最快158公里的火球,技驚四座,昨天在亞錦賽冠軍戰登板守成,替中華隊守住
冠軍,拿到大會MVP。能有如此表現,靠的除了是天賦,還有他這一年間的苦練成果。
劉致榮過去就讀鶯歌工商時期,在投、打端就有出色表現,擔任隊上的主力游擊手,
出色的守備能力受到許多大聯盟球探關注,但打擊並非特別突出,擔任投手的球速則
有145公里水準,未來性受看好。
面對中職各隊的招手,劉致榮雖有選秀首輪的身手,但他在高中畢業後選擇繼續讀大
學,然而大一時因傷影響,沒有登板投球,擔任野手也因傷所苦,無法盡情發揮,因
此在升上大二後,他決定專心復健。
劉致榮感謝球隊給的空間,讓他這9個月不用跟著球隊,放心在外接受訓練。他透露,
這期間主要以重量訓練為主,過去他身材單薄,但增胖了13至14公斤,把自己練壯,
也透過力量的訓練,讓自己能用更輕鬆的方式,使用出同樣的力量。
劉致榮指出:「高中自己在丟球、打擊時,不會用下盤的力量,現在會運用下盤,知
道怎麼出力,投起來比較輕鬆。」
「閉關」9個月後復出,劉致榮訓練後的成果讓外界驚豔,不僅打擊能力爆發,暌違2
年登板,首戰就在梅花旗投出158公里球速,打破國內業餘及中職投手的最快球速紀錄
,連他自己都坦言超乎預期,「原本想說,回來可以丟到150公里,沒想到丟到158公
里。」
過去的弱項打擊,如今也脫胎換骨,劉致榮無論左、右打都能輕鬆開轟,在梅花旗繳
出6成19打擊率、敲10分打點、3轟,抱回3座打擊獎及最有價值球員。劉致榮認為,自
己的力量比過去更大,但以前自己的打擊動作比較不固定,重心穩定不夠好,回來後
調整很多。
https://udn.com/news/story/12960/4116153?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7-news
--
經過一年的沈澱,文化大學「二刀流」劉致榮重返投手丘後,不僅展現強打能力,還
能投出最快158公里的火球,技驚四座,昨天在亞錦賽冠軍戰登板守成,替中華隊守住
冠軍,拿到大會MVP。能有如此表現,靠的除了是天賦,還有他這一年間的苦練成果。
劉致榮過去就讀鶯歌工商時期,在投、打端就有出色表現,擔任隊上的主力游擊手,
出色的守備能力受到許多大聯盟球探關注,但打擊並非特別突出,擔任投手的球速則
有145公里水準,未來性受看好。
面對中職各隊的招手,劉致榮雖有選秀首輪的身手,但他在高中畢業後選擇繼續讀大
學,然而大一時因傷影響,沒有登板投球,擔任野手也因傷所苦,無法盡情發揮,因
此在升上大二後,他決定專心復健。
劉致榮感謝球隊給的空間,讓他這9個月不用跟著球隊,放心在外接受訓練。他透露,
這期間主要以重量訓練為主,過去他身材單薄,但增胖了13至14公斤,把自己練壯,
也透過力量的訓練,讓自己能用更輕鬆的方式,使用出同樣的力量。
劉致榮指出:「高中自己在丟球、打擊時,不會用下盤的力量,現在會運用下盤,知
道怎麼出力,投起來比較輕鬆。」
「閉關」9個月後復出,劉致榮訓練後的成果讓外界驚豔,不僅打擊能力爆發,暌違2
年登板,首戰就在梅花旗投出158公里球速,打破國內業餘及中職投手的最快球速紀錄
,連他自己都坦言超乎預期,「原本想說,回來可以丟到150公里,沒想到丟到158公
里。」
過去的弱項打擊,如今也脫胎換骨,劉致榮無論左、右打都能輕鬆開轟,在梅花旗繳
出6成19打擊率、敲10分打點、3轟,抱回3座打擊獎及最有價值球員。劉致榮認為,自
己的力量比過去更大,但以前自己的打擊動作比較不固定,重心穩定不夠好,回來後
調整很多。
https://udn.com/news/story/12960/4116153?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7-news
--
Tags:
新聞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李振昌、宋家豪退出 28人名單更動

By Olga
at 2019-10-21T11:24
at 2019-10-21T11:24
猿封王遊行 謝球迷不說掰

By Noah
at 2019-10-21T11:23
at 2019-10-21T11:23
挨再見轟卻笑出來? 查普曼回擊:蠢斃了

By Queena
at 2019-10-21T11:23
at 2019-10-21T11:23
劉致榮飆速158 姜建銘建議選投手

By John
at 2019-10-21T11:22
at 2019-10-21T11:22
中華抗日成功 亞錦賽勇奪冠軍

By Frederic
at 2019-10-21T11:22
at 2019-10-21T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