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沒退步,只是還原成績吧 - 棒球

By Hedy
at 2018-10-04T14:58
at 2018-10-04T14:5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NewEG (NewEG)》之銘言:
: 今年沒彈力球,所以成績往下修正,個人覺得大王姿勢沒跑掉,打擊型態跟去年差不多
唯
: 一差別就是球不彈了,去年以前球一碰球就可以飛過內野頭頂,今年大力打都很難歐把
: 大王沒退步,只是還原他應該有的成績,跟去年拼打擊王的陳傑憲,去年成績比較下滑
幅
: 度不是差不多嗎?
: 陳:
: 2017/avg 0.387
: 2018/avg 0.346
: decade:0.041
: 大王
: 2017/avg 0.407
: 2018/avg 0.349
: decade0.056
其實有看持續看球的球迷大概都知道~王柏融成績
明顯掉下來的原因是因為改姿勢,端看各國職棒的
打者幾乎沒有一個人會在球季中更改打擊姿勢,動
作的調整多半是在賽季結束之後,能在短時間內改
變揮擊動作還能保持頂尖成績的選手本來就是少之
又少,更何況他是在調整了兩次之後(高抬腿—>
滑步—>高抬腿)還能維持聯盟前五OPS+的選手,
這應該很明顯是優於聯盟攻擊水平的打者,只能說
他跟教練團太過於心急,雖然動機很好(不抬腳更
簡潔的揮棒為了適應其他聯盟更快的速球以及更刁
鑽的變化球)但是在季中調整本來就會因為適應問
題損失成績,更何況改變擊球timing,timing對於
以良好contact為最大優點的他來說本來就是很重
要的,因此成績的下滑似乎就不太讓人意外了,但
如果要因為這樣否定他前兩年的成績似乎太過主
觀,且若是如此才不會有球探在他改回原姿勢之後
又進場關注他!
至於power的部分雖然不是他的特點,但在一定有
能力在日職打出長打的,畢竟經典熱身賽時日本投
手用的就是日職的用球,他還是照樣能扛出中外野
--
: 今年沒彈力球,所以成績往下修正,個人覺得大王姿勢沒跑掉,打擊型態跟去年差不多
唯
: 一差別就是球不彈了,去年以前球一碰球就可以飛過內野頭頂,今年大力打都很難歐把
: 大王沒退步,只是還原他應該有的成績,跟去年拼打擊王的陳傑憲,去年成績比較下滑
幅
: 度不是差不多嗎?
: 陳:
: 2017/avg 0.387
: 2018/avg 0.346
: decade:0.041
: 大王
: 2017/avg 0.407
: 2018/avg 0.349
: decade0.056
其實有看持續看球的球迷大概都知道~王柏融成績
明顯掉下來的原因是因為改姿勢,端看各國職棒的
打者幾乎沒有一個人會在球季中更改打擊姿勢,動
作的調整多半是在賽季結束之後,能在短時間內改
變揮擊動作還能保持頂尖成績的選手本來就是少之
又少,更何況他是在調整了兩次之後(高抬腿—>
滑步—>高抬腿)還能維持聯盟前五OPS+的選手,
這應該很明顯是優於聯盟攻擊水平的打者,只能說
他跟教練團太過於心急,雖然動機很好(不抬腳更
簡潔的揮棒為了適應其他聯盟更快的速球以及更刁
鑽的變化球)但是在季中調整本來就會因為適應問
題損失成績,更何況改變擊球timing,timing對於
以良好contact為最大優點的他來說本來就是很重
要的,因此成績的下滑似乎就不太讓人意外了,但
如果要因為這樣否定他前兩年的成績似乎太過主
觀,且若是如此才不會有球探在他改回原姿勢之後
又進場關注他!
至於power的部分雖然不是他的特點,但在一定有
能力在日職打出長打的,畢竟經典熱身賽時日本投
手用的就是日職的用球,他還是照樣能扛出中外野
--
Tags:
棒球
All Comments

By Quanna
at 2018-10-06T00:40
at 2018-10-06T00:40

By Ingrid
at 2018-10-09T01:07
at 2018-10-09T01:07

By Delia
at 2018-10-10T10:06
at 2018-10-10T10:06

By Agnes
at 2018-10-10T14:19
at 2018-10-10T14:19

By Charlotte
at 2018-10-12T21:13
at 2018-10-12T21:13

By Rosalind
at 2018-10-15T17:09
at 2018-10-15T17:0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0-17T11:28
at 2018-10-17T11:28

By Ingrid
at 2018-10-18T18:24
at 2018-10-18T18:24

By Yedda
at 2018-10-19T11:54
at 2018-10-19T11:54

By Leila
at 2018-10-22T22:43
at 2018-10-22T22:43

By Emily
at 2018-10-27T19:58
at 2018-10-27T19:58

By Edward Lewis
at 2018-11-01T01:33
at 2018-11-01T01:33

By Rosalind
at 2018-11-01T11:17
at 2018-11-01T11:1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11-04T12:13
at 2018-11-04T12:13

By Franklin
at 2018-11-08T19:24
at 2018-11-08T19:24

By Kelly
at 2018-11-13T11:35
at 2018-11-13T11:35

By Edith
at 2018-11-14T23:58
at 2018-11-14T23:58
Related Posts
今天洋基投手調度是否贏球最大關鍵?

By Oliver
at 2018-10-04T14:39
at 2018-10-04T14:39
郭俊麟的報導

By Faithe
at 2018-10-04T14:25
at 2018-10-04T14:25
黃偉晟駁劈腿:分手非因第3者

By Damian
at 2018-10-04T14:06
at 2018-10-04T14:06
睽違14年上演基襪大戰 2004年紅襪史詩大

By Ida
at 2018-10-04T14:05
at 2018-10-04T14:05
有比台灣更關注美國職棒的亞洲國家嗎

By Zenobia
at 2018-10-04T13:58
at 2018-10-04T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