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喜歡看三分狂砍的明星賽嗎? - NBA
By Bennie
at 2015-02-16T13:45
at 2015-02-16T13:45
Table of Contents
這跟大環境有關
1.聯盟前幾名的球隊都是走樸實路線 靠三分當武器 比方勇士 老鷹
2.東西區明星隊的教練十分重視三分線
3.當代明星球員都傾向簡單 有效率的得分方式 當你有三分空檔 命中率又高達4成以上
還會傳給內線球員拿2分嗎?
這樣作的目的除了減少受傷 延長職業生涯外
更重要的是暴力籃球已經退流行了
※ 引述《joulin (joulin)》之銘言:
: 以往明星賽都以快速攻防轉換為主(其實沒有防守XD 但就是攻守端轉換很快)
: 進攻的手段大多都是切入上籃 切入灌藍 切入分球>灌籃
: 快速轉移 大空檔三分 花式空中接力灌籃
: 還常常有兩三人配合的快攻
: 甚至有打板然後空中接力灌籃
: 今年 幾乎看不到了
: 灌籃少了 空中接力少了
: 大家都..... 砍三分
: 快攻也砍三分 陣地戰也砍三分
: 若都是一直轉移然後傳出大空檔 投三分 看了也很華麗 很爽
: 可是很多都是球星一個人帶過半廠運一運就投了...
: 雖然今年命中率是沒有很低拉(不過說真的也沒有多高....)
: 只是 這樣的比賽看來 真的少了一點 "感覺"
: 全場命中45顆三分 破了史上明星賽記錄
: 三分出手數133!!!!!!(命中率35%左右 沒人防守的球賽 這應該算 蠻鐵的...)
: (兩隊總和得分也破紀錄 今天是個記錄之夜 可惜西區沒人發現西河快破記錄了XD
: 不然又添上一筆)
: 今年的明星賽 說真的 一點都不好看 是不是有史以來最難看沒有之一?
: 這我不知道 但絕隊是之一
: 雖然現在強隊越來越流行使用三分球 這是趨勢
: 也讓許多球隊越來越強 包括勇士跟老鷹 都是三分雨狂下的球隊
: 但明星賽也要這樣嗎?@@
: 大家喜歡看這樣的明星賽?
: 還是看Tmac跟VC在場上拋球配合灌藍~~~~~~
: 鄉民的怒吼:SBL窮到只剩三分的戰術 引領全球!!!!
: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Adele
at 2015-02-17T01:01
at 2015-02-17T01:01
By Noah
at 2015-02-20T15:36
at 2015-02-20T15:36
By David
at 2015-02-22T04:10
at 2015-02-22T04:10
By Blanche
at 2015-02-23T10:49
at 2015-02-23T10:49
By Lauren
at 2015-02-27T10:29
at 2015-02-27T10:29
By Anthony
at 2015-03-03T01:50
at 2015-03-03T01:50
By Yedda
at 2015-03-07T04:19
at 2015-03-07T04:19
By Hardy
at 2015-03-11T10:53
at 2015-03-11T10:53
By Andrew
at 2015-03-15T22:42
at 2015-03-15T22:42
By Hedy
at 2015-03-18T15:16
at 2015-03-18T15:16
By Andrew
at 2015-03-22T05:04
at 2015-03-22T05:04
By Hedy
at 2015-03-22T11:06
at 2015-03-22T11:06
By Eden
at 2015-03-22T22:40
at 2015-03-22T22:40
By Selena
at 2015-03-24T14:05
at 2015-03-24T14:05
By Frederica
at 2015-03-25T09:03
at 2015-03-25T09:03
By Catherine
at 2015-03-29T15:59
at 2015-03-29T15:59
Related Posts
Amare與尼克達成買斷協議,小牛、快艇有意
By Olive
at 2015-02-16T13:19
at 2015-02-16T13:19
NBA明星賽/衛斯布魯克寫傳奇 替補砍41
By Annie
at 2015-02-16T13:04
at 2015-02-16T13:04
明星賽是不是臉皮厚才能mvp?
By Edward Lewis
at 2015-02-16T12:47
at 2015-02-16T12:47
Amare Stoudemire agree to buyout
By Hedwig
at 2015-02-16T12:41
at 2015-02-16T12:41
明星賽改制的可能性
By Oscar
at 2015-02-16T12:38
at 2015-02-16T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