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級甩棒話題延燒 大聯盟新舊觀點不同 - 棒球

By Agnes
at 2019-04-19T14:03
at 2019-04-19T14:03
Table of Contents
「在棒球場上太過囂張、不尊重對手,必須得到懲罰」這樣的觀念在21世紀的美國職棒大
聯盟依然風行,但反對者認為,這種潛規則已經過時,壓抑球員在場上的情緒,不利行銷
。
芝加哥白襪游擊手安德森(Tim Anderson)昨天在主場對堪薩斯皇家的比賽中,4局下敲
出全壘打,被媒體冠上「史詩級甩棒」的後續動作引發爭議,話題持續延燒。
當時比賽還在前半段,雙方0比0,但安德森彷彿敲出關鍵全壘打一樣興奮,棒子往草地上
一甩,在本壘板上倒退幾步,對著自家休息室大吼一聲,才開始繞壘。
安德森大動作慶祝全壘打,踩到美國棒球界「潛規則」的紅線,6局下再度上場打擊時,
遭到觸身球伺候,時速92英里(148公里)的快速球直接往他的臀部砸。
這一記觸身球引發白襪、皇家兩隊球員板凳清空,在場上拉扯、對峙,飄出火藥味。這則
影片也在網路上瘋傳,有關「大肆慶祝等同不敬對手,必須受到懲罰」這樣的潛規則再度
成為話題。
激情過後,安德森今天向大聯盟官網表示:「我打出來以後,我沒有看著對方球員,我看
著我們自己的休息室,然後把棒子一丟。」
安德森說他喊的是「加油!」(Let’s go!),並解釋說丟棒子是為了幫助球僮,讓球僮
少走幾步。
「這是新的世代、新的潮流了」,安德森說:「當我逮到對手的時候,我想要跟自己的隊
友慶祝。當他們贏了我們的時候,他們也可以跟隊友慶祝。我不是故意要激怒他們。」
25歲的安德森說:「對許多年輕人來說,比賽的風貌正在改變。我們都在其中,這麼做就
是為了好玩。好玩而已。」
安德森的立場跟大聯盟去年一支廣告片的行銷手法不謀而合。
去年10月為了宣傳季後賽,大聯盟推出的廣告影片名為「改寫規則」,旁白唸著:「他們
說,規則就是規則,不要站著看球,不要甩棒,不要在場上慶祝,把頭壓低。」
與旁白相反,畫面上是一連串球員在場上宣洩情緒,包括甩棒、撕破球衣、叫囂挑釁、站
在本壘看球飛出牆等動作。
尾聲是名人堂球星小葛瑞菲(Ken Griffey Jr.)反戴球帽,對著鏡頭說:「不要再說了
,讓孩子們打球。」(No more talk. Let the kids play.)並以一句話下結論「這是一
個新世界」。
「讓孩子們打球」正是安德森影片在網路上瘋傳的標題,但也引發了傳統派的反對,認為
慶祝全壘打動作太大等於是羞辱對手,留言「太超過了」、「我們的棒球怎麼了」。
今年球季,因慶祝全壘打動作過大而引起的爭議,已經是第2起。
辛辛那提紅人一壘手狄特里希(Derek Dietrich)7日在匹茲堡海盜主場,敲出全壘打之
後,站在本壘板悠哉看著球飛到場外,接著也遭到投手用近身球伺候,引發場上肢體衝突
。
然而,這種傳統觀念與年紀無關,20歲到30歲世代的楚勞特(Mike Trout)、賈吉(
Aaron Judge)打出全壘打之後,總是低調跑壘,但哈波(Bryce Harper)則認為,在場
上表現情緒沒有對錯。
哈波2016年接受ESPN訪問時,舉已故投手費南德茲(Jose Fernandez)為例,他說:「費
南德茲會三振你之後,一路瞪著你回到休息區,然後握拳慶賀。所以你敲全壘打之後慶祝
,他才不在乎,因為你贏了他。這是比賽的一部分。」
不過潛規則各國不同,韓國、拉丁美洲的棒球界歡迎甩棒,而台灣職棒也幾乎不曾發生因
為甩棒而引發場上衝突的狀況,旅日的王柏融過去在中華職棒的比賽中,敲出全壘打的大
動作甩棒還一度受到美國媒體報導。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4190115.aspx
--
聯盟依然風行,但反對者認為,這種潛規則已經過時,壓抑球員在場上的情緒,不利行銷
。
芝加哥白襪游擊手安德森(Tim Anderson)昨天在主場對堪薩斯皇家的比賽中,4局下敲
出全壘打,被媒體冠上「史詩級甩棒」的後續動作引發爭議,話題持續延燒。
當時比賽還在前半段,雙方0比0,但安德森彷彿敲出關鍵全壘打一樣興奮,棒子往草地上
一甩,在本壘板上倒退幾步,對著自家休息室大吼一聲,才開始繞壘。
安德森大動作慶祝全壘打,踩到美國棒球界「潛規則」的紅線,6局下再度上場打擊時,
遭到觸身球伺候,時速92英里(148公里)的快速球直接往他的臀部砸。
這一記觸身球引發白襪、皇家兩隊球員板凳清空,在場上拉扯、對峙,飄出火藥味。這則
影片也在網路上瘋傳,有關「大肆慶祝等同不敬對手,必須受到懲罰」這樣的潛規則再度
成為話題。
激情過後,安德森今天向大聯盟官網表示:「我打出來以後,我沒有看著對方球員,我看
著我們自己的休息室,然後把棒子一丟。」
安德森說他喊的是「加油!」(Let’s go!),並解釋說丟棒子是為了幫助球僮,讓球僮
少走幾步。
「這是新的世代、新的潮流了」,安德森說:「當我逮到對手的時候,我想要跟自己的隊
友慶祝。當他們贏了我們的時候,他們也可以跟隊友慶祝。我不是故意要激怒他們。」
25歲的安德森說:「對許多年輕人來說,比賽的風貌正在改變。我們都在其中,這麼做就
是為了好玩。好玩而已。」
安德森的立場跟大聯盟去年一支廣告片的行銷手法不謀而合。
去年10月為了宣傳季後賽,大聯盟推出的廣告影片名為「改寫規則」,旁白唸著:「他們
說,規則就是規則,不要站著看球,不要甩棒,不要在場上慶祝,把頭壓低。」
與旁白相反,畫面上是一連串球員在場上宣洩情緒,包括甩棒、撕破球衣、叫囂挑釁、站
在本壘看球飛出牆等動作。
尾聲是名人堂球星小葛瑞菲(Ken Griffey Jr.)反戴球帽,對著鏡頭說:「不要再說了
,讓孩子們打球。」(No more talk. Let the kids play.)並以一句話下結論「這是一
個新世界」。
「讓孩子們打球」正是安德森影片在網路上瘋傳的標題,但也引發了傳統派的反對,認為
慶祝全壘打動作太大等於是羞辱對手,留言「太超過了」、「我們的棒球怎麼了」。
今年球季,因慶祝全壘打動作過大而引起的爭議,已經是第2起。
辛辛那提紅人一壘手狄特里希(Derek Dietrich)7日在匹茲堡海盜主場,敲出全壘打之
後,站在本壘板悠哉看著球飛到場外,接著也遭到投手用近身球伺候,引發場上肢體衝突
。
然而,這種傳統觀念與年紀無關,20歲到30歲世代的楚勞特(Mike Trout)、賈吉(
Aaron Judge)打出全壘打之後,總是低調跑壘,但哈波(Bryce Harper)則認為,在場
上表現情緒沒有對錯。
哈波2016年接受ESPN訪問時,舉已故投手費南德茲(Jose Fernandez)為例,他說:「費
南德茲會三振你之後,一路瞪著你回到休息區,然後握拳慶賀。所以你敲全壘打之後慶祝
,他才不在乎,因為你贏了他。這是比賽的一部分。」
不過潛規則各國不同,韓國、拉丁美洲的棒球界歡迎甩棒,而台灣職棒也幾乎不曾發生因
為甩棒而引發場上衝突的狀況,旅日的王柏融過去在中華職棒的比賽中,敲出全壘打的大
動作甩棒還一度受到美國媒體報導。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4190115.aspx
--
Tags:
棒球
All Comments

By Dora
at 2019-04-19T15:28
at 2019-04-19T15:28

By Susan
at 2019-04-20T04:29
at 2019-04-20T04:29

By Ida
at 2019-04-20T16:24
at 2019-04-20T16:24

By Steve
at 2019-04-24T13:10
at 2019-04-24T13:10

By Joseph
at 2019-04-25T10:49
at 2019-04-25T10:49

By Kyle
at 2019-04-27T11:52
at 2019-04-27T11:52

By Quintina
at 2019-04-28T10:13
at 2019-04-28T10:13

By Elizabeth
at 2019-05-02T18:58
at 2019-05-02T18:58

By Hedy
at 2019-05-06T18:03
at 2019-05-06T18:03

By Oscar
at 2019-05-11T10:08
at 2019-05-11T10:08

By Kumar
at 2019-05-14T06:26
at 2019-05-14T06:26

By Erin
at 2019-05-17T18:45
at 2019-05-17T18:45

By John
at 2019-05-17T23:31
at 2019-05-17T23:31

By Ophelia
at 2019-05-18T23:21
at 2019-05-18T23:21

By Ida
at 2019-05-21T07:12
at 2019-05-21T07:12

By Edwina
at 2019-05-22T17:28
at 2019-05-22T17:28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5-25T14:31
at 2019-05-25T14:31

By Vanessa
at 2019-05-26T07:13
at 2019-05-26T07:13

By Emily
at 2019-05-27T16:55
at 2019-05-27T16:55

By Ingrid
at 2019-05-29T05:08
at 2019-05-29T05:08

By Caitlin
at 2019-06-01T15:59
at 2019-06-01T15:59

By Franklin
at 2019-06-06T03:27
at 2019-06-06T03:27

By Jessica
at 2019-06-09T09:55
at 2019-06-09T09:55

By Olga
at 2019-06-10T19:56
at 2019-06-10T19:56

By William
at 2019-06-12T01:19
at 2019-06-12T01:19

By Dinah
at 2019-06-15T04:56
at 2019-06-15T04:56

By Connor
at 2019-06-16T07:32
at 2019-06-16T07:32

By Olive
at 2019-06-20T23:24
at 2019-06-20T23:24

By Ivy
at 2019-06-21T22:31
at 2019-06-21T22:31

By Victoria
at 2019-06-26T01:39
at 2019-06-26T01:39

By Agnes
at 2019-06-28T22:54
at 2019-06-28T22:54

By Daph Bay
at 2019-06-29T00:31
at 2019-06-29T00:31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7-01T05:43
at 2019-07-01T05:43

By Bethany
at 2019-07-04T23:25
at 2019-07-04T23:25

By Daniel
at 2019-07-07T10:49
at 2019-07-07T10:49

By Bennie
at 2019-07-11T18:07
at 2019-07-11T18:07

By Olive
at 2019-07-16T07:54
at 2019-07-16T07:54

By Delia
at 2019-07-17T21:42
at 2019-07-17T21:42

By Thomas
at 2019-07-18T13:48
at 2019-07-18T13:48

By Frederic
at 2019-07-22T16:11
at 2019-07-22T16:11

By Isla
at 2019-07-24T08:50
at 2019-07-24T08:50

By Eden
at 2019-07-24T18:38
at 2019-07-24T18:38

By Edith
at 2019-07-28T10:49
at 2019-07-28T10:49

By Joseph
at 2019-07-30T12:40
at 2019-07-30T12:40

By Anthony
at 2019-07-31T19:53
at 2019-07-31T19:5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8-04T11:42
at 2019-08-04T11:42

By Madame
at 2019-08-09T07:50
at 2019-08-09T07:50

By Belly
at 2019-08-11T01:20
at 2019-08-11T01:20

By Quintina
at 2019-08-15T07:39
at 2019-08-15T07:39
Related Posts
去天母棒球場 附近有什麼適合帶進去吃的?

By Zenobia
at 2019-04-19T14:02
at 2019-04-19T14:02
SPC 飆生涯最速仍遭王柏融棒打 日強投深

By Quintina
at 2019-04-19T14:00
at 2019-04-19T14:00
去天母棒球場 附近有什麼適合帶進去吃的?

By Bethany
at 2019-04-19T13:48
at 2019-04-19T13:48
David Fletcher

By Enid
at 2019-04-19T13:24
at 2019-04-19T13:24
味全龍球團是不是該先找球探阿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4-19T13:24
at 2019-04-19T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