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該培養穩定的奪金項目嗎?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1-08-09T21:5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kanouhiko (Kanouhiko)》之銘言:
: 突然發現台灣好好像沒有穩定的奪金項目。
: 每個國家都有擅長某個奪金項目。
: 比如中國 跳水、桌球、舉重。
: 韓國 射箭。
: 美國 男女籃、田徑、游泳。
: 英國 馬術、自行車、帆船。
: 肯亞 長跑。
: 怎麼沒台灣想過培養比較冷門點的項目來變成幾乎必奪項目?
: 舉重,雖然每次幾乎都能奪牌但是太競爭,有時候還要避開中國、東南亞國家。
: 羽毛球,雖然亞洲競爭太激烈,但是感覺突然喜歡打的人多,成績也非常不錯!
: 桌球,中國一家獨大,能拿牌都算不錯。
: 射箭,韓國團體一家獨大,單人還可以期待看看。
: 體操,太依靠天降紫微星了,每四年都會大洗牌。
: 跆拳道,百家爭鳴,雖然每次幾乎都能有些好表現,但是連韓國都不穩定。
: 柔道,這次似乎是表現的最好的一次,感覺可以專業培養?雖然日本確實很強但這次看也不是不可戰勝
: 拳擊,輸贏全看裁判眼色,古巴、美國、歐洲、中亞幾個國家太強了。
: 高爾夫,有錢人運動..,會投入的人都不多。
: 看了一下項目好像帆船、輕艇、射擊、擊劍之類的多投入回報率好像比較大,大家覺得呢?


其實舉重、跆拳道都算不錯,近幾屆幾乎每屆都有人拿牌,雖然沒到「鐵點」地步,但還
算是滿穩定的。射箭雖然比較陡,但奪牌也還在「驚喜但不算太意外」的範圍內,

這三樣運動我們就繼續保持。


其他的台灣要專攻什麼項目,我已經想好了。


1. 競走:

首先田徑近十屆一塊牌都沒有,代表需要大改革,顯然拿有限資源去跟美國、牙買加硬拚
完全不是身為智將該有的行為。

難道我們要放棄田徑嗎?NO,相反的我們更該廣大投入田徑,田徑完全可以成為臺灣「鐵
點」。

我們應該把所有的田徑選手、全臺灣跑最快的人、臺灣Bolt、臺灣閃電俠等等人物,全部
改去練「競走」!

男子組、女子組20km、50km包辦金銀,光競走就可以拿走8面獎牌,幾乎就是現在中華台北
所有成績了,絕對是兵家必爭之地!


臺灣可以成為鐵點理由如下:

首先我還沒聽過有人從小以競走當目標的,我甚至今年才知道奧運有比競走,代表可以避
免跟一堆天賦滿點的體能魔人競爭。

20km組,男子世界紀錄保持人是日本人,2016奧運中國同時獲得金牌銀牌。

50km男子組2019世錦賽31歲日本選手奪金、2017年日本得到銀牌跟銅牌,中國2016奧運也
奪銀。而2019世錦賽女子組中國則包辦金牌跟銀牌。

已經完全顯示這項運動亞洲國家不說優勢,至少完全不劣勢,


2016奧運金牌還是個33歲大叔,33歲大叔體能是不可能好過20~30歲運動員的,2020金牌也
已經31歲,也就是只要我們派出田徑最強實力,把100公尺、跳遠那些人才全部改去練競走
,完全有成為世界頂尖的實力!

只要中華台北把優秀田徑人才集中競走,我有信心每屆田徑4金4銀get。


2. 滑板:

奧運新興項目,代表短期內還不會被中國舉國體制玩爛,2024已經確定繼續比,而且從這
屆受歡迎程度來看,應該是會成為奧運長期項目,而且還是熱門項目之一。

這屆日本三金一銀一銅,完全展現了是亞洲適合的項目。

這屆四位金牌選手平均年齡18歲,其中一位年齡才13歲,還有12歲的拿銀牌,照運動的生
理、經驗平衡構成來看,20歲以前是不可能達到巔峰的、更別說12~13歲,也就是現在的金
牌都還只是小毛頭。

如果臺灣從小大規模培養滑板選手,把發展體操等特技類人才資源改投入滑板,要養出20
歲的巔峰選手,用體格和經驗擊敗現在這些奧運冠軍們,我相信一定做得到的!

而且這運動曝光度異常高,幾位奪牌選手國際媒體都大肆報導,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兵家
必爭之地。

中華台北,每屆4金4銀get。



光這兩項就保底8金8銀,再加上原本就有的桌球羽球、各種武術、射擊舉重,算個低標1金
兩銀,這樣中華台北每屆奧運就至少9金10銀。

若用今年的標準來看,中華台北大概可拿10金10銀6銅,世界排名第11,如果現在開始大規
模集訓霹靂舞,下屆剩三年可能來不及,下下屆開始應該也可以穩定輸出金銀牌。

這還只是我隨便分配的結果,相信只要更運用智慧,不要把精力都投入在桌球籃球棒球羽
球等效率不佳的運動,15金15銀15銅、甚至世界排名前五都不是夢。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21-08-12T07:36
50KM 競走沒有女子組 男生下屆取消有夠雲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21-08-14T17:13
競走在奧運的地位有點危險了啦...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21-08-17T02:50
查了一下20km還有,50km未來要改成男
女接力,還是可以每屆貢獻3金2銀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21-08-19T12:27
田徑就基因人種問題,拿不到很正常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21-08-21T22:03
可以啦 除了短跑項目比較難前三之外 其他
要練還是有機會~ 只是除了基數問題外 台灣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21-08-24T07:40
的田徑選手最後還是要去美國練的~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21-08-26T17:17
政府官員的思考應該跟上面說田徑是基因問
題的一樣 ,當然發展不起來,反正平常也沒
在關心投入,上面沒心,選手包括家人更不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21-08-29T02:54
可能花錢栽培請國外教練,搞不好還會被酸
跳那麼遠跑那麼快能幹嘛?久而久之一起培
訓的也少,怎麼可能成功,還在講人種遺傳
……那台灣應該不用培養運動員啦,游泳的
Ina avatar
By Ina
at 2021-08-31T12:31
也別練啦

日本運動員在奧運的精神是如何練就的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21-08-09T21:50
如題 從以前就覺得日本人 (不知道算不算民族性) 一旦真的投入 就要做到某個程度 那種讓旁人覺得 天啊 這也太逼人了 怎麼能承受得了然後快速轉換 光是看就很佩服的程度 (Ex中日桌球前半段的精神) 其他項目也是 體操 球類多少透過螢幕就能感受到 他們的堅持讓人有畏懼或敬佩感 不知道這個是怎麼練成的… ( ...

未來奧運是否朝向國家為單位申辦?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21-08-09T21:21
從2024 2028一次公布兩個奧運城市 到2032布里斯本鼓掌通過 奧運幾乎成了屎缺 畢竟奧運規定大多數場館都要在主辦城市選手村幾公里內 往往奧運結束造就一堆蚊子館 如果未來奧運比照世足賽 改用整個國家當作單位 各國變成整個國家可以列入奧運場館 是否會提升奧運申辦的意願呢? -- 作者 ...

關注點選手背後的物治/防護吧~

Eartha avatar
By Eartha
at 2021-08-09T21:10
東奧結束了... 選手的奮鬥可以暫時喘口氣, 但物治和防護員的工作可還沒結束, 還在背後持續努力照顧著選手們~ 聽說過下面的名字嗎? 運動防護師/員: 王瑞翔、詹華蓁、冷侑蓉、凃思危、王詩婷、 林儀昀、程心儀、陳愷謙、曾琮仁、辜羿璇、廖麗惠 物理治療師: 李瑋君、吳建良、周詣倫、高敏珊、陳妍伶、 ...

小隻馬掌旗官太強!「96秒拿10分」打爆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21-08-09T20:58
東森新聞 責任編輯 伍映澄 東京奧運在昨(8)日完美落幕,為期17天賽事也就此畫上句點。本屆奧運除了中華隊擁有 亮眼的表現外,主辦國日本更是大豐收,其中擔任掌旗官的角力好手須崎優衣(Yui Susaki )在決賽中秒殺中國大陸的選手摘下金牌,該段比賽畫面更因此在網上瘋傳,引起討論。 根據外媒《The ja ...

一塊金牌VS四塊銅牌哪個好?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21-08-09T20:37
如果一個國家單位而言 假設以一塊金牌與四塊銅牌的比例 投入一樣的資源 最後得到一塊金牌比較好? 還是四塊銅牌(不同運動項目)比較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