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職棒為什麼會虧錢? - 棒球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9-07-04T00:0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TsukimiyaAyu (ㄎㄎㄎㄎㄎㄎㄎㄎㄎㄎㄎ)》之銘言:
: 請問這篇原PO
: 有看過職棒隊的會計師財務報表嗎?
: 還是有看過税報?
: 不然怎麼可以這樣下標題啊?
: 台灣的球隊盈虧一直都是未知數八
: 但是版上大大各個高手雲集
: 有沒有人有相關報表可以出來討論盈虧在哪兒啊?

老實說,不知道~~~
但簡單來說,10年前沒二軍,球員人數少也沒高價外籍選手
再加上球場投入成本很低
所以總體成本絕對比現在低

職業運動獲利是靠轉播及周邊商品,
絕對不是門票阿~~~~
MLB NPB轉播權賣到台灣、韓國就是一例

台灣職棒想用美日職業運動模式獲利
是行不通的,畢竟最好的台灣球員都在美日
旅外球員在台灣的商業價值還比CPBL明星高

其實我認為
1.台灣夏天看球實在太熱了,
不只熱還濕~~~
但這點真是無解~~~~
唯一能做的是讓球季早點開始,晚點結束~~~
但中間休息過長,肯定影響球員手感


2.政府直接補貼職業球隊,主要是硬體建設
現金補帖也無妨,政府不要把職棒當營利事業
把職棒當公車、台鐵來看,才能稱之為國球阿

3.透過政府力量,把體育台挪到50~65台
或者讓50~65台每週、每日播放體育新聞或game highlights
透過這方式,才能培養收視人口
說正格的,很少人會轉到後段頻道

我只是想說,政府應該要做點事
拿出真金白銀~~~~不是只是口號宣示~~~

--
Tags: 棒球

All Comments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7-07T07:32
我覺得換頻道沒用 沒興趣轉到也不會看 有興趣自然就會找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9-07-10T06:34
政府不扯後腿就不錯了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9-07-14T23:39
2和3還是算了,先說2你這樣搞,其他運動也要參一腳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9-07-17T12:29
3的問題還是老話一句,你聯盟沒辦法改善職棒形象
那麼新聞報中職就只會那些負面或者某旅外回來打球等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7-20T04:47
三支箭啊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9-07-23T01:14
職棒本來就營利事業還要叫政府不要這樣看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9-07-24T02:12
其實政府能多蓋球場給大家打球就不錯了吧 簡易的也好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9-07-28T11:47
扣掉體育台報的新聞外,你看其他新聞台有報中職正面?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19-07-31T12:47
政府的錢是全體納稅人出的 哪是棒球界要就給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9-08-01T14:11
重點在宣導本來就應該透過媒體,就算網路發達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9-08-02T10:58
棒球無法成為普及 人人可參與的運動 是要怎麼吸引更
多人關心棒球 甚至關心職棒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9-08-05T17:55
但很大部分有錢有閒的人,他們透過資訊還是傳統媒體
再不然就是同溫層的FB和line,再來出了棒球版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9-08-08T09:26
其實像朱育賢破紀錄,lamigo可以自己買版面發新聞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9-08-12T01:27
2、3莫名其妙,職業運動憑什麼拿國家補助?
Ula avatar
By Ula
at 2019-08-15T16:50
怎麼不檢討我們媒體只喜歡報導聳動新聞 沒有爆點的體育新
聞 他們會想花時間採訪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9-08-18T07:52
某些板其實對中職形象很負面,PTT還是青壯年為主網站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9-08-19T03:49
滿地蚊子球場這還叫政府沒做事XDD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9-08-20T11:57
看看11跟中嘉的糾紛 台灣要轉播賺錢太難了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9-08-20T21:05
補助然後政府再加你稅金 這樣比較舒服嗎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9-08-23T10:33
買了 就有人會看?有很多人是不看體育新聞的?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9-08-25T10:24
看看花蓮球場 修好了又放給他爛 爛了又繼續修XD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9-08-30T01:29
沒什麼理由國家一定要扶植職棒吧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9-08-31T20:36
國球就是用國家力量支持,隱含就是你我稅金阿~~~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9-09-04T11:51
因為中職沒媒體想像的有報導價值阿
像旅外球員不管成績好壞最少還會提及,但中職整個無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9-09-08T18:24
但推廣運動風氣本來就需要一點媒體傳播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9-09-10T11:02
說實話現在連啦啦隊女孩都比球員還要會包裝行銷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9-09-14T14:53
最快速的方式其實是一堆人反的,那就是媒體自己回鍋
出來玩,當然其他媒體想要也不反對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9-09-19T13:55
台灣想走進世界,靠民主或同婚??是要靠籃球 足球 棒球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9-09-20T09:37
換頻道還要轉台很麻煩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9-09-21T16:50
媒體跳下來玩和媒體報導是兩回事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9-09-26T00:10
我比較好奇都有運彩了賠率也扣這麼多了也繳給體育署不
少了那麼錢用去哪了呢?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9-09-28T16:44
其實去理解媒體為啥要報導,就是有那個話題性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9-10-01T00:03
不靠團體球類運動,怎讓世界知道台灣?錢不算白花
Ivy avatar
By Ivy
at 2019-10-05T09:44
媒體跳下來,勢必要報導自家球隊啊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9-10-08T00:59
你沒辦法讓職棒形象是正面的話題性,那沒人會想報導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19-10-11T20:48
要讓世界知道台灣靠的是珍奶啦,誰跟你棒球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9-10-14T11:07
老實說台灣就資源那麼多,每項得名運動都想要$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10-17T14:38
根本不夠分吧,當然中間有沒有妥善使用是另個問題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9-10-21T19:02
假設lamigo是媒體業,還不把朱育賢放頭版?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9-10-22T08:20
不是珍奶,是在籃球 足球電爆426,理解嗎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19-10-25T15:58
出國看看好嗎?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19-10-27T05:10
只有在體育,台灣和中國才能平起平坐~~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9-10-27T21:34
當然是珍奶啊 會看棒球的國家這麼少 珍奶可是全世界的熱潮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9-10-28T18:17
經營無能 憑什麼拿納稅人錢去補貼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9-10-30T15:39
我沒特別說職棒,體育台會報籃球 足球~
Hardy avatar
By Hardy
at 2019-10-31T03:28
我只是覺得執政者眼光要遠,要用體育打造國族認同~~~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9-11-03T22:37
職業運動不是單純商業活動是凝聚國民認同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9-11-05T01:32
靠體育台沒用,不看體育台的比看的人多
要影響只能靠新聞台或是有播新聞的綜合台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19-11-05T17:54
日本看電視轉播的成本是很高的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9-11-08T18:55
國族認同…強者我朋友碩士論文寫這個,現在在體育台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9-11-12T22:29
整天只想補助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9-11-16T07:59
球場蓋好 你又沒一定要租 到時又養蚊子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9-11-17T19:16
國家預算有限 給了棒球 甚至有可能排擠到社會福利等其他項目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9-11-18T12:11
然後桃園球場是蓋了 但基層比賽卻不能在這球場比
Tom avatar
By Tom
at 2019-11-20T03:19
中職迷很自私的 出不起錢,但又要求球場不能共用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9-11-24T18:23
第1點其實日本夏天室外球場也是超熱的不會輸給台灣,
但是人家還是很多人去看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9-11-27T03:07
球團也沒想投資 憑什麼政府要幫職棒 就像是統一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9-11-29T20:06
甚麼都政府XDD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9-12-04T05:07
頻道絕對不是重點 難道號碼小的就比較多人看嗎?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9-12-06T17:45
你怎麼會有台灣人會停留在體育臺的錯覺...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19-12-09T22:06
就算搬到75 76不見得會看甚至轉台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9-12-11T11:56
之前沒事時要政府不要插手 現在出事了又要找政府補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19-12-13T22:43
政府在這邊果然主坦 有事當神明沒事當擾民
棒球要補貼 那其他球類 其他產業 其他族群??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9-12-16T13:05
我看巨嬰球迷才是禍首 各種條件欠佳的情況 自己也沒投入
多少 鍵盤進場鍵盤推銷 反正賠錢都是別人的錯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9-12-19T23:45
不要什麼都要靠政府

有人會覺得心裡悶悶的嗎?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9-07-03T23:46
聽說米糕要轉賣,覺得心裡悶悶der 一換老闆......原來的經營模式都會改變 但不換,一年賠一億 最後的結果可能是解散,好球員四散 連米糕這樣的經營都無法cover損失..... 有人覺得心裡悶悶的嗎? - ...

關於轉賣後續處理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9-07-03T23:40
從日職的經驗的看 1.球場的使用權會一併轉賣,當初歐力士買近鐵很大一部分其實是要買大阪巨蛋的使用 權,大榮賣給軟體銀行也一併包含福岡巨蛋。 2.球員部分是有繼承權沒錯,但是其他權利沒有保障,譬如近鐵末年三人組之一的大村 直之去了軟銀,歐力士也無權以近鐵的名義向軟銀要求補償。 3.球團人員沒有保障,DeNA接手 ...

猿隊轉手違規?馮勝賢:現階段協助最重要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9-07-03T23:39
猿隊轉手違規?馮勝賢:現階段協助最重要 記者 藍宗標 Lamigo桃猿隊決定尋找新東家,希望最快年底就有答案,中職秘書長馮勝賢表示,感謝猿 隊這些年的貢獻,聯盟未來會扮演協助的角色,讓新企業趕快進來。 聯盟未來是否希望大企業接手猿隊,馮勝賢強調,猿隊會開始接觸有興趣的企業,最後準 備資料,再經由常務理事 ...

台灣的職棒為什麼會虧錢?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9-07-03T23:33
請問這篇原PO 有看過職棒隊的會計師財務報表嗎? 還是有看過税報? 不然怎麼可以這樣下標題啊? 台灣的球隊盈虧一直都是未知數八 但是版上大大各個高手雲集 有沒有人有相關報表可以出來討論盈虧在哪兒啊? - ...

台灣職棒打不起來的原因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9-07-03T23:32
其實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市場太小場地太貴沒錢玩棒球 要解決的方法也不是沒有 大陸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場 棒球搞起來花不了多少錢 就能賺不少錢了 場地的話 大陸地很便宜 要蓋也不貴 兩邊合併的話 等於市場多好幾倍 球場省好幾倍的錢 14億人只要有1%的基數就有幾百萬人了 塞滿棒球場不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