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格鬥環境的問題請益 - 綜合格鬥 Mixed Martial Arts
By Todd Johnson
at 2018-12-14T19:47
at 2018-12-14T19:47
Table of Contents
: 推 NSACSS : 其實可以參考街舞和電競的發展歷史,性質有點類似, 12/12 19:10
: → NSACSS : 這兩者推得起來有一點初步成果的理由,格鬥運動的 12/12 19:10
: → NSACSS : 推廣者可以參考。 12/12 19:10
: 推 NSACSS : 街舞和電競一開始的污名化不一定比打拳更好,甚至 12/12 20:52
: → NSACSS : 更糟,但是懂得結合商業模式而且讓一般不懂的人看了 12/12 20:52
: → NSACSS : 很酷 12/12 20:52
: 推 NSACSS : 2300萬人住在這麼小的地方,無論總人口和人口密度, 12/12 20:53
: → NSACSS : 其實早就屌打世界多數國家的條件,不是人口問題。 12/12 20:53
2300萬對現代職業運動來說不算很多。
前面也提到,
台灣2300萬人養4個職棒球隊,一個球隊平均分575萬潛在觀眾市場。
日本1億2600萬人養12個職棒球隊,一個球隊可以分1050萬潛在觀眾市場。
按照這數據其實按人均台灣人比日本人對棒球付出更多愛與金錢。
但台灣的職棒發展那麼辛苦,隊數加加減減又回到4隊這就是原因。
除文化影響外,人口帶來的潛在市場還是很重要的。
假設各國都有1%的人看拳,人口的差距就會分勝負。
如果要跟新加坡職業格鬥賽比,其實新加坡人不太看拳的,
看拳的是去新加坡的觀光客。
像是為什麼在美國,拳擊賽跟MMA的聖地是紐約跟拉斯維加斯,而近年重要賽事又特別
多在拉斯維加斯舉辦,拉斯維加斯賭城的龐大客群與金錢流量就是其支持。
在亞洲,只要日本選手有出賽,拳擊的拳王決定賽事很多在東京舉辦
,也是因東京人口多(東京都市圈人口超過1000萬),
且有長年培養的格鬥客群,收得到觀眾看比賽,才辦得起來。
還是回到前面講的,台灣一來不是特別熱衷格鬥運動,二來潛在市場也不算大,
要培養出足以讓選手靠此維生的職業格鬥賽事很困難。
個人還是認為,還是先培養業餘選手,參加國際賽事能打出成績,打出知名度,
才是正道。
業餘選手層跟觀眾層是發展職業運動的基本功,底子沒有打好,純粹靠砸錢辦比賽,
撐不了多久,錢沒了賽事也沒了。
MMA發展多年來看過很多大小賽事興衰,除UFC等業界頂級團體外,日本一些小眾
賽事能長期維持的原因,還是靠各種格鬥技跟武道組織廣設道館靠培養業餘運動員,
既能發掘潛在選手又能培養觀眾,才能維持命脈。
就算如此,在經濟衰退後,職業格鬥賽還是遠沒有以前的聲勢了。
跑去看職業摔角俊男的女高中生跟看相撲的老人可能還比較多。
很艱辛的話題,但要經營能讓選手維持生計的賽事,很不容易的。
就連UFC近年都有PPV銷量下滑問題,放嘴哥亂搞也被批評是要衝PPV的手段。
很多知名選手老了乾脆回頭去參加選手生涯長且更好賺的WWE。
本人都開始替UFC擔心了。
https://tinyurl.com/y7zxhe3w
這是UFC PPV銷量排行
前幾名幾乎都靠McGregor炒作話題。否則一些10年前比賽還賣更好。
--
: → NSACSS : 這兩者推得起來有一點初步成果的理由,格鬥運動的 12/12 19:10
: → NSACSS : 推廣者可以參考。 12/12 19:10
: 推 NSACSS : 街舞和電競一開始的污名化不一定比打拳更好,甚至 12/12 20:52
: → NSACSS : 更糟,但是懂得結合商業模式而且讓一般不懂的人看了 12/12 20:52
: → NSACSS : 很酷 12/12 20:52
: 推 NSACSS : 2300萬人住在這麼小的地方,無論總人口和人口密度, 12/12 20:53
: → NSACSS : 其實早就屌打世界多數國家的條件,不是人口問題。 12/12 20:53
2300萬對現代職業運動來說不算很多。
前面也提到,
台灣2300萬人養4個職棒球隊,一個球隊平均分575萬潛在觀眾市場。
日本1億2600萬人養12個職棒球隊,一個球隊可以分1050萬潛在觀眾市場。
按照這數據其實按人均台灣人比日本人對棒球付出更多愛與金錢。
但台灣的職棒發展那麼辛苦,隊數加加減減又回到4隊這就是原因。
除文化影響外,人口帶來的潛在市場還是很重要的。
假設各國都有1%的人看拳,人口的差距就會分勝負。
如果要跟新加坡職業格鬥賽比,其實新加坡人不太看拳的,
看拳的是去新加坡的觀光客。
像是為什麼在美國,拳擊賽跟MMA的聖地是紐約跟拉斯維加斯,而近年重要賽事又特別
多在拉斯維加斯舉辦,拉斯維加斯賭城的龐大客群與金錢流量就是其支持。
在亞洲,只要日本選手有出賽,拳擊的拳王決定賽事很多在東京舉辦
,也是因東京人口多(東京都市圈人口超過1000萬),
且有長年培養的格鬥客群,收得到觀眾看比賽,才辦得起來。
還是回到前面講的,台灣一來不是特別熱衷格鬥運動,二來潛在市場也不算大,
要培養出足以讓選手靠此維生的職業格鬥賽事很困難。
個人還是認為,還是先培養業餘選手,參加國際賽事能打出成績,打出知名度,
才是正道。
業餘選手層跟觀眾層是發展職業運動的基本功,底子沒有打好,純粹靠砸錢辦比賽,
撐不了多久,錢沒了賽事也沒了。
MMA發展多年來看過很多大小賽事興衰,除UFC等業界頂級團體外,日本一些小眾
賽事能長期維持的原因,還是靠各種格鬥技跟武道組織廣設道館靠培養業餘運動員,
既能發掘潛在選手又能培養觀眾,才能維持命脈。
就算如此,在經濟衰退後,職業格鬥賽還是遠沒有以前的聲勢了。
跑去看職業摔角俊男的女高中生跟看相撲的老人可能還比較多。
很艱辛的話題,但要經營能讓選手維持生計的賽事,很不容易的。
就連UFC近年都有PPV銷量下滑問題,放嘴哥亂搞也被批評是要衝PPV的手段。
很多知名選手老了乾脆回頭去參加選手生涯長且更好賺的WWE。
本人都開始替UFC擔心了。
https://tinyurl.com/y7zxhe3w
這是UFC PPV銷量排行
前幾名幾乎都靠McGregor炒作話題。否則一些10年前比賽還賣更好。
--
Tags:
綜合格鬥
All Comments
By Jessica
at 2018-12-15T18:43
at 2018-12-15T18:43
By Iris
at 2018-12-18T14:37
at 2018-12-18T14:37
By Rebecca
at 2018-12-20T22:09
at 2018-12-20T22:09
By Erin
at 2018-12-25T05:39
at 2018-12-25T05:39
By Megan
at 2018-12-25T23:04
at 2018-12-25T23:04
By Enid
at 2018-12-29T21:06
at 2018-12-29T21:06
By Megan
at 2019-01-02T06:46
at 2019-01-02T06:46
By Ethan
at 2019-01-06T07:51
at 2019-01-06T07:51
By Zora
at 2019-01-10T00:30
at 2019-01-10T00:30
By Isabella
at 2019-01-14T07:51
at 2019-01-14T07:51
By Charlie
at 2019-01-17T04:52
at 2019-01-17T04:52
By Audriana
at 2019-01-20T15:11
at 2019-01-20T15:11
By Lydia
at 2019-01-23T22:12
at 2019-01-23T22:12
By Lydia
at 2019-01-25T03:16
at 2019-01-25T03:16
Related Posts
Lomachenko vs Pedraza
By Vanessa
at 2018-12-09T11:07
at 2018-12-09T11:07
本週五OneFC有黃偵玲~
By Doris
at 2018-12-05T18:44
at 2018-12-05T18:44
Wilder vs Fury
By Puput
at 2018-12-02T10:20
at 2018-12-02T10:20
台灣泰國拳俱樂部賽程表
By Damian
at 2018-11-17T23:10
at 2018-11-17T23:10
UFC官網大改版
By Edith
at 2018-11-17T22:14
at 2018-11-17T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