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夫點破英格蘭:為什每到國際大賽就不行 - 世足

By Franklin
at 2014-07-11T05:00
at 2014-07-11T05:0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cgi0911 (勝者的迷思)》之銘言:
: 一個可能性是,英超是最早被龐大的國際資本入侵的聯賽
: 先發十一人排出來少說有七、八個以上是高價外援。
: 然而,豪門灑錢固然讓英超成為一個國際化的頂級聯賽,
: 卻也壓縮了國內新一代人才頂上來的空間,
有外援不但不是壞事,反而是拯救英格蘭隊的關鍵。
因為這些外籍教練(現在本土教練稀有)跟外籍球員不但帶來新技戰術豐富英超的打法,
同時也改進了英格蘭本土球員的技術面跟戰術面,
讓英格蘭球員獲得全面的提升。
: 使得國際賽場上無可避免地要去用一些剛剛在國內聯賽發光一兩年,
: 國際大賽經驗比較有限的人選。
: 而英格蘭的足球人才,又絕少出外打拼,
: 像當初利記的麥克馬納曼轉會皇馬時,一堆人嫌他頭殼壞去,
英格蘭球員極少出國發展才是真正的主因。
而這個原因又跟C大前面提的英超資本化有關,
資本化帶來外籍球員是正面影響,但是球員更不願意出國則是負面影響。
加上現在有所謂戶口本政策,英格蘭本土球員只要稍有"潛力"(甚至不需要到實力)
就成為各球隊爭相競逐的搶手貨,甚至年紀輕輕就拿高薪。
當英超末段班都可以拿出不錯的薪水時,英格蘭球員誰還想出國?
本來一些年輕潛力球員都有可以出國磨練的好時機,現在都窩在國內。
其次是語言文化上,從名單上看,英格蘭球員所謂的「出國」發展,
90%都是到鄰近的蘇超等UK內的聯賽,剩下是其他英語國家,
真正到非英語國家踢球的球員根本數的出來。
相對於歐陸有語言複雜跟多語環境的傳統,英格蘭球員非英語多半不行,
加上英語環境的選擇多又(pay)好,只有極少數選擇非英語國家發展。
最後一個是技術上的主因,在英超球風跟戰術影響下球員的長處跟人不同。
英格蘭足球一直有獨樹一格的發展,更強調身體衝撞或體力就不提了這不是壞事,
但是不強調腳下功夫讓英格蘭球員普遍腳法粗糙則是英格蘭球員出國最大的障礙。
一方面是英格蘭傳統球風長傳衝吊喜好打高空球勝過地面球,
另一方面如左盃說,英格蘭以442為主流的戰術講究團隊戰術相對不需求個人巨星,
也就是說英格蘭足球傳統是沒有10號位的。
相對於其他國家出產一個又一個的10號巨星,英格蘭只會產出邊路好手跟前鋒,
這不但限制了本土球員發展的出路,也影響了青訓下一代更不注重個人技巧。
戰術理解優秀是英格蘭球員的強項,但是個人技巧上英格蘭球員粗糙無比。
以C大舉的麥克馬納曼在皇馬也無法穩坐主力,而常常從替補出發,
這還算是英格蘭球員海外發展成功的10大案例。
即使小貝還是麥克馬納曼這等級到海外跟傳統拉丁球員1對1,腳下技術立分高下,
其他非頂級的英格蘭球員就更不必說了,整個腳法上就是比拉丁球員差上一截。
這才是英格蘭球員出國發展的最大障礙,技術面上差距太大。
加上現在英超每隻都豪門,保級球隊一樣有錢,何必冒險出國去?
至於前面提到的外籍教練外籍球員反而是英超的救贖,
就是有這些人帶進其他球風,英超才開始注重地面戰術跟腳法。
新一代的英格蘭球員腳下功夫已經進步不少,至少不像以前完全不重視。
技術上提升才不會讓英格蘭球員不敢出國(成功案例太少),
而更多的英格蘭球員出國發展,才會更充實國家隊的素質。
: 但是如果在本國沒辦法吸收到足球的養份,
: 出外打拼本來就是維持專業強度的唯一方法。
: 就連一向以來純度甚高,被謔為「拜仁二隊」的德國,
: 也有幾個核心人物是從外國聯賽歷練回來的
: 更不要說國內聯賽還在低檔次,國家隊都是從其它聯賽抽傭兵回來的像法國
: 這種高純度,大家平常都在英超裡混的陣容,可能也造成了戰術上的僵化而不自知
--
Ole!
http://tinyurl.com/5lfvum
--
: 一個可能性是,英超是最早被龐大的國際資本入侵的聯賽
: 先發十一人排出來少說有七、八個以上是高價外援。
: 然而,豪門灑錢固然讓英超成為一個國際化的頂級聯賽,
: 卻也壓縮了國內新一代人才頂上來的空間,
有外援不但不是壞事,反而是拯救英格蘭隊的關鍵。
因為這些外籍教練(現在本土教練稀有)跟外籍球員不但帶來新技戰術豐富英超的打法,
同時也改進了英格蘭本土球員的技術面跟戰術面,
讓英格蘭球員獲得全面的提升。
: 使得國際賽場上無可避免地要去用一些剛剛在國內聯賽發光一兩年,
: 國際大賽經驗比較有限的人選。
: 而英格蘭的足球人才,又絕少出外打拼,
: 像當初利記的麥克馬納曼轉會皇馬時,一堆人嫌他頭殼壞去,
英格蘭球員極少出國發展才是真正的主因。
而這個原因又跟C大前面提的英超資本化有關,
資本化帶來外籍球員是正面影響,但是球員更不願意出國則是負面影響。
加上現在有所謂戶口本政策,英格蘭本土球員只要稍有"潛力"(甚至不需要到實力)
就成為各球隊爭相競逐的搶手貨,甚至年紀輕輕就拿高薪。
當英超末段班都可以拿出不錯的薪水時,英格蘭球員誰還想出國?
本來一些年輕潛力球員都有可以出國磨練的好時機,現在都窩在國內。
其次是語言文化上,從名單上看,英格蘭球員所謂的「出國」發展,
90%都是到鄰近的蘇超等UK內的聯賽,剩下是其他英語國家,
真正到非英語國家踢球的球員根本數的出來。
相對於歐陸有語言複雜跟多語環境的傳統,英格蘭球員非英語多半不行,
加上英語環境的選擇多又(pay)好,只有極少數選擇非英語國家發展。
最後一個是技術上的主因,在英超球風跟戰術影響下球員的長處跟人不同。
英格蘭足球一直有獨樹一格的發展,更強調身體衝撞或體力就不提了這不是壞事,
但是不強調腳下功夫讓英格蘭球員普遍腳法粗糙則是英格蘭球員出國最大的障礙。
一方面是英格蘭傳統球風長傳衝吊喜好打高空球勝過地面球,
另一方面如左盃說,英格蘭以442為主流的戰術講究團隊戰術相對不需求個人巨星,
也就是說英格蘭足球傳統是沒有10號位的。
相對於其他國家出產一個又一個的10號巨星,英格蘭只會產出邊路好手跟前鋒,
這不但限制了本土球員發展的出路,也影響了青訓下一代更不注重個人技巧。
戰術理解優秀是英格蘭球員的強項,但是個人技巧上英格蘭球員粗糙無比。
以C大舉的麥克馬納曼在皇馬也無法穩坐主力,而常常從替補出發,
這還算是英格蘭球員海外發展成功的10大案例。
即使小貝還是麥克馬納曼這等級到海外跟傳統拉丁球員1對1,腳下技術立分高下,
其他非頂級的英格蘭球員就更不必說了,整個腳法上就是比拉丁球員差上一截。
這才是英格蘭球員出國發展的最大障礙,技術面上差距太大。
加上現在英超每隻都豪門,保級球隊一樣有錢,何必冒險出國去?
至於前面提到的外籍教練外籍球員反而是英超的救贖,
就是有這些人帶進其他球風,英超才開始注重地面戰術跟腳法。
新一代的英格蘭球員腳下功夫已經進步不少,至少不像以前完全不重視。
技術上提升才不會讓英格蘭球員不敢出國(成功案例太少),
而更多的英格蘭球員出國發展,才會更充實國家隊的素質。
: 但是如果在本國沒辦法吸收到足球的養份,
: 出外打拼本來就是維持專業強度的唯一方法。
: 就連一向以來純度甚高,被謔為「拜仁二隊」的德國,
: 也有幾個核心人物是從外國聯賽歷練回來的
: 更不要說國內聯賽還在低檔次,國家隊都是從其它聯賽抽傭兵回來的像法國
: 這種高純度,大家平常都在英超裡混的陣容,可能也造成了戰術上的僵化而不自知
--
Ole!
http://tinyurl.com/5lfvum
--
Tags:
世足
All Comments

By Kumar
at 2014-07-12T15:49
at 2014-07-12T15:49

By Joe
at 2014-07-15T12:50
at 2014-07-15T12:50

By Linda
at 2014-07-19T05:50
at 2014-07-19T05:50

By David
at 2014-07-20T13:10
at 2014-07-20T13:10

By Victoria
at 2014-07-23T11:38
at 2014-07-23T11:38

By Oscar
at 2014-07-24T22:46
at 2014-07-24T22:46

By Ula
at 2014-07-29T21:42
at 2014-07-29T21:42

By Vanessa
at 2014-08-02T02:06
at 2014-08-02T02:06

By Margaret
at 2014-08-07T00:16
at 2014-08-07T00:16

By Valerie
at 2014-08-10T21:28
at 2014-08-10T21:28

By Erin
at 2014-08-15T08:23
at 2014-08-15T08:23

By Odelette
at 2014-08-17T20:41
at 2014-08-17T20:41

By Kyle
at 2014-08-20T05:47
at 2014-08-20T05:47

By Caitlin
at 2014-08-21T17:07
at 2014-08-21T17:07

By Lauren
at 2014-08-24T05:04
at 2014-08-24T05:04

By Madame
at 2014-08-28T15:58
at 2014-08-28T15:58

By Madame
at 2014-09-02T10:55
at 2014-09-02T10:55

By Heather
at 2014-09-06T09:01
at 2014-09-06T09:01

By William
at 2014-09-08T15:59
at 2014-09-08T15:59

By Hedy
at 2014-09-13T08:44
at 2014-09-13T08:44

By Sarah
at 2014-09-15T18:50
at 2014-09-15T18:50

By Edward Lewis
at 2014-09-19T12:35
at 2014-09-19T12:35

By Frederica
at 2014-09-20T13:07
at 2014-09-20T13:07

By Madame
at 2014-09-20T17:43
at 2014-09-20T17:43

By Carol
at 2014-09-24T11:38
at 2014-09-24T11:38

By Ivy
at 2014-09-26T08:51
at 2014-09-26T08:51

By Franklin
at 2014-09-27T14:11
at 2014-09-27T14:11

By Kelly
at 2014-09-28T13:11
at 2014-09-28T13:11

By Mia
at 2014-09-29T03:23
at 2014-09-29T03:23

By Lauren
at 2014-10-04T01:31
at 2014-10-04T01:31

By Jacky
at 2014-10-06T01:27
at 2014-10-06T01:27

By Anthony
at 2014-10-10T16:15
at 2014-10-10T16:15

By Robert
at 2014-10-15T07:18
at 2014-10-15T07:18

By Thomas
at 2014-10-15T13:51
at 2014-10-15T13:51

By Isla
at 2014-10-20T09:15
at 2014-10-20T09:15

By Barb Cronin
at 2014-10-21T06:07
at 2014-10-21T06:07

By Damian
at 2014-10-24T08:40
at 2014-10-24T08:40

By Elvira
at 2014-10-27T13:08
at 2014-10-27T13:08

By Rae
at 2014-10-29T05:03
at 2014-10-29T05:03

By Kristin
at 2014-10-31T07:54
at 2014-10-31T07:54

By Susan
at 2014-11-03T18:51
at 2014-11-03T18:51

By Mary
at 2014-11-07T13:48
at 2014-11-07T13:48

By Daniel
at 2014-11-10T05:18
at 2014-11-10T05:18

By Margaret
at 2014-11-10T06:25
at 2014-11-10T06:25

By Andrew
at 2014-11-10T14:25
at 2014-11-10T14:25

By Kyle
at 2014-11-15T03:51
at 2014-11-15T03:51

By Rachel
at 2014-11-16T11:47
at 2014-11-16T11:47

By Faithe
at 2014-11-19T13:24
at 2014-11-19T13:24

By Lily
at 2014-11-20T12:08
at 2014-11-20T12:08

By Catherine
at 2014-11-25T02:47
at 2014-11-25T02:47

By Irma
at 2014-11-27T09:18
at 2014-11-27T09:18

By Ida
at 2014-11-30T13:03
at 2014-11-30T13:03

By Mia
at 2014-12-01T03:15
at 2014-12-01T03:15
Related Posts
世界盃結束後的歐洲賽程

By Todd Johnson
at 2014-07-11T02:47
at 2014-07-11T02:47
四年的變化 德國vs阿根廷

By Kama
at 2014-07-11T02:41
at 2014-07-11T02:41
足總公布票房收入 巴西撈破4千億

By Rachel
at 2014-07-11T02:38
at 2014-07-11T02:38
Mascherano: I tore my anus

By Tracy
at 2014-07-11T02:27
at 2014-07-11T02:27
有人還記得阿根廷戰神-巴蒂 的嗎?

By Vanessa
at 2014-07-11T01:27
at 2014-07-11T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