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仕傑/體育局升格,棒球如何升格?—— - 棒球

By Skylar Davis
at 2018-10-03T12:18
at 2018-10-03T12:18
Table of Contents
劉仕傑/體育局升格,棒球如何升格?——談台北市成棒隊宿舍事件
特約作者01 Oct, 2018
(※ 文:劉仕傑。前外交官、社會民主黨台北市議員士林北投區參選人)
日前一名台北市成棒隊球員匿名向我陳情,希望我可協助發聲,爭取改善宿舍環境。在我
以官方臉書發佈消息後,獲得媒體的回響,但同時,球隊居然開始對內清查球員,要找出
是誰向外部透露訊息,而主管機關台北市體育局,也對此表達極度不滿,但不滿的是「球
員私自對外界發表意見」;不僅令人遺憾,也讓關注選手權益與運動環境的台北市民失望
。
匿名陳情者向我提供的照片當中,房間牆壁龜裂嚴重,配上簡陋的單人床,出入口樓梯與
學生共用,很難想像這是台北市政府所屬成棒隊球員的宿舍;更何況球隊中,不乏國手等
級的好手。
今年在印尼雅加達的亞運,中華成棒隊表現精彩,其中對印尼隊先發主投的投手林宇祥正
是來自這支全名為 「臺北興富發棒球隊」的隊伍。「亞運國手睡在這樣的宿舍?」看到
國手等級的球員面對這樣的待遇,由於宿舍位在我的選區社子島,因此我當下便前往宿舍
查看求證。
當我向宿舍所在福安國中唐廷俊校長懇切說明來意後,由唐校長陪同參訪球隊宿舍外觀,
球隊的宿舍是由社子的福安國中閒置四樓教室改建而成,唐校長說明房間牆壁龜裂可能是
因為地震及氯離子緣故。根據唐校長說法,台北市成棒隊每天練完球就會回來宿舍。
https://imgur.com/a/XDCHYR5
體育局升格後球員環境未升格
台北市成棒隊成立於2009年,在2016年時柯文哲市長風光地介紹興富發建設將以「一年三
百萬,三年一共約九百萬」的形式「冠名贊助」台北市成棒隊。養一支球隊何其容易?全
隊包含教練及行政管理人員等,光人事費就遠高於三百萬,主要的經費當然還是來自台北
市體育局。
根據台北市體育局網站介紹,台北市成棒隊目前有三十名球員,另有教練及行政人員七名
,一共三十七位。教練名單包含總教練亞洲巨砲呂明賜、打擊教練「亞洲最佳游擊手」吳
復連、前味全龍隊一壘手李安熙、職棒球員黃欽智等。根據了解,這些球員教練在台北市
政府裡依法規比照約僱人員任用,由市政府安排宿舍。
「棒球是台灣的國球」,政府是這樣說、民間這麼期待,但是從台北市政府對待城市隊棒
球員的態度裡,即便體育局在組織定位上是升格了,但恐怕「升格」的僅是官僚文化,在
專業知識與對運動的起碼尊重並未有太大的改變。
令人遺憾的是,在我公開質疑台北市成棒隊球員宿舍條件不佳,台北市政府體育局極度不
滿事件被公開,不僅拒絕我參訪宿舍內部的請求,而且球隊內部正想辦法找出吹哨者,一
場茶壺裡的風暴,正在台北市成棒隊裡面發生。
僅是數日前的事而已,柯文哲市長才剛在天母棒球場出席「2018年第8屆興富發盃海峽兩
岸城市棒球交流賽」開幕典禮,台北市興富發棒球隊也以地主的身份拿下冠軍。我相信所
有的市民與棒球迷都樂見並期待,首都台北所屬的球員能有安全舒適的住宿環境——起碼
是一個合理、體面的選手住宿條件。
因世大運升格的體育局應該有足夠預算,給予這群為首都爭光的球員合理的待遇。然而,
從體育局對此吹哨事件的「震怒」,也許世大運歸世大運,運動員歸運動員,風光的世大
運落幕後,給予運動員基本的尊重依舊顯得漫漫長路。球員宿舍是給運動員技術磨練與體
能操練後一個舒適放鬆與安心的住所,然而,即便是這點需求,為何首都台北市也做不到
?
https://imgur.com/a/whdiOGu
很難想像這裡是台北市政府所屬成棒隊球員的宿舍。 圖/作者提供
選手面對的勞動體制與運動圈的文化困境
以下,我將以兩個層次來分析球員的勞動者困境:
1. 非典型勞動者的勞動權益
台北市成棒隊隸屬於台北市政府體育局,球隊所需經費多數來自於市府(除了興富發建設
的一年三百萬冠名贊助),這些球員在勞動關係上屬於台北市政府的約聘僱人員,也就是
所謂的非典型勞動者。
所謂公部門的約聘僱人員,其實正是勞動法規的棄民,既不適用《勞基法》也不受《公務
人員退休法》保障,唯一能夠適用的《公務人員保障法》亦規定模糊、法制化程度低。勞
動者只要處在勞雇關係的事實底下,就應享有《勞基法》以及《工會法》的保障,因為《
勞基法》是保障勞工最低勞動標準的樓地板,《工會法》則是對勞工團結權的具體保障。
然而在約僱關係的條件下,球員隨時可以被解約走路,或者面對「不續約」的壓力,因此
球隊即便提供的宿舍環境不盡理想,在這樣的勞動條件下,為了避免被球隊任意解聘,多
只能忍氣吞聲。換言之,球員在勞資權力不對等下,在勞動市場上是毫無任何議價能力的
。
2. 台灣棒球員長期被迫適應的文化背景
這兩天我親自聯繫台北市成棒隊管理階層及體育局,希望能有機會再走一趟球員宿舍,看
看內部的房間狀況。不意外得到的回應均是:
(台北市成棒隊)宿舍跟其他球隊相比已經很好了,大部分球員都很滿意,有問題的球員
應該優先從內部反映。
這樣的「官方回應」,不妨回想一下,是否跟勞工爭取勞動權益時資方的說法似曾相識?
然而之所以向外投訴,不正是從內部無法得到救濟,或是礙於學長學弟制的壓力不敢反映
,才會不得不出此對策嗎?試想,在台灣棒球獨特的「神拜/賢拜」文化下,可能會有以
下的狀況:
教練:啊你不喜歡就去其他球隊啊!但其他球隊也不會要你。
學長:你不要害大家比成績受影響!
若在這樣的球隊文化中,面對運動環境的不盡理想,有哪個運動員敢發聲?而若發聲,又
是否會有排山倒海的內部壓力迎面而來?
事實上,運動圈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許多運動員除非成績夠好、夠知名,否則遇到問
題總是先選擇隱忍以保護自己的運動生涯,在這種封閉環境的結構性因素底下,如高雄左
營國訓中心環境不佳的問題才會被長期隱忍,直到大賽後才有運動員出面批評才獲得改善
機會。
在人們眼裡,球員為國爭光是件光榮的事,而傑出的運動員甚至還有高額商業代言機會,
大賺外快。但是,在現行的體制中,依然有許多運動員的勞動權益不彰,以約僱臨時人員
的方式謀生,但他們卻得背負上「國球」的壓力,以為這樣的環境真能淬煉出卓越的運動
員。縱然有選手為其勞動權益與健全台灣運動環境發聲,但卻遭受下至球隊、上至主管機
關的施壓,這樣對待運動員的方式,相信不是市民所期待、甚至認同的。
https://imgur.com/a/wC0t1wh
宿舍房間牆壁龜裂嚴重,單人床也相當簡陋。 圖/作者提供
改革體育環境,還需要國人的關注
在過去外交公職中,我曾派駐美國洛杉磯,每年都會接待遠道而來的中華少棒隊,然而,
從台灣飛往洛杉磯需耗費十二個鐘頭,且有時差問題待調整,但我們卻連提前兩天抵達當
地的預算也沒有;若從小的運動環境便是要他們逆來順受了,長大後面對種種無助技術提
升的環境,也只能吃苦當吃補,持續沈默下去。
然而,有越來越多運動員不願在沈默下去,選擇(積極)向外發聲尋求改革的契機。質言
之,球員尋求外界協助發聲,正是長久以來只重得獎、只看成績、忽視養成環境的問題。
球員如果只是體制下約僱關係,等同政府機關臨時人員,沒有工會,更無法在體制內為自
己發聲、有問題也無法反映。在此,籲請台北市政府正視問題,以改善結構性的沉痾為優
先,而非壓抑球員的自主意見。
「把所有小問題解決就沒有大問題」,柯市長這句話幾乎耳熟能詳,但在台北市成棒隊的
議題上,市府面對問題的態度,似與此背道而馳,竟以「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來面對。球
員一輩子在運動場上爭取榮譽,付出多少不為人知的努力與血汗,我認為首都台北不應該
吝於付出他們應得的尊重。我以一位棒球人的身分,誠摯邀請柯市長到福安國中走一趟,
親自了解台北市成棒隊的宿舍條件。
拿手術刀的人,跟拿球棒的人,他們背後付出的努力同樣紮實,也該贏得同等的掌聲。
https://imgur.com/a/qTiAuKn
2016,柯文哲(左)曾出席北市成棒隊成軍滿七周年記者會,右為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天
。 圖/聯合報資料照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124/3396967
新聞來源:UDN聯合新聞
--
特約作者01 Oct, 2018
(※ 文:劉仕傑。前外交官、社會民主黨台北市議員士林北投區參選人)
日前一名台北市成棒隊球員匿名向我陳情,希望我可協助發聲,爭取改善宿舍環境。在我
以官方臉書發佈消息後,獲得媒體的回響,但同時,球隊居然開始對內清查球員,要找出
是誰向外部透露訊息,而主管機關台北市體育局,也對此表達極度不滿,但不滿的是「球
員私自對外界發表意見」;不僅令人遺憾,也讓關注選手權益與運動環境的台北市民失望
。
匿名陳情者向我提供的照片當中,房間牆壁龜裂嚴重,配上簡陋的單人床,出入口樓梯與
學生共用,很難想像這是台北市政府所屬成棒隊球員的宿舍;更何況球隊中,不乏國手等
級的好手。
今年在印尼雅加達的亞運,中華成棒隊表現精彩,其中對印尼隊先發主投的投手林宇祥正
是來自這支全名為 「臺北興富發棒球隊」的隊伍。「亞運國手睡在這樣的宿舍?」看到
國手等級的球員面對這樣的待遇,由於宿舍位在我的選區社子島,因此我當下便前往宿舍
查看求證。
當我向宿舍所在福安國中唐廷俊校長懇切說明來意後,由唐校長陪同參訪球隊宿舍外觀,
球隊的宿舍是由社子的福安國中閒置四樓教室改建而成,唐校長說明房間牆壁龜裂可能是
因為地震及氯離子緣故。根據唐校長說法,台北市成棒隊每天練完球就會回來宿舍。
https://imgur.com/a/XDCHYR5
體育局升格後球員環境未升格
台北市成棒隊成立於2009年,在2016年時柯文哲市長風光地介紹興富發建設將以「一年三
百萬,三年一共約九百萬」的形式「冠名贊助」台北市成棒隊。養一支球隊何其容易?全
隊包含教練及行政管理人員等,光人事費就遠高於三百萬,主要的經費當然還是來自台北
市體育局。
根據台北市體育局網站介紹,台北市成棒隊目前有三十名球員,另有教練及行政人員七名
,一共三十七位。教練名單包含總教練亞洲巨砲呂明賜、打擊教練「亞洲最佳游擊手」吳
復連、前味全龍隊一壘手李安熙、職棒球員黃欽智等。根據了解,這些球員教練在台北市
政府裡依法規比照約僱人員任用,由市政府安排宿舍。
「棒球是台灣的國球」,政府是這樣說、民間這麼期待,但是從台北市政府對待城市隊棒
球員的態度裡,即便體育局在組織定位上是升格了,但恐怕「升格」的僅是官僚文化,在
專業知識與對運動的起碼尊重並未有太大的改變。
令人遺憾的是,在我公開質疑台北市成棒隊球員宿舍條件不佳,台北市政府體育局極度不
滿事件被公開,不僅拒絕我參訪宿舍內部的請求,而且球隊內部正想辦法找出吹哨者,一
場茶壺裡的風暴,正在台北市成棒隊裡面發生。
僅是數日前的事而已,柯文哲市長才剛在天母棒球場出席「2018年第8屆興富發盃海峽兩
岸城市棒球交流賽」開幕典禮,台北市興富發棒球隊也以地主的身份拿下冠軍。我相信所
有的市民與棒球迷都樂見並期待,首都台北所屬的球員能有安全舒適的住宿環境——起碼
是一個合理、體面的選手住宿條件。
因世大運升格的體育局應該有足夠預算,給予這群為首都爭光的球員合理的待遇。然而,
從體育局對此吹哨事件的「震怒」,也許世大運歸世大運,運動員歸運動員,風光的世大
運落幕後,給予運動員基本的尊重依舊顯得漫漫長路。球員宿舍是給運動員技術磨練與體
能操練後一個舒適放鬆與安心的住所,然而,即便是這點需求,為何首都台北市也做不到
?
https://imgur.com/a/whdiOGu
很難想像這裡是台北市政府所屬成棒隊球員的宿舍。 圖/作者提供
選手面對的勞動體制與運動圈的文化困境
以下,我將以兩個層次來分析球員的勞動者困境:
1. 非典型勞動者的勞動權益
台北市成棒隊隸屬於台北市政府體育局,球隊所需經費多數來自於市府(除了興富發建設
的一年三百萬冠名贊助),這些球員在勞動關係上屬於台北市政府的約聘僱人員,也就是
所謂的非典型勞動者。
所謂公部門的約聘僱人員,其實正是勞動法規的棄民,既不適用《勞基法》也不受《公務
人員退休法》保障,唯一能夠適用的《公務人員保障法》亦規定模糊、法制化程度低。勞
動者只要處在勞雇關係的事實底下,就應享有《勞基法》以及《工會法》的保障,因為《
勞基法》是保障勞工最低勞動標準的樓地板,《工會法》則是對勞工團結權的具體保障。
然而在約僱關係的條件下,球員隨時可以被解約走路,或者面對「不續約」的壓力,因此
球隊即便提供的宿舍環境不盡理想,在這樣的勞動條件下,為了避免被球隊任意解聘,多
只能忍氣吞聲。換言之,球員在勞資權力不對等下,在勞動市場上是毫無任何議價能力的
。
2. 台灣棒球員長期被迫適應的文化背景
這兩天我親自聯繫台北市成棒隊管理階層及體育局,希望能有機會再走一趟球員宿舍,看
看內部的房間狀況。不意外得到的回應均是:
(台北市成棒隊)宿舍跟其他球隊相比已經很好了,大部分球員都很滿意,有問題的球員
應該優先從內部反映。
這樣的「官方回應」,不妨回想一下,是否跟勞工爭取勞動權益時資方的說法似曾相識?
然而之所以向外投訴,不正是從內部無法得到救濟,或是礙於學長學弟制的壓力不敢反映
,才會不得不出此對策嗎?試想,在台灣棒球獨特的「神拜/賢拜」文化下,可能會有以
下的狀況:
教練:啊你不喜歡就去其他球隊啊!但其他球隊也不會要你。
學長:你不要害大家比成績受影響!
若在這樣的球隊文化中,面對運動環境的不盡理想,有哪個運動員敢發聲?而若發聲,又
是否會有排山倒海的內部壓力迎面而來?
事實上,運動圈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許多運動員除非成績夠好、夠知名,否則遇到問
題總是先選擇隱忍以保護自己的運動生涯,在這種封閉環境的結構性因素底下,如高雄左
營國訓中心環境不佳的問題才會被長期隱忍,直到大賽後才有運動員出面批評才獲得改善
機會。
在人們眼裡,球員為國爭光是件光榮的事,而傑出的運動員甚至還有高額商業代言機會,
大賺外快。但是,在現行的體制中,依然有許多運動員的勞動權益不彰,以約僱臨時人員
的方式謀生,但他們卻得背負上「國球」的壓力,以為這樣的環境真能淬煉出卓越的運動
員。縱然有選手為其勞動權益與健全台灣運動環境發聲,但卻遭受下至球隊、上至主管機
關的施壓,這樣對待運動員的方式,相信不是市民所期待、甚至認同的。
https://imgur.com/a/wC0t1wh
宿舍房間牆壁龜裂嚴重,單人床也相當簡陋。 圖/作者提供
改革體育環境,還需要國人的關注
在過去外交公職中,我曾派駐美國洛杉磯,每年都會接待遠道而來的中華少棒隊,然而,
從台灣飛往洛杉磯需耗費十二個鐘頭,且有時差問題待調整,但我們卻連提前兩天抵達當
地的預算也沒有;若從小的運動環境便是要他們逆來順受了,長大後面對種種無助技術提
升的環境,也只能吃苦當吃補,持續沈默下去。
然而,有越來越多運動員不願在沈默下去,選擇(積極)向外發聲尋求改革的契機。質言
之,球員尋求外界協助發聲,正是長久以來只重得獎、只看成績、忽視養成環境的問題。
球員如果只是體制下約僱關係,等同政府機關臨時人員,沒有工會,更無法在體制內為自
己發聲、有問題也無法反映。在此,籲請台北市政府正視問題,以改善結構性的沉痾為優
先,而非壓抑球員的自主意見。
「把所有小問題解決就沒有大問題」,柯市長這句話幾乎耳熟能詳,但在台北市成棒隊的
議題上,市府面對問題的態度,似與此背道而馳,竟以「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來面對。球
員一輩子在運動場上爭取榮譽,付出多少不為人知的努力與血汗,我認為首都台北不應該
吝於付出他們應得的尊重。我以一位棒球人的身分,誠摯邀請柯市長到福安國中走一趟,
親自了解台北市成棒隊的宿舍條件。
拿手術刀的人,跟拿球棒的人,他們背後付出的努力同樣紮實,也該贏得同等的掌聲。
https://imgur.com/a/qTiAuKn
2016,柯文哲(左)曾出席北市成棒隊成軍滿七周年記者會,右為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天
。 圖/聯合報資料照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124/3396967
新聞來源:UDN聯合新聞
--
Tags:
棒球
All Comments

By Sarah
at 2018-10-07T23:42
at 2018-10-07T23:42

By Lucy
at 2018-10-09T10:39
at 2018-10-09T10:39

By Damian
at 2018-10-12T20:12
at 2018-10-12T20:12

By Skylar Davis
at 2018-10-17T18:59
at 2018-10-17T18:59

By Delia
at 2018-10-20T18:07
at 2018-10-20T18:07

By Bethany
at 2018-10-23T11:38
at 2018-10-23T11:38

By Ophelia
at 2018-10-23T19:26
at 2018-10-23T19:26

By Hedy
at 2018-10-25T17:30
at 2018-10-25T17:30

By Mary
at 2018-10-29T09:55
at 2018-10-29T09:55

By Joe
at 2018-11-01T17:10
at 2018-11-01T17:10

By Andy
at 2018-11-04T23:14
at 2018-11-04T23:14

By Ina
at 2018-11-06T10:45
at 2018-11-06T10:45

By Annie
at 2018-11-10T07:44
at 2018-11-10T07:44

By Elma
at 2018-11-14T03:08
at 2018-11-14T03:08

By Hedda
at 2018-11-16T09:08
at 2018-11-16T09:08

By Hedda
at 2018-11-21T05:25
at 2018-11-21T05:25

By Noah
at 2018-11-22T09:16
at 2018-11-22T09:16

By Regina
at 2018-11-23T05:36
at 2018-11-23T05:36

By Emma
at 2018-11-26T21:09
at 2018-11-26T21:09

By Catherine
at 2018-11-29T09:31
at 2018-11-29T09:3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11-30T18:28
at 2018-11-30T18:28
Related Posts
關於觸身球的問題與討論

By Olive
at 2018-10-03T11:39
at 2018-10-03T11:39
中職還可以增加什麼個人獎嗎?

By Dora
at 2018-10-03T11:24
at 2018-10-03T11:24
Lamigo選手又爆桃色風波! 拋棄女友偷吃

By Valerie
at 2018-10-03T11:17
at 2018-10-03T11:17
流標五次要看職棒再等等 新竹棒球場力拼

By Daph Bay
at 2018-10-03T11:16
at 2018-10-03T11:16
市場大是不是比較有聯盟愛?

By Olivia
at 2018-10-03T11:03
at 2018-10-03T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