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蕭之後無能人 強力先發左投已成稀有動物 - 棒球

By Heather
at 2020-06-01T19:36
at 2020-06-01T19:36
Table of Contents
克蕭之後無能人 強力先發左投已成稀有動物
左撇子佔全世界人口比例僅十分之一。然而在棒球界,由於左打擁有離一壘近較容易跑出安
打的先天優勢,左撇子的比例自然高出許多。上一季大聯盟各隊總共起用了史上最多的1287
位不同打者,其中就有多達374人、將近三成的比例是左打——這還不包含87位左右開弓的
打者。如果以打席數來看,去年左打的比例更是高達40.9%。
也因此,為了應付龐大的左打部隊,尤其是MVP等級的貝林格(Cody Bellinger)、葉力奇
(Christian Yelich)等頂尖左打,各隊都需要準備一定人數的左投。畢竟事實已證明「左
投剋左打」並非虛言。就以去年來說,當左打者碰上右投手時的.775 OPS比平均.758還高出
不少。但當各隊派出左投來對付左打,他們的OPS就降到只有.720,比右投對右打的.735還
要低。
但即便如此,近年來優秀的左投卻開始變得稀有。根據大聯盟官網作家皮特羅(Mike Petri
ello)統計,去年「戰爭指數」(WAR)能夠達到3以上的左投只剩下9位,追平1992年成為
半世紀以來的最低紀錄(扣除罷工的縮水球季)——但別忘了1992年當時大聯盟只有26隊,
現在則是30隊。而且就在不到十年前的2010年這個數字可是高達17位,將近有兩倍之多。如
果看ERA+,去年前十名的投手中仍僅有柳賢振(179,第3)一人是左投,即使我們把標準放
大到前二十名,也只多了麥納(Mike Minor,144,第12)、柯賓(Patrick Corbin,141,
第13)及克蕭(Clayton Kershaw,137,第16)三人。反觀2010年,包括當時年僅22歲才打
大聯盟第三年的克蕭在內,戰爭指數前20名的投手中就有多達九位是左投。
江山代有人才出,既然在韋蘭德(Justin Verlander)、薛則(Max Scherzer)老去之際能
有柯爾(Gerrit Cole)、辛德賈德(Noah Syndergaard)等人來接班,那麼在克蕭、漢默
斯(Cole Hamels)以至於更年長剛高掛球鞋的沙巴西亞(CC Sabathia)之後,也該有年輕
的左投新血接續而起才對。但回顧最近五年,在未滿26歲前戰爭指數就能擠進前十名的僅有
邦賈納(Madison Bumgarner)一人,即便將下限拉大到前二十名,也只有前年贏得塞揚獎
的史奈爾(Blake Snell)及洛磯年輕左投費里蘭(Kyle Freeland)能擠進榜內。與此同時
,近兩年開始大放異彩的年輕投手包括布勒(Walker Buehler)、弗列爾提(Jack Flahert
y)、畢柏(Shane Bieber)、索洛卡(Mike Soroka)、吉歐利托(Lucas Giolito)及諾
拉(Aaron Nola),甚至還有因傷猶待復出的塞佛里諾(Luis Severino)以及英年早逝的
馬林魚王牌費南德茲(Jose Fernandez)更無一不是右投。事實上,去年整個大聯盟25歲以
下的左投中,ERA+能高於聯盟平均的也就只有勇士投手弗里德(Max Fried,113)一人,反
觀由索洛卡領軍的年輕右投則有多達十一人。這令人不禁懷疑起:下一個克蕭接班人究竟在
何方?
強力先發左投之所以後繼無人,背後可能有許多原因。據皮特羅分析,包括近年來左投球速
普遍不及右投、同時間左打者的出賽比例也正在下降中等等都有可能是部份原因。但更重要
的是由於科技與數據分析的進步,人們已開始發現,不一定要靠左投的先天優勢才能剋制左
打,只要右投夠強照樣能吃定左打。前面提到上一季左打面對左右投的OPS分別是.720及.77
5,事實上這個差距已在逐年不斷縮小。早在2006年左打面對左右投的OPS差異還更大——分
別是.711及.801。如今球隊高層在打造投手陣容時已不再視左投為必需品。像是2017年的費
城人隊整季從沒派過半個左投擔任先發,釀酒人在2013到2016年間更曾連續474場比賽沒用
過任何一個先發左投。這些都是先發左投重要性正不斷下降的顯例。
也因此遍觀現役投手,會發現右投不論老中青都是人才濟濟。反之左投雖有中生代的克蕭(
生涯戰爭指數65.9,現役第三)、三振王塞爾(Chris Sale,以45.4位居第八)兩大巨擘支
撐大局,但在他們之後年紀更輕能有一席之地的也就只有邦賈納及柯賓兩人,而且兩人都已
年滿31歲並不年輕。至於更菜但已有不錯表現的紅襪19勝投手羅德里奎茲(Eduardo Rodrig
uez)及史奈爾、費里蘭等三人,前者生涯防禦率從未在3.81以下且去年僅是他的第一個完
整球季,史奈爾跟費里蘭則只強了2018年一季,隔年一個傷痛不斷、一個則是被打爆還一度
被下放小聯盟,距離成為長年能與其他巨投並肩的頂級左投手顯然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從近百年前一升上大聯盟就連續七年蟬聯三振王、生涯有九季投出最低防禦率的葛洛夫(Le
fty Grove)開始,接下來持續有印第安人史上最偉大投手費勒(Bob Feller)、四年內三
度贏得塞揚獎的道奇一代巨投柯法斯(Sandy Koufax)、生涯四千K的卡爾頓(Steve Carlt
on),以至於近代的「巨怪」強森(Randy Johnson)、沙巴西亞(CC Sabathia)一直到克
蕭、塞爾,強力左投的火炬一路傳承至今從不乏人接手。但在這兩大巨投邁向中年表現開始
褪色之際,卻還看不出有任何一位年輕左投能挺身而出接下這個重擔。這究竟只是一時的斷
層,抑或是整個棒球界的大趨勢?在未來幾年內將會是值得棒球迷多加關注的焦點。
https://udn.com/news/story/6999/4603864
--
--
左撇子佔全世界人口比例僅十分之一。然而在棒球界,由於左打擁有離一壘近較容易跑出安
打的先天優勢,左撇子的比例自然高出許多。上一季大聯盟各隊總共起用了史上最多的1287
位不同打者,其中就有多達374人、將近三成的比例是左打——這還不包含87位左右開弓的
打者。如果以打席數來看,去年左打的比例更是高達40.9%。
也因此,為了應付龐大的左打部隊,尤其是MVP等級的貝林格(Cody Bellinger)、葉力奇
(Christian Yelich)等頂尖左打,各隊都需要準備一定人數的左投。畢竟事實已證明「左
投剋左打」並非虛言。就以去年來說,當左打者碰上右投手時的.775 OPS比平均.758還高出
不少。但當各隊派出左投來對付左打,他們的OPS就降到只有.720,比右投對右打的.735還
要低。
但即便如此,近年來優秀的左投卻開始變得稀有。根據大聯盟官網作家皮特羅(Mike Petri
ello)統計,去年「戰爭指數」(WAR)能夠達到3以上的左投只剩下9位,追平1992年成為
半世紀以來的最低紀錄(扣除罷工的縮水球季)——但別忘了1992年當時大聯盟只有26隊,
現在則是30隊。而且就在不到十年前的2010年這個數字可是高達17位,將近有兩倍之多。如
果看ERA+,去年前十名的投手中仍僅有柳賢振(179,第3)一人是左投,即使我們把標準放
大到前二十名,也只多了麥納(Mike Minor,144,第12)、柯賓(Patrick Corbin,141,
第13)及克蕭(Clayton Kershaw,137,第16)三人。反觀2010年,包括當時年僅22歲才打
大聯盟第三年的克蕭在內,戰爭指數前20名的投手中就有多達九位是左投。
江山代有人才出,既然在韋蘭德(Justin Verlander)、薛則(Max Scherzer)老去之際能
有柯爾(Gerrit Cole)、辛德賈德(Noah Syndergaard)等人來接班,那麼在克蕭、漢默
斯(Cole Hamels)以至於更年長剛高掛球鞋的沙巴西亞(CC Sabathia)之後,也該有年輕
的左投新血接續而起才對。但回顧最近五年,在未滿26歲前戰爭指數就能擠進前十名的僅有
邦賈納(Madison Bumgarner)一人,即便將下限拉大到前二十名,也只有前年贏得塞揚獎
的史奈爾(Blake Snell)及洛磯年輕左投費里蘭(Kyle Freeland)能擠進榜內。與此同時
,近兩年開始大放異彩的年輕投手包括布勒(Walker Buehler)、弗列爾提(Jack Flahert
y)、畢柏(Shane Bieber)、索洛卡(Mike Soroka)、吉歐利托(Lucas Giolito)及諾
拉(Aaron Nola),甚至還有因傷猶待復出的塞佛里諾(Luis Severino)以及英年早逝的
馬林魚王牌費南德茲(Jose Fernandez)更無一不是右投。事實上,去年整個大聯盟25歲以
下的左投中,ERA+能高於聯盟平均的也就只有勇士投手弗里德(Max Fried,113)一人,反
觀由索洛卡領軍的年輕右投則有多達十一人。這令人不禁懷疑起:下一個克蕭接班人究竟在
何方?
強力先發左投之所以後繼無人,背後可能有許多原因。據皮特羅分析,包括近年來左投球速
普遍不及右投、同時間左打者的出賽比例也正在下降中等等都有可能是部份原因。但更重要
的是由於科技與數據分析的進步,人們已開始發現,不一定要靠左投的先天優勢才能剋制左
打,只要右投夠強照樣能吃定左打。前面提到上一季左打面對左右投的OPS分別是.720及.77
5,事實上這個差距已在逐年不斷縮小。早在2006年左打面對左右投的OPS差異還更大——分
別是.711及.801。如今球隊高層在打造投手陣容時已不再視左投為必需品。像是2017年的費
城人隊整季從沒派過半個左投擔任先發,釀酒人在2013到2016年間更曾連續474場比賽沒用
過任何一個先發左投。這些都是先發左投重要性正不斷下降的顯例。
也因此遍觀現役投手,會發現右投不論老中青都是人才濟濟。反之左投雖有中生代的克蕭(
生涯戰爭指數65.9,現役第三)、三振王塞爾(Chris Sale,以45.4位居第八)兩大巨擘支
撐大局,但在他們之後年紀更輕能有一席之地的也就只有邦賈納及柯賓兩人,而且兩人都已
年滿31歲並不年輕。至於更菜但已有不錯表現的紅襪19勝投手羅德里奎茲(Eduardo Rodrig
uez)及史奈爾、費里蘭等三人,前者生涯防禦率從未在3.81以下且去年僅是他的第一個完
整球季,史奈爾跟費里蘭則只強了2018年一季,隔年一個傷痛不斷、一個則是被打爆還一度
被下放小聯盟,距離成為長年能與其他巨投並肩的頂級左投手顯然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
從近百年前一升上大聯盟就連續七年蟬聯三振王、生涯有九季投出最低防禦率的葛洛夫(Le
fty Grove)開始,接下來持續有印第安人史上最偉大投手費勒(Bob Feller)、四年內三
度贏得塞揚獎的道奇一代巨投柯法斯(Sandy Koufax)、生涯四千K的卡爾頓(Steve Carlt
on),以至於近代的「巨怪」強森(Randy Johnson)、沙巴西亞(CC Sabathia)一直到克
蕭、塞爾,強力左投的火炬一路傳承至今從不乏人接手。但在這兩大巨投邁向中年表現開始
褪色之際,卻還看不出有任何一位年輕左投能挺身而出接下這個重擔。這究竟只是一時的斷
層,抑或是整個棒球界的大趨勢?在未來幾年內將會是值得棒球迷多加關注的焦點。
https://udn.com/news/story/6999/4603864
--
推 ultratimes: 國聯Kershaw會拿,但局數太少一定會流失幾張1st11/12 10:07
推 ultratimes: Kershaw拿沒問題,但是30張1st只能說別作夢11/12 10:09
噓 ultratimes: 所以咧?預測失準不行?我欠你的?11/13 11:18
--
Tags:
棒球
All Comments

By Faithe
at 2020-06-03T18:20
at 2020-06-03T18:20

By Bennie
at 2020-06-05T05:51
at 2020-06-05T05:51

By Ingrid
at 2020-06-08T03:29
at 2020-06-08T03:29

By Faithe
at 2020-06-11T18:07
at 2020-06-11T18:07

By Sarah
at 2020-06-13T21:08
at 2020-06-13T21:08

By Frederica
at 2020-06-13T23:11
at 2020-06-13T23:11

By Edward Lewis
at 2020-06-14T20:21
at 2020-06-14T20:21

By Megan
at 2020-06-16T03:09
at 2020-06-16T03:09

By Charlotte
at 2020-06-20T09:41
at 2020-06-20T09:41

By Valerie
at 2020-06-24T08:28
at 2020-06-24T08:28

By Dora
at 2020-06-25T16:53
at 2020-06-25T16:5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0-06-26T00:06
at 2020-06-26T00:06

By Donna
at 2020-06-30T14:33
at 2020-06-30T14:33

By Leila
at 2020-07-01T17:57
at 2020-07-01T17:57

By Wallis
at 2020-07-02T08:49
at 2020-07-02T08:49

By Donna
at 2020-07-07T01:16
at 2020-07-07T01:16

By Donna
at 2020-07-10T06:40
at 2020-07-10T06:40

By James
at 2020-07-10T13:01
at 2020-07-10T13:01

By Dora
at 2020-07-12T10:27
at 2020-07-12T10:27

By Jessica
at 2020-07-13T13:37
at 2020-07-13T13:37

By Lily
at 2020-07-17T21:53
at 2020-07-17T21:53

By Dorothy
at 2020-07-19T10:37
at 2020-07-19T10:37

By Oliver
at 2020-07-23T21:01
at 2020-07-23T21:01
Related Posts
MLB》球團老闆威脅:不減薪就整季取消

By Christine
at 2020-06-01T19:29
at 2020-06-01T19:29
2020中職OPS+ ~5/31

By Edith
at 2020-06-01T19:29
at 2020-06-01T19:29
巨投高壓投法在新莊很有利 羅力盼征服桃

By Andy
at 2020-06-01T19:28
at 2020-06-01T19:28
小聯盟可能不打 吳志揚邀旅美球員報名選

By Quintina
at 2020-06-01T19:26
at 2020-06-01T19:26
WZH聯盟呼籲防疫擇一鬆綁 邀請蔡英文總

By Quanna
at 2020-06-01T19:10
at 2020-06-01T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