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力求深耕台中 興農牛是最佳借鏡 - 棒球
By Ingrid
at 2019-01-09T08:37
at 2019-01-09T08:37
Table of Contents
中信兄弟主場票房持續下滑,兄弟領隊劉志威日前表示,球團會繼續努力深耕台中,提升
在地認同感,並結合當地企業,進一步刺激主場票房;這個方向和做法其實相當正確。
回顧歷史,2013年11月底兄弟象確定轉賣,但買家不是呼聲很高、有座大型遊樂園區在台
中的麗寶集團,而是曾經進軍中職的中信金,當時麗寶轉賣金出價4.1億元,高於中信的4
億元,不過最終是由中信出線。
兄弟象大本營在大台北地區,兄弟董事長洪瑞河曾表示,「一國之都,沒有職棒球隊說不
過去。」由於中信總部在台北,而麗寶想把大本營搬到台中,中信符合洪瑞河「球隊留台
北」的想法,成為出線原因之一。
只是中信接手兄弟後,逐步將主場遷移至台中,原因不明,原本中信兄弟在台中洲際主場
票房還不錯,單季平均每場一度衝破6000人大關,但歷經前年「五虎將風暴」,加上戰績
不佳,去年兄弟在台中洲際51場主場,平均每場只剩4390人,下滑幅度顯著。
中信兄弟隊上季在台中洲際棒球場平均每場觀眾人數只剩下4390人,今年球團得更加用心
經營。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職史上第一支把球隊主場和大本營設在台中地區,就是1993年剛進軍職棒的俊國熊。事
實上,1991年「俊國建設還」是業餘甲組成棒球隊,全隊比賽就穿著胸前繡有「台中熊隊
」的球衣,並長期與在台中的新民商工、體專建教合作,希望建立地方球隊形象,爭取台
中地區民眾的認同。
進職棒後俊國熊同樣將「台中」字樣印在球衣上,不但是中職史上首例,也是中職首支有
在地、主場概念的球隊,俊國建設是早年台中地區相當有規模的大型建設公司,這樣做完
全合情合理。
後來興農接手俊國,由於公司總部根據地同樣在台中,興農牛把「球隊=台中」的概念發
揚光大,興農球團宣推人員勤跑中、彰、投校園,並舉辦「興農牛盃中部乙組大專院校硬
式棒球賽」,一辦就是13年,還有「興農盃樂樂棒球賽」,另外辦了很多活動、投入大量
心力都讓台中球迷很有感,大家說到台中棒球,就會想到興農牛,一如統一獅代表台南,
意思是一樣的。
當年牛象大戰熱潮,絲毫不輸早期龍象大戰,只要興農牛在台中出賽,很多迷哥迷姐就會
湧入台體大球場,將球場塞爆,相信老牛迷記憶猶新。
興農牛在2004~2005完成二連霸,台中在地球迷也多感榮耀。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無奈的是,2012年底興農牛轉賣給義聯集團,改名義大犀牛,即使當時台中市長胡志強喊
話,希望接手球隊能留在台中,畢竟在地深耕多年,已是台中在地球隊;但胡市長喊話無
效,義大犀牛移師高雄,幾年後轉賣給富邦,富邦悍將又將大本營移至台北,等於重新經
營主場,這又是後話。
2012年底台中人沒了自己的職棒球隊,幾年後迎來中信兄弟,但一直無法讓在地球迷有強
烈連結,應該不少人還是認為「中信兄弟=台北」。
去年算是中信兄弟首次大力經營台中洲際主場,球季結束球團宣推人員也帶著球星勤跑台
中校園和基層球隊,算是跨出了第一步,如今,領隊劉志威說會提升在地認同感,算是再
跨出一步,中彰投地區球迷基數相當可觀,好好經營必能有一片天。
當初桃猿「北漂」桃園,花幾年時間打造「棒球桃花源」,已成台灣職棒主場典範,統一
獅深耕台南30年,成效有目更賭,富邦悍將雖才剛經營台北地區,但看起來也是有聲有色
,前途不可限量,未來就看中信兄弟怎麼做了。
中信兄弟球隊勤跑台中校園和基層球隊,也可以考慮結合洲際棒球文創園區資源,讓棒球
文化更深入台中。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要注意的是,中信兄弟台柱「恰恰」彭政閔,再過一、兩年應該就會退役,結束20年職業
生涯,少了這名超級球星,下一位能代表黃衫軍精神的球員會是誰?有球星才有票房,這
也是中信兄弟之後所會面臨的挑戰。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582230
--
在地認同感,並結合當地企業,進一步刺激主場票房;這個方向和做法其實相當正確。
回顧歷史,2013年11月底兄弟象確定轉賣,但買家不是呼聲很高、有座大型遊樂園區在台
中的麗寶集團,而是曾經進軍中職的中信金,當時麗寶轉賣金出價4.1億元,高於中信的4
億元,不過最終是由中信出線。
兄弟象大本營在大台北地區,兄弟董事長洪瑞河曾表示,「一國之都,沒有職棒球隊說不
過去。」由於中信總部在台北,而麗寶想把大本營搬到台中,中信符合洪瑞河「球隊留台
北」的想法,成為出線原因之一。
只是中信接手兄弟後,逐步將主場遷移至台中,原因不明,原本中信兄弟在台中洲際主場
票房還不錯,單季平均每場一度衝破6000人大關,但歷經前年「五虎將風暴」,加上戰績
不佳,去年兄弟在台中洲際51場主場,平均每場只剩4390人,下滑幅度顯著。
中信兄弟隊上季在台中洲際棒球場平均每場觀眾人數只剩下4390人,今年球團得更加用心
經營。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職史上第一支把球隊主場和大本營設在台中地區,就是1993年剛進軍職棒的俊國熊。事
實上,1991年「俊國建設還」是業餘甲組成棒球隊,全隊比賽就穿著胸前繡有「台中熊隊
」的球衣,並長期與在台中的新民商工、體專建教合作,希望建立地方球隊形象,爭取台
中地區民眾的認同。
進職棒後俊國熊同樣將「台中」字樣印在球衣上,不但是中職史上首例,也是中職首支有
在地、主場概念的球隊,俊國建設是早年台中地區相當有規模的大型建設公司,這樣做完
全合情合理。
後來興農接手俊國,由於公司總部根據地同樣在台中,興農牛把「球隊=台中」的概念發
揚光大,興農球團宣推人員勤跑中、彰、投校園,並舉辦「興農牛盃中部乙組大專院校硬
式棒球賽」,一辦就是13年,還有「興農盃樂樂棒球賽」,另外辦了很多活動、投入大量
心力都讓台中球迷很有感,大家說到台中棒球,就會想到興農牛,一如統一獅代表台南,
意思是一樣的。
當年牛象大戰熱潮,絲毫不輸早期龍象大戰,只要興農牛在台中出賽,很多迷哥迷姐就會
湧入台體大球場,將球場塞爆,相信老牛迷記憶猶新。
興農牛在2004~2005完成二連霸,台中在地球迷也多感榮耀。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無奈的是,2012年底興農牛轉賣給義聯集團,改名義大犀牛,即使當時台中市長胡志強喊
話,希望接手球隊能留在台中,畢竟在地深耕多年,已是台中在地球隊;但胡市長喊話無
效,義大犀牛移師高雄,幾年後轉賣給富邦,富邦悍將又將大本營移至台北,等於重新經
營主場,這又是後話。
2012年底台中人沒了自己的職棒球隊,幾年後迎來中信兄弟,但一直無法讓在地球迷有強
烈連結,應該不少人還是認為「中信兄弟=台北」。
去年算是中信兄弟首次大力經營台中洲際主場,球季結束球團宣推人員也帶著球星勤跑台
中校園和基層球隊,算是跨出了第一步,如今,領隊劉志威說會提升在地認同感,算是再
跨出一步,中彰投地區球迷基數相當可觀,好好經營必能有一片天。
當初桃猿「北漂」桃園,花幾年時間打造「棒球桃花源」,已成台灣職棒主場典範,統一
獅深耕台南30年,成效有目更賭,富邦悍將雖才剛經營台北地區,但看起來也是有聲有色
,前途不可限量,未來就看中信兄弟怎麼做了。
中信兄弟球隊勤跑台中校園和基層球隊,也可以考慮結合洲際棒球文創園區資源,讓棒球
文化更深入台中。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要注意的是,中信兄弟台柱「恰恰」彭政閔,再過一、兩年應該就會退役,結束20年職業
生涯,少了這名超級球星,下一位能代表黃衫軍精神的球員會是誰?有球星才有票房,這
也是中信兄弟之後所會面臨的挑戰。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582230
--
Tags:
棒球
All Comments
By Tom
at 2019-01-09T12:02
at 2019-01-09T12:02
By Edwina
at 2019-01-14T05:02
at 2019-01-14T05:02
By Thomas
at 2019-01-18T03:29
at 2019-01-18T03:29
By David
at 2019-01-21T14:37
at 2019-01-21T14:37
By James
at 2019-01-26T04:45
at 2019-01-26T04:45
By Candice
at 2019-01-26T17:13
at 2019-01-26T17:13
By Gilbert
at 2019-01-31T03:12
at 2019-01-31T03:12
By Franklin
at 2019-02-05T01:17
at 2019-02-05T01:17
By Xanthe
at 2019-02-08T17:54
at 2019-02-08T17:54
By Audriana
at 2019-02-12T15:05
at 2019-02-12T15:05
By Olivia
at 2019-02-13T06:18
at 2019-02-13T06:18
By Jake
at 2019-02-15T23:45
at 2019-02-15T23:45
By Dinah
at 2019-02-20T20:57
at 2019-02-20T20:57
By Susan
at 2019-02-22T17:51
at 2019-02-22T17:51
By Quanna
at 2019-02-24T17:04
at 2019-02-24T17:04
By Vanessa
at 2019-02-28T03:47
at 2019-02-28T03:47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3-03T20:17
at 2019-03-03T20:17
By Gary
at 2019-03-04T14:37
at 2019-03-04T14:37
By Connor
at 2019-03-05T12:34
at 2019-03-05T12:34
By Xanthe
at 2019-03-08T10:05
at 2019-03-08T10:05
By Mary
at 2019-03-09T14:36
at 2019-03-09T14:36
By Christine
at 2019-03-11T08:46
at 2019-03-11T08:46
By Poppy
at 2019-03-15T03:18
at 2019-03-15T03:18
By Mason
at 2019-03-19T12:59
at 2019-03-19T12:59
By Kumar
at 2019-03-20T11:45
at 2019-03-20T11:45
By William
at 2019-03-22T05:31
at 2019-03-22T05:31
By Rachel
at 2019-03-25T13:26
at 2019-03-25T13:26
By Doris
at 2019-03-29T21:20
at 2019-03-29T21:20
By Adele
at 2019-04-03T14:09
at 2019-04-03T14:09
By Noah
at 2019-04-04T21:34
at 2019-04-04T21:34
By Gilbert
at 2019-04-05T02:05
at 2019-04-05T02:05
By Daph Bay
at 2019-04-09T04:05
at 2019-04-09T04:05
By Adele
at 2019-04-13T09:17
at 2019-04-13T09:17
By Ina
at 2019-04-15T16:26
at 2019-04-15T16:26
By Catherine
at 2019-04-19T13:10
at 2019-04-19T13:10
By Steve
at 2019-04-20T20:01
at 2019-04-20T20:01
By Edith
at 2019-04-21T03:32
at 2019-04-21T03:32
By Edith
at 2019-04-22T19:23
at 2019-04-22T19:23
By Delia
at 2019-04-26T02:59
at 2019-04-26T02:59
By Iris
at 2019-04-28T08:16
at 2019-04-28T08:16
By Susan
at 2019-04-30T16:07
at 2019-04-30T16:07
By Necoo
at 2019-05-03T03:02
at 2019-05-03T03:02
By Caitlin
at 2019-05-05T00:20
at 2019-05-05T00:20
By Ingrid
at 2019-05-08T13:35
at 2019-05-08T13:35
By Victoria
at 2019-05-12T08:31
at 2019-05-12T08:31
By Bethany
at 2019-05-16T15:13
at 2019-05-16T15:13
By Queena
at 2019-05-21T14:34
at 2019-05-21T14:34
By Puput
at 2019-05-26T00:16
at 2019-05-26T00:16
By Kristin
at 2019-05-30T07:45
at 2019-05-30T07:45
By Regina
at 2019-06-02T21:37
at 2019-06-02T21:37
By Jake
at 2019-06-05T23:48
at 2019-06-05T23:48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6-09T11:55
at 2019-06-09T11:55
By Andy
at 2019-06-12T14:27
at 2019-06-12T14:27
By Olivia
at 2019-06-13T15:20
at 2019-06-13T15:20
By Agatha
at 2019-06-18T00:40
at 2019-06-18T00:40
By Rosalind
at 2019-06-19T09:21
at 2019-06-19T09:21
By Quintina
at 2019-06-21T01:47
at 2019-06-21T01:47
By Elma
at 2019-06-24T15:17
at 2019-06-24T15:17
By Liam
at 2019-06-28T04:39
at 2019-06-28T04:39
By Agatha
at 2019-07-01T14:46
at 2019-07-01T14:46
By Frederica
at 2019-07-03T02:42
at 2019-07-03T02:42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7-05T23:55
at 2019-07-05T23:55
By Quanna
at 2019-07-10T22:00
at 2019-07-10T22:00
By Joseph
at 2019-07-14T14:08
at 2019-07-14T14:08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7-15T11:00
at 2019-07-15T11:00
By Frederic
at 2019-07-16T16:10
at 2019-07-16T16:10
By Freda
at 2019-07-17T20:36
at 2019-07-17T20:36
By Lydia
at 2019-07-18T21:19
at 2019-07-18T21:19
By Isla
at 2019-07-19T05:42
at 2019-07-19T05:42
By Oscar
at 2019-07-21T16:11
at 2019-07-21T16:11
Related Posts
3大咖「薪」情看跌 高國輝嚇很大
By Rosalind
at 2019-01-09T07:34
at 2019-01-09T07:34
台電菜鳥3萬薪 對比職棒不動心
By Oliver
at 2019-01-09T07:28
at 2019-01-09T07:28
看一場少一場的感觸還在嗎?
By Hedda
at 2019-01-09T04:51
at 2019-01-09T04:51
像大西洋跑到太平洋 塞爾滑球公認最難打
By Ethan
at 2019-01-09T00:06
at 2019-01-09T00:06
難保月薪80萬?林益全:仍有談判空間
By Freda
at 2019-01-08T23:50
at 2019-01-08T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