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不參與異種格鬥會被淘汰嗎?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Dora
at 2011-05-21T00:42
at 2011-05-21T00:42
Table of Contents
諸多種類的武術,皆非一朝一夕之功便可創建,總是需要時間以及人的智慧慢慢演進來的
除非是屬於那種所謂天授神拳的,祖師爺一覺醒來就領悟某一種武功,這就不在此討論,
不同門派拳法間,切磋、廝殺、交流、換藝等等方法,許多武術理論才逐漸成熟,才有今
日百花齊放的情況。
廣義來說,中國武術不同門派也算是異種武術吧,雖有些地方雷同但看起來就是不一樣,
不同派別間難免會有摩擦鬥爭,總不可能都把自己關著吧!這種應該也可以算異種格鬥吧
不過我覺得有個觀點不錯,考試引導教學,做學問的人不該被考試方式給綁住,而是真的
通徹了解,題目做對了不是就這樣過去了,而是要反思是真的做對還是猜對,還是方法錯
誤但是結果是正確的,擂台競技也是,贏了對手是因為自己技巧純熟,經驗豐富,還是佔
了規則之便。考試來驗證自己學習有不足之處,擂台也是。所謂的應答技巧、準備方向,
若從這方面下手便是被考試引導了;特別針對規則做訓練,是不是也一樣?一旦考試方式
改變了、出題方向做了變化,是不是就像換了擂台規則的拳手一樣,慌了手腳?
為了爭那考試的分數、競技的輸贏,是否就因此改變了自己?
所以我覺得,如果不要太去計較輸贏,打完之後看影片檢討一下,甚至向老師請教,找出
問題癥結點,也許自己學的武術已經很完善,只是自己練習不夠、功力不足罷了,而不是
為了規則去改變攻守觀念。
當然我想一個厲害的拳手應該能適應各種規則,對戰時能將優勢把握在自己這方,而不是
被對手拖走。
規則或護具是為了保護選手,但是看到穿了護具好像就不怕打似的,就覺得超奇怪的,難
道說那部位不是計分部位就不用防守嗎?競技模式是有利於推廣,但是有時候有些東西就
像兩面刃,不是互相求進步就是彼此變奇怪。
有人提到推手比賽,但是推手原本是用來練習沾黏聽化等技巧的,拿來比賽我也覺得很怪
推手練習時,在鬆柔中體會,輸贏自己心裡有數,一旦搬上來比賽,會很鬆柔嗎?甚至一
些小秘訣都出爐了,一開始就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了。而且把平時練習的工具或手段搬
上競技場,就好像如果未來某一天出現打木人樁比賽,看誰在一分鐘內打最多下,而且每
一根都要打中,還要裝上測量的儀器,確定每一下的力量都夠,或是打沙袋比賽等等,個
人以為不合適。
不去打擂臺賽並不會被淘汰,但不能封閉,現在已不像古代那樣有很多途徑,更應該多觀
摩增廣見聞,或和其他門派做交流討論,檢視別人的缺點是否自己也有,如何去改進?別
人的優點是否自己沒有,該如何增進?
順帶一問,在民國四十三年的時候,當時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中央國術館一些前輩有辦過國
術比賽,不知道是不是之前板上提過要先打一個套路再比賽的?只是這個比賽只辦過一屆
的樣子,想來應該不是,不知道有無影片保留下來。
--
煙籠寒水月籠沙,
終古垂楊有暮鴉。
東風不與周郎便,
飛入尋常百姓家。 rogerxul
胡隴‧夜遊江見漁人聽牌
--
除非是屬於那種所謂天授神拳的,祖師爺一覺醒來就領悟某一種武功,這就不在此討論,
不同門派拳法間,切磋、廝殺、交流、換藝等等方法,許多武術理論才逐漸成熟,才有今
日百花齊放的情況。
廣義來說,中國武術不同門派也算是異種武術吧,雖有些地方雷同但看起來就是不一樣,
不同派別間難免會有摩擦鬥爭,總不可能都把自己關著吧!這種應該也可以算異種格鬥吧
不過我覺得有個觀點不錯,考試引導教學,做學問的人不該被考試方式給綁住,而是真的
通徹了解,題目做對了不是就這樣過去了,而是要反思是真的做對還是猜對,還是方法錯
誤但是結果是正確的,擂台競技也是,贏了對手是因為自己技巧純熟,經驗豐富,還是佔
了規則之便。考試來驗證自己學習有不足之處,擂台也是。所謂的應答技巧、準備方向,
若從這方面下手便是被考試引導了;特別針對規則做訓練,是不是也一樣?一旦考試方式
改變了、出題方向做了變化,是不是就像換了擂台規則的拳手一樣,慌了手腳?
為了爭那考試的分數、競技的輸贏,是否就因此改變了自己?
所以我覺得,如果不要太去計較輸贏,打完之後看影片檢討一下,甚至向老師請教,找出
問題癥結點,也許自己學的武術已經很完善,只是自己練習不夠、功力不足罷了,而不是
為了規則去改變攻守觀念。
當然我想一個厲害的拳手應該能適應各種規則,對戰時能將優勢把握在自己這方,而不是
被對手拖走。
規則或護具是為了保護選手,但是看到穿了護具好像就不怕打似的,就覺得超奇怪的,難
道說那部位不是計分部位就不用防守嗎?競技模式是有利於推廣,但是有時候有些東西就
像兩面刃,不是互相求進步就是彼此變奇怪。
有人提到推手比賽,但是推手原本是用來練習沾黏聽化等技巧的,拿來比賽我也覺得很怪
推手練習時,在鬆柔中體會,輸贏自己心裡有數,一旦搬上來比賽,會很鬆柔嗎?甚至一
些小秘訣都出爐了,一開始就先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了。而且把平時練習的工具或手段搬
上競技場,就好像如果未來某一天出現打木人樁比賽,看誰在一分鐘內打最多下,而且每
一根都要打中,還要裝上測量的儀器,確定每一下的力量都夠,或是打沙袋比賽等等,個
人以為不合適。
不去打擂臺賽並不會被淘汰,但不能封閉,現在已不像古代那樣有很多途徑,更應該多觀
摩增廣見聞,或和其他門派做交流討論,檢視別人的缺點是否自己也有,如何去改進?別
人的優點是否自己沒有,該如何增進?
順帶一問,在民國四十三年的時候,當時隨國民政府來台的中央國術館一些前輩有辦過國
術比賽,不知道是不是之前板上提過要先打一個套路再比賽的?只是這個比賽只辦過一屆
的樣子,想來應該不是,不知道有無影片保留下來。
--
煙籠寒水月籠沙,
終古垂楊有暮鴉。
東風不與周郎便,
飛入尋常百姓家。 rogerxul
胡隴‧夜遊江見漁人聽牌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11-05-23T15:59
at 2011-05-23T15:59

By Emily
at 2011-05-28T00:22
at 2011-05-28T00:22

By Jacky
at 2011-06-01T11:16
at 2011-06-01T11:16

By Megan
at 2011-06-02T16:09
at 2011-06-02T16:09

By Olive
at 2011-06-04T03:49
at 2011-06-04T03:49

By Wallis
at 2011-06-04T16:17
at 2011-06-04T16:17

By Carol
at 2011-06-05T23:37
at 2011-06-05T23:37

By Rosalind
at 2011-06-06T02:08
at 2011-06-06T02:08

By Elma
at 2011-06-07T14:51
at 2011-06-07T14:51

By Carol
at 2011-06-09T11:36
at 2011-06-09T11:36

By Quanna
at 2011-06-12T01:46
at 2011-06-12T01:46

By Suhail Hany
at 2011-06-16T11:27
at 2011-06-16T11:27

By Erin
at 2011-06-18T11:09
at 2011-06-18T11:09

By Harry
at 2011-06-21T13:41
at 2011-06-21T13:41

By Erin
at 2011-06-24T06:47
at 2011-06-24T06:47

By Eden
at 2011-06-26T18:56
at 2011-06-26T18:56
Related Posts
[轉錄]《刀具格鬥中的謊言》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05-20T19:37
at 2011-05-20T19:37
如果你怕拳, 那你一開始就不應該練拳.

By Sierra Rose
at 2011-05-20T10:12
at 2011-05-20T10:12
台灣太極拳流派和學習地點

By Jacob
at 2011-05-19T19:56
at 2011-05-19T19:56
傳統武術不參與異種格鬥會被淘汰嗎?

By Dorothy
at 2011-05-19T19:50
at 2011-05-19T19:50
如果你怕拳, 那你一開始就不應該練拳.

By Caroline
at 2011-05-19T02:22
at 2011-05-19T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