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武或許可以改改教學法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James
at 2012-07-14T16:47
at 2012-07-14T16:4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unknowsay (意味不明)》之銘言:
: ※ 引述《dagayealo (普通搞笑)》之銘言:
: : 前陣子忘記是看到什麼功夫片的刺激
: : 突然發現
: : 過了N年
: : 傳武的教學方式還是沒什麼改變
: : 連BOXING的GLOVE都從牛皮改進成棉花填充了
: : 傳武還是依然在套路比劃
: : 打靶呢?
: : 我以為這是近代練習最大的改進才對
: : 引靶練習的好處太多太多了
: : 絕對不是打樹幹,斷木板就可以比擬的
: : 套路虎虎生風,斷物輕輕鬆鬆
: : 但當對象是人
: : 傳武是否還是做得出這類的高水準要求呢?
: : 至少我到現在看到練傳武的
: : 都沒啥輔助器材
: : 我認為傳統沒啥不好
: : 但是運動科學還有格鬥體適能等等帶來的高練習成效沒理由不去使用阿
: : 以上
: : 一些疑問
: : 順便請問金鷹拳有沒有在打靶
: 看老師怎麼教吧
: 我也看過幾位老師教法是有練戴護具打的
: 還有老師跑去玩MMA
: 在我師父那邊教的到特階段也是會打移動手靶練習
: 師父也說過"拳要就靶"
: 而前陣子跟朋友合作引進全身護具後也加入強度比較高的擬真訓練
: 我想有在教練技擊訓練的老師也許相對少數
: 但也不是沒有
剛好現在正在接觸傳武,所以有些感想...
之前曾經有極為短暫(不到2個月)的拳擊經驗,現在正在學詠春.
教練講解詠春招式時,剛好都會拿拳擊的招式作對照,教學生怎麼攻防,
所以雖然拳擊和詠春的經驗我都很淺,不過還是覺得很受用.
練"傳武"要練到什麼程度,我覺得先要弄清自己是不是真的想練到可以"上擂台"的那種,
還是說至少在以武會友的"對練"情況中,在同個門派底下和師兄弟對練可以做到攻守有據,
進階一點的可以和不同門派,甚至是拳擊,跆拳道,空手道等.
在上擂台的前提下,傳武招式到底可不可以用在異種格鬥間的攻防,就是要先考慮的問題.
套路是不是可以活學活用,套路是死的,招式是活的,
再者,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
只要學習的過程中,有花一定時間做對練,打拳靶,就能習慣招式,不會臨敵使不出來,
我相信傳武發展千百年,各家門派的招式絕對是夠用的.
招式本身沒問題的話,再來就要考慮招式的速度和力量,
我曾經以為同樣一拳,不同拳種打來力道都是一樣的,但這是我現在疑惑最大的一點.
詠春是正身打法,強調速度不強調力量,速度不是問題,但是力量呢?
(雖然教練有說打擂台的詠春,練法會不一樣,
不過我沒細問,我想以我現在的程度,應該體會不出來... >___<)
我先不和別人比,只和自己比,我的衝拳就不會比我的刺拳有力,
還是說一定得練到力從地起,腰馬合一,才能打出有力道的衝拳?!
那上手的時間不是就拉得比別種拳術的時間長嗎?
這裡有沒有可能輔以重量訓練,加強詠春招式常用的肌肉群,縮短訓練時間呢?
招式,速度,力量之後,就是經驗了.
同門派中教練和學生群夠不夠多,可以互相切磋,
而且教練自己有豐富的對練甚至擂台臨敵經驗,可以傳授.
讓同門拳術更精進,最後不只自己經驗增加,整個同門的知識庫都因而增加.
最後我覺得老說台灣/中國的散打打不過美國的拳擊/MMA是一種很怪的說法.
因為不只要考慮拳種間的差異,國家的體育實力也要考慮.
今天我們說規則一樣,都用一顆球,一根棒子的棒球,
台灣比不上美國很正常,因為訓練,資源,環境都差一大截.
那規則,特色不一樣的異種武術間就更別說了,
傳武的招式,速度,力量,經驗有沒有系統化科學化建立起來,
有足夠且有一定水準的教練群可以教授?
而且現代凡是強調爆發力的運動,重訓都是不可或缺的,
這方面的訓練是否不足?
這些都要考慮的方向.
--
: ※ 引述《dagayealo (普通搞笑)》之銘言:
: : 前陣子忘記是看到什麼功夫片的刺激
: : 突然發現
: : 過了N年
: : 傳武的教學方式還是沒什麼改變
: : 連BOXING的GLOVE都從牛皮改進成棉花填充了
: : 傳武還是依然在套路比劃
: : 打靶呢?
: : 我以為這是近代練習最大的改進才對
: : 引靶練習的好處太多太多了
: : 絕對不是打樹幹,斷木板就可以比擬的
: : 套路虎虎生風,斷物輕輕鬆鬆
: : 但當對象是人
: : 傳武是否還是做得出這類的高水準要求呢?
: : 至少我到現在看到練傳武的
: : 都沒啥輔助器材
: : 我認為傳統沒啥不好
: : 但是運動科學還有格鬥體適能等等帶來的高練習成效沒理由不去使用阿
: : 以上
: : 一些疑問
: : 順便請問金鷹拳有沒有在打靶
: 看老師怎麼教吧
: 我也看過幾位老師教法是有練戴護具打的
: 還有老師跑去玩MMA
: 在我師父那邊教的到特階段也是會打移動手靶練習
: 師父也說過"拳要就靶"
: 而前陣子跟朋友合作引進全身護具後也加入強度比較高的擬真訓練
: 我想有在教練技擊訓練的老師也許相對少數
: 但也不是沒有
剛好現在正在接觸傳武,所以有些感想...
之前曾經有極為短暫(不到2個月)的拳擊經驗,現在正在學詠春.
教練講解詠春招式時,剛好都會拿拳擊的招式作對照,教學生怎麼攻防,
所以雖然拳擊和詠春的經驗我都很淺,不過還是覺得很受用.
練"傳武"要練到什麼程度,我覺得先要弄清自己是不是真的想練到可以"上擂台"的那種,
還是說至少在以武會友的"對練"情況中,在同個門派底下和師兄弟對練可以做到攻守有據,
進階一點的可以和不同門派,甚至是拳擊,跆拳道,空手道等.
在上擂台的前提下,傳武招式到底可不可以用在異種格鬥間的攻防,就是要先考慮的問題.
套路是不是可以活學活用,套路是死的,招式是活的,
再者,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
只要學習的過程中,有花一定時間做對練,打拳靶,就能習慣招式,不會臨敵使不出來,
我相信傳武發展千百年,各家門派的招式絕對是夠用的.
招式本身沒問題的話,再來就要考慮招式的速度和力量,
我曾經以為同樣一拳,不同拳種打來力道都是一樣的,但這是我現在疑惑最大的一點.
詠春是正身打法,強調速度不強調力量,速度不是問題,但是力量呢?
(雖然教練有說打擂台的詠春,練法會不一樣,
不過我沒細問,我想以我現在的程度,應該體會不出來... >___<)
我先不和別人比,只和自己比,我的衝拳就不會比我的刺拳有力,
還是說一定得練到力從地起,腰馬合一,才能打出有力道的衝拳?!
那上手的時間不是就拉得比別種拳術的時間長嗎?
這裡有沒有可能輔以重量訓練,加強詠春招式常用的肌肉群,縮短訓練時間呢?
招式,速度,力量之後,就是經驗了.
同門派中教練和學生群夠不夠多,可以互相切磋,
而且教練自己有豐富的對練甚至擂台臨敵經驗,可以傳授.
讓同門拳術更精進,最後不只自己經驗增加,整個同門的知識庫都因而增加.
最後我覺得老說台灣/中國的散打打不過美國的拳擊/MMA是一種很怪的說法.
因為不只要考慮拳種間的差異,國家的體育實力也要考慮.
今天我們說規則一樣,都用一顆球,一根棒子的棒球,
台灣比不上美國很正常,因為訓練,資源,環境都差一大截.
那規則,特色不一樣的異種武術間就更別說了,
傳武的招式,速度,力量,經驗有沒有系統化科學化建立起來,
有足夠且有一定水準的教練群可以教授?
而且現代凡是強調爆發力的運動,重訓都是不可或缺的,
這方面的訓練是否不足?
這些都要考慮的方向.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Connor
at 2012-07-16T07:27
at 2012-07-16T07:27

By Anthony
at 2012-07-17T21:30
at 2012-07-17T21:30

By Joe
at 2012-07-22T17:27
at 2012-07-22T17:27

By Lauren
at 2012-07-23T10:35
at 2012-07-23T10:35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7-25T03:42
at 2012-07-25T03:42

By Christine
at 2012-07-28T16:47
at 2012-07-28T16:47

By Ursula
at 2012-07-31T10:15
at 2012-07-31T10:15

By Lauren
at 2012-08-03T21:22
at 2012-08-03T21:22

By Yuri
at 2012-08-06T19:06
at 2012-08-06T19:06

By Liam
at 2012-08-11T15:55
at 2012-08-11T15:55

By Hamiltion
at 2012-08-15T02:45
at 2012-08-15T02:45

By Irma
at 2012-08-18T20:12
at 2012-08-18T20:12

By Agatha
at 2012-08-21T13:17
at 2012-08-21T13:17

By Agnes
at 2012-08-26T02:34
at 2012-08-26T02:34

By Eartha
at 2012-08-26T21:14
at 2012-08-26T21:14

By Eden
at 2012-08-30T10:01
at 2012-08-30T10:01

By Hardy
at 2012-09-02T13:08
at 2012-09-02T13:08

By Selena
at 2012-09-06T22:16
at 2012-09-06T22:16

By Agatha
at 2012-09-08T02:03
at 2012-09-08T02:03

By Faithe
at 2012-09-09T20:20
at 2012-09-09T20:20

By Emma
at 2012-09-10T10:24
at 2012-09-10T10:24

By Christine
at 2012-09-10T18:49
at 2012-09-10T18:49

By Emily
at 2012-09-13T15:43
at 2012-09-13T15:43

By Lydia
at 2012-09-15T18:12
at 2012-09-15T18:12

By Annie
at 2012-09-17T02:14
at 2012-09-17T02:14

By Frederica
at 2012-09-19T21:34
at 2012-09-19T21:34

By Blanche
at 2012-09-24T14:23
at 2012-09-24T14:23

By Donna
at 2012-09-27T09:12
at 2012-09-27T09:12

By Belly
at 2012-09-30T19:37
at 2012-09-30T19:37

By Isla
at 2012-10-02T02:20
at 2012-10-02T02:20

By Edith
at 2012-10-04T14:16
at 2012-10-04T14:16

By Quintina
at 2012-10-09T13:51
at 2012-10-09T13:51
Related Posts
EOE-武術的「防御」觀念

By Andrew
at 2012-07-12T21:23
at 2012-07-12T21:23
兩段打架視頻

By Hazel
at 2012-07-11T21:44
at 2012-07-11T21:44
托大一甲子功夫,國術師打人慘遭圍毆

By Kelly
at 2012-07-11T19:48
at 2012-07-11T19:48
勸別亂丟垃圾 國術師被少年圍毆

By Rosalind
at 2012-07-11T12:41
at 2012-07-11T12:41
請問現在還有實戰跆拳嗎?

By Ida
at 2012-07-10T21:42
at 2012-07-10T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