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加拿大澎湖的小人物-Steve Nash - NBA

By Bethany
at 2015-03-23T23:59
at 2015-03-23T23:59
Table of Contents
前提說明:
這篇文章是我的朋友想要和大家分享關於Nash的一點點見解,
我雖然不太懂NBA但是也是被飄髮哥要退休的消息炸傷:(-感到可惜,
我這位朋友他也是最近開始了一個討論NBA的podcast-小人物上籃
主要是兩位NBA球痴,每週台灣-加拿大連線討論每週NBA大事,
我也因此重新開始迷NBA和這個NBA版,也向他們推薦和ptt鄉民連線一起討論,
這次就有討論打球最優雅的球員,另外也為了Steve Nash錄了特別篇,
加入大家的討論, 以下是相關連結以及對於Nash的討論, 大家可以在廁上,枕上,車上,路上
一起加入收聽,支持一下有點稀有的台灣人NBA podcast!
小人物上籃Steve Nash特別篇:http://goo.gl/oEKhDg
小人物上籃第四集(內有討論NBA打球最優雅的球員):http://goo.gl/HzEyBV
小人物上籃Facebook:http://goo.gl/LQz8Dz
-------以下正文-------
來自加拿大澎湖的小人物 - Steve Nash
我想只要有在關心 NBA的朋友對於 Steve Nash 一定非常熟悉,所以今天的特別專輯主要
是分享我和Fu覺得大家沒注意到的事,以及可能被他成名以後光芒蓋過的一些故事。基本
上我們覺得Steve Nash 對於籃球世界最大的影響有兩個。
第一就是讓 Mike D’Antoni的”7秒或更少” (7 seconds or less) 戰術發揮到極致,
證實小球戰術不只是好看,也可能贏比賽。這對於90年代公牛開始“防守才能贏冠軍”
的鐵律受到革命性的挑戰,遍地開花的球風也影響到今日的籃球。
第二,這位加拿大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籃球員,他讓加拿大所有的孩子相信,
努力真的打破別人給予的限制和挑戰。Steve Nash以一個加拿大默默無名的高中籃球員
先打入美國 NCAA籃球,再打入 NBA,再入選明星賽後,他又用更多的努力證明,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拿下兩屆的聯盟最有價值球員。
*NBA利用Nash這個故事,做了 Where amazing happens 的廣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L8-g3U0_I
但其實 Steve Nash 不被看好的故事在他進 NBA 前就開始了。
Nash並不是從小就抱著球長大的 – 他出身足球世家 – 而身為加拿大人,
他的偶像是冰球傳奇人物 Wayne Gretzky。他念的高中St. Michaels University School
位於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島上的維多利亞,基本上就像加拿大版的澎湖馬公。
在那所五年制總學生數不到一千人的小學校,Steve Nash就帶領籃球隊贏得1993年的
省冠軍。大家可以想像一個年級兩百多人的學校可以拿全國冠軍嗎?
*Nash和他高中教練,在 SMU體育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gpW4XNh4ho
我很恰好的,高中時候的籃球教練Olav Krigolson曾經帶過Steve Nash。Mr. Krigolson
曾經跟我和那時候的隊員分享過一個籃球的訓練法,其中包含了從近距離,中距離,
左右邊上籃,45度角跳投,各個角度外線投籃,中間穿插罰球等等訓練。整個過程大約
要投個幾百球。那時候教練跟隊員說,”你們誰可以整個暑假一天做兩次這樣的訓練,
明年你就是先發”。教練又說,”我以前教過一個球員,他就這麼做,他在美國打NCAA,
我們有碰面,他說他現在不只是每天做兩次。他現在是做兩輪 ‘零失誤’ 的訓練,
整個幾百次的投球訓練過程,只要他有一球沒進,他就從上籃,重新開始。” 事實上,
一直到Nash受傷退休前,他還是如此瘋狂的,一天又一天,一球又一球的,
不間斷的訓練著。
關於Nash 訓練的相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4nkgCi0UHU
Nash第一次入選明星賽那年,我在加拿大高中的宿舍電視上看到一個廣告。那個廣告說,
”過去沒有人帶領一個鄉下的小學校贏下全省高中冠軍,也沒有人看好他會在美國打大學
籃球,也沒有人相信他在NBA先發。而入選全明星賽,只是Steve Nash在他生涯的籃球清
單上,半程的目標而已”。在許多人覺得一個加拿大球員能夠入選明星賽已經是奇蹟的時
候,Nash早就已經在邁向更高更遠的目標的路上。Nash的知名戰友,Dirk Nowitzki 在得
知他退休的消息後表示 “他一輩子突破了很多障礙,受傷,慢吞吞,又是白人,又沒有
運動天分。” (He overcame a lot in his career, being injured, and being slow,
and white and unathletic.) Nash 自己也說過,”如果每個籃球員都像我這樣努力,那
我就沒飯吃了”。(If every basketball player worked as hard as me, I would be
out of a job.)
當林書豪以Linsanity擄獲全世界籃球的目光,並給予所有愛籃球的亞洲孩子無限希望的
時候,Steve Nash 曾說過 “我就是加拿大版的林書豪” (I am the Canadian Jeremy
Lin)。相信Steve在林書豪的身上和故事,不只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也了解林書豪一
路逆境上游必須付出的努力。對於見證過林書豪而相信亞洲後衛也可以打NBA的朋友,在
90年代,在林來瘋之前,我們有Steve Nash.
Nash的背傷源自於99年一個非正式比賽的摔傷,這個傷影響他至今因為神經壓迫太嚴重而
必須退休。所有受過傷必須在場邊休息的小人物朋友一定了解那種必須無法下場,或是無
法盡情揮灑,對世界宣告對於籃球的執著的無奈感。
於是,我要說。謝謝你,保重,好好享受退休的生活吧!
--
小人物上籃
臥剛從家哪大回來, 縮已中文補太好,請鞭小力一點!
--
這篇文章是我的朋友想要和大家分享關於Nash的一點點見解,
我雖然不太懂NBA但是也是被飄髮哥要退休的消息炸傷:(-感到可惜,
我這位朋友他也是最近開始了一個討論NBA的podcast-小人物上籃
主要是兩位NBA球痴,每週台灣-加拿大連線討論每週NBA大事,
我也因此重新開始迷NBA和這個NBA版,也向他們推薦和ptt鄉民連線一起討論,
這次就有討論打球最優雅的球員,另外也為了Steve Nash錄了特別篇,
加入大家的討論, 以下是相關連結以及對於Nash的討論, 大家可以在廁上,枕上,車上,路上
一起加入收聽,支持一下有點稀有的台灣人NBA podcast!
小人物上籃Steve Nash特別篇:http://goo.gl/oEKhDg
小人物上籃第四集(內有討論NBA打球最優雅的球員):http://goo.gl/HzEyBV
小人物上籃Facebook:http://goo.gl/LQz8Dz
-------以下正文-------
來自加拿大澎湖的小人物 - Steve Nash
我想只要有在關心 NBA的朋友對於 Steve Nash 一定非常熟悉,所以今天的特別專輯主要
是分享我和Fu覺得大家沒注意到的事,以及可能被他成名以後光芒蓋過的一些故事。基本
上我們覺得Steve Nash 對於籃球世界最大的影響有兩個。
第一就是讓 Mike D’Antoni的”7秒或更少” (7 seconds or less) 戰術發揮到極致,
證實小球戰術不只是好看,也可能贏比賽。這對於90年代公牛開始“防守才能贏冠軍”
的鐵律受到革命性的挑戰,遍地開花的球風也影響到今日的籃球。
第二,這位加拿大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籃球員,他讓加拿大所有的孩子相信,
努力真的打破別人給予的限制和挑戰。Steve Nash以一個加拿大默默無名的高中籃球員
先打入美國 NCAA籃球,再打入 NBA,再入選明星賽後,他又用更多的努力證明,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拿下兩屆的聯盟最有價值球員。
*NBA利用Nash這個故事,做了 Where amazing happens 的廣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L8-g3U0_I
但其實 Steve Nash 不被看好的故事在他進 NBA 前就開始了。
Nash並不是從小就抱著球長大的 – 他出身足球世家 – 而身為加拿大人,
他的偶像是冰球傳奇人物 Wayne Gretzky。他念的高中St. Michaels University School
位於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島上的維多利亞,基本上就像加拿大版的澎湖馬公。
在那所五年制總學生數不到一千人的小學校,Steve Nash就帶領籃球隊贏得1993年的
省冠軍。大家可以想像一個年級兩百多人的學校可以拿全國冠軍嗎?
*Nash和他高中教練,在 SMU體育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gpW4XNh4ho
我很恰好的,高中時候的籃球教練Olav Krigolson曾經帶過Steve Nash。Mr. Krigolson
曾經跟我和那時候的隊員分享過一個籃球的訓練法,其中包含了從近距離,中距離,
左右邊上籃,45度角跳投,各個角度外線投籃,中間穿插罰球等等訓練。整個過程大約
要投個幾百球。那時候教練跟隊員說,”你們誰可以整個暑假一天做兩次這樣的訓練,
明年你就是先發”。教練又說,”我以前教過一個球員,他就這麼做,他在美國打NCAA,
我們有碰面,他說他現在不只是每天做兩次。他現在是做兩輪 ‘零失誤’ 的訓練,
整個幾百次的投球訓練過程,只要他有一球沒進,他就從上籃,重新開始。” 事實上,
一直到Nash受傷退休前,他還是如此瘋狂的,一天又一天,一球又一球的,
不間斷的訓練著。
關於Nash 訓練的相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4nkgCi0UHU
Nash第一次入選明星賽那年,我在加拿大高中的宿舍電視上看到一個廣告。那個廣告說,
”過去沒有人帶領一個鄉下的小學校贏下全省高中冠軍,也沒有人看好他會在美國打大學
籃球,也沒有人相信他在NBA先發。而入選全明星賽,只是Steve Nash在他生涯的籃球清
單上,半程的目標而已”。在許多人覺得一個加拿大球員能夠入選明星賽已經是奇蹟的時
候,Nash早就已經在邁向更高更遠的目標的路上。Nash的知名戰友,Dirk Nowitzki 在得
知他退休的消息後表示 “他一輩子突破了很多障礙,受傷,慢吞吞,又是白人,又沒有
運動天分。” (He overcame a lot in his career, being injured, and being slow,
and white and unathletic.) Nash 自己也說過,”如果每個籃球員都像我這樣努力,那
我就沒飯吃了”。(If every basketball player worked as hard as me, I would be
out of a job.)
當林書豪以Linsanity擄獲全世界籃球的目光,並給予所有愛籃球的亞洲孩子無限希望的
時候,Steve Nash 曾說過 “我就是加拿大版的林書豪” (I am the Canadian Jeremy
Lin)。相信Steve在林書豪的身上和故事,不只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也了解林書豪一
路逆境上游必須付出的努力。對於見證過林書豪而相信亞洲後衛也可以打NBA的朋友,在
90年代,在林來瘋之前,我們有Steve Nash.
Nash的背傷源自於99年一個非正式比賽的摔傷,這個傷影響他至今因為神經壓迫太嚴重而
必須退休。所有受過傷必須在場邊休息的小人物朋友一定了解那種必須無法下場,或是無
法盡情揮灑,對世界宣告對於籃球的執著的無奈感。
於是,我要說。謝謝你,保重,好好享受退休的生活吧!
--
小人物上籃
臥剛從家哪大回來, 縮已中文補太好,請鞭小力一點!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Daniel
at 2015-03-27T13:52
at 2015-03-27T13:52

By Michael
at 2015-03-29T23:55
at 2015-03-29T23:55

By Daniel
at 2015-03-31T23:24
at 2015-03-31T23:24

By Elvira
at 2015-04-05T22:00
at 2015-04-05T22:00

By Andy
at 2015-04-05T23:07
at 2015-04-05T23:07

By Gary
at 2015-04-09T23:02
at 2015-04-09T23:02

By Elvira
at 2015-04-14T12:11
at 2015-04-14T12:11

By Bennie
at 2015-04-17T14:30
at 2015-04-17T14:30

By Gary
at 2015-04-20T00:17
at 2015-04-20T00:17

By Rachel
at 2015-04-21T00:47
at 2015-04-21T00:47

By Valerie
at 2015-04-22T07:32
at 2015-04-22T07:32

By Isla
at 2015-04-26T08:05
at 2015-04-26T08:05

By Erin
at 2015-04-26T09:15
at 2015-04-26T09:15

By Adele
at 2015-04-28T05:31
at 2015-04-28T05:31

By Ula
at 2015-05-02T15:03
at 2015-05-02T15:03

By Anthony
at 2015-05-05T08:20
at 2015-05-05T08:20

By Leila
at 2015-05-08T23:01
at 2015-05-08T23:01

By Madame
at 2015-05-12T01:54
at 2015-05-12T01:54

By Lucy
at 2015-05-14T21:41
at 2015-05-14T21:41

By Bethany
at 2015-05-17T17:36
at 2015-05-17T17:36

By Ingrid
at 2015-05-22T16:07
at 2015-05-22T16:07
Related Posts
JR.Smith 算是蛻變了嗎?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5-03-23T23:38
at 2015-03-23T23:38
馬龍球風

By Delia
at 2015-03-23T23:29
at 2015-03-23T23:29
Scott不關心選秀權:我的職責是帶好球隊

By Victoria
at 2015-03-23T23:04
at 2015-03-23T23:04
Andray Blatche $7.5M/3yrs 續約新疆飛虎

By Dorothy
at 2015-03-23T22:53
at 2015-03-23T22:53
NBA裡面感情最好(最GAY)的球員哪兩位啊?

By Victoria
at 2015-03-23T22:27
at 2015-03-23T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