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Jordan真正無法超越的是...? - NBA

By Kristin
at 2011-05-31T12:53
at 2011-05-31T12:53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irJames6 (中立球迷)》之銘言:
: 大家好 本人是痛恨某丁的中立球迷
: 因為有劣文又沒有其他分身 只好PO在這問大家一下
: 請問
: Jordan無法超越的地方 究竟是《籃球場內的球技》《籃球場內的數據紀錄》
: 還是《籃球場外的影響力貢獻》呢?
: 如果是《籃球場內的球技》 那他顯然又不如現代搖擺人跨下-背後Crossover的流暢
: 那是《籃球場內的數據紀錄》嗎? 他並沒有樣樣第一 甚至多項被後人超越
: 唯一的可能 就是《籃球場外的影響力貢獻》了
: 也就是說
: Jordan只有離開球場 不比較球技 不比較籃球數據 才能真正達到無法超越
: 在場外的貢獻 當然是史上最強沒問題
: 那麼場內呢?
: 球技 數據 全都不是史上第一 這樣還能稱為神嗎?
: 是否靠場外的貢獻 而過度神化了Jordan場內的球技 數據?
: 身為沒有特定立場的中間球迷 請大家來討論看看
喬丹會這麼神,除了他攻守全能的球風跟超越當時代水平太多的實力
經過了這麼多年,那種深深刻在腦中的印像
讓他還是給不少球迷覺得就算放在現在身體素質大大提升的201X年
還是能當一個頂級球星...
如果要說影響力,史騰才是第一人
喬丹、KOBE、AI、LBJ不過是他所使用的工具而己
要不是中國、歐洲的市場還比不上美國
姚明、司機不再沒愛,反而有金身完爆各隊也有可能
喬丹也是人,並不是神
只是當時除了中鋒群外,並沒有多少較同型、程度差不多的人可以跟他做比較
後喬丹時代到03梯起來後就是一票球星在閃耀了
要從大歐、狼王、TD、KOBE、魔獸、安東尼、LBJ、WADE、BOSH、AI、T-MAC等
還有甚至某些方面超越NBA的外國超級天才:姚、司機、NASH、大小嗄獸、鬼切等
再加上一堆素質不斷提升的後起之秀
要達到這些人的頂點或許做的到
但是要超越這些人到達MJ當時超越聯盟的程度接近不可能
現在的世界,由於物質跟科技不斷提升。相對的身體素質各方面也不斷的快速進步
當你18歲的時候覺的身體素質很不錯,十年後可能相比後就變普普
單就身體素質來看,有機會達到MJ當時超越聯盟水平的也就是大歐跟LBJ
大歐太重退化的快,LBJ還在成長中
KOBE很可惜的,後輩的不斷起來,以更強大的身體素質來衝擊NBA
或許讓他絕望的不是MJ的球技,而是後起之秀的身體素質
LBJ的身體素質就很可怕,恐怕就算在過十年後起新秀要達到這種程度也相當不容易
這也是他最有利的地方
---------------------------------------------------------------------------
而且籃球推廣到全世界後,不再是喬丹只要面對美國的球員了
各國偶而都會出現一些超級天才,還有一代一代快速進化的身體素質
這種時候,如果有球員還能像喬丹一樣達到超越聯盟非常多的水準
那真的就是超級怪物了,所以後喬丹時期就難產了,因為接近不可能
LBJ要到達這程度還有距離,但為什麼要炒這個話題
因為NBA當局炒的一些新秀全噴了,不炒LBJ要炒誰?司機嗎?他又不是美國人...
而且司機又不是飛人、坦克類的,大部份的球迷不喜歡這種型的
而且如果LBJ做不到,以後大概也沒有人做的到了
除非又出現一個高中就能對幹美國隊的超級怪物
==========================================================================
如果以國內做比較
KOBE大概就是阿龍代技巧觀念很強大的
提前碰上陳信安這代身體素質相對很變態的新世代
而喬丹就是阿龍退休前才看到信安這個世代的起來
環境、科技,才是阻擋所有人無法到達喬丹高度的重點
當你準備好衝擊MJ的程度時,發現新一世代的身體素質遠超你想像的變態
那種無力感是很深的,或許還是聯盟頂級球星。但要超越整個聯盟水平是不可能的事了
--
: 大家好 本人是痛恨某丁的中立球迷
: 因為有劣文又沒有其他分身 只好PO在這問大家一下
: 請問
: Jordan無法超越的地方 究竟是《籃球場內的球技》《籃球場內的數據紀錄》
: 還是《籃球場外的影響力貢獻》呢?
: 如果是《籃球場內的球技》 那他顯然又不如現代搖擺人跨下-背後Crossover的流暢
: 那是《籃球場內的數據紀錄》嗎? 他並沒有樣樣第一 甚至多項被後人超越
: 唯一的可能 就是《籃球場外的影響力貢獻》了
: 也就是說
: Jordan只有離開球場 不比較球技 不比較籃球數據 才能真正達到無法超越
: 在場外的貢獻 當然是史上最強沒問題
: 那麼場內呢?
: 球技 數據 全都不是史上第一 這樣還能稱為神嗎?
: 是否靠場外的貢獻 而過度神化了Jordan場內的球技 數據?
: 身為沒有特定立場的中間球迷 請大家來討論看看
喬丹會這麼神,除了他攻守全能的球風跟超越當時代水平太多的實力
經過了這麼多年,那種深深刻在腦中的印像
讓他還是給不少球迷覺得就算放在現在身體素質大大提升的201X年
還是能當一個頂級球星...
如果要說影響力,史騰才是第一人
喬丹、KOBE、AI、LBJ不過是他所使用的工具而己
要不是中國、歐洲的市場還比不上美國
姚明、司機不再沒愛,反而有金身完爆各隊也有可能
喬丹也是人,並不是神
只是當時除了中鋒群外,並沒有多少較同型、程度差不多的人可以跟他做比較
後喬丹時代到03梯起來後就是一票球星在閃耀了
要從大歐、狼王、TD、KOBE、魔獸、安東尼、LBJ、WADE、BOSH、AI、T-MAC等
還有甚至某些方面超越NBA的外國超級天才:姚、司機、NASH、大小嗄獸、鬼切等
再加上一堆素質不斷提升的後起之秀
要達到這些人的頂點或許做的到
但是要超越這些人到達MJ當時超越聯盟的程度接近不可能
現在的世界,由於物質跟科技不斷提升。相對的身體素質各方面也不斷的快速進步
當你18歲的時候覺的身體素質很不錯,十年後可能相比後就變普普
單就身體素質來看,有機會達到MJ當時超越聯盟水平的也就是大歐跟LBJ
大歐太重退化的快,LBJ還在成長中
KOBE很可惜的,後輩的不斷起來,以更強大的身體素質來衝擊NBA
或許讓他絕望的不是MJ的球技,而是後起之秀的身體素質
LBJ的身體素質就很可怕,恐怕就算在過十年後起新秀要達到這種程度也相當不容易
這也是他最有利的地方
---------------------------------------------------------------------------
而且籃球推廣到全世界後,不再是喬丹只要面對美國的球員了
各國偶而都會出現一些超級天才,還有一代一代快速進化的身體素質
這種時候,如果有球員還能像喬丹一樣達到超越聯盟非常多的水準
那真的就是超級怪物了,所以後喬丹時期就難產了,因為接近不可能
LBJ要到達這程度還有距離,但為什麼要炒這個話題
因為NBA當局炒的一些新秀全噴了,不炒LBJ要炒誰?司機嗎?他又不是美國人...
而且司機又不是飛人、坦克類的,大部份的球迷不喜歡這種型的
而且如果LBJ做不到,以後大概也沒有人做的到了
除非又出現一個高中就能對幹美國隊的超級怪物
==========================================================================
如果以國內做比較
KOBE大概就是阿龍代技巧觀念很強大的
提前碰上陳信安這代身體素質相對很變態的新世代
而喬丹就是阿龍退休前才看到信安這個世代的起來
環境、科技,才是阻擋所有人無法到達喬丹高度的重點
當你準備好衝擊MJ的程度時,發現新一世代的身體素質遠超你想像的變態
那種無力感是很深的,或許還是聯盟頂級球星。但要超越整個聯盟水平是不可能的事了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Zenobia
at 2011-06-03T19:49
at 2011-06-03T19:49

By Olivia
at 2011-06-06T15:48
at 2011-06-06T15:48

By Jacob
at 2011-06-10T23:01
at 2011-06-10T23:01

By Belly
at 2011-06-11T00:16
at 2011-06-11T00:16

By Michael
at 2011-06-12T12:10
at 2011-06-12T12:10

By George
at 2011-06-14T16:16
at 2011-06-14T16:16

By Erin
at 2011-06-16T07:47
at 2011-06-16T07:47

By Bennie
at 2011-06-18T12:22
at 2011-06-18T12:22

By Faithe
at 2011-06-23T06:36
at 2011-06-23T06:36
Related Posts
天下第三人

By Irma
at 2011-05-31T11:54
at 2011-05-31T11:54
EZ盃冠軍賽預測

By Elvira
at 2011-05-31T11:28
at 2011-05-31T11:28
熱火對小牛

By Todd Johnson
at 2011-05-31T10:41
at 2011-05-31T10:41
你認為Lebron真正無法超越的是...?

By Oscar
at 2011-05-31T09:20
at 2011-05-31T09:20
如果這些人一起參加選秀

By Hedda
at 2011-05-31T09:00
at 2011-05-31T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