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灌籃大賽... - NBA

By Isla
at 2007-02-18T22:11
at 2007-02-18T22:11
Table of Contents
其實老實說
自從2000年Carter那屆後
精采度一直下滑
前2.3年有時還真的懶的打開電視機瞧一瞧(不過都還是有看)
一方面是胃口真的被2000年養太大了
再來參賽球員和競爭度都是影響好不好看的關鍵
不過今年看完,個人覺得各方面是比前幾年都好許多了(2000年除外)
首先從第一輪來看
Green的第一球就讓我驚豔了
這球不僅讓我看到了飛行距離
以及個人認為灌籃相當重要的一點
升起來高過籃框再壓下去的拋物線
因此灌籃那個下壓力是很重要的
如此才能看到扣進去的強度
這點我想常看球賽的人可以發現
過去的Jordan跟Carter兩人是非常足以做代表的
常常對手降下去了
他們卻仍在爬升
最後才惡狠狠的扣下去
至於比賽中也常出現美技的Kobe
個人認為他扣籃少了下壓的強度
手在接觸籃框只是點到為止
這點在他空中接力灌籃中更為明顯
常常只是把球點下去
而半人半神的Carter往往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而Nate的第一輪第一球
其實是學2000年Francis的其中一球
但個人認為小法做的比Nate足
不管拋球的距離還是整體延展性都是有差別的
不過小法確實也比Nate高過10公分
私自覺得小法2000年的表現不管在接下來的哪一年中
絕對都有大大奪冠的贏面
只可惜參加的時機不對
隔年小法有再參加的樣子
只是表現卻不若2000年了
另外Green在飛過Nate那球做的稍稍不足
不若前輩
從重播可清楚看到
他在扣之前手拿開看籃框了
而在決賽值得提的則是Green跨越箱子那球
有些人可能認為為何會獲得滿分
私自認為一方面Nate在前一球整整耗掉2分鐘
我想這對比賽來說是相當傷的
你每嘗試一球
觀眾的期待可是等比遞減
這是相當嚴重的一點
在往年如果重複失敗
幾乎所有球員都會換掉招式,簡單做個結束
畢竟多次失敗已經大大扣分了
剩餘的或許只是同情分數
另一方面
Green的一氣喝成
絕對是讓評審們給予高分的原因
評審們各各大有來頭
卻等了2.3分鐘一個扣不進的灌籃
想必奇蒙子會大受影響
甚至任一評審西裝一換都有能力下場完成Nate的灌籃動作
再來仔細瞧Green
他的起跳距離也是不得了的
或許看似不遠
但各位可以試試看
單腳起跳跟雙腳起跳是天差地的
單腳起跳往往是為了飛行較遠的距離
而雙腳則是強調垂直而上的高度
也就是說要完成Green那樣的扣籃
你的垂直向上高度必須達到一個水平才能做出一個拋物線
並且還加上一個大車輪
我想即使面對國小籃框也難保證能做出這樣的高級動作
整體而言
私自認為Nate是輸在創意
而我看到了Green真的有用心在準備這次比賽
至於2000年
仍是忘不了Carter的第四球
這球已經超越了讓人驚豔的地步
而是震撼你之後會讓你靜默一分鐘的一球
或許不只他辦的到
但起碼他率先丟下了一顆創意十足並且有爆炸力的震撼彈
還深深記得當時第3球與第4球全場的差別
第3球算是很順水推舟的完成了前屆Kobe跨下扣籃難度的提升
算是在大家的預期範圍之下完成了漂亮的一球
因此全場歡呼
而第4球則是讓許多場邊球員,球評都愣住
尤其大歐當時傻掉眼神空洞的表情
令人難忘
雖然近年來卡特的表現已不如從前
但仍感謝他給予我們99~01年無數週的誇張十大好球(私自認為這3年他算巔峰)
以及空前絕後的2000年灌籃大賽
以上分享一些個人淺見
--
自從2000年Carter那屆後
精采度一直下滑
前2.3年有時還真的懶的打開電視機瞧一瞧(不過都還是有看)
一方面是胃口真的被2000年養太大了
再來參賽球員和競爭度都是影響好不好看的關鍵
不過今年看完,個人覺得各方面是比前幾年都好許多了(2000年除外)
首先從第一輪來看
Green的第一球就讓我驚豔了
這球不僅讓我看到了飛行距離
以及個人認為灌籃相當重要的一點
升起來高過籃框再壓下去的拋物線
因此灌籃那個下壓力是很重要的
如此才能看到扣進去的強度
這點我想常看球賽的人可以發現
過去的Jordan跟Carter兩人是非常足以做代表的
常常對手降下去了
他們卻仍在爬升
最後才惡狠狠的扣下去
至於比賽中也常出現美技的Kobe
個人認為他扣籃少了下壓的強度
手在接觸籃框只是點到為止
這點在他空中接力灌籃中更為明顯
常常只是把球點下去
而半人半神的Carter往往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而Nate的第一輪第一球
其實是學2000年Francis的其中一球
但個人認為小法做的比Nate足
不管拋球的距離還是整體延展性都是有差別的
不過小法確實也比Nate高過10公分
私自覺得小法2000年的表現不管在接下來的哪一年中
絕對都有大大奪冠的贏面
只可惜參加的時機不對
隔年小法有再參加的樣子
只是表現卻不若2000年了
另外Green在飛過Nate那球做的稍稍不足
不若前輩
從重播可清楚看到
他在扣之前手拿開看籃框了
而在決賽值得提的則是Green跨越箱子那球
有些人可能認為為何會獲得滿分
私自認為一方面Nate在前一球整整耗掉2分鐘
我想這對比賽來說是相當傷的
你每嘗試一球
觀眾的期待可是等比遞減
這是相當嚴重的一點
在往年如果重複失敗
幾乎所有球員都會換掉招式,簡單做個結束
畢竟多次失敗已經大大扣分了
剩餘的或許只是同情分數
另一方面
Green的一氣喝成
絕對是讓評審們給予高分的原因
評審們各各大有來頭
卻等了2.3分鐘一個扣不進的灌籃
想必奇蒙子會大受影響
甚至任一評審西裝一換都有能力下場完成Nate的灌籃動作
再來仔細瞧Green
他的起跳距離也是不得了的
或許看似不遠
但各位可以試試看
單腳起跳跟雙腳起跳是天差地的
單腳起跳往往是為了飛行較遠的距離
而雙腳則是強調垂直而上的高度
也就是說要完成Green那樣的扣籃
你的垂直向上高度必須達到一個水平才能做出一個拋物線
並且還加上一個大車輪
我想即使面對國小籃框也難保證能做出這樣的高級動作
整體而言
私自認為Nate是輸在創意
而我看到了Green真的有用心在準備這次比賽
至於2000年
仍是忘不了Carter的第四球
這球已經超越了讓人驚豔的地步
而是震撼你之後會讓你靜默一分鐘的一球
或許不只他辦的到
但起碼他率先丟下了一顆創意十足並且有爆炸力的震撼彈
還深深記得當時第3球與第4球全場的差別
第3球算是很順水推舟的完成了前屆Kobe跨下扣籃難度的提升
算是在大家的預期範圍之下完成了漂亮的一球
因此全場歡呼
而第4球則是讓許多場邊球員,球評都愣住
尤其大歐當時傻掉眼神空洞的表情
令人難忘
雖然近年來卡特的表現已不如從前
但仍感謝他給予我們99~01年無數週的誇張十大好球(私自認為這3年他算巔峰)
以及空前絕後的2000年灌籃大賽
以上分享一些個人淺見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Lydia
at 2007-02-21T18:31
at 2007-02-21T18:31

By Ivy
at 2007-02-25T05:04
at 2007-02-25T05:04

By Jacob
at 2007-03-01T05:31
at 2007-03-01T05:31

By Barb Cronin
at 2007-03-04T02:55
at 2007-03-04T02:55

By Doris
at 2007-03-06T09:03
at 2007-03-06T09:03

By Linda
at 2007-03-11T01:53
at 2007-03-11T01:53

By Faithe
at 2007-03-12T09:32
at 2007-03-12T09:32

By Ula
at 2007-03-12T13:25
at 2007-03-12T13:25

By Rosalind
at 2007-03-13T10:43
at 2007-03-13T10:43

By Yuri
at 2007-03-15T18:26
at 2007-03-15T18:26

By Catherine
at 2007-03-16T08:44
at 2007-03-16T08:44

By Kumar
at 2007-03-17T13:36
at 2007-03-17T13:36

By Zanna
at 2007-03-22T11:20
at 2007-03-22T11:20

By Victoria
at 2007-03-23T11:03
at 2007-03-23T11:03

By Damian
at 2007-03-24T14:49
at 2007-03-24T14:49

By Tracy
at 2007-03-26T11:59
at 2007-03-26T11:59

By Kumar
at 2007-03-29T05:09
at 2007-03-29T05:09

By Elizabeth
at 2007-03-30T04:18
at 2007-03-30T04:18

By Susan
at 2007-03-31T00:51
at 2007-03-31T00:51

By Thomas
at 2007-04-02T08:01
at 2007-04-02T08:01

By Tom
at 2007-04-06T01:03
at 2007-04-06T01:03

By Tracy
at 2007-04-10T09:11
at 2007-04-10T09:11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7-04-14T09:34
at 2007-04-14T09:34

By George
at 2007-04-15T12:44
at 2007-04-15T12:44

By Odelette
at 2007-04-20T01:02
at 2007-04-20T01:02

By Eden
at 2007-04-23T17:06
at 2007-04-23T17:06

By Xanthe
at 2007-04-23T20:02
at 2007-04-23T20:02

By Victoria
at 2007-04-24T10:31
at 2007-04-24T10:31

By Elizabeth
at 2007-04-27T01:50
at 2007-04-27T01:50

By Rosalind
at 2007-04-30T15:00
at 2007-04-30T15:00

By Carol
at 2007-05-01T09:25
at 2007-05-01T09:25

By Agatha
at 2007-05-03T13:07
at 2007-05-03T13:07

By Annie
at 2007-05-08T10:06
at 2007-05-08T10:06

By Queena
at 2007-05-12T15:01
at 2007-05-12T15:01

By Edwina
at 2007-05-16T02:07
at 2007-05-16T02:07

By Poppy
at 2007-05-18T01:21
at 2007-05-18T01:21
Related Posts
Sophomores 155, Rookies 114

By Elma
at 2007-02-17T14:01
at 2007-02-17T14:01
Raymond Felton

By Rosalind
at 2007-02-16T18:33
at 2007-02-16T18:33
Adam Morrison

By Damian
at 2007-02-16T17:23
at 2007-02-16T17:23
Jordan Farmar

By Ingrid
at 2007-02-16T12:10
at 2007-02-16T12:10
Danny Granger

By James
at 2007-02-16T11:01
at 2007-02-16T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