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選手跟歐美選手差在哪?? - 網球 Tennis

Olga avatar
By Olga
at 2021-09-13T19:08

Table of Contents




2019年 Emma Raducanu在溫網的資格賽

就有跟我國梁恩碩遭遇過

而且Emma是直落兩盤輸給恩碩

但為什麼進入職業賽事之後

歐美選手都可以突然間打出成績

感覺上亞洲選手要在20歲出頭 感覺就很困難

台灣也是 很多青少年 表現很好 但轉入職業就無法打出成績

這次Raducanu&Fernandaz的青春無敵

一下子大爆紅的表現

網球真的是比較屬於歐美運動嗎

到底問題在哪裡呢??

其實就體型 兩位也沒有特別有優勢啊???

--
Tags: 網球

All Comments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21-09-15T00:15
後天的訓練方式有差ㄅ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21-09-16T05:23
網協(?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21-09-17T10:30
20歲前看天份 之後看贊助資源(?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21-09-18T15:37
你這問題桌球羽球為何都是亞洲的天下 台灣甚至能當世界第一 網球就很吃體能啊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21-09-19T20:45
歐美人力氣大 身高又快破200 體型就贏一半了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21-09-21T01:52
梁恩碩不高呀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21-09-22T07:00
男單身高可能影響比較大,女單有Barty才166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21-09-23T12:07
應該和體能訓練的關係很大~贊助資源只是一部分而已我不覺得只和資源有關~主要還是天份和努力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21-09-24T17:15
Emma基本上是英國網協養出來的尤其教練費用都是英國網協出的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21-09-25T22:22
你看到的只是離群個案 歐美打不出來的遠比亞洲多 因為投入的母體數就有差異了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21-09-27T03:30
除非有身體數據或者非常近距離透徹研究球員的生活和資源作為依據 不然這種論點不就是看到哪個突然成功了就來沒頭沒腦的問一下而已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21-09-28T08:37
網球運動對英國來說就有傳統的意義~自然資源的投入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21-09-29T13:45
相對其他各國就特別多~其實英國打上來的比例也不高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21-09-30T18:52
網球發展各國其實都滿平均~一國可以打上來都幾個而已~最近比較多的好像就捷克...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21-10-01T23:59
真的假的?梁恩碩把英國楊丞琳直落二!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21-10-03T05:07
亞洲人比較常打羽球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1-10-04T10:14
因為個人運動終究還是看個人造化的緣分居多
Mia avatar
By Mia
at 2021-10-05T15:22
就算真的有因資源和訓練方式形成差異 個人背景因素大多也大於國家或組織因素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21-10-06T20:29
有些曾俊欣的對手已經都打上來了~黃金時間要把握住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21-10-08T01:37
把網邪給詹家姊妹的資源都給梁恩碩 現在拿下美網冠軍的會是梁恩碩嗎?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21-10-09T06:44
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亞洲男單選手拿大滿貫冠軍
Tom avatar
By Tom
at 2021-10-10T11:52
李娜呀喔看錯 男單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21-10-11T16:59
台灣的科學化訓練還是很少ㄅ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21-10-12T22:06
個人造化才是關鍵+1
Lucy avatar
By Lucy
at 2021-10-14T03:14
網球已經算亞洲人比例高的了 也有人拿過大滿貫籃球或足球亞洲人要出一個頂尖球員才是稀少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10-15T08:21
謝淑薇青少女時期也打敗過莎拉波娃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21-10-16T13:29
歐美女的像九句 巴蒂不高但發球跟砲彈一樣亞洲女的180公分一樣發不出什麼威力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21-10-17T18:36
不如趁台捷友好請教人家如何量產女子選手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21-10-18T23:44
直接歸化Emma比較快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21-10-20T04:51
每次籤表打開一堆捷克國旗,什麼打球風格都有,真羨慕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21-10-21T09:59
之前Murray 有陪Emma訓練,環境的資源天差地遠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21-10-22T15:06
反觀台灣網球即將進入後繼無人期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21-10-23T20:14
要考慮到Emma是全職學生,跟整天練球和比賽的選手經驗數值差很多,我猜她之前大概只參加英國的比賽。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21-10-25T01:21
這也和整個國家的運動風氣有關~自然甚麼運動都不好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21-10-26T06:28
就成人後的訓練方式輸吧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21-10-27T11:36
體型吧謝淑薇青少年很厲害 我記得有一張他跟莎娃在日本的合照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21-10-28T16:43
兩人相差無幾 你看看後來莎娃的體型多高多壯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21-10-29T21:51
青少年吃天賦後來真的要刻苦訓練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21-10-31T02:58
謝真的可惜了 如果早期願意練體能重訓 可能不止這樣
Queena avatar
By Queena
at 2021-11-01T08:06
當然是差在資源 天份明明都不差 青少年就看得出來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21-11-02T13:13
但是台灣網邪跟英國網協 是要比什麼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21-11-03T18:21
中國資源不缺吧 但也沒什麼人出來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21-11-04T23:28
kei 天花板就很明顯 就只能那樣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21-11-06T04:35
國家內部的體系成熟度 包含訓練 贊助 醫療團隊各種軟硬設施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21-11-07T09:43
想到台灣小學足球各種得獎 長大沒人在踢球XD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21-11-08T14:50
其實各國有沒有能力舉辦不同規模的比賽 也是很重要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1-11-09T19:58
主要是後天資源的差異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21-11-11T01:05
各國奧運選手很多都不靠國家栽培自己刻苦練出來的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21-11-11T00:38
各種原因都有~像英國這種資源豐富的國家很少~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21-11-12T05:46
台灣要是有英國這樣的資源打得出來的也不會很多
Ivy avatar
By Ivy
at 2021-11-11T00:38
選手基數吧 你說的這種爆冷天天有 但人家基數大就容易有人出頭
James avatar
By James
at 2021-11-12T05:46
家長願意請教練的資源 真的以為沒打出一些成績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21-11-11T00:38
協會就會砸一大堆錢 台灣體育計畫也是一樣的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21-11-12T05:46
社會文化才是真的差異
Belly avatar
By Belly
at 2021-11-11T00:38
反過來說 可能她們在青少年時期得到的資源差不多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21-11-12T05:46
覺得是歐美大型賽事多,拿地主外卡的機會高,就有積分,也有更多機會與高手過招累積經驗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21-11-11T00:38
亞洲光出過一個錦織圭就不能說體能會輸到哪去了,不到180的身高曾經穩在世界前10又進過GS決賽,基本上就是資源的差異吧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21-11-12T05:46
訓練系統的差異吧
Poppy avatar
By Poppy
at 2021-11-11T00:38
資源跟身材
Ina avatar
By Ina
at 2021-11-12T05:46
肌耐力吧 亞洲黃人拼反應的運動比較有機會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21-11-11T00:38
不受傷的能力
Rae avatar
By Rae
at 2021-11-12T05:46
蝦姐17歲單打前百,那時候也算新星吧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21-11-11T00:38
團隊的水準不一樣.....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21-11-12T05:46
資源
Agatha avatar
By Agatha
at 2021-11-11T00:38
大比賽都在歐美多,給個幾張外卡不是問題運氣好賺到積分就可以再參加更高等級的比賽而且順便打出自信心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21-11-12T05:46
當然是都有影響,不然應該會有許多歐美籍的知名亞裔選手,我自己覺得光母數就差太多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21-11-11T00:38
小時候贏不是贏,你可以去問梁除了網球還接觸什麼運動跟愛好,我推斷是沒有,東方父母是押一個就全壓下去,務求效率最大化,不會讓小孩東摸西摸,從
Elvira avatar
By Elvira
at 2021-11-12T05:46
小就是職業心態在操練,而西方家境不錯的父母,小孩有興趣的都讓她摸,不急著要押注,等出現優勢跡象跟個人意願後,再正式全壓在某個單項。所以在前期,勤修苦練的東方小孩打贏同齡的西方小孩很正常,因為對手多半還是玩票性質,手上還有很多條路可以走,這時候輸掉比賽,不代表資質輸給對手,而是練習量差很多,這算東西方父母帶小孩的文化差異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21-11-11T00:38
錢 等台灣更富有 就會往這個方向發展了台灣的運動員天份不差啊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21-11-12T05:46
體能 跟 身高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21-11-11T00:38
梁恩碩跟卡努的身高 一個天一個地啊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21-11-12T05:46
費南德茲在中間 身高越矮要越靈活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21-11-11T00:38
網球門檻又很高又競爭 積分難取台灣有沒有自己的比賽 歐美外卡拿了就可衝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21-11-12T05:46
之前中國比賽一堆 馬上就金花群上去了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21-11-11T00:38
頂尖選手都錢堆出來的,拿冠軍就是要賺更多錢!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21-11-12T05:46
網球絕大部份得分都跟發球有關係,從這個機制想就大概有答案了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21-11-11T00:38
沒那種可以攻職業的身材,有資源也沒辦法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21-11-12T05:46
人種真的有差,這點男子差異更大,Nishikori也算是歐美訓練出來的,可是打到八強、四強已經脫層皮了,身體就受不了
Barb Cronin avatar
By Barb Cronin
at 2021-11-11T00:38
身體素質是個很大的因素~但是後天訓練至少可以練到
Ida avatar
By Ida
at 2021-11-12T05:46
四強~但我不覺得東方不會完全沒有身體素質好的人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21-11-11T00:38
張德培就進過決賽了,人種不是單一一個關鍵點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21-11-12T05:46
否則ATP至少也該出現過黑人名將宰制時代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21-11-11T00:38
日本的45計畫,舉國上下花大錢把好苗子全部送美國,也只篩出一個錦織圭,這跟錢沒關係,ATP競爭就是這麼殘酷,能出頭的都是超人,不是什麼受過名貴訓練的凡夫俗子,台灣人不要整天狀況外講什麼四強八強是基本,沒拿過大滿貫不是咖這種因為無知而導致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21-11-12T05:46
的輕視,都是讓運動員得不到該有的人氣而毫無商業價值的元凶,李娜是說過只要透過合理的訓練中國可以量產TOP100的選手沒錯,但那是指WTA,跟ATP完全是兩回事,ATP就是非得要超人神仙才能出頭,而超人是隨機誕生在各個家庭然後只有微小的機率能接觸網球,根本無法量產的,不信把所有國家旗下有多少TOP100的ATP選手列出來就知道了,一個或一個都沒有的是常態,有2到5個算運動大國,5到9個是歷史榮景,但離量產根本還搆不到邊,關鍵還是在超人出生率低,然後超人的父母不是後知後覺就是沒想到要送小超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21-11-11T00:38
人去學網球,這跟有沒有超強網球學校無關,學齡前的啟蒙教練根本就不必多強多知名,甚至有點基礎的父母都可以自己教,重點在有沒有學,在座當家長的不少,但有想到要趁小孩3456歲的時候教他網球的有幾個?比例應該不到一成吧,華人家長父母忙著賺錢懶得跟小孩互動或假日限定的比較多,這跟西方父母不出席小孩XX發表會很內疚的價值觀又有很大不同。
Oliver avatar
By Oliver
at 2021-11-12T05:46
訓練的資源吧...

梅總美網捧盃創歷史 第1位在大滿貫擊敗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21-09-13T14:28
梅總美網捧盃創歷史 第1位在大滿貫擊敗三巨頭手的新生代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2078080 Ettoday 記者路皓惟/綜合報導 2021美網男單決賽中,賽會2號種子「梅總」梅德韋傑夫(Daniil Medvedev)表現出色,以 直落三擊敗冠軍熱門喬科維 ...

喬科維奇生涯21冠美夢被摧毀! 超越費德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21-09-13T14:26
喬科維奇生涯21冠美夢被摧毀! 超越費德勒、納達爾再等等 https://sports.ettoday.net/news/2078074 Ettoday 記者路皓惟/綜合報導 世界球王喬科維奇(Novak Djokovic)在12日美網男單決賽,連丟3盤敗給梅德韋傑夫 (Daniil Medvedev) ...

梅德算是在底線最能與喬科僵持抗衡的嗎?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21-09-13T13:50
豆迷飄過~ 身為豆迷,今天看完整場比賽。 老實說,看到喬帥整場比賽被梅總壓制,並沒有那種復仇的快感。 因為,我豆也曾經在多次大滿貫大師賽場地中,被喬帥全面壓制。 特別是前幾年某年的澳網決賽,被直落三輾壓。 非常能理解那種絕望的心情! 紅土呢? 說句客觀的,我認為就算從2011年喬帥崛起後, 豆子在紅土上對 ...

美網對Bug3是不是一個崁?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21-09-13T11:43
美網算是這十幾年Bug3最容易失手的GS https://i.imgur.com/3onXO54.jpg 撇開曾經列為Big4的四爺 如09年費爸輸大波蘿 14年費爸跟喬帥分別被犀利哥跟阿圭擊敗 16年喬帥被胖卡擊敗 20年費納不參加+喬意外打到線審被取消資格 費納兩人也一直無法在美網碰頭 今 ...

第一屆(2017) Next Gen 的最重大勝利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21-09-13T11:38
2017年,ATP首次針對21歲以下的年輕選手,在年終賽前一週舉辦”Next Generation ATP F inals”。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屆的名單(括號內為世界排名): ——————————————— - (4) Alexander Zverev 1. (35) Andrey Rublev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