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足球史(三) - 世足

By Caitlin
at 2010-06-27T20:30
at 2010-06-27T20:30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Asia 看板 #13HE5sEw ]
作者: Tigersandys (Tiger) 站內: Asia
標題: 亞洲足球史(三)
時間: Thu Oct 6 16:34:00 2005
<四> 第二時期:伊朗的霸業
1968年第四屆亞洲杯 伊朗
兩屆預選賽過不了以色列一關的伊朗,在巴列維國王的支持下得到了1968年第四屆比賽的主辦權,有14支球隊報名參加預賽,預賽分為三個小組展開,第一小組異軍突起的緬甸隊以不失一球的佳績摘得小組首名,第二小組香港隊從東南亞的包圍圈中突圍,第三小組中華台北隊力克號稱亞洲最強的韓國隊進入決賽圈,再加上東道主伊朗隊和上屆冠軍以色列隊,共有5支球隊出現在決賽階段。決賽采取循環制,在狂熱的主場球迷的助威聲中,東道主隊以2比1勝上屆冠軍隊、以4比0大勝中華台北、以3比1勝緬甸隊、以2比0勝香港隊,從而如愿以償的在三萬名觀眾前舉뀊_了亞洲杯。列二到五位的分別是緬甸、以色列、中華台北和香港。
1972年第五屆 泰國
泰國足協在國王和本國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1972年第五屆比賽的主辦權,但因為泰國隊是首次報名參賽,故參加了預選賽的練兵。本屆亞洲杯決賽階段一共有6支隊伍參加,東道主泰國隊和上屆冠軍伊朗隊直接入圍,阿拉伯國家首次參賽,科威特、伊拉克分別獲得預賽所在小組的頭名晉級決賽。另外兩支從預賽中突圍的球隊是柬埔寨和韓國。決賽采取了新賽制,6支球隊分為兩個小組,在第一小組中,伊朗隊兩戰兩勝摘得小組頭名,泰國隊依靠淨勝球的優勢壓倒伊拉克隊也闖入了半決賽﹔第二小組中出現了三隊積分相同的情況,但科威特隊因為淨勝球的劣勢而居于小
組第三,無緣半決賽,韓國和柬埔寨幸運晉級。半決賽爭奪得異常激烈,實力高出一籌的伊朗和韓國會師在冠亞軍決賽中,伊朗隊依靠加時賽中卡拉尼的一粒進球2:1力克韓國連續第二次獲得亞洲杯。泰國隊獲得第三名。
1973年9月,亞奧理事會排除了中華民國的會籍,1974年,尚不是亞足聯會員的中國隊應邀參加了在德黑蘭舉辦的亞運會足球比賽。1974年9月14日,在德黑蘭舉行的第六屆亞足聯代表大會,重新接納中國為亞足聯會員,取消了台灣的會員資格,此后台灣轉而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了大洋洲足聯,直到1989年才得以重新加入亞足聯。1974年至1978年,亞足聯和國際足聯就以色列和台灣的會籍問題進行了長達四年的爭吵,國際足聯一度威脅要對亞足聯進行制裁,亞足聯則指責國際足聯干涉亞洲足球內部事務。亞洲足球就在這種亂哄哄的局面中迎來了第六屆亞洲杯足球賽。
1976年第六屆,伊朗
伊朗來了個三連冠,第三次擁吻亞洲杯時又在家門口。中國隊首次參賽,本屆預賽共吸引了21支球隊報名,創造了亞洲杯的紀錄,但是號稱亞洲最強的韓國隊沒有參賽。由于流行疾病,起先准備舉辦第一小組比賽的黎巴嫩退出了比賽。同時導致同組的巴基斯坦,巴林,敘利亞退出比賽(科威特,也門自動進入決賽階段)。第二小組的出線隊伍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第三小組出線的隊伍是泰國和馬來西亞,第四小組中,第一次參賽的中國和朝鮮攜手晉級決賽圈,其中朝鮮在點球大戰中以11比10戰勝中國香港隊,頗具戲劇性場面。作為衛冕冠軍和東道主,伊朗隊無需參加
預選賽。由于報名參加預選賽的隊伍增加,亞洲足聯匆忙把決賽圈規模擴大到10隊,但通過續選賽的泰國,朝鮮和沙特阿拉伯相繼宣布棄權,決賽隊伍只剩下6支。后來,進入四強的隊伍是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中國。兩場半決賽,加盟亞足聯大家庭僅有兩年的新生力量中國隊由于缺乏經驗,0比2不敵衛冕冠軍伊朗隊,而科威特隊3比2把伊拉克隊掃地出門。決賽在伊朗和科威特之間上演,結果伊朗隊技高一籌,1比0降服了科威特隊,連續第三次稱雄亞洲足壇,中國隊以1:0擊敗伊拉克獲得季軍。
整個70年代,伊朗隊威風八面,不僅得到亞洲杯如同探囊取物,1974年還勇奪亞運會金牌,并且參加了1978年在阿根廷舉行的第11屆世界杯。俱樂部方面,伊朗的塔伊隊獲得了1970年亞洲俱樂部杯的冠軍。
以色列足球繼續了其在亞洲足壇的強勢地位,來自以色列的俱樂部獲得了1967、1968、1971年的亞俱杯冠軍。但是以色列卻因為政治原因于1976年被亞足聯開除!這可真是亞洲特色了。
1967年-1969年,由于“文革”,中國足球運動陷于停頓。1970年-1971年,國家隊和部分地方隊開始恢復訓練。1972全國五項球類運動會設立了足球比賽,中國足球競賽活動開始恢復。1973年,中斷7年的全國足球聯賽恢復舉行,1974年,中國加入了亞足聯,1979年10月13日,國際足聯重新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足球協會為會員。
1970年韓國隊和緬甸隊并列亞運會冠軍,1978年韓國隊又和朝鮮隊并列亞運會冠軍,這是70年代韓國足球僅有的兩次奪冠紀錄。
1968年第19屆奧運會,是日本足球歷史上一個里程碑。在亞洲區預選賽中,日本隊以3:3戰平韓國,其余四仗以大比分全勝,結果在同分的情況下以淨勝球壓倒韓國獲得出線權。在決賽階段,聘請克拉馬當顧問的日本隊以3:1力克尼日利亞,分別以1:1,0:0逼平來自足球強國的巴西,西班牙。在1/4決賽中他們3:1勇挫法國隊,在半決賽中0:5敗給了后來奪得金牌的匈牙利,但在銅牌爭奪戰中以2:0一舉擊敗東道主墨西哥,獲得第三名。這是亞洲隊參加世界級大賽有史以來的最好名次。同時,釜本邦茂以進七球的成績,成為這次大賽的最佳射手。借在墨西哥奧運會上뤊雰硺伂P的大好時機,日本隊第一次參加了第四屆亞洲杯比賽,但由一群心氣很高的大學生球員組成的日本隊在復賽即遭淘汰,灰頭土臉地回到國內。從此日本足球遠離亞洲杯長達20年之久,直到第九屆亞洲杯時才重現。70年代,日本足球步入低谷,几次沖擊奧運會與世界杯入場券均告失利。
70年代,阿拉伯足球得到了全面發展,自1970年開始舉辦的海灣杯足球賽成為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傳統賽事,科威特從1970-1976年間在該項賽事中取得四連冠,伊拉克則獲得了1978年的冠軍。1974年,沙特阿拉伯足球的轉折點出現了,對青年球員廣泛實施的福利政策建立起來。和其它的體育運動一樣,足球作為體育發展計划中的一項,在這個王國中杯迅速的推廣開來。阿拉伯足球和東亞足球的發展完全不同,這是完全建立在金錢之上的足球,他們玩足球是在沙漠里噴出石油之后,有了錢的阿拉伯皇族看見了足球。阿拉伯人不像東亞國家那樣看重民族和國家的尊卑榮辱,ꘊ蹵收搨奕茩t對王室的面子,因而阿拉伯足球不能真正成為全民運動,它只是王室家庭中的某種玩物。阿拉伯球員和阿拉伯足球一樣都是用美元培育出來的,自上而下的足球運動使阿拉伯足球比東亞人更早地接受了先進的足球思想,但卻一直不能幫助阿拉伯足球得到質的飛躍。很簡單的原因,阿拉伯公眾還不能把足球變成真正屬于自己的運動,他們還只是趕時髦,只是想用足球証明自己的富有和權力。不過不管怎樣,在80年代,阿拉伯足球達到了它的全盛時期。
--
作者: Tigersandys (Tiger) 站內: Asia
標題: 亞洲足球史(三)
時間: Thu Oct 6 16:34:00 2005
<四> 第二時期:伊朗的霸業
1968年第四屆亞洲杯 伊朗
兩屆預選賽過不了以色列一關的伊朗,在巴列維國王的支持下得到了1968年第四屆比賽的主辦權,有14支球隊報名參加預賽,預賽分為三個小組展開,第一小組異軍突起的緬甸隊以不失一球的佳績摘得小組首名,第二小組香港隊從東南亞的包圍圈中突圍,第三小組中華台北隊力克號稱亞洲最強的韓國隊進入決賽圈,再加上東道主伊朗隊和上屆冠軍以色列隊,共有5支球隊出現在決賽階段。決賽采取循環制,在狂熱的主場球迷的助威聲中,東道主隊以2比1勝上屆冠軍隊、以4比0大勝中華台北、以3比1勝緬甸隊、以2比0勝香港隊,從而如愿以償的在三萬名觀眾前舉뀊_了亞洲杯。列二到五位的分別是緬甸、以色列、中華台北和香港。
1972年第五屆 泰國
泰國足協在國王和本國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1972年第五屆比賽的主辦權,但因為泰國隊是首次報名參賽,故參加了預選賽的練兵。本屆亞洲杯決賽階段一共有6支隊伍參加,東道主泰國隊和上屆冠軍伊朗隊直接入圍,阿拉伯國家首次參賽,科威特、伊拉克分別獲得預賽所在小組的頭名晉級決賽。另外兩支從預賽中突圍的球隊是柬埔寨和韓國。決賽采取了新賽制,6支球隊分為兩個小組,在第一小組中,伊朗隊兩戰兩勝摘得小組頭名,泰國隊依靠淨勝球的優勢壓倒伊拉克隊也闖入了半決賽﹔第二小組中出現了三隊積分相同的情況,但科威特隊因為淨勝球的劣勢而居于小
組第三,無緣半決賽,韓國和柬埔寨幸運晉級。半決賽爭奪得異常激烈,實力高出一籌的伊朗和韓國會師在冠亞軍決賽中,伊朗隊依靠加時賽中卡拉尼的一粒進球2:1力克韓國連續第二次獲得亞洲杯。泰國隊獲得第三名。
1973年9月,亞奧理事會排除了中華民國的會籍,1974年,尚不是亞足聯會員的中國隊應邀參加了在德黑蘭舉辦的亞運會足球比賽。1974年9月14日,在德黑蘭舉行的第六屆亞足聯代表大會,重新接納中國為亞足聯會員,取消了台灣的會員資格,此后台灣轉而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了大洋洲足聯,直到1989年才得以重新加入亞足聯。1974年至1978年,亞足聯和國際足聯就以色列和台灣的會籍問題進行了長達四年的爭吵,國際足聯一度威脅要對亞足聯進行制裁,亞足聯則指責國際足聯干涉亞洲足球內部事務。亞洲足球就在這種亂哄哄的局面中迎來了第六屆亞洲杯足球賽。
1976年第六屆,伊朗
伊朗來了個三連冠,第三次擁吻亞洲杯時又在家門口。中國隊首次參賽,本屆預賽共吸引了21支球隊報名,創造了亞洲杯的紀錄,但是號稱亞洲最強的韓國隊沒有參賽。由于流行疾病,起先准備舉辦第一小組比賽的黎巴嫩退出了比賽。同時導致同組的巴基斯坦,巴林,敘利亞退出比賽(科威特,也門自動進入決賽階段)。第二小組的出線隊伍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第三小組出線的隊伍是泰國和馬來西亞,第四小組中,第一次參賽的中國和朝鮮攜手晉級決賽圈,其中朝鮮在點球大戰中以11比10戰勝中國香港隊,頗具戲劇性場面。作為衛冕冠軍和東道主,伊朗隊無需參加
預選賽。由于報名參加預選賽的隊伍增加,亞洲足聯匆忙把決賽圈規模擴大到10隊,但通過續選賽的泰國,朝鮮和沙特阿拉伯相繼宣布棄權,決賽隊伍只剩下6支。后來,進入四強的隊伍是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中國。兩場半決賽,加盟亞足聯大家庭僅有兩年的新生力量中國隊由于缺乏經驗,0比2不敵衛冕冠軍伊朗隊,而科威特隊3比2把伊拉克隊掃地出門。決賽在伊朗和科威特之間上演,結果伊朗隊技高一籌,1比0降服了科威特隊,連續第三次稱雄亞洲足壇,中國隊以1:0擊敗伊拉克獲得季軍。
整個70年代,伊朗隊威風八面,不僅得到亞洲杯如同探囊取物,1974年還勇奪亞運會金牌,并且參加了1978年在阿根廷舉行的第11屆世界杯。俱樂部方面,伊朗的塔伊隊獲得了1970年亞洲俱樂部杯的冠軍。
以色列足球繼續了其在亞洲足壇的強勢地位,來自以色列的俱樂部獲得了1967、1968、1971年的亞俱杯冠軍。但是以色列卻因為政治原因于1976年被亞足聯開除!這可真是亞洲特色了。
1967年-1969年,由于“文革”,中國足球運動陷于停頓。1970年-1971年,國家隊和部分地方隊開始恢復訓練。1972全國五項球類運動會設立了足球比賽,中國足球競賽活動開始恢復。1973年,中斷7年的全國足球聯賽恢復舉行,1974年,中國加入了亞足聯,1979年10月13日,國際足聯重新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足球協會為會員。
1970年韓國隊和緬甸隊并列亞運會冠軍,1978年韓國隊又和朝鮮隊并列亞運會冠軍,這是70年代韓國足球僅有的兩次奪冠紀錄。
1968年第19屆奧運會,是日本足球歷史上一個里程碑。在亞洲區預選賽中,日本隊以3:3戰平韓國,其余四仗以大比分全勝,結果在同分的情況下以淨勝球壓倒韓國獲得出線權。在決賽階段,聘請克拉馬當顧問的日本隊以3:1力克尼日利亞,分別以1:1,0:0逼平來自足球強國的巴西,西班牙。在1/4決賽中他們3:1勇挫法國隊,在半決賽中0:5敗給了后來奪得金牌的匈牙利,但在銅牌爭奪戰中以2:0一舉擊敗東道主墨西哥,獲得第三名。這是亞洲隊參加世界級大賽有史以來的最好名次。同時,釜本邦茂以進七球的成績,成為這次大賽的最佳射手。借在墨西哥奧運會上뤊雰硺伂P的大好時機,日本隊第一次參加了第四屆亞洲杯比賽,但由一群心氣很高的大學生球員組成的日本隊在復賽即遭淘汰,灰頭土臉地回到國內。從此日本足球遠離亞洲杯長達20年之久,直到第九屆亞洲杯時才重現。70年代,日本足球步入低谷,几次沖擊奧運會與世界杯入場券均告失利。
70年代,阿拉伯足球得到了全面發展,自1970年開始舉辦的海灣杯足球賽成為海灣阿拉伯國家的傳統賽事,科威特從1970-1976年間在該項賽事中取得四連冠,伊拉克則獲得了1978年的冠軍。1974年,沙特阿拉伯足球的轉折點出現了,對青年球員廣泛實施的福利政策建立起來。和其它的體育運動一樣,足球作為體育發展計划中的一項,在這個王國中杯迅速的推廣開來。阿拉伯足球和東亞足球的發展完全不同,這是完全建立在金錢之上的足球,他們玩足球是在沙漠里噴出石油之后,有了錢的阿拉伯皇族看見了足球。阿拉伯人不像東亞國家那樣看重民族和國家的尊卑榮辱,ꘊ蹵收搨奕茩t對王室的面子,因而阿拉伯足球不能真正成為全民運動,它只是王室家庭中的某種玩物。阿拉伯球員和阿拉伯足球一樣都是用美元培育出來的,自上而下的足球運動使阿拉伯足球比東亞人更早地接受了先進的足球思想,但卻一直不能幫助阿拉伯足球得到質的飛躍。很簡單的原因,阿拉伯公眾還不能把足球變成真正屬于自己的運動,他們還只是趕時髦,只是想用足球証明自己的富有和權力。不過不管怎樣,在80年代,阿拉伯足球達到了它的全盛時期。
--
Tags:
世足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德國隊與女友老婆們

By Frederic
at 2010-06-27T20:25
at 2010-06-27T20:25
比利最新預測:世界盃4隊最強 巴西阿根꜠…

By Dora
at 2010-06-27T20:22
at 2010-06-27T20:22
亞洲足球史(二)

By William
at 2010-06-27T20:17
at 2010-06-27T20:17
亞洲足球史(一)

By Frederic
at 2010-06-27T20:11
at 2010-06-27T20:11
墨西哥搶8 攻防全賭梅西

By Sarah
at 2010-06-27T20:05
at 2010-06-27T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