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中仍有盼望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William
at 2021-08-08T23:30
at 2021-08-08T23:30
Table of Contents
我本來抱著堅決反對日本硬辦的態度在看待這次奧運
甚至連開幕式都沒看,還是我哥跟我講才知道有超級變變變的環節
大概是楊勇緯奪牌之後才開始關注一些賽事
一向不看運動比賽的我這次會這麼狂熱,連我自己也嚇到了
除了這次中華隊表現太好之外
運動員各方面的素質都提升也是令我很驚喜的部分
我特別喜歡看專訪
可能是以前偏頗的刻板印象
覺得運動員表達能力都不太好
但我注意到這次的選手口條都很好
不僅是李智凱、郭婞淳這種早就家喻戶曉、習慣接受訪問的明星選手
王冠閎、林昀儒兩位19歲的大男孩也展現出超齡的成熟態度
麟洋配更不用說,謙遜有禮和可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印象最深的是前幾天看麟洋接受訪問時,他們說奪牌之後他們就提醒彼此不要有大頭症
「要攀上世界巔峰很難,但要跌下來很快」
才拿金牌幾天,不是應該沈浸在榮耀和喜悅中嗎?
真的很驚訝他們會有如此的發言
運動比賽之所以好看是因為不到最後一刻不知道誰是贏家
運動選手之所以令人敬佩是因為刻苦勤奮、堅毅不屈、向著目標邁進的精神
更難能可貴的就是勝不驕敗不餒的態度
這一次,完完全全在中華隊身上體現出來
我真的好驕傲台灣能有這些優秀的選手
在這煩悶的日子,用短短兩週帶給台灣人無比的感動
也用精彩的比賽告訴台灣人:
只要心中有夢,就勇敢去追吧!
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會不會是站上獎台的那個人
唯有堅持到最後才會知道答案
謝謝所有選手、教練、物理治療師、幕後團隊的付出
因為有你們,才讓世界看到台灣
也謝謝日本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成功辦成這次奧運(對不起我之前一直唱衰)
日本の皆様、お疲れ様でした!
幸好幸好,2021有奧運
在亂世之中看到一絲盼望
--
甚至連開幕式都沒看,還是我哥跟我講才知道有超級變變變的環節
大概是楊勇緯奪牌之後才開始關注一些賽事
一向不看運動比賽的我這次會這麼狂熱,連我自己也嚇到了
除了這次中華隊表現太好之外
運動員各方面的素質都提升也是令我很驚喜的部分
我特別喜歡看專訪
可能是以前偏頗的刻板印象
覺得運動員表達能力都不太好
但我注意到這次的選手口條都很好
不僅是李智凱、郭婞淳這種早就家喻戶曉、習慣接受訪問的明星選手
王冠閎、林昀儒兩位19歲的大男孩也展現出超齡的成熟態度
麟洋配更不用說,謙遜有禮和可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印象最深的是前幾天看麟洋接受訪問時,他們說奪牌之後他們就提醒彼此不要有大頭症
「要攀上世界巔峰很難,但要跌下來很快」
才拿金牌幾天,不是應該沈浸在榮耀和喜悅中嗎?
真的很驚訝他們會有如此的發言
運動比賽之所以好看是因為不到最後一刻不知道誰是贏家
運動選手之所以令人敬佩是因為刻苦勤奮、堅毅不屈、向著目標邁進的精神
更難能可貴的就是勝不驕敗不餒的態度
這一次,完完全全在中華隊身上體現出來
我真的好驕傲台灣能有這些優秀的選手
在這煩悶的日子,用短短兩週帶給台灣人無比的感動
也用精彩的比賽告訴台灣人:
只要心中有夢,就勇敢去追吧!
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會不會是站上獎台的那個人
唯有堅持到最後才會知道答案
謝謝所有選手、教練、物理治療師、幕後團隊的付出
因為有你們,才讓世界看到台灣
也謝謝日本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成功辦成這次奧運(對不起我之前一直唱衰)
日本の皆様、お疲れ様でした!
幸好幸好,2021有奧運
在亂世之中看到一絲盼望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By Edith
at 2021-08-13T02:27
at 2021-08-13T02:27
By Rae
at 2021-08-17T05:23
at 2021-08-17T05:23
By Faithe
at 2021-08-21T08:19
at 2021-08-21T08:19
By Ula
at 2021-08-25T11:16
at 2021-08-25T11:16
By Bennie
at 2021-08-29T14:12
at 2021-08-29T14:12
By Sierra Rose
at 2021-09-02T17:08
at 2021-09-02T17:08
By Annie
at 2021-09-06T20:05
at 2021-09-06T20:05
By Anonymous
at 2021-09-10T23:01
at 2021-09-10T23:01
By Christine
at 2021-09-15T01:57
at 2021-09-15T01:57
By Eden
at 2021-09-19T04:54
at 2021-09-19T04:54
By Kyle
at 2021-09-23T07:50
at 2021-09-23T07:50
By Cara
at 2021-09-27T10:46
at 2021-09-27T10:46
By Rosalind
at 2021-10-01T13:43
at 2021-10-01T13:43
By Eartha
at 2021-10-05T16:39
at 2021-10-05T16:39
By Quanna
at 2021-10-09T19:35
at 2021-10-09T19:35
Related Posts
東奧馬拉松30人高溫棄賽 包括2012年金牌
By Eartha
at 2021-08-08T23:12
at 2021-08-08T23:12
台灣何時能再出主流運動裡很強的選手?
By Hazel
at 2021-08-08T23:11
at 2021-08-08T23:11
這次台灣進步的原因
By Damian
at 2021-08-08T23:10
at 2021-08-08T23:10
哪個項目少了觀眾進場 氣氛影響最大
By Lucy
at 2021-08-08T23:10
at 2021-08-08T23:10
感謝2020東京奧運台灣英雄(發錢)
By Isla
at 2021-08-08T23:07
at 2021-08-08T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