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隊第二窗口賽期感想 - 籃球

By Kelly
at 2018-02-26T00:52
at 2018-02-26T00:52
Table of Contents
中華隊第二窗口賽期感想
Published 25-02-2018 04:14 by 朱彥碩
中華隊結束了第二窗口賽期的兩場比賽。兩個都是艱難的客場比賽,70比69戰勝日本,68
比88輸給澳洲20分。這個結果,我認為還不錯。本來就沒有預期會贏澳洲,甚至對日本,
賽前也是普遍不看好。但是能拿下日本,至少克服了客場的問題,相信要是再戰日本時,
會比較有自信心。
不過,這兩場球,我看的是另外兩件事。我當然曉得籃協沒什麼錢和資源大搞集訓,我講
的是比較實際、能力所能及去改變的問題。
● SBL球員的對抗性與重量訓練還需要再加強
這一輪,中華隊打得最出色的球員,除了Quincy Davis外,當屬陳盈駿與胡瓏貿。第一場
兩人各得15分,第二場阿駿拿了22分,胡瓏貿還是得了15分。同樣是在CBA打球的周儀翔
燒差點,但也還可以。別忘了一件事:陳盈駿與胡瓏貿,都沒有打過SBL,都是去美國讀
書後,回來就直接去CBA。而在SBL的本土球員,表現就不那麼搶眼。還記得嗎?2013年的
亞錦賽,那一次的輝煌,即使是非CBA球員的蔡文誠、呂政儒都有很出色的表現。
問題還是在於SBL本身的對抗性比較不夠。比如周伯勳,我對他其實不是印象很深,走在
路上我也認不出來的那種,但是看他比賽的時候,個頭小一號也就算了,跟胡瓏貿身上的
肌肉對比,就是差距不小。現代的籃球,固然投射能力很重要,但是沒有對抗就沒有一切
,台灣目前的SBL球員,在這方面還是需要加油。
很多時候並不是台灣的球員對抗能力不行,而是沒有那種環境時,驟然碰到對抗能力很強
的球隊時,會變得很不習慣。現在澳洲與紐西蘭都已經併入亞洲比賽了,以往移地訓練喜
歡跑日本韓國菲律賓的模式,似乎也要改一改。我們不可能有像大陸那樣的高度,只能在
對抗上不輸人。
這就好比日本女籃,日本女籃一向以技術見長,但對抗性始終上不來,等到有了渡嘉敷來
夢等新一批的球員上來後,對抗性增強,再佐以她們原有的技術,成績自然就好了。台灣
球員的籃球智商不低,但身材不如人也沒有辦法,只有在對抗性上下功夫。對抗經驗與對
抗本錢,這兩者缺一不可,未來應該是SBL各球隊需要走的方向。
● 台灣籃球的萬年痼疾:罰球
對日本一戰,中華隊罰23中13;對澳洲隊,罰21中14,總計罰44中27,剛剛過六成的命中
率。說難聽點,這種罰球能力,沒輸日本已經偷笑了。
罰球問題也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中華隊了,年年講,年年還是出現。是因為沒練嗎?我不相
信。去看看SBL各隊的罰球命中率,好像你還真能知道些什麼:沒人把這基本的技術,視
作一個認真的課題。大家普遍認為,罰球就是多練就好,但事實是,多練只是必要的手段
之一。如何把練的成果可以展現在球場上,這又是另一回事。難道中華隊這些球員不練罰
球?我才不信。但每回上了場,罰超過20球以上的比賽,命中率很少上得來的。
說白了吧!台灣有真正的投籃教練嗎?有請過投籃教練嗎?現在看來,沒有。台灣很欠缺
這種專項技術型的籃球教練,大部分的教練還是專精在球員的基本訓練以及戰術上。NBA
是當然有這種教練,一個好的投籃教練甚至可以幫助一支球隊整個賽季的罰球命中率提升
百分之五以上。你就算一算,這可以多多少分?如果練了半天戰術就是要多進一兩球,結
果在罰球線上就輕易丟失,那不會很累嗎?我把罰球比喻為圍棋中的收官技術,我自己下
圍棋的,當然知道收官對於一盤棋的重要性,贏棋下輸或是翻盤往往就在這裡。不重視罰
球,過去我們吃過這樣的虧,未來我們還要吃這樣的虧。
如果中華隊的罰球,不要多,75%就好,對日本那一場可能可以多4、5分,這可能就差這
麼一點就晉級了,而現在這種賽制,對於每一分都要錙銖必較的,我真的呼籲,籃協如果
用點心看問題,請個美國的投籃教練前來,那怕是短期的指導,也會對球員產生一些效果
。罰球,並不僅是練習問題,也不僅是心態問題,請投籃教練來就是希望看看能不能找到
技術上的問題。如果我們的罰球始終保持在這種水準,那等待我們的將是數不完的苦戰,
打誰都苦。
來源: http://tinyurl.com/y9d9udtg
--
Published 25-02-2018 04:14 by 朱彥碩
中華隊結束了第二窗口賽期的兩場比賽。兩個都是艱難的客場比賽,70比69戰勝日本,68
比88輸給澳洲20分。這個結果,我認為還不錯。本來就沒有預期會贏澳洲,甚至對日本,
賽前也是普遍不看好。但是能拿下日本,至少克服了客場的問題,相信要是再戰日本時,
會比較有自信心。
不過,這兩場球,我看的是另外兩件事。我當然曉得籃協沒什麼錢和資源大搞集訓,我講
的是比較實際、能力所能及去改變的問題。
● SBL球員的對抗性與重量訓練還需要再加強
這一輪,中華隊打得最出色的球員,除了Quincy Davis外,當屬陳盈駿與胡瓏貿。第一場
兩人各得15分,第二場阿駿拿了22分,胡瓏貿還是得了15分。同樣是在CBA打球的周儀翔
燒差點,但也還可以。別忘了一件事:陳盈駿與胡瓏貿,都沒有打過SBL,都是去美國讀
書後,回來就直接去CBA。而在SBL的本土球員,表現就不那麼搶眼。還記得嗎?2013年的
亞錦賽,那一次的輝煌,即使是非CBA球員的蔡文誠、呂政儒都有很出色的表現。
問題還是在於SBL本身的對抗性比較不夠。比如周伯勳,我對他其實不是印象很深,走在
路上我也認不出來的那種,但是看他比賽的時候,個頭小一號也就算了,跟胡瓏貿身上的
肌肉對比,就是差距不小。現代的籃球,固然投射能力很重要,但是沒有對抗就沒有一切
,台灣目前的SBL球員,在這方面還是需要加油。
很多時候並不是台灣的球員對抗能力不行,而是沒有那種環境時,驟然碰到對抗能力很強
的球隊時,會變得很不習慣。現在澳洲與紐西蘭都已經併入亞洲比賽了,以往移地訓練喜
歡跑日本韓國菲律賓的模式,似乎也要改一改。我們不可能有像大陸那樣的高度,只能在
對抗上不輸人。
這就好比日本女籃,日本女籃一向以技術見長,但對抗性始終上不來,等到有了渡嘉敷來
夢等新一批的球員上來後,對抗性增強,再佐以她們原有的技術,成績自然就好了。台灣
球員的籃球智商不低,但身材不如人也沒有辦法,只有在對抗性上下功夫。對抗經驗與對
抗本錢,這兩者缺一不可,未來應該是SBL各球隊需要走的方向。
● 台灣籃球的萬年痼疾:罰球
對日本一戰,中華隊罰23中13;對澳洲隊,罰21中14,總計罰44中27,剛剛過六成的命中
率。說難聽點,這種罰球能力,沒輸日本已經偷笑了。
罰球問題也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中華隊了,年年講,年年還是出現。是因為沒練嗎?我不相
信。去看看SBL各隊的罰球命中率,好像你還真能知道些什麼:沒人把這基本的技術,視
作一個認真的課題。大家普遍認為,罰球就是多練就好,但事實是,多練只是必要的手段
之一。如何把練的成果可以展現在球場上,這又是另一回事。難道中華隊這些球員不練罰
球?我才不信。但每回上了場,罰超過20球以上的比賽,命中率很少上得來的。
說白了吧!台灣有真正的投籃教練嗎?有請過投籃教練嗎?現在看來,沒有。台灣很欠缺
這種專項技術型的籃球教練,大部分的教練還是專精在球員的基本訓練以及戰術上。NBA
是當然有這種教練,一個好的投籃教練甚至可以幫助一支球隊整個賽季的罰球命中率提升
百分之五以上。你就算一算,這可以多多少分?如果練了半天戰術就是要多進一兩球,結
果在罰球線上就輕易丟失,那不會很累嗎?我把罰球比喻為圍棋中的收官技術,我自己下
圍棋的,當然知道收官對於一盤棋的重要性,贏棋下輸或是翻盤往往就在這裡。不重視罰
球,過去我們吃過這樣的虧,未來我們還要吃這樣的虧。
如果中華隊的罰球,不要多,75%就好,對日本那一場可能可以多4、5分,這可能就差這
麼一點就晉級了,而現在這種賽制,對於每一分都要錙銖必較的,我真的呼籲,籃協如果
用點心看問題,請個美國的投籃教練前來,那怕是短期的指導,也會對球員產生一些效果
。罰球,並不僅是練習問題,也不僅是心態問題,請投籃教練來就是希望看看能不能找到
技術上的問題。如果我們的罰球始終保持在這種水準,那等待我們的將是數不完的苦戰,
打誰都苦。
來源: http://tinyurl.com/y9d9udtg
--
Tags:
籃球
All Comments

By Cara
at 2018-02-26T08:55
at 2018-02-26T08:55

By Necoo
at 2018-02-27T12:33
at 2018-02-27T12:33
習 然後教練抽人罰球 投進練習結束 沒進再一次折返跑
然後繼續抽人罰球XD

By Regina
at 2018-03-03T12:31
at 2018-03-03T12:31
經驗 也就局限住了 更遑論很多教練大學後就不打球 沒感受
過更高端技術長怎樣

By Anonymous
at 2018-03-08T07:49
at 2018-03-08T07:49

By James
at 2018-03-13T05:16
at 2018-03-13T05:16

By Belly
at 2018-03-17T06:15
at 2018-03-17T06:15
奔跑+碰撞,很多球員們罰球時肌肉就不穩定了

By David
at 2018-03-21T20:50
at 2018-03-21T20:50
該要期待周柏臣來做的

By Emma
at 2018-03-23T03:45
at 2018-03-23T03:45
D

By Catherine
at 2018-03-23T21:13
at 2018-03-23T21:13

By Blanche
at 2018-03-27T15:36
at 2018-03-27T15:36

By Kyle
at 2018-03-31T16:35
at 2018-03-31T16:35
周不會投籃,還有581摸毛犯要改

By Tom
at 2018-04-04T07:57
at 2018-04-04T07:57
必練的,罰球是最好得分但也是考驗球員的U全場抗壓
性

By Hazel
at 2018-04-05T08:59
at 2018-04-05T08:59

By Isla
at 2018-04-07T11:30
at 2018-04-07T11:30

By Tracy
at 2018-04-12T09:45
at 2018-04-12T09:45

By Wallis
at 2018-04-16T11:22
at 2018-04-16T11:22
罰球都很爛這干天份跟協調性什麼關係

By Emma
at 2018-04-19T01:09
at 2018-04-19T01:09

By Ethan
at 2018-04-20T19:57
at 2018-04-20T19:57

By Jacky
at 2018-04-21T01:50
at 2018-04-21T01:50
以查證。高強度對抗 各國都吃不消的

By Sarah
at 2018-04-22T19:30
at 2018-04-22T19:30
方標球 是完全不同的

By Margaret
at 2018-04-22T21:38
at 2018-04-22T21:38

By Jessica
at 2018-04-23T07:19
at 2018-04-23T07:19

By Lily
at 2018-04-24T13:25
at 2018-04-24T13:2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04-29T06:38
at 2018-04-29T06:38
懂?

By Ida
at 2018-04-30T04:36
at 2018-04-30T04:36
本兩場罰球大概62.2% 希望更好是沒錯 但也不希望大家
誤以為台灣特別差

By Puput
at 2018-05-03T16:49
at 2018-05-03T16:49

By Charlotte
at 2018-05-05T05:05
at 2018-05-05T05:05

By Iris
at 2018-05-08T13:40
at 2018-05-08T13:40

By Hazel
at 2018-05-10T23:07
at 2018-05-10T23:07
度的球賽 命中率也是下降。中華隊本身就不是很有體型優
勢的球隊 對抗性不夠是必然 東亞國家也只有賓賓較突出。
中國也是靠身材大人一號 才有對抗性

By Harry
at 2018-05-12T01:20
at 2018-05-12T01:20

By James
at 2018-05-14T23:30
at 2018-05-14T23:30
也有幾顆 難道要怪他罰球差? 每場一扛多 扛210的中鋒 會
下降也是必然的

By Ina
at 2018-05-17T05:05
at 2018-05-17T05:05
當然要更進步 球評跟鄉民一樣只會打嘴砲 也不會想辦法

By Andy
at 2018-05-19T13:11
at 2018-05-19T13:11

By Christine
at 2018-05-22T08:50
at 2018-05-22T08:50

By Irma
at 2018-05-23T11:56
at 2018-05-23T11:56

By Madame
at 2018-05-27T19:04
at 2018-05-27T19:04

By Sandy
at 2018-05-30T07:03
at 2018-05-30T07:03
來

By Edwina
at 2018-06-02T06:04
at 2018-06-02T06:04

By Selena
at 2018-06-03T14:24
at 2018-06-03T14:24

By Noah
at 2018-06-08T00:00
at 2018-06-08T00:00

By Frederica
at 2018-06-12T06:28
at 2018-06-12T06:28

By Oliver
at 2018-06-15T20:59
at 2018-06-15T20:59
可以專心為之 不必像籃球一樣常要顧慮其他

By Tom
at 2018-06-17T10:43
at 2018-06-17T10:43

By Linda
at 2018-06-20T11:17
at 2018-06-20T11:17

By Zanna
at 2018-06-22T00:40
at 2018-06-22T00:40

By Franklin
at 2018-06-23T21:13
at 2018-06-23T21:13

By Yuri
at 2018-06-24T08:49
at 2018-06-24T08:49

By Vanessa
at 2018-06-27T07:53
at 2018-06-27T07:53

By Oscar
at 2018-06-28T02:47
at 2018-06-28T02:47

By Isabella
at 2018-06-30T22:04
at 2018-06-30T22:04
實力比我們強或差不多的對手確實可以更有贏球機會

By William
at 2018-07-01T19:51
at 2018-07-01T19:51
Related Posts
李亦伸:中華男籃拚出態度

By Bethany
at 2018-02-25T21:55
at 2018-02-25T21:55
加入 阿鼎 阿敏 阿錚 才是完全體

By Rae
at 2018-02-25T20:35
at 2018-02-25T20:35
菲律賓內線 June Fajardo 怎對付?

By David
at 2018-02-25T20:13
at 2018-02-25T20:13
明年還會有夢想家嗎?

By Vanessa
at 2018-02-25T20:03
at 2018-02-25T20:03
ABL/弗迪42分雙二十、陳昱翰19分 夢想家

By Daniel
at 2018-02-25T19:38
at 2018-02-25T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