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的打擊到底是怎麼進步的? - 棒球

By Poppy
at 2018-11-15T14:15
at 2018-11-15T14:1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TaylorMade (Rac LT 05)》之銘言:
: 說沒進步 不太可能
: 一些國外的打擊教練 打擊技巧 有進來
: 自然會有進步
: 但進步的幅度.... 和國外的差距 只有越拉越大
: 為什麼?
: 因為就只有四隊打來打去 對各隊投手都太孰悉了啦
: 而且中職多久沒出現 宰制力很猛的土投?
: 請來的洋投說真的 層級也不夠 就已經可以屠殺中職打者了
: ps.這20年來 對日韓一軍投手 一場得超過3分得有幾場.....
教練團的觀念進步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20年前, 球評還會告訴你一個打者打擊率超過.25就是不錯的打者.
但現在不管是打擊或投球數據, 都不是簡單的看打擊率或防禦率,
更多的參考要素可以遴選出真正有實力或者培養真正有潛力的打者.
另外, 台灣以前有長打力的選手就那幾個, 但現在能被選入國家隊的,
都有相當的長打能力, 而且已經在CPBL經過三洋投不斷的淬煉.
但台灣代表隊的得分能力還是很有問題, 最明顯的就是P12,
去看攻守紀錄, 會發現台灣在12支球隊中打出的HR總數是屬一屬二的,
每場安打數也與對手在伯仲之間, 但得分卻沒有明顯比較多,
也就是大部份時候擊出HR, 依然都只有一分打點.
要是沒有這種長打力, 得分恐怕會更慘.
至於說和國外的差距有沒有越來越大, 這很難說,
普遍來說台灣運動選手面臨大賽的心理素質沒有比別的國家選手好,
在本來就不比別人強時, 你要看到爆冷或意外的結果機會就更不存在,
穩穩的取得本來該輸球的結果, 會讓球迷覺得好像進步不是那樣大.
--
: 說沒進步 不太可能
: 一些國外的打擊教練 打擊技巧 有進來
: 自然會有進步
: 但進步的幅度.... 和國外的差距 只有越拉越大
: 為什麼?
: 因為就只有四隊打來打去 對各隊投手都太孰悉了啦
: 而且中職多久沒出現 宰制力很猛的土投?
: 請來的洋投說真的 層級也不夠 就已經可以屠殺中職打者了
: ps.這20年來 對日韓一軍投手 一場得超過3分得有幾場.....
教練團的觀念進步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20年前, 球評還會告訴你一個打者打擊率超過.25就是不錯的打者.
但現在不管是打擊或投球數據, 都不是簡單的看打擊率或防禦率,
更多的參考要素可以遴選出真正有實力或者培養真正有潛力的打者.
另外, 台灣以前有長打力的選手就那幾個, 但現在能被選入國家隊的,
都有相當的長打能力, 而且已經在CPBL經過三洋投不斷的淬煉.
但台灣代表隊的得分能力還是很有問題, 最明顯的就是P12,
去看攻守紀錄, 會發現台灣在12支球隊中打出的HR總數是屬一屬二的,
每場安打數也與對手在伯仲之間, 但得分卻沒有明顯比較多,
也就是大部份時候擊出HR, 依然都只有一分打點.
要是沒有這種長打力, 得分恐怕會更慘.
至於說和國外的差距有沒有越來越大, 這很難說,
普遍來說台灣運動選手面臨大賽的心理素質沒有比別的國家選手好,
在本來就不比別人強時, 你要看到爆冷或意外的結果機會就更不存在,
穩穩的取得本來該輸球的結果, 會讓球迷覺得好像進步不是那樣大.
--
Tags:
棒球
All Comments

By Quintina
at 2018-11-19T15:20
at 2018-11-19T15:20

By Valerie
at 2018-11-24T06:36
at 2018-11-24T06:36

By Edith
at 2018-11-28T06:30
at 2018-11-28T06:30

By Audriana
at 2018-11-28T09:49
at 2018-11-28T09:49

By Catherine
at 2018-11-30T14:58
at 2018-11-30T14:58

By Mia
at 2018-12-01T00:29
at 2018-12-01T00:29
熟了加上極度痛苦的好球帶 只能往中間投不被打死才怪
Related Posts
讀賣巨人評價:大王實在太貴

By Hamiltion
at 2018-11-15T14:08
at 2018-11-15T14:08
三年前的今日 12強賽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8-11-15T14:00
at 2018-11-15T14:00
洋基觀望馬查多又想補先發 考慮交易他

By Olga
at 2018-11-15T14:00
at 2018-11-15T14:00
歷史上的今天-P12波多黎各再見滿貫砲

By Queena
at 2018-11-15T13:56
at 2018-11-15T13:56
右投左打可以不可以左右開弓

By Liam
at 2018-11-15T13:52
at 2018-11-15T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