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不再像打擊練習 投打均衡比賽更好 - 棒球

By Callum
at 2018-10-11T12:15
at 2018-10-11T12:15
Table of Contents
新聞完整標題:
中職/不再像打擊練習 投打均衡比賽更好看
新聞作者和時間:
2018-10-11 07:00Tzuyi
新聞來源:
udn體育
新聞全文:
近十年來,前六年中華職棒平均每場全壘打僅約1支,到了2015年開始,義大犀牛高國輝以
個人單季39支全壘打打破紀錄,正式宣告打擊稱王時代的到來。這四年的平均每場全壘打多
達2支,比過去高出了一倍的數量。其中2016年眾家重砲手火力全開,高國輝及林智勝更是
雙雙突破30轟,聯盟全壘打更是產量高達603支,達到歷史新高。
隨著球迷及球評關注後,官方即使不承認用球問題,但還是下修球的恢復係數,另外還放寬
好球帶。全壘打產量確實有所改變,從最高峰平均單場2.5支,去年的2.1支,至今年僅剩約
1.7支。雖然仍是比以往高,但逐年減少約100支全壘打,今年與2016年相比減少約200轟,
讓新聞版面不再全被打者佔據,令人驚豔的投手演出也開始出現。
https://i.imgur.com/Hs1lqkz.jpg
中職本季雖然平均每場全壘打仍然偏高,但與前三年比已算大幅減少,投手降低被轟頻率後
表現更加穩定了! Tzuyi製表
中職整體投手表現在2016年慘不忍睹,聯盟平均防禦率高達5.95,其中義大的5.33將平均拉
低,其他3隊都高於6。當年防禦率王的成績3.98,也是史上最高,比前幾年高出約1.5分。
不過去年聯盟平均防禦率開始下修至4.96,今年目前為4.73,逐年有下滑的趨勢,今年僅有
中信的防禦率高於5,各隊投手表現逐漸步入正軌。
而今年最令球迷津津樂道,從全壘打競逐,變成是已經出現的3場無安打比賽。過去中華職
棒28年間例行賽僅發生6場,而且最近一場要回溯至2008年,季後賽則是在2015年出現1場。
這樣的紀錄,對於這幾年幾乎輕碰球,就能飛出大牆的中職而言,原本是奢求的願望,現在
竟然出現不只一場。其中統一獅隊瑞安的無安打比賽,更是聯盟史上首次「完全比賽」。這
場比賽是世界職棒中,繼2012年Félix Hernández後,睽違6年的完全比賽,更是亞洲職棒
,繼1994年槙原寛己後,超過20年以上再現。
在打擊年盛行的時候,無法預料哪隊會突然長打爆發,因此數據僅供參考,常常失去合理性
。因為比賽前段的混戰,先發投手局數縮短,漸漸演變成誰能夠擁有鐵牛棚,就成為挑戰冠
軍金盃的關鍵。2016及2017年,義大及Lamigo都是因為投手能較出色而脫穎而出。但今年很
特別的是,沒有哪一隊投手特別突出,各隊都有兩位洋投在防禦率榜前十傑,發揮的很平均
,而且能夠延長投球局數,讓洋投影響甚鉅的中職,戰績需要到最後才分出勝負,甚至一度
在球季三分之二左右時,頭尾僅3場差,增加比賽的精采度。
投打邁向均衡後,本土投手獲得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除了出現10勝級的施子謙外,各隊也
不再只是洋投投一休四,讓更多本土投手獲得先發機會。雖然目前除了獅隊以外,其他球隊
都還沒有兩位固定本土先發,但已經不是大海撈針,每個月期待的人選都不同,規劃為先發
的球員已有雛型。這對未來的職棒,或是國際賽事,先發投手這環節問題應能稍微改善。
不過從打擊年漸入投打均衡,還是必須經歷陣痛期。或許是因為球的恢復係數改變,因此球
擊出來的軌跡及彈跳與以往不同,加上野手練習偏重打擊,造成過多的守備失誤,今年各隊
的失誤率除了富邦外,其他三隊都下滑,或許就是受到影響。另外對於強打多的球隊,當球
從輕易出牆變牆前接殺,如果一時無法找出解決方法,恐怕就會像富邦一樣,越被期待越讓
球迷受傷害。
整體而言,雖然今年全壘打銳減,但無損球迷的興致,尤其投手的優異表現更是讓球迷大力
讚賞。若各隊能夠維持這樣的表現,並加強守備環節,調整失去長打的攻擊策略,這樣的中
職比賽會更好看,也會更正常化,不會變成整季的打擊練習!
新網連結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14867?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備註:
今年這樣真的算是很好
投手整體都有明顯進步
打者也還是有很突出表現的
不想前3年那種誇張打擊
也沒有過去完全偏投手
--
中職/不再像打擊練習 投打均衡比賽更好看
新聞作者和時間:
2018-10-11 07:00Tzuyi
新聞來源:
udn體育
新聞全文:
近十年來,前六年中華職棒平均每場全壘打僅約1支,到了2015年開始,義大犀牛高國輝以
個人單季39支全壘打打破紀錄,正式宣告打擊稱王時代的到來。這四年的平均每場全壘打多
達2支,比過去高出了一倍的數量。其中2016年眾家重砲手火力全開,高國輝及林智勝更是
雙雙突破30轟,聯盟全壘打更是產量高達603支,達到歷史新高。
隨著球迷及球評關注後,官方即使不承認用球問題,但還是下修球的恢復係數,另外還放寬
好球帶。全壘打產量確實有所改變,從最高峰平均單場2.5支,去年的2.1支,至今年僅剩約
1.7支。雖然仍是比以往高,但逐年減少約100支全壘打,今年與2016年相比減少約200轟,
讓新聞版面不再全被打者佔據,令人驚豔的投手演出也開始出現。
https://i.imgur.com/Hs1lqkz.jpg
中職本季雖然平均每場全壘打仍然偏高,但與前三年比已算大幅減少,投手降低被轟頻率後
表現更加穩定了! Tzuyi製表
中職整體投手表現在2016年慘不忍睹,聯盟平均防禦率高達5.95,其中義大的5.33將平均拉
低,其他3隊都高於6。當年防禦率王的成績3.98,也是史上最高,比前幾年高出約1.5分。
不過去年聯盟平均防禦率開始下修至4.96,今年目前為4.73,逐年有下滑的趨勢,今年僅有
中信的防禦率高於5,各隊投手表現逐漸步入正軌。
而今年最令球迷津津樂道,從全壘打競逐,變成是已經出現的3場無安打比賽。過去中華職
棒28年間例行賽僅發生6場,而且最近一場要回溯至2008年,季後賽則是在2015年出現1場。
這樣的紀錄,對於這幾年幾乎輕碰球,就能飛出大牆的中職而言,原本是奢求的願望,現在
竟然出現不只一場。其中統一獅隊瑞安的無安打比賽,更是聯盟史上首次「完全比賽」。這
場比賽是世界職棒中,繼2012年Félix Hernández後,睽違6年的完全比賽,更是亞洲職棒
,繼1994年槙原寛己後,超過20年以上再現。
在打擊年盛行的時候,無法預料哪隊會突然長打爆發,因此數據僅供參考,常常失去合理性
。因為比賽前段的混戰,先發投手局數縮短,漸漸演變成誰能夠擁有鐵牛棚,就成為挑戰冠
軍金盃的關鍵。2016及2017年,義大及Lamigo都是因為投手能較出色而脫穎而出。但今年很
特別的是,沒有哪一隊投手特別突出,各隊都有兩位洋投在防禦率榜前十傑,發揮的很平均
,而且能夠延長投球局數,讓洋投影響甚鉅的中職,戰績需要到最後才分出勝負,甚至一度
在球季三分之二左右時,頭尾僅3場差,增加比賽的精采度。
投打邁向均衡後,本土投手獲得更多嶄露頭角的機會。除了出現10勝級的施子謙外,各隊也
不再只是洋投投一休四,讓更多本土投手獲得先發機會。雖然目前除了獅隊以外,其他球隊
都還沒有兩位固定本土先發,但已經不是大海撈針,每個月期待的人選都不同,規劃為先發
的球員已有雛型。這對未來的職棒,或是國際賽事,先發投手這環節問題應能稍微改善。
不過從打擊年漸入投打均衡,還是必須經歷陣痛期。或許是因為球的恢復係數改變,因此球
擊出來的軌跡及彈跳與以往不同,加上野手練習偏重打擊,造成過多的守備失誤,今年各隊
的失誤率除了富邦外,其他三隊都下滑,或許就是受到影響。另外對於強打多的球隊,當球
從輕易出牆變牆前接殺,如果一時無法找出解決方法,恐怕就會像富邦一樣,越被期待越讓
球迷受傷害。
整體而言,雖然今年全壘打銳減,但無損球迷的興致,尤其投手的優異表現更是讓球迷大力
讚賞。若各隊能夠維持這樣的表現,並加強守備環節,調整失去長打的攻擊策略,這樣的中
職比賽會更好看,也會更正常化,不會變成整季的打擊練習!
新網連結網址: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414867?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備註:
今年這樣真的算是很好
投手整體都有明顯進步
打者也還是有很突出表現的
不想前3年那種誇張打擊
也沒有過去完全偏投手
--
Tags:
棒球
All Comments

By Liam
at 2018-10-12T12:19
at 2018-10-12T12:19

By Annie
at 2018-10-16T18:01
at 2018-10-16T18:01

By Erin
at 2018-10-16T22:15
at 2018-10-16T22:15

By Adele
at 2018-10-20T17:38
at 2018-10-20T17:38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0-24T07:14
at 2018-10-24T07:14

By Todd Johnson
at 2018-10-27T19:11
at 2018-10-27T19:11

By Agatha
at 2018-10-30T23:57
at 2018-10-30T23:57

By Charlotte
at 2018-11-04T05:51
at 2018-11-04T05:51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1-08T06:17
at 2018-11-08T06:17

By William
at 2018-11-08T09:31
at 2018-11-08T09:31

By Hedwig
at 2018-11-11T12:40
at 2018-11-11T12:40

By Liam
at 2018-11-15T09:21
at 2018-11-15T09:21

By Lucy
at 2018-11-19T05:37
at 2018-11-19T05:37

By Carol
at 2018-11-23T06:09
at 2018-11-23T06:09

By Daph Bay
at 2018-11-25T02:12
at 2018-11-25T02:12

By Eartha
at 2018-11-29T08:13
at 2018-11-29T08:13

By Anonymous
at 2018-12-01T07:41
at 2018-12-01T07:41

By Michael
at 2018-12-01T18:11
at 2018-12-01T18:11

By Robert
at 2018-12-06T04:21
at 2018-12-06T04:21

By Edith
at 2018-12-06T22:46
at 2018-12-06T22:46

By Vanessa
at 2018-12-11T21:19
at 2018-12-11T21:19

By Belly
at 2018-12-13T16:57
at 2018-12-13T16:5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12-14T15:25
at 2018-12-14T15:25

By Queena
at 2018-12-15T09:07
at 2018-12-15T09:07

By Dora
at 2018-12-20T04:20
at 2018-12-20T04:20

By Ula
at 2018-12-21T20:10
at 2018-12-21T20:10

By Doris
at 2018-12-22T18:19
at 2018-12-22T18:19

By Andrew
at 2018-12-25T13:44
at 2018-12-25T13:44

By Cara
at 2018-12-28T23:06
at 2018-12-28T23:06

By Victoria
at 2019-01-02T02:31
at 2019-01-02T02:31

By Sierra Rose
at 2019-01-07T02:22
at 2019-01-07T02:22

By George
at 2019-01-11T01:09
at 2019-01-11T01:0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1-15T01:47
at 2019-01-15T01:47

By Heather
at 2019-01-17T08:03
at 2019-01-17T08:03

By Isabella
at 2019-01-20T18:19
at 2019-01-20T18:19

By Annie
at 2019-01-25T13:06
at 2019-01-25T13:06
Related Posts
為什麼感覺中職例行賽結束賽季就結束了

By Rosalind
at 2018-10-11T11:45
at 2018-10-11T11:45
布萊恩看不上62億 拒絕小熊延長合約

By Mary
at 2018-10-11T11:35
at 2018-10-11T11:35
要打棒球要怎麼入門比較容易?

By Kristin
at 2018-10-11T10:51
at 2018-10-11T10:51
橫濱內野手Lopez本季守備率1

By Brianna
at 2018-10-11T10:50
at 2018-10-11T10:50
中職賽制應鼓勵往上打 而非往下踩

By Regina
at 2018-10-11T10:45
at 2018-10-11T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