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強在哪裡? - 籃球

By Kama
at 2022-07-02T16:14
at 2022-07-02T16:14
Table of Contents
那個
我新北國王島啦
你的重點就是籃球是一項靠身體素質的運動,所以黑人>白人>亞洲人,並且中國因為人口眾多,理所當然可以選出菁英籃球員,並且中國有NBA經驗的球員輔助發展
1.身體素質
你說黑人有最強的身體素質我同意
白人因為基因跟飲食所以長得高大、打球很聰明我也認同
但是中國跟台灣兩個國家都是漢人血統為主、飲食差異也不大,沒道理中國能選出問鼎NBA身體素質的潛力球員而台灣不行
後面提到中國人口多、競爭激烈,所以一抓一大把周琦、姚明或是林志傑,他們又在非常競爭的環境下磨練出頂尖球技
不過有個國家可以說是中國的反例-韓國
根據FIBA男子籃球的排名(https://reurl.cc/QLQDAO),中國29名、韓國30名、台灣69名
這代表中國擁有14.02億人口的強大基因篩選、競爭篩選
比起韓國5178萬人口來說居然只多出1名的優勢?
難道這1名之差會是整個亞洲男子籃球的巨大鴻溝嗎?
不過當我們看過中國和韓國在2019年世界盃的表現(中國77:韓國73)
應該是不會認為兩隊的差異有多大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TlySB0hYo
2.擁有NBA經驗的球員
台灣的確沒有NBA經驗的球員,但這個會是最重要的嗎?
我們的洋將、教練很多都待過NBA的球隊,現有的戰術跟訓練方式都仿照NBA水準,所以球員的自主訓練或是透過比賽訓練的部份應該是越來越好
如果要證明擁有NBA經驗的球員跟一個國家的籃球強度不見得相關
我們可能又要舉韓國為例了
先說中國在1999年就有球員打入NBA,後續進入NBA的籃球員也非常多
韓國則是到了2004年才出現首位NBA球員,然後幾乎就沒了
不管時間跟數量來說,韓國在NBA球員上面都處於劣勢,但是國際表現卻沒有比中國遜色多少
3.對於籃球的發展
我這邊懶得找數據了,就我所知韓國並不是一個很積極發展籃球運動的國家,至少會排在演藝事業、資訊科技之後,剩下的資源再由體育這塊跟其他領域共同瓜分,而且體育主要培育的人才應該是足球(感謝網友提醒)
反觀中國有多大撒幣就不用多說
但資源的投入好像也很難證明中國贏了大多數亞洲國家,卻跟韓國差異甚微的原因
4.犯規能力
至於我說犯規戰術可以做為變強的突破口,原因前篇有提到了,總結就是犯規能力是籃球員基本且必備的能力,而比賽場上除了正規戰術,能夠改變戰局的就是犯規戰術
當然有的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我只想問,一場四節大概48分鐘的比賽,你已知對手比你強、戰術又跑得比你好的情況下,要如何贏得這場比賽?
※ 引述《ai770116 (東方的神秘力量)》之銘言:
: 中國隊到底強在哪......這個問題我只能說真的很菜
: 這種問題以前是不會有人想討論的
: 因為中國隊很強對於台籃鄉民來說,就像是常識一樣,連問都不用問的問題
: 最後還得出所以要打得像喵喵一樣,不要怕犯規的結論....這到底什麼謬論
: 籃球這個運動就是身體素質,可以取決大量優勢的運動
: 黑人電白人,白人電亞洲人
: 亞洲人裡面,中國人人口最多,又真的把籃球當一回事認真發展
: 可以找出身體素質好、體能條件好、籃球智商好的球員
: 中國人電爆其他亞洲人,一點都不意外
: 要知道,中國是最多NBA資歷球員的亞洲國家,再怎麼樣都是亞洲最強
: 台灣到現在NBA資歷球員人數是0
: 這個客觀事實就可以呈現,台灣跟中國籃球實力的差距
: 2013年會贏中國隊,則是剛好那是台灣處於最顛峰時期,而中國處在換血的最弱時期
: 加上又有戴維斯助拳,所以可以在那段時期抓到幾勝
: 所以這次勝利也意識到,歸化球員的重要性
: 因為過去即使中國隊處在換血最弱時期,或是派二軍,台灣也很難贏
: 這次奧運資格賽,台灣反而是用二軍去打比賽,就不用期待這種陣容可以贏中國隊
: 會期待用這個陣容贏中國隊,到底是有多天真?
: 這個陣容輸中國隊是正常,贏中國隊才是1%的奇蹟
: 我真的認真看國際賽,大概是從2004年到現在
: 雖然我知道大家都不喜歡講「抓放論」,覺得這很沒出息
: 但是我看國際賽到現在的經驗,我認為台灣在國際賽的戰略目標
: 本來就沒有要抓中國隊這種超級強隊,再加上近期加入亞洲的澳洲跟紐西蘭
: 這三個國家本來就不是台灣短期(10年內)要抓的戰略目標
: 台灣10年內的國際賽戰略目標應該是除了中紐澳可放,其他所有的國家都要抓下來
: 這是才是相對務實的目標
: 甚至我相信可能會有人認為,中紐澳以外全抓,都算太天真的想法
: 畢竟要實現這個戰略目標,其實也不容易
: 在國際賽具體應該實施怎樣的戰術,這個就不詳談
: 畢竟籃球戰術就那幾套,差別只在教練的臨場反應,還有球員執行力
: 戴維斯在某次的訪談說過,籃球畢竟是個滿西方人風格的運動
: 言下之意,台灣如果想要進步,還是要盡可能建立與美國交流的管道
: 就像日本隊那樣,找到合適的歸化,找到不佔歸化的旅美或混血兒球員
: 然後再把國內的潛力新秀送去美國念書
: 這大概都是能夠增強球員素質的方法
: 甚至我覺得在世界疫情趨緩後,職業球隊跟美國有固定的交流計畫,也是必要的
: 包括去美國移地訓練,或者邀請強度合適的美國球隊來台灣打練習賽,都是可行的方法
--
一座都是國王的島
誰才是真正的國王呢?
--
我新北國王島啦
你的重點就是籃球是一項靠身體素質的運動,所以黑人>白人>亞洲人,並且中國因為人口眾多,理所當然可以選出菁英籃球員,並且中國有NBA經驗的球員輔助發展
1.身體素質
你說黑人有最強的身體素質我同意
白人因為基因跟飲食所以長得高大、打球很聰明我也認同
但是中國跟台灣兩個國家都是漢人血統為主、飲食差異也不大,沒道理中國能選出問鼎NBA身體素質的潛力球員而台灣不行
後面提到中國人口多、競爭激烈,所以一抓一大把周琦、姚明或是林志傑,他們又在非常競爭的環境下磨練出頂尖球技
不過有個國家可以說是中國的反例-韓國
根據FIBA男子籃球的排名(https://reurl.cc/QLQDAO),中國29名、韓國30名、台灣69名
這代表中國擁有14.02億人口的強大基因篩選、競爭篩選
比起韓國5178萬人口來說居然只多出1名的優勢?
難道這1名之差會是整個亞洲男子籃球的巨大鴻溝嗎?
不過當我們看過中國和韓國在2019年世界盃的表現(中國77:韓國73)
應該是不會認為兩隊的差異有多大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TlySB0hYo
2.擁有NBA經驗的球員
台灣的確沒有NBA經驗的球員,但這個會是最重要的嗎?
我們的洋將、教練很多都待過NBA的球隊,現有的戰術跟訓練方式都仿照NBA水準,所以球員的自主訓練或是透過比賽訓練的部份應該是越來越好
如果要證明擁有NBA經驗的球員跟一個國家的籃球強度不見得相關
我們可能又要舉韓國為例了
先說中國在1999年就有球員打入NBA,後續進入NBA的籃球員也非常多
韓國則是到了2004年才出現首位NBA球員,然後幾乎就沒了
不管時間跟數量來說,韓國在NBA球員上面都處於劣勢,但是國際表現卻沒有比中國遜色多少
3.對於籃球的發展
我這邊懶得找數據了,就我所知韓國並不是一個很積極發展籃球運動的國家,至少會排在演藝事業、資訊科技之後,剩下的資源再由體育這塊跟其他領域共同瓜分,而且體育主要培育的人才應該是足球(感謝網友提醒)
反觀中國有多大撒幣就不用多說
但資源的投入好像也很難證明中國贏了大多數亞洲國家,卻跟韓國差異甚微的原因
4.犯規能力
至於我說犯規戰術可以做為變強的突破口,原因前篇有提到了,總結就是犯規能力是籃球員基本且必備的能力,而比賽場上除了正規戰術,能夠改變戰局的就是犯規戰術
當然有的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我只想問,一場四節大概48分鐘的比賽,你已知對手比你強、戰術又跑得比你好的情況下,要如何贏得這場比賽?
※ 引述《ai770116 (東方的神秘力量)》之銘言:
: 中國隊到底強在哪......這個問題我只能說真的很菜
: 這種問題以前是不會有人想討論的
: 因為中國隊很強對於台籃鄉民來說,就像是常識一樣,連問都不用問的問題
: 最後還得出所以要打得像喵喵一樣,不要怕犯規的結論....這到底什麼謬論
: 籃球這個運動就是身體素質,可以取決大量優勢的運動
: 黑人電白人,白人電亞洲人
: 亞洲人裡面,中國人人口最多,又真的把籃球當一回事認真發展
: 可以找出身體素質好、體能條件好、籃球智商好的球員
: 中國人電爆其他亞洲人,一點都不意外
: 要知道,中國是最多NBA資歷球員的亞洲國家,再怎麼樣都是亞洲最強
: 台灣到現在NBA資歷球員人數是0
: 這個客觀事實就可以呈現,台灣跟中國籃球實力的差距
: 2013年會贏中國隊,則是剛好那是台灣處於最顛峰時期,而中國處在換血的最弱時期
: 加上又有戴維斯助拳,所以可以在那段時期抓到幾勝
: 所以這次勝利也意識到,歸化球員的重要性
: 因為過去即使中國隊處在換血最弱時期,或是派二軍,台灣也很難贏
: 這次奧運資格賽,台灣反而是用二軍去打比賽,就不用期待這種陣容可以贏中國隊
: 會期待用這個陣容贏中國隊,到底是有多天真?
: 這個陣容輸中國隊是正常,贏中國隊才是1%的奇蹟
: 我真的認真看國際賽,大概是從2004年到現在
: 雖然我知道大家都不喜歡講「抓放論」,覺得這很沒出息
: 但是我看國際賽到現在的經驗,我認為台灣在國際賽的戰略目標
: 本來就沒有要抓中國隊這種超級強隊,再加上近期加入亞洲的澳洲跟紐西蘭
: 這三個國家本來就不是台灣短期(10年內)要抓的戰略目標
: 台灣10年內的國際賽戰略目標應該是除了中紐澳可放,其他所有的國家都要抓下來
: 這是才是相對務實的目標
: 甚至我相信可能會有人認為,中紐澳以外全抓,都算太天真的想法
: 畢竟要實現這個戰略目標,其實也不容易
: 在國際賽具體應該實施怎樣的戰術,這個就不詳談
: 畢竟籃球戰術就那幾套,差別只在教練的臨場反應,還有球員執行力
: 戴維斯在某次的訪談說過,籃球畢竟是個滿西方人風格的運動
: 言下之意,台灣如果想要進步,還是要盡可能建立與美國交流的管道
: 就像日本隊那樣,找到合適的歸化,找到不佔歸化的旅美或混血兒球員
: 然後再把國內的潛力新秀送去美國念書
: 這大概都是能夠增強球員素質的方法
: 甚至我覺得在世界疫情趨緩後,職業球隊跟美國有固定的交流計畫,也是必要的
: 包括去美國移地訓練,或者邀請強度合適的美國球隊來台灣打練習賽,都是可行的方法
--
一座都是國王的島
誰才是真正的國王呢?
--
Tags:
籃球
All Comments

By Freda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Emily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Eden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Audrian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Dorothy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Zenobi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Frederic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Ingrid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Dinah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Audrian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Queena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Mi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Agnes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Steve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James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Andrew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Ethan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Quann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Megan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Car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Sierra Rose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Michael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Zora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Frederic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Olive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Blanche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Gilbert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Ul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Selena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Kumar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Dorothy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Lauren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Zenobi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Caroline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Daph Bay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Hedda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Car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Xanthe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Elvir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Delia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Audrian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Doris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Edwina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Sierra Rose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Edward Lewis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Eartha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Liam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Candice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Franklin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Caitlin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Bethany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Donna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Briann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Belly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Aaliyah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Ophelia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Robert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By Rosalind
at 2022-06-29T17:39
at 2022-06-29T17:39

By Selena
at 2022-07-04T14:10
at 2022-07-04T14:10
Related Posts
亞洲盃各隊陣容

By Gary
at 2022-07-02T15:38
at 2022-07-02T15:38
泰國職籃轉播(林胤軒先發)

By Jake
at 2022-07-02T15:08
at 2022-07-02T15:08
T1職籃「年度第1隊」公布 蔣淯安、胡

By Hedy
at 2022-07-02T15:08
at 2022-07-02T15:08
高國豪IG 要當爸了

By Lucy
at 2022-07-02T14:52
at 2022-07-02T14:52
中國隊強在哪裡?

By Victoria
at 2022-07-02T14:45
at 2022-07-02T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