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豆、囧、費的成就 - 網球 Tennis

By Gary
at 2022-02-05T02:18
at 2022-02-05T02:18
Table of Contents
以下整理自Wiki,有貼錯請包涵
費
大滿貫 冠軍20次(澳6法1溫8美5) 決賽31次 四強46次 八強58次
出賽81次,369W-60L(勝率86.01%優於生涯81.98%,澳102W法73W溫105W美89W)
球王週數 310
年終第一 5次
年終賽冠軍 6次
奧運 銀牌
大師賽 28冠
特殊紀錄
生涯全滿貫(1次)
溫網最多冠 8次
美網最多冠 5次(開放年代,與Sampras、Connors並列)
三次單一年度大滿貫都打進決賽(12次決賽,8個冠軍,2次法網輸納,1次澳網輸納,1次
美網輸品超)
單一大滿貫最多勝(溫網105W跟納法網並列)
單一年度拿兩座以上大滿貫 6次(跟囧並列)
單一年度拿三座以上大滿貫 3次(跟囧並列)
連續10次大滿貫決賽、連續23次大滿貫四強、連續36次大滿貫八強
連續237週球王
納
大滿貫 冠軍21次(澳2法13溫2美4) 決賽29次 四強35次 八強44次
出賽63次,298W-41L(勝率87.91%優於生涯83.24%,澳73W法105W溫53W美64W)
球王週數 209
年終第一 5次
年終賽冠軍 0次
奧運 金牌
大師賽 36冠
特殊紀錄
生涯全滿貫(2次)
法網最多冠 13次(單一大滿貫最多冠,也是單一種類場地大滿貫最多冠
囧硬地加起來"目前只有"12冠,費11冠)
連續10年至少拿一座大滿貫
15年(未連續)至少拿一座大滿貫
單一大滿貫最多勝(法網105W跟費溫網並列)
4次大滿貫未失一盤奪冠(沒錯,都是法網)
在三個10年都至少拿到兩座以上大滿貫(2000s-6、2010s-13、2020s-2)
Summer Slam(單一年度加拿大+辛辛那提+美網)
(有點湊,但除了納,只有Rafter跟Roddick達成過,硬地大師費囧都沒有)
Clay Slam(單一年度蒙地卡羅+羅馬+馬德里+法網)
蒙地卡羅(11冠)+羅馬(10冠)+馬德里(5冠)+法網(13冠)
四個紅土的Big Title都是最多冠
重回年終第一4次 (史上最多次,沒有連續兩年年終第一過
但也是唯一橫跨三個10年都有年終第一)
連續Top10 854週(持續中)
擊敗過最多次世界第一 22次(贏費13次,囧9次)
22勝有17次紅土(法網共7次,4次贏費,3次贏囧)
4次硬地(包括2013美網贏囧),1次草地(就是2008年溫網贏費)
單一種類場地最多連勝 紅土81連勝(被費終止)
囧
大滿貫 冠軍20次(澳9法2溫6美3)決賽31次 四強42次 八強51次
出賽66次,323W-46L(勝率87.53%優於生涯83.25%,澳82W法81W溫79W美81W)
球王週數 358(持續中)
年終第一 7
年終賽冠軍 5次
奧運 銅牌
大師賽 37冠
特殊紀錄
生涯全滿貫(2次)
澳網最多冠 9次
金大師(2次)
4次連贏3座以上大滿貫,其中1次連拿4座大滿貫,剩下分別輸納、Thiem、梅
單一年度拿兩座以上大滿貫 6次(跟費並列)
單一年度拿三座以上大滿貫 3次(跟費並列)
快要達成四大賽都能拿到80勝的紀錄
--
小弟豆迷
覺得納的比賽很有觀賞性,也欣賞他數次因傷停賽又重回第一的精神
從各項加總的數據上來看,如果囧大滿貫冠軍數第一
即便是並列,應該可以算是GOAT?
但紅土之王還是納
法網勝率97.22%,生涯紅土勝率91.52%
紅土賽事冠軍62、紅土Big Title冠軍39的保持人
你可以說要不是有紅土,納沒辦法加入GOAT的討論
納的紀錄基本上也建立在紅土賽季的制霸
但換個角度,納面臨可以說是兩個硬地GOAT的競爭者
在紅土大比賽比較少的狀況下(大滿貫只有1/4,大師賽只有3/9)
還是能留下足以抗衡的成績
如果年終賽改成紅土?如果大師賽多一兩個紅土賽事?
納的累積成績會變如何?更別說少了一些硬地的磨損,也許納會更健康
我知道草地更少,但很明顯費囧硬地實力都優於納
同樣地,納在紅土即便是面對費囧也是佔壓倒性優勢
對費勝率87.5%,囧70.4%
在紅土沒辦法抗衡當代對手的GOAT還能算是無庸置疑的GOAT嗎?
還是要註明"除了紅土以外"的GOAT?
客觀來說,我認為納即便最後在三人之中領先
還是只能說他是最多大滿貫紀錄保持人
2022年的澳網應該是納第一個沒有費也沒有囧的大滿貫賽事
雖然最後晉級之路跟一開始的地獄籤表有落差
能拿下冠軍還是有點意外,畢竟阿梅應該是目前數一數二的硬地好手
往後賽事的籤表強度對三個老人能不能奪冠都會有很大影響
阿梅、小Z、7784都有打敗Big 3的實績
Thiem的回歸與否,加拿大雙星的崛起
甚至Berrettini雖然有反拍的明顯弱點,在溫網也是相當有競爭力
有競爭力的選手愈數愈多
我猜最多就23-25
就看三老的油箱還剩多少燃料了
--
費
大滿貫 冠軍20次(澳6法1溫8美5) 決賽31次 四強46次 八強58次
出賽81次,369W-60L(勝率86.01%優於生涯81.98%,澳102W法73W溫105W美89W)
球王週數 310
年終第一 5次
年終賽冠軍 6次
奧運 銀牌
大師賽 28冠
特殊紀錄
生涯全滿貫(1次)
溫網最多冠 8次
美網最多冠 5次(開放年代,與Sampras、Connors並列)
三次單一年度大滿貫都打進決賽(12次決賽,8個冠軍,2次法網輸納,1次澳網輸納,1次
美網輸品超)
單一大滿貫最多勝(溫網105W跟納法網並列)
單一年度拿兩座以上大滿貫 6次(跟囧並列)
單一年度拿三座以上大滿貫 3次(跟囧並列)
連續10次大滿貫決賽、連續23次大滿貫四強、連續36次大滿貫八強
連續237週球王
納
大滿貫 冠軍21次(澳2法13溫2美4) 決賽29次 四強35次 八強44次
出賽63次,298W-41L(勝率87.91%優於生涯83.24%,澳73W法105W溫53W美64W)
球王週數 209
年終第一 5次
年終賽冠軍 0次
奧運 金牌
大師賽 36冠
特殊紀錄
生涯全滿貫(2次)
法網最多冠 13次(單一大滿貫最多冠,也是單一種類場地大滿貫最多冠
囧硬地加起來"目前只有"12冠,費11冠)
連續10年至少拿一座大滿貫
15年(未連續)至少拿一座大滿貫
單一大滿貫最多勝(法網105W跟費溫網並列)
4次大滿貫未失一盤奪冠(沒錯,都是法網)
在三個10年都至少拿到兩座以上大滿貫(2000s-6、2010s-13、2020s-2)
Summer Slam(單一年度加拿大+辛辛那提+美網)
(有點湊,但除了納,只有Rafter跟Roddick達成過,硬地大師費囧都沒有)
Clay Slam(單一年度蒙地卡羅+羅馬+馬德里+法網)
蒙地卡羅(11冠)+羅馬(10冠)+馬德里(5冠)+法網(13冠)
四個紅土的Big Title都是最多冠
重回年終第一4次 (史上最多次,沒有連續兩年年終第一過
但也是唯一橫跨三個10年都有年終第一)
連續Top10 854週(持續中)
擊敗過最多次世界第一 22次(贏費13次,囧9次)
22勝有17次紅土(法網共7次,4次贏費,3次贏囧)
4次硬地(包括2013美網贏囧),1次草地(就是2008年溫網贏費)
單一種類場地最多連勝 紅土81連勝(被費終止)
囧
大滿貫 冠軍20次(澳9法2溫6美3)決賽31次 四強42次 八強51次
出賽66次,323W-46L(勝率87.53%優於生涯83.25%,澳82W法81W溫79W美81W)
球王週數 358(持續中)
年終第一 7
年終賽冠軍 5次
奧運 銅牌
大師賽 37冠
特殊紀錄
生涯全滿貫(2次)
澳網最多冠 9次
金大師(2次)
4次連贏3座以上大滿貫,其中1次連拿4座大滿貫,剩下分別輸納、Thiem、梅
單一年度拿兩座以上大滿貫 6次(跟費並列)
單一年度拿三座以上大滿貫 3次(跟費並列)
快要達成四大賽都能拿到80勝的紀錄
--
小弟豆迷
覺得納的比賽很有觀賞性,也欣賞他數次因傷停賽又重回第一的精神
從各項加總的數據上來看,如果囧大滿貫冠軍數第一
即便是並列,應該可以算是GOAT?
但紅土之王還是納
法網勝率97.22%,生涯紅土勝率91.52%
紅土賽事冠軍62、紅土Big Title冠軍39的保持人
你可以說要不是有紅土,納沒辦法加入GOAT的討論
納的紀錄基本上也建立在紅土賽季的制霸
但換個角度,納面臨可以說是兩個硬地GOAT的競爭者
在紅土大比賽比較少的狀況下(大滿貫只有1/4,大師賽只有3/9)
還是能留下足以抗衡的成績
如果年終賽改成紅土?如果大師賽多一兩個紅土賽事?
納的累積成績會變如何?更別說少了一些硬地的磨損,也許納會更健康
我知道草地更少,但很明顯費囧硬地實力都優於納
同樣地,納在紅土即便是面對費囧也是佔壓倒性優勢
對費勝率87.5%,囧70.4%
在紅土沒辦法抗衡當代對手的GOAT還能算是無庸置疑的GOAT嗎?
還是要註明"除了紅土以外"的GOAT?
客觀來說,我認為納即便最後在三人之中領先
還是只能說他是最多大滿貫紀錄保持人
2022年的澳網應該是納第一個沒有費也沒有囧的大滿貫賽事
雖然最後晉級之路跟一開始的地獄籤表有落差
能拿下冠軍還是有點意外,畢竟阿梅應該是目前數一數二的硬地好手
往後賽事的籤表強度對三個老人能不能奪冠都會有很大影響
阿梅、小Z、7784都有打敗Big 3的實績
Thiem的回歸與否,加拿大雙星的崛起
甚至Berrettini雖然有反拍的明顯弱點,在溫網也是相當有競爭力
有競爭力的選手愈數愈多
我猜最多就23-25
就看三老的油箱還剩多少燃料了
--
Tags:
網球
All Comments

By Liam
at 2022-02-07T19:36
at 2022-02-07T19:36

By Olga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Isabell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Selena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Kelly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Wallis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Belly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Enid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Dor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Ophelia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Deli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Linda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Kristin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Una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Frederic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Aaliyah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Fred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Ida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Rebecc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Puput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Charlotte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Zenobia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Puput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Frederica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Edwin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Carol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Isabell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Faithe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Poppy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Frederic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Yuri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Selena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Necoo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Kumar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Edith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Ula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Donn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Sarah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Kristin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Kristin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Barb Cronin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Michael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Victori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Doris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Ursul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Joe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Emily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Hardy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Kristin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Jacob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Joe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Jake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Adele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Annie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Charlie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Adele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Gilbert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Necoo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Dinah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Anthony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Rebecc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Sarah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Car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Tracy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Kyle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Eartha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Tristan Cohan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Queena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Olivia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Dora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By Mason
at 2022-02-08T07:11
at 2022-02-08T07:11

By Rosalind
at 2022-02-05T13:53
at 2022-02-05T13:53
Related Posts
Simon:7成全盛時期的nadal足以擊敗梅

By Iris
at 2022-02-04T19:26
at 2022-02-04T19:26
Federer受訪談他的恢復狀況

By Zenobia
at 2022-02-04T16:37
at 2022-02-04T16:37
澳網簽證爭議 喬科維奇7到10天內出面說

By Gary
at 2022-02-04T13:56
at 2022-02-04T13:56
Nadal’s angry moments

By Dinah
at 2022-02-04T12:11
at 2022-02-04T12:11
為啥發球時要拿兩顆球?

By Irma
at 2022-02-04T11:21
at 2022-02-04T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