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職天皇」金田正一逝世:400勝神話背 - 棒球新聞

By Freda
at 2019-10-14T14:20
at 2019-10-14T14:20
Table of Contents
「日職天皇」金田正一逝世:400勝神話背後,武士般的自律精神
鄭仲嵐09 Oct, 2019
日本職棒一代名投金田正一,在10月6日因急性膽管炎併發敗血症過世,享壽86歲,讓
日本棒球界甚感悲傷。綜觀其一生,職棒生涯累積400勝、365場完投、超過5500局投
球與4490次三振,基本上已經是不可能被打破的神話。
日本棒球界過去更有人稱金田正一為職棒界的「天皇」,來歌頌他在職棒樹立的各項
指標。一生享有無數榮耀的金田,絕對是偉大球員中絕佳的自律代表。
1933年出生於愛知縣鄉村的金田正一,本名金慶弘,是在日朝鮮人第二代。父母親在
日本統治朝鮮半島時,從慶尚北道的尚州與大邱渡海而來。他的棒球天份,從孩童時
期便開始展露。金田正一曾說,他小時候會頑皮地用小石頭打電線竿上的鳥,想不到
就真的就打下來了。而當時許多朝鮮人渡海到日本內地,不外乎是為了求生活,更有
甚者是被強行徵召勞動;金田正一的父親便為一例。
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後,許多在日朝鮮人迎來解放的喜悅,等不及快點回到祖國。
但隨後,美國與蘇聯分別扶植了南北韓政權,開始走向內戰邊緣,日本也在美國接管
後進行教育改革。1948年,金田正一就這樣從唸到一半的舊制名古屋電氣學校,因應
新制實施而被編到享榮高等學校。
第一年該校雖打進甲子園,不過高一的金田正一只能坐冷板凳,隔年升上高二,享榮
的戰績更是差強人意,在春夏甲子園縣大賽就提前打包回家。
奔走野球的原點
金田正一的棒球路,受到享榮棒球隊總教練芝茂夫影響很深,金田正一的體能訓練與
自律精神便是受其影響,生前不僅說芝茂夫是他「奔走野球」的原點外,也說芝是「
讓他從頭到腳都欽佩的人」。
1950年3月,國鐵燕子隊(現養樂多燕子)成立,當時借用國鐵名古屋八事球場練習的
享榮,讓金田的才華被國鐵球團看見,總教練西垣德雄更親自拜訪金田家,希望將屆
高三的他,未來能替這支新球隊效力。
在隨後的夏季甲子園愛知縣預選,他一路打到準決賽,雖然以1比2敗給一宮高校,但
身為王牌投手的金田正一,此時做出休學決定,直接加入國鐵燕子。而拿到簽約金後
,他買了一部二手卡車給做工的父親,希望能分擔家計。
不巧的是,同年6月底韓戰爆發,讓許多一心返回祖國的朝鮮族就此打住。金田家是否
受韓戰影響而留在日本不得而知,但金田正一就在這樣詭譎複雜情勢下,開啟他的職
棒生涯。
金田投效職棒後,第一場後援登板就被敲再見安打,不過金田不愧是高校王牌,依然
受球團重視並加入先發輪值陣容。雖然8月才正式投入職棒賽場,卻在菜鳥年就拿下8
勝,還創下17歲2個月最年輕擊出全壘打的日職紀錄(至今仍是)。接著更在隔年拿下
22勝,並以18歲之姿投出無安打比賽。之後,他更連續14年,每季都豪奪20勝以上,
十分威猛。
一直到1964年結束後,金田轉隊到讀賣巨人,國鐵也在隔年賣給產經,金田在國鐵的
15年間當了10次開幕戰投手。從創隊到轉賣,金田為了幫助國鐵這隻弱隊,也吞了不
少敗,前隊友佐佐木重德就說:「國鐵根本就是金田的一人球隊」。
剛猛的快速直球、犀利的滑球等,讓金田正一生涯狂賞打者吃K。但為了維持體態,金
田也有其自創的身體調養法。
棒球科學黎明期
在早年棒球科學尚未普及之際,金田正一不像現在職棒有營養師與體能教練輔助,為
了維持高強度的賽事與拿出好表現,他自己也摸索出一套自我訓練與飲食調養的方法。
首先在訓練方面,金田非常注重下半身訓練,他曾說:「下半身沒訓練好的投手,場
上一碰到失分危機,投球質量就垮了。」選手時代的他,給自己的練習菜單極其嚴苛
,跑步量更是超乎常人。金田認為,下半身都練不好的人,別談什麼投球練習。
如此嚴格的訓練,源自他身處的戰爭時代背景。二戰結束後,金田家為了收購各地的
物資口糧,父親常差遣他拉著二輪拖車出去跑,久而久之訓練出穩固的下盤。
跑步幾乎是金田的人生功課,即便在選手生涯後期的巨人隊,他仍是每天早上5點半起
床跑步加衝刺,投球練習結束後下午繼續跑步,對於下半身的訓練異常執著,連「巨
人先生」長嶋茂雄都驚嘆不已。退休後,金田仍舊維持跑步習慣。
此外,在營養方面,當年運動營養學乏人問津,他常一人去超市採買食物。金田認為
「職棒選手不吃好一點不行」,所以會用上當時堪比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購買食材。
但金田所謂的「吃好」,並非大魚大肉,而是不外食亂吃、不暴飲暴食、力求均衡營
養。金田的菜色幾乎都自己一人打理,也會邀隊友一起吃。除了壽喜燒、相撲鍋外,
韓國媒體曾報導,他會做母親教的蔘雞湯鍋,幾乎成為隊友的必點菜色。
傳說中,國鐵時代的金田曾在鹿兒島春訓時,自己帶鍋碗下廚宴請隊友,結果後來要
去銀行領200萬時,因當地小銀行存款不夠,還從鹿兒島市區開一輛現金運鈔車過去,
只是為了讓隊友跟他都吃好一點。在那個大學生畢業起薪不到1萬日幣的時代,金田領
的是全隊最高薪100萬,他也負起照顧隊友的責任,還曾花大錢買當時珍貴的外國礦泉
水請隊友喝。
保護黃金左手
選手時代的金田,對自己的左手也有許多保護措施,比如抱小孩絕對不用左手、睡覺
時一定用許多護具把左手包好、家裡不吹冷氣只開電扇、場上打架時用右手揮拳。平
常出門絕不開車,而是自聘司機,因為開車會「消耗手的神經傳導」,坐車時也絕對
坐車右後方,因為坐左後方「冬天開車門會冷到左手」(日本是右駕),刮鬍子怕割
傷手指,也不用剃刀,而是買當時很貴的電動刮鬍刀。
要做到這樣的自律並不容易,尤其6、70年代的日本棒球界環境相對複雜,優秀的選手
經常受邀去黑白私人場合飲酒作樂。金田正一雖然交友廣闊,卻也潔身自愛,甚至連
菸也不抽,認為會嚴重影響肺活量,看到隊友在休息區抽菸也會加以喝叱。
縱使金田時常給人霸氣、易爆怒等印象,不過在當時棒球科學的黎明期,金田為了保
護自己,衍伸出一套現代科學中沒有的、武士般的養生方式。
就如同本賽季後將退休的中職球員彭政閔,他也是選手時期極度自律的代表之一,讓
23號背號成為傳奇。金田當年選擇的34號背號,後來也被巨人隊退休,不過金田曾笑
說,他選34號只是湊巧,畢竟當年國鐵成立時一度還不滿30人,很多背號都可以選。
但他後來覺得跟34號有緣,就一度穿到當上羅德隊總教練,他笑說,「34號是我養出
來的!」
直到最近30年,現代的棒球科學、統計學跟營養學蔚為風氣後,才能了解當年金田正
一是在相當自律的狀態中,實踐自己獨特的「選手調理法」,無疑也是現代版「自己
投資自己」的最佳範例。
創下日本職棒至今難以超越的天皇障礙,且終生秉持熱血自律精神的「上古神獸」金
田正一,到了生涯最後一刻,還是瀟灑地走下人生的投手丘了。他所留下如神話般的
野球故事,足以讓後人緬懷與傳唱。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9366/4095922
--
鄭仲嵐09 Oct, 2019
日本職棒一代名投金田正一,在10月6日因急性膽管炎併發敗血症過世,享壽86歲,讓
日本棒球界甚感悲傷。綜觀其一生,職棒生涯累積400勝、365場完投、超過5500局投
球與4490次三振,基本上已經是不可能被打破的神話。
日本棒球界過去更有人稱金田正一為職棒界的「天皇」,來歌頌他在職棒樹立的各項
指標。一生享有無數榮耀的金田,絕對是偉大球員中絕佳的自律代表。
1933年出生於愛知縣鄉村的金田正一,本名金慶弘,是在日朝鮮人第二代。父母親在
日本統治朝鮮半島時,從慶尚北道的尚州與大邱渡海而來。他的棒球天份,從孩童時
期便開始展露。金田正一曾說,他小時候會頑皮地用小石頭打電線竿上的鳥,想不到
就真的就打下來了。而當時許多朝鮮人渡海到日本內地,不外乎是為了求生活,更有
甚者是被強行徵召勞動;金田正一的父親便為一例。
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後,許多在日朝鮮人迎來解放的喜悅,等不及快點回到祖國。
但隨後,美國與蘇聯分別扶植了南北韓政權,開始走向內戰邊緣,日本也在美國接管
後進行教育改革。1948年,金田正一就這樣從唸到一半的舊制名古屋電氣學校,因應
新制實施而被編到享榮高等學校。
第一年該校雖打進甲子園,不過高一的金田正一只能坐冷板凳,隔年升上高二,享榮
的戰績更是差強人意,在春夏甲子園縣大賽就提前打包回家。
奔走野球的原點
金田正一的棒球路,受到享榮棒球隊總教練芝茂夫影響很深,金田正一的體能訓練與
自律精神便是受其影響,生前不僅說芝茂夫是他「奔走野球」的原點外,也說芝是「
讓他從頭到腳都欽佩的人」。
1950年3月,國鐵燕子隊(現養樂多燕子)成立,當時借用國鐵名古屋八事球場練習的
享榮,讓金田的才華被國鐵球團看見,總教練西垣德雄更親自拜訪金田家,希望將屆
高三的他,未來能替這支新球隊效力。
在隨後的夏季甲子園愛知縣預選,他一路打到準決賽,雖然以1比2敗給一宮高校,但
身為王牌投手的金田正一,此時做出休學決定,直接加入國鐵燕子。而拿到簽約金後
,他買了一部二手卡車給做工的父親,希望能分擔家計。
不巧的是,同年6月底韓戰爆發,讓許多一心返回祖國的朝鮮族就此打住。金田家是否
受韓戰影響而留在日本不得而知,但金田正一就在這樣詭譎複雜情勢下,開啟他的職
棒生涯。
金田投效職棒後,第一場後援登板就被敲再見安打,不過金田不愧是高校王牌,依然
受球團重視並加入先發輪值陣容。雖然8月才正式投入職棒賽場,卻在菜鳥年就拿下8
勝,還創下17歲2個月最年輕擊出全壘打的日職紀錄(至今仍是)。接著更在隔年拿下
22勝,並以18歲之姿投出無安打比賽。之後,他更連續14年,每季都豪奪20勝以上,
十分威猛。
一直到1964年結束後,金田轉隊到讀賣巨人,國鐵也在隔年賣給產經,金田在國鐵的
15年間當了10次開幕戰投手。從創隊到轉賣,金田為了幫助國鐵這隻弱隊,也吞了不
少敗,前隊友佐佐木重德就說:「國鐵根本就是金田的一人球隊」。
剛猛的快速直球、犀利的滑球等,讓金田正一生涯狂賞打者吃K。但為了維持體態,金
田也有其自創的身體調養法。
棒球科學黎明期
在早年棒球科學尚未普及之際,金田正一不像現在職棒有營養師與體能教練輔助,為
了維持高強度的賽事與拿出好表現,他自己也摸索出一套自我訓練與飲食調養的方法。
首先在訓練方面,金田非常注重下半身訓練,他曾說:「下半身沒訓練好的投手,場
上一碰到失分危機,投球質量就垮了。」選手時代的他,給自己的練習菜單極其嚴苛
,跑步量更是超乎常人。金田認為,下半身都練不好的人,別談什麼投球練習。
如此嚴格的訓練,源自他身處的戰爭時代背景。二戰結束後,金田家為了收購各地的
物資口糧,父親常差遣他拉著二輪拖車出去跑,久而久之訓練出穩固的下盤。
跑步幾乎是金田的人生功課,即便在選手生涯後期的巨人隊,他仍是每天早上5點半起
床跑步加衝刺,投球練習結束後下午繼續跑步,對於下半身的訓練異常執著,連「巨
人先生」長嶋茂雄都驚嘆不已。退休後,金田仍舊維持跑步習慣。
此外,在營養方面,當年運動營養學乏人問津,他常一人去超市採買食物。金田認為
「職棒選手不吃好一點不行」,所以會用上當時堪比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購買食材。
但金田所謂的「吃好」,並非大魚大肉,而是不外食亂吃、不暴飲暴食、力求均衡營
養。金田的菜色幾乎都自己一人打理,也會邀隊友一起吃。除了壽喜燒、相撲鍋外,
韓國媒體曾報導,他會做母親教的蔘雞湯鍋,幾乎成為隊友的必點菜色。
傳說中,國鐵時代的金田曾在鹿兒島春訓時,自己帶鍋碗下廚宴請隊友,結果後來要
去銀行領200萬時,因當地小銀行存款不夠,還從鹿兒島市區開一輛現金運鈔車過去,
只是為了讓隊友跟他都吃好一點。在那個大學生畢業起薪不到1萬日幣的時代,金田領
的是全隊最高薪100萬,他也負起照顧隊友的責任,還曾花大錢買當時珍貴的外國礦泉
水請隊友喝。
保護黃金左手
選手時代的金田,對自己的左手也有許多保護措施,比如抱小孩絕對不用左手、睡覺
時一定用許多護具把左手包好、家裡不吹冷氣只開電扇、場上打架時用右手揮拳。平
常出門絕不開車,而是自聘司機,因為開車會「消耗手的神經傳導」,坐車時也絕對
坐車右後方,因為坐左後方「冬天開車門會冷到左手」(日本是右駕),刮鬍子怕割
傷手指,也不用剃刀,而是買當時很貴的電動刮鬍刀。
要做到這樣的自律並不容易,尤其6、70年代的日本棒球界環境相對複雜,優秀的選手
經常受邀去黑白私人場合飲酒作樂。金田正一雖然交友廣闊,卻也潔身自愛,甚至連
菸也不抽,認為會嚴重影響肺活量,看到隊友在休息區抽菸也會加以喝叱。
縱使金田時常給人霸氣、易爆怒等印象,不過在當時棒球科學的黎明期,金田為了保
護自己,衍伸出一套現代科學中沒有的、武士般的養生方式。
就如同本賽季後將退休的中職球員彭政閔,他也是選手時期極度自律的代表之一,讓
23號背號成為傳奇。金田當年選擇的34號背號,後來也被巨人隊退休,不過金田曾笑
說,他選34號只是湊巧,畢竟當年國鐵成立時一度還不滿30人,很多背號都可以選。
但他後來覺得跟34號有緣,就一度穿到當上羅德隊總教練,他笑說,「34號是我養出
來的!」
直到最近30年,現代的棒球科學、統計學跟營養學蔚為風氣後,才能了解當年金田正
一是在相當自律的狀態中,實踐自己獨特的「選手調理法」,無疑也是現代版「自己
投資自己」的最佳範例。
創下日本職棒至今難以超越的天皇障礙,且終生秉持熱血自律精神的「上古神獸」金
田正一,到了生涯最後一刻,還是瀟灑地走下人生的投手丘了。他所留下如神話般的
野球故事,足以讓後人緬懷與傳唱。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9366/4095922
--
Tags:
新聞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2.1局果斷換下先發 洋基布總稱多虧田中將大

By Damian
at 2019-10-14T14:19
at 2019-10-14T14:19
兄弟大勝猿扳平戰局 伯納:很滿足

By Ula
at 2019-10-14T14:18
at 2019-10-14T14:18
柯瑞亞驚天再見轟! 太空人力退洋基扳平戰局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10-14T14:18
at 2019-10-14T14:18
柯瑞亞轟再見全壘打 今日MLB戰績

By Iris
at 2019-10-14T14:17
at 2019-10-14T14:17
柯瑞亞再見轟創稀有紀錄 洋基慘當史上唯一苦主

By Charlotte
at 2019-10-14T14:17
at 2019-10-14T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