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E FATAL 4 WAY心得(雷) - 摔角 Wrestle

By Rae
at 2010-06-29T12:51
at 2010-06-29T12:51
Table of Contents
我覺得近日的PPV:FATAL 4 WAY可以說是從去年到現在能排上前幾名精彩的PPV
甚而這兩年的WM都比不上此PPV之賽事整齊度(雖然各有一場極好的比賽…
而且還是同兩人…)而這個PPV之所以精彩,似乎是WWE在安排賽式內容時
終於發現這兩年比賽的一些問題。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感想分析。
1、發覺老拳的問題:
WWE使用老拳其實不一定是因為選手技術不好,事實上老拳要打得好,打跟被打得都要配
合的不錯。最好的例子就是用老拳的HHH,跟被老拳HHH。揮拳快貌似有力卻不痛;
被打倒得好又不會太快。
再加上或許是觀眾喜愛,WWE設定了很多「超人型」選手以及「力量型」選手,因此老拳
一時充斥WWE。但這也造成了WWE比賽的單調性。
因此最近WWE在比賽前段與中段開始減少了老拳的比重,關節技出現率比去年多出不少。
並且關節技的種類也「相對」豐富,不再只有沒力抓頭或普通的折折手。
另外場外飛空技也變多,不再只是推出去繼續老拳而已。在FATAL 4 WAY的安排中可以發
現每場至少都有一人會使用飛空(抱歉DIVA就先暫略不談)
因此在前中段的安排較不同的情況下,甚而連祝英台都打出劇情以來最好的比賽
(若真正評價還是個普通比賽,但想起之前真的很難看覺得這次必須給予鼓勵)
2、中段技濫用減少:
或許有人會對我使用中段技感到不太對,但因以下要討論的技巧暫也不知怎麼歸類
就請先見諒了。
WWE因為喜愛POWER選手,所以在去年許多極為難看的比賽中我們可以發現
金臂勾(曬衣索)、大腳、衝撞技不停的使用(連EDGE也一直用大腳真的不知所謂)
這些選手從開賽就一直濫用這些招式,到了中段一些決定反擊、情勢逆轉的時機時
還是用這些招式,觀眾就會覺得很悶。那種掌握時機反擊的刺激感當下減少許多
變得只是極為乏味的套招與跑流程。
但在此次PPV中,這個問題比較少了(其實這也因為另外一個原因,置於第三點)
或者改變想法,一些因為設定上喜歡狂用這些招式的人不變,但是對方的反擊多樣化
例如祝英台這次要金臂勾KOFI時的反擊技。其餘幾個腰帶戰中這種亂發的問題也減少。
唯一的問題大概在R-TRUTH。他幾乎都是大技沒啥循序漸進的感覺。
也因此在他最後使出吊車翻摔+STUNNER的招式時,觀眾一點反應都沒有
因為膩了根本沒感覺,但其實這應該算刺激點之一,觀眾應該要嘎嘎叫了
結果R-TRUTH的比賽竟然是他出場RAP時大家最嗨…
3、因為是FATAL 4 WAY:
兩腰帶戰都滿不錯的(我本來很期待KANE的…結果他衝出來跟小孩生氣要「給你打」
一樣,看起來極弱…太久沒演主線生疏了嗎?)原因在於,四個人都可以互相配合。
配合可不是配合招式,而是互相掩蓋彼此因位招式設定造成的尷尬時間。
像是BIG SHOW,他如果硬要用關節技就只有很難看很假的熊抱,後來乾脆刪掉
都在用老拳跟踩人。時間一長就很乾,時間短又不能當主賽,更何況不能放凌虐賽
BIG SHOW的尷尬時間與設定的緩速就可以交給REY與CM PUNK來解決。
而CM PUNK跟REY根本看起來就會被BIG SHOW殺爆的體型就可以交給喜憨一起配合。
再來,喜憨雖然滿會打但很不會帶觀眾氣氛,其他三個都不錯。
CM PUNK跟REY的招式漸行僵化,主要是因為對戰組合關係,但這次化學元素一增加
那些招式其實不新,看起來卻也較不噁心。
WWE腰帶戰,就是EDGE跟ORTON一起掩護席夢斯跟CENA…
不過這一場我必須說EDGE的問題應是最大的,他漸趨緩慢的動作
卻仍在實行「偷襲加上取巧」為主的攻擊法,看起來毫無說服力
唯一的優點就是他的時機掌握依然時PRO中的PRO。
ORTON也越來越強,帶氣氛、招式掌握都已經爐火純青
但因為受傷這場表現沒有很多。
席夢斯其實一直以來比賽鮮少犯錯,但是因為招式跟設定極為單調
使得他的比賽一直都滿難看,以上說得問題他都有
但這場也是因為被掩護就看不出來。只能期盼WWE趕快對他做一些修正
還有他自己也不能老是在那邊喔喔叫,只比喜憨好一點點而已
至於CENA…
就是該他出來娛樂特定粉絲時就出來就好了
因為WWE的關係,我必須這樣說我對他的評價:
這種設定根本無法打一場MAIN EVENT,只能中場出來娛樂兒童而已啊!
4、雙打腰帶是真正的雙打組合
這點還是必須寫一下,這點的改進希望可以持續下去。
硬湊出來的雙打不但沒有默契,而且為了維持個人形象,各自的招式又要使出
只會使得雙打比賽一點都不雙打。
唯有捨棄個人風格使出雙人搭配招式,這才是真正的雙打比賽
更何況WWE只會把雙打最多當作倒數第二場,不可能打得像全日最強雙打那樣慘烈
或者沒那麼多時間、劇情給他們耗
那還是就給觀眾一個愉快的視覺饗宴就足夠了。
這只是純粹看這場PPV的感想,到底WWE能不能改進,還是需要下一場PPV來觀察。
事實上WWE有鑑於摔角面對格鬥的危機,有一些轉變,是可以接受的
像改變掉見血來拉攏小孩觀眾,這我是沒意見,反正血大多都假的
日摔一堆經典式合根本就沒血。不過現在趨於卡通化、公式化,技巧面消失
根本像是遊樂園的戰隊劇…那可能就要注意一點了。
要不是TNT被植入木馬的確是有一些危險
希望MONEY IN THE BANK也會是一個成功的PPV。
--
甚而這兩年的WM都比不上此PPV之賽事整齊度(雖然各有一場極好的比賽…
而且還是同兩人…)而這個PPV之所以精彩,似乎是WWE在安排賽式內容時
終於發現這兩年比賽的一些問題。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感想分析。
1、發覺老拳的問題:
WWE使用老拳其實不一定是因為選手技術不好,事實上老拳要打得好,打跟被打得都要配
合的不錯。最好的例子就是用老拳的HHH,跟被老拳HHH。揮拳快貌似有力卻不痛;
被打倒得好又不會太快。
再加上或許是觀眾喜愛,WWE設定了很多「超人型」選手以及「力量型」選手,因此老拳
一時充斥WWE。但這也造成了WWE比賽的單調性。
因此最近WWE在比賽前段與中段開始減少了老拳的比重,關節技出現率比去年多出不少。
並且關節技的種類也「相對」豐富,不再只有沒力抓頭或普通的折折手。
另外場外飛空技也變多,不再只是推出去繼續老拳而已。在FATAL 4 WAY的安排中可以發
現每場至少都有一人會使用飛空(抱歉DIVA就先暫略不談)
因此在前中段的安排較不同的情況下,甚而連祝英台都打出劇情以來最好的比賽
(若真正評價還是個普通比賽,但想起之前真的很難看覺得這次必須給予鼓勵)
2、中段技濫用減少:
或許有人會對我使用中段技感到不太對,但因以下要討論的技巧暫也不知怎麼歸類
就請先見諒了。
WWE因為喜愛POWER選手,所以在去年許多極為難看的比賽中我們可以發現
金臂勾(曬衣索)、大腳、衝撞技不停的使用(連EDGE也一直用大腳真的不知所謂)
這些選手從開賽就一直濫用這些招式,到了中段一些決定反擊、情勢逆轉的時機時
還是用這些招式,觀眾就會覺得很悶。那種掌握時機反擊的刺激感當下減少許多
變得只是極為乏味的套招與跑流程。
但在此次PPV中,這個問題比較少了(其實這也因為另外一個原因,置於第三點)
或者改變想法,一些因為設定上喜歡狂用這些招式的人不變,但是對方的反擊多樣化
例如祝英台這次要金臂勾KOFI時的反擊技。其餘幾個腰帶戰中這種亂發的問題也減少。
唯一的問題大概在R-TRUTH。他幾乎都是大技沒啥循序漸進的感覺。
也因此在他最後使出吊車翻摔+STUNNER的招式時,觀眾一點反應都沒有
因為膩了根本沒感覺,但其實這應該算刺激點之一,觀眾應該要嘎嘎叫了
結果R-TRUTH的比賽竟然是他出場RAP時大家最嗨…
3、因為是FATAL 4 WAY:
兩腰帶戰都滿不錯的(我本來很期待KANE的…結果他衝出來跟小孩生氣要「給你打」
一樣,看起來極弱…太久沒演主線生疏了嗎?)原因在於,四個人都可以互相配合。
配合可不是配合招式,而是互相掩蓋彼此因位招式設定造成的尷尬時間。
像是BIG SHOW,他如果硬要用關節技就只有很難看很假的熊抱,後來乾脆刪掉
都在用老拳跟踩人。時間一長就很乾,時間短又不能當主賽,更何況不能放凌虐賽
BIG SHOW的尷尬時間與設定的緩速就可以交給REY與CM PUNK來解決。
而CM PUNK跟REY根本看起來就會被BIG SHOW殺爆的體型就可以交給喜憨一起配合。
再來,喜憨雖然滿會打但很不會帶觀眾氣氛,其他三個都不錯。
CM PUNK跟REY的招式漸行僵化,主要是因為對戰組合關係,但這次化學元素一增加
那些招式其實不新,看起來卻也較不噁心。
WWE腰帶戰,就是EDGE跟ORTON一起掩護席夢斯跟CENA…
不過這一場我必須說EDGE的問題應是最大的,他漸趨緩慢的動作
卻仍在實行「偷襲加上取巧」為主的攻擊法,看起來毫無說服力
唯一的優點就是他的時機掌握依然時PRO中的PRO。
ORTON也越來越強,帶氣氛、招式掌握都已經爐火純青
但因為受傷這場表現沒有很多。
席夢斯其實一直以來比賽鮮少犯錯,但是因為招式跟設定極為單調
使得他的比賽一直都滿難看,以上說得問題他都有
但這場也是因為被掩護就看不出來。只能期盼WWE趕快對他做一些修正
還有他自己也不能老是在那邊喔喔叫,只比喜憨好一點點而已
至於CENA…
就是該他出來娛樂特定粉絲時就出來就好了
因為WWE的關係,我必須這樣說我對他的評價:
這種設定根本無法打一場MAIN EVENT,只能中場出來娛樂兒童而已啊!
4、雙打腰帶是真正的雙打組合
這點還是必須寫一下,這點的改進希望可以持續下去。
硬湊出來的雙打不但沒有默契,而且為了維持個人形象,各自的招式又要使出
只會使得雙打比賽一點都不雙打。
唯有捨棄個人風格使出雙人搭配招式,這才是真正的雙打比賽
更何況WWE只會把雙打最多當作倒數第二場,不可能打得像全日最強雙打那樣慘烈
或者沒那麼多時間、劇情給他們耗
那還是就給觀眾一個愉快的視覺饗宴就足夠了。
這只是純粹看這場PPV的感想,到底WWE能不能改進,還是需要下一場PPV來觀察。
事實上WWE有鑑於摔角面對格鬥的危機,有一些轉變,是可以接受的
像改變掉見血來拉攏小孩觀眾,這我是沒意見,反正血大多都假的
日摔一堆經典式合根本就沒血。不過現在趨於卡通化、公式化,技巧面消失
根本像是遊樂園的戰隊劇…那可能就要注意一點了。
要不是TNT被植入木馬的確是有一些危險
希望MONEY IN THE BANK也會是一個成功的PPV。
--
Tags:
摔角
All Comments

By Catherine
at 2010-07-02T01:19
at 2010-07-02T01:19

By Skylar Davis
at 2010-07-04T13:47
at 2010-07-04T13:47

By Liam
at 2010-07-07T02:14
at 2010-07-07T02:14

By Donna
at 2010-07-09T14:42
at 2010-07-09T14:42

By Daniel
at 2010-07-12T03:09
at 2010-07-12T03:09

By Caitlin
at 2010-07-14T15:37
at 2010-07-14T15:37

By Tom
at 2010-07-17T04:05
at 2010-07-17T04:05

By Isabella
at 2010-07-19T16:32
at 2010-07-19T16:32

By Necoo
at 2010-07-22T05:00
at 2010-07-22T05:00

By Tom
at 2010-07-24T17:28
at 2010-07-24T17:28

By Necoo
at 2010-07-27T05:55
at 2010-07-27T05:55

By Michael
at 2010-07-29T18:23
at 2010-07-29T18:23

By Hedy
at 2010-08-01T06:50
at 2010-08-01T06:50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8-03T19:18
at 2010-08-03T19:18

By Iris
at 2010-08-06T07:46
at 2010-08-06T07:46

By Kyle
at 2010-08-08T20:13
at 2010-08-08T20:13

By Joseph
at 2010-08-11T08:41
at 2010-08-11T08:41

By Hedy
at 2010-08-13T21:09
at 2010-08-13T21:09

By Yuri
at 2010-08-16T09:36
at 2010-08-16T09:36

By Hedwig
at 2010-08-18T22:04
at 2010-08-18T22:04

By Heather
at 2010-08-21T10:31
at 2010-08-21T10:31

By Delia
at 2010-08-23T22:59
at 2010-08-23T22:59

By Margaret
at 2010-08-26T11:27
at 2010-08-26T11:27

By Elvira
at 2010-08-28T23:54
at 2010-08-28T23:54

By Frederic
at 2010-08-31T12:22
at 2010-08-31T12:22

By Frederica
at 2010-09-03T00:49
at 2010-09-03T00:49

By Enid
at 2010-09-05T13:17
at 2010-09-05T13:17

By Kelly
at 2010-09-08T01:45
at 2010-09-08T01:45
Related Posts
The Undertaker

By Susan
at 2010-06-28T21:48
at 2010-06-28T21:48
祝英台與蒂芬妮

By Audriana
at 2010-06-28T20:31
at 2010-06-28T20:31
NOAH 7月24日 大阪大會一部卡司

By Gary
at 2010-06-28T18:23
at 2010-06-28T18:23
永田+金肉人.....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6-28T15:33
at 2010-06-28T15:33
超強反摔

By Regina
at 2010-06-28T12:05
at 2010-06-28T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