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s For the Memories, Boston - 美國職棒

By Hedda
at 2016-11-22T21:25
at 2016-11-22T21:25
Table of Contents
David Ortiz - Thanks for the Memories, Boston
原文 https://goo.gl/e8M4zB
臉書好讀版 https://goo.gl/s4ggf6
退休的感覺很奇怪,事情並不如你所預期的那樣。幾天前的夜晚,我和老婆坐在家裡小酌
幾杯。孩子們都睡了,明天沒有比賽、沒有重量訓練,我們倆就只有坐在家裡,在歡笑中
啜飲著。
我看著老婆,問她 "Babe, what’s next?"
"What’s next?" 她反問。
"Yeah.… "
「明天早上六點跟小朋友一起起床。」
Ahhhhhh, shit.
過去我都會排訓練菜單,休賽期也不例外。現在我沒有藉口推掉了。
隔天早上六點我準時起床,幫孩子們準備上學─幫他們換裝、準備午餐、聽女兒跟我分享
最新一集的 The Voice (美國好聲音)發生了什麼事。
"Yeah, baby, wow. That’s crazy." 我這樣回答她。而這時電視上正好秀出小熊隊的
慶祝影片。
小朋友上學時已經八點了,我沒辦法再睡回籠覺囉。我是「早晨型」的人,沒辦法躺在床
上發楞。我記得當年1A的隊友很愛睡覺,時時刻刻都想睡。
我都會對他們說 “Bro, you like to sleep?”
“Yeah, I love it.”
「你們在睡覺的時候會遇到百萬美金嗎?」
“No.”
「是吧,快起床。」
送孩子們上學後,我坐在沙發上,然後坐在沙發上,然後坐在沙發上...
Fuck it. 我要去重訓了。
我在九點的時候打電話通知芬威球場重訓室的員工,告訴他們我要過去。
這時候大家都離開了,只剩我和訓練員留在芬威的體育館。
你們腦中都響起了洛基(Rocky)的主題曲,對吧?
“Dun-dun-dun-dun-dun….”
--
Nah, bro.
我一下子就累垮了─前所未見的快。我覺得快死了。
這時紅襪大總裁Dave Dombrowski突然闖進來看我重訓。他跟我說「看吧,David,這就是
讓我害怕的事情。」
「不、不,這是誤會。我只是閒得發慌,不想坐在家裡無所事事。」
「你是不是有什麼話要跟我說,David?」
「No, no, no. 我退休了,我發誓。」
大家都不相信我,就連我的隊友們也是。我在球場的最後一晚─紅襪被淘汰的那晚─很多
隊友根本沒和我說再見,因為他們還認為我會跑去打春訓。」
我也這麼希望,不過我的身體已經到達極限了,過去四年我一直無法保持打比賽所需的體
能狀況。以前我都是兩點半到球場練球,七點準備好上場比賽。但是最近幾年我得在中午
就開始備戰─我得花更多時間暖機,像是伸展、按摩、接受治療等等。
Getting old sucks.
我會想念比賽的。不過你們知道嗎?最後一場比賽結束,當我獨自坐在置物櫃前面時,環
顧四周,心中只有浮現一句話: Damn, life is so crazy.
大家現在都知道"Big Papi"這個人,但是2003年使用這個置物櫃的我,已經走投無路了。
真的。
我27歲被雙城隊釋出,而這一年連能不能在紅襪待到季末都不知道─我根本不在先發打線
中。我必須養家,那時大女兒才剛出生─你們知道尿布有多貴嗎?
達成目標的壓力很可怕。我相信我自己,但是大多數的人並不看好我。
Pedro Martinez信任我,他還救了我。 Well, 他救我的方式是...讓我差點被踢出球
隊。
--
2003年六月,我依然是板凳球員。當時我們作客費城,Pedro投到第八局後換我幫他代打
,結果被對方換上來的左投三振。
我回到休息區後,得知教練把我換下去,我的比賽結束了。我非常的沮喪。當時我的打擊
率是 .295,但是在狀況好的一天也只獲得一個打席。
當我站在連接休息區和休息室的隧道時, Pedro走過來對我說 “Let’s go.”
「什麼?」
「我們離開這這裡吧,我餓了。」
我只是個沒沒無聞的球員,而Pedro走過來對我說 “Let’s go.”
八局下開打,我看著隊友從走出休息區,上場守備。 Oh, shit.
就好像學校裡的酷哥要你跟他一起蹺課。
「你還得洗澡欸, come on. 」我對他說。
「免驚啦,I got this. Let’s go. 我帶你去吃晚餐。」
「你確定?」
“Vamanos!” (一起走吧)
“O.K., O.K., sir.”
我還能怎麼辦?我跟著大哥走到他停車的地方。
紅襪領先,還剩兩局,隨便啦。媒體會以為我們迅速沖完澡,很快就離開了。
我們到了費城的市中心,坐下來開始點餐。過了一會,我抬頭看了電視,他們還在播棒球
賽。不是Highlight。 Live. Boston vs. Philadelphia.
費城人他媽的追平了,現在是13局下半。
我看著Pedro,BRO. SHIT.
Pedro根本不在意,他真的很酷。一臉 Hey, whatever.
我嚇得直冒冷汗。我連先發都排不上,結果紅襪還在比賽的時候我就跑出去跟Pedro吃雞
翅。
我們最後輸了延長賽,隔天我回來報到時,
Man.
It was bad. It was really bad.
我沒在打線中,不意外。媒體氣炸了、Grady Little也氣炸了。我跟全隊隊友道歉,我想
,我完蛋了。
事情的發展完全超乎預料,太瘋狂了。
兩天後,我的名字出現在白板上: 1B: ORTIZ.
真的嗎?怎麼會這樣?
我無法理解,不過Pedro這樣做是有原因的。他為了讓我排進先發,跟管理階層正面槓上
。蹺課隔天, Pedro跑進Grady Little的辦公室裡,跟他言明:「聽著,這不是David的
錯,是我要他離場的。這是我的點子。」
Grady說 “Are you crazy?”
Pedro:「不。你們想跟我續約,我上場時老爹就要上場。我相信他。」
就這樣,我排進了先發,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板凳了。我想,當一位傳奇人物跟你說話時,
你就會聽進去了。」
從那天起,我願意為Pedro做任何事情。我可以告訴你們,我能打出這樣的比賽,靠的是
兩位貴人的幫忙: Pedro Martinez 和 Manny Ramirez。
--
Manny是我見過最厲害的打者,觀察他的打球態度能學到很多。Manny想讓大家以為他很
懶惰、不在意比賽。這樣他就能抓到你的弱點─他是個獵人,他希望沒有人認真看待他,
特別是對手和媒體。
實情是,沒有人比Manny更認真看待球賽。
我再重複一次,沒有人比Manny更認真練球,句點。
我每一天都會跟Manny討論打擊。當我剛到Boston時,我很好奇Manny為何這麼厲害。觀察
幾週後,我發現他的表現來自於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Manny的敬業態度近乎瘋狂
,但是他從不讓人看他在打擊籠練習揮棒─他不允許攝影機或記者在場─甚至連其他球員
都不能看。
Manny比其他人都更早到場練球,但是這並不是大家所熟知的那一面。他是 Fun Manny、
搞笑的Manny,永遠不認真。但他的頭腦生來就是要打棒球的─或許他在其他方面並非天
才,但是論棒球他可是一等一的天才。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當我回首生涯時,這些是令我最懷念的時光─坐在休息室、跟棒
球天才們聊棒球。大家都知道2004年ALCS面對洋基的結果,但是並非所有人都知道什麼樣
的過程造就了這樣的系列戰。
你們知道我跟Manny和Pedro在'04 ALCS以前,花了多少時間討論洋基投手嗎?我們看著
Moose, Pettitte 和 Rivera的比賽,討論要怎麼獵殺他們。
--
從我踏進Boston的那一刻起,我的身邊總是圍繞著棒球天才。
人們都會記得 2004, 2007, 2013 的勝利。
你們知道我坐下來小酌時,最懷念的是什麼呢?
我會記得'04 ALCS之前,Pedro告訴我:「David,如果你敢再揮Mussina的開路曲球...
放掉吧。你要弄到他球數落後,然後他就會改塞曲球─一顆太甜的曲球。」
我會記得0-3落後給洋基時,Kevin Millar在休息室昂首闊步的樣子。他大喊, “We
got'em right where we want'em!”
我會記得,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幾天後,追捕犯人的警員們站在球場上,接受人們感謝
的樣子。這時大家還驚魂未定,甚至有很多人依然不敢外出。其實那天並沒有安排我上場
說話,但是現場某個紅襪人員來找我,希望我上去講幾句話。
我握著麥克風,說出我心裡所想的。我那天說的話,是以市民的身分說的,而不是棒球員
或紅襪球員。我是一個非常難過的 Bostonian,我看著觀眾們的臉,他們的表情與任何看
球的觀眾完全不同。
大家大聲高呼─他們不是波士頓球迷,而是一群不再懼怕的 Bostonians。
六個月後,我打出了永生難忘的全壘打。
ALCS,把my boy Torii Hunter送出牆外的滿貫砲。
--
大家看看 my boy 的腳,每次我看到這張照片,都會想到WWE。我跟Torii一起長大,他是
我的兄弟。但是我用皇家大戰的風格把兄弟送出頂繩。
再來,看看這張照片中那位警察的臉。他完蛋了。未來的人生中,只要有人在Boston找他
拍照,他就得舉手─就連跟自己的小孩拍照時也得那樣舉手吧。某天我看到他在芬威跟二
十幾個球迷拍照,而他得舉手二十多次。
Hahahaha. He’s screwed.
這些事情是我會記得的。而50年後,我不在意大家知不知道我的數據。能以名人堂身分被
人記得是好事,不過當大家想到David Ortiz這個名字時,我最希望的是...
大家記得我讓人們團結,帶給大家歡樂。
球賽就該有趣些,對吧?
我記得剛踏上美國時,我注意到美國人只在發生壞事時擁抱─災難、爆炸案、意外等等。
在拉丁美洲,什麼事都可以抱。
當我剛升上大聯盟時,大家都很自私,只在意自己的成績。大家都號稱自己打球認真,其
實他們只是冷淡。這就是當時的棒球文化。
在我的家鄉,場上發生好事,我們都會擁抱。
Shit,發生壞事時,我們也會抱抱。
當我剛到紅襪時,只要隊友打全壘打我就會熊抱他們。大家一開始都不習慣,媒體覺得這
很滑稽, 以“the Idiots” 稱呼我們。過去球員揮出全壘打後,大家只會給他一個
high-five、屁股坐回板凳上繼續嗑葵花子。職業球員的樣子就是如此。
若說我完成了什麼事情,我終結了這種蠢思想。我希望大家能團結一心。
--
看看現在的棒球賽,大家都在抱抱。小熊?他們也跟過去的紅襪一樣。You know, it’s
crazy … 我跟爸爸一起看World Series Game 7。我在多明尼加長大時,爸爸是汽車技
師,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完全沒辦法來看我打 Little League 的比賽。
在我赴美之前,他只看過我「一局」的表現。那場錦標賽打到比較晚,他下班後趕緊過來
看比賽結尾。我打出全壘打後,他衝上場高興地大吼大叫。
所以我跟爸爸兩人觀看Game 7 時,天啊,想起了過去的往事,那些情景歷歷在目。
畫面上秀出 Anthony Rizzo 稍早抱了David Ross,告訴他「 Bro, 我的情緒好激動,你
能相信我們在這裡嗎? It’s Game 7. Holy shit.」
我緊張到起雞皮疙瘩。這太瘋狂、太令人興奮了。我在場上都沒這麼緊張過。
這兩個人都在打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比賽,而他們都很在意彼此。這就是棒球。
聽著,你們聽過 “Big Papi” 的唯一原因是 Pedro Martinez 在乎我。如果Pedro
Martinez不把我放在眼裡,或許我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或許我的生涯不會有20年那麼長
,或許根本沒人認識我。
但他會關心我,因此故事是這樣走的。 That’s my brother.
Boston, thank you. 當我來到這個城市時,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家
,謝謝大家接納我。
I’d give you all a big f*****g hug if I could.
DAVID ORTIZ / EDITOR AT LARGE
--
People always ask me if I wish I were bigger. I tell them no.
I always wanted to be a miniature badass. @15Lasershow
--
原文 https://goo.gl/e8M4zB
臉書好讀版 https://goo.gl/s4ggf6
退休的感覺很奇怪,事情並不如你所預期的那樣。幾天前的夜晚,我和老婆坐在家裡小酌
幾杯。孩子們都睡了,明天沒有比賽、沒有重量訓練,我們倆就只有坐在家裡,在歡笑中
啜飲著。
我看著老婆,問她 "Babe, what’s next?"
"What’s next?" 她反問。
"Yeah.… "
「明天早上六點跟小朋友一起起床。」
Ahhhhhh, shit.
過去我都會排訓練菜單,休賽期也不例外。現在我沒有藉口推掉了。
隔天早上六點我準時起床,幫孩子們準備上學─幫他們換裝、準備午餐、聽女兒跟我分享
最新一集的 The Voice (美國好聲音)發生了什麼事。
"Yeah, baby, wow. That’s crazy." 我這樣回答她。而這時電視上正好秀出小熊隊的
慶祝影片。
小朋友上學時已經八點了,我沒辦法再睡回籠覺囉。我是「早晨型」的人,沒辦法躺在床
上發楞。我記得當年1A的隊友很愛睡覺,時時刻刻都想睡。
我都會對他們說 “Bro, you like to sleep?”
“Yeah, I love it.”
「你們在睡覺的時候會遇到百萬美金嗎?」
“No.”
「是吧,快起床。」
送孩子們上學後,我坐在沙發上,然後坐在沙發上,然後坐在沙發上...
Fuck it. 我要去重訓了。
我在九點的時候打電話通知芬威球場重訓室的員工,告訴他們我要過去。
這時候大家都離開了,只剩我和訓練員留在芬威的體育館。
你們腦中都響起了洛基(Rocky)的主題曲,對吧?
“Dun-dun-dun-dun-dun….”
--
Nah, bro.
我一下子就累垮了─前所未見的快。我覺得快死了。
這時紅襪大總裁Dave Dombrowski突然闖進來看我重訓。他跟我說「看吧,David,這就是
讓我害怕的事情。」
「不、不,這是誤會。我只是閒得發慌,不想坐在家裡無所事事。」
「你是不是有什麼話要跟我說,David?」
「No, no, no. 我退休了,我發誓。」
大家都不相信我,就連我的隊友們也是。我在球場的最後一晚─紅襪被淘汰的那晚─很多
隊友根本沒和我說再見,因為他們還認為我會跑去打春訓。」
我也這麼希望,不過我的身體已經到達極限了,過去四年我一直無法保持打比賽所需的體
能狀況。以前我都是兩點半到球場練球,七點準備好上場比賽。但是最近幾年我得在中午
就開始備戰─我得花更多時間暖機,像是伸展、按摩、接受治療等等。
Getting old sucks.
我會想念比賽的。不過你們知道嗎?最後一場比賽結束,當我獨自坐在置物櫃前面時,環
顧四周,心中只有浮現一句話: Damn, life is so crazy.
大家現在都知道"Big Papi"這個人,但是2003年使用這個置物櫃的我,已經走投無路了。
真的。
我27歲被雙城隊釋出,而這一年連能不能在紅襪待到季末都不知道─我根本不在先發打線
中。我必須養家,那時大女兒才剛出生─你們知道尿布有多貴嗎?
達成目標的壓力很可怕。我相信我自己,但是大多數的人並不看好我。
Pedro Martinez信任我,他還救了我。 Well, 他救我的方式是...讓我差點被踢出球
隊。
--
2003年六月,我依然是板凳球員。當時我們作客費城,Pedro投到第八局後換我幫他代打
,結果被對方換上來的左投三振。
我回到休息區後,得知教練把我換下去,我的比賽結束了。我非常的沮喪。當時我的打擊
率是 .295,但是在狀況好的一天也只獲得一個打席。
當我站在連接休息區和休息室的隧道時, Pedro走過來對我說 “Let’s go.”
「什麼?」
「我們離開這這裡吧,我餓了。」
我只是個沒沒無聞的球員,而Pedro走過來對我說 “Let’s go.”
八局下開打,我看著隊友從走出休息區,上場守備。 Oh, shit.
就好像學校裡的酷哥要你跟他一起蹺課。
「你還得洗澡欸, come on. 」我對他說。
「免驚啦,I got this. Let’s go. 我帶你去吃晚餐。」
「你確定?」
“Vamanos!” (一起走吧)
“O.K., O.K., sir.”
我還能怎麼辦?我跟著大哥走到他停車的地方。
紅襪領先,還剩兩局,隨便啦。媒體會以為我們迅速沖完澡,很快就離開了。
我們到了費城的市中心,坐下來開始點餐。過了一會,我抬頭看了電視,他們還在播棒球
賽。不是Highlight。 Live. Boston vs. Philadelphia.
費城人他媽的追平了,現在是13局下半。
我看著Pedro,BRO. SHIT.
Pedro根本不在意,他真的很酷。一臉 Hey, whatever.
我嚇得直冒冷汗。我連先發都排不上,結果紅襪還在比賽的時候我就跑出去跟Pedro吃雞
翅。
我們最後輸了延長賽,隔天我回來報到時,
Man.
It was bad. It was really bad.
我沒在打線中,不意外。媒體氣炸了、Grady Little也氣炸了。我跟全隊隊友道歉,我想
,我完蛋了。
事情的發展完全超乎預料,太瘋狂了。
兩天後,我的名字出現在白板上: 1B: ORTIZ.
真的嗎?怎麼會這樣?
我無法理解,不過Pedro這樣做是有原因的。他為了讓我排進先發,跟管理階層正面槓上
。蹺課隔天, Pedro跑進Grady Little的辦公室裡,跟他言明:「聽著,這不是David的
錯,是我要他離場的。這是我的點子。」
Grady說 “Are you crazy?”
Pedro:「不。你們想跟我續約,我上場時老爹就要上場。我相信他。」
就這樣,我排進了先發,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板凳了。我想,當一位傳奇人物跟你說話時,
你就會聽進去了。」
從那天起,我願意為Pedro做任何事情。我可以告訴你們,我能打出這樣的比賽,靠的是
兩位貴人的幫忙: Pedro Martinez 和 Manny Ramirez。
--
Manny是我見過最厲害的打者,觀察他的打球態度能學到很多。Manny想讓大家以為他很
懶惰、不在意比賽。這樣他就能抓到你的弱點─他是個獵人,他希望沒有人認真看待他,
特別是對手和媒體。
實情是,沒有人比Manny更認真看待球賽。
我再重複一次,沒有人比Manny更認真練球,句點。
我每一天都會跟Manny討論打擊。當我剛到Boston時,我很好奇Manny為何這麼厲害。觀察
幾週後,我發現他的表現來自於不斷的練習、練習、再練習。Manny的敬業態度近乎瘋狂
,但是他從不讓人看他在打擊籠練習揮棒─他不允許攝影機或記者在場─甚至連其他球員
都不能看。
Manny比其他人都更早到場練球,但是這並不是大家所熟知的那一面。他是 Fun Manny、
搞笑的Manny,永遠不認真。但他的頭腦生來就是要打棒球的─或許他在其他方面並非天
才,但是論棒球他可是一等一的天才。
這就是我想告訴大家的。當我回首生涯時,這些是令我最懷念的時光─坐在休息室、跟棒
球天才們聊棒球。大家都知道2004年ALCS面對洋基的結果,但是並非所有人都知道什麼樣
的過程造就了這樣的系列戰。
你們知道我跟Manny和Pedro在'04 ALCS以前,花了多少時間討論洋基投手嗎?我們看著
Moose, Pettitte 和 Rivera的比賽,討論要怎麼獵殺他們。
--
從我踏進Boston的那一刻起,我的身邊總是圍繞著棒球天才。
人們都會記得 2004, 2007, 2013 的勝利。
你們知道我坐下來小酌時,最懷念的是什麼呢?
我會記得'04 ALCS之前,Pedro告訴我:「David,如果你敢再揮Mussina的開路曲球...
放掉吧。你要弄到他球數落後,然後他就會改塞曲球─一顆太甜的曲球。」
我會記得0-3落後給洋基時,Kevin Millar在休息室昂首闊步的樣子。他大喊, “We
got'em right where we want'em!”
我會記得,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幾天後,追捕犯人的警員們站在球場上,接受人們感謝
的樣子。這時大家還驚魂未定,甚至有很多人依然不敢外出。其實那天並沒有安排我上場
說話,但是現場某個紅襪人員來找我,希望我上去講幾句話。
我握著麥克風,說出我心裡所想的。我那天說的話,是以市民的身分說的,而不是棒球員
或紅襪球員。我是一個非常難過的 Bostonian,我看著觀眾們的臉,他們的表情與任何看
球的觀眾完全不同。
大家大聲高呼─他們不是波士頓球迷,而是一群不再懼怕的 Bostonians。
六個月後,我打出了永生難忘的全壘打。
ALCS,把my boy Torii Hunter送出牆外的滿貫砲。
--
大家看看 my boy 的腳,每次我看到這張照片,都會想到WWE。我跟Torii一起長大,他是
我的兄弟。但是我用皇家大戰的風格把兄弟送出頂繩。
再來,看看這張照片中那位警察的臉。他完蛋了。未來的人生中,只要有人在Boston找他
拍照,他就得舉手─就連跟自己的小孩拍照時也得那樣舉手吧。某天我看到他在芬威跟二
十幾個球迷拍照,而他得舉手二十多次。
Hahahaha. He’s screwed.
這些事情是我會記得的。而50年後,我不在意大家知不知道我的數據。能以名人堂身分被
人記得是好事,不過當大家想到David Ortiz這個名字時,我最希望的是...
大家記得我讓人們團結,帶給大家歡樂。
球賽就該有趣些,對吧?
我記得剛踏上美國時,我注意到美國人只在發生壞事時擁抱─災難、爆炸案、意外等等。
在拉丁美洲,什麼事都可以抱。
當我剛升上大聯盟時,大家都很自私,只在意自己的成績。大家都號稱自己打球認真,其
實他們只是冷淡。這就是當時的棒球文化。
在我的家鄉,場上發生好事,我們都會擁抱。
Shit,發生壞事時,我們也會抱抱。
當我剛到紅襪時,只要隊友打全壘打我就會熊抱他們。大家一開始都不習慣,媒體覺得這
很滑稽, 以“the Idiots” 稱呼我們。過去球員揮出全壘打後,大家只會給他一個
high-five、屁股坐回板凳上繼續嗑葵花子。職業球員的樣子就是如此。
若說我完成了什麼事情,我終結了這種蠢思想。我希望大家能團結一心。
--
看看現在的棒球賽,大家都在抱抱。小熊?他們也跟過去的紅襪一樣。You know, it’s
crazy … 我跟爸爸一起看World Series Game 7。我在多明尼加長大時,爸爸是汽車技
師,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完全沒辦法來看我打 Little League 的比賽。
在我赴美之前,他只看過我「一局」的表現。那場錦標賽打到比較晚,他下班後趕緊過來
看比賽結尾。我打出全壘打後,他衝上場高興地大吼大叫。
所以我跟爸爸兩人觀看Game 7 時,天啊,想起了過去的往事,那些情景歷歷在目。
畫面上秀出 Anthony Rizzo 稍早抱了David Ross,告訴他「 Bro, 我的情緒好激動,你
能相信我們在這裡嗎? It’s Game 7. Holy shit.」
我緊張到起雞皮疙瘩。這太瘋狂、太令人興奮了。我在場上都沒這麼緊張過。
這兩個人都在打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比賽,而他們都很在意彼此。這就是棒球。
聽著,你們聽過 “Big Papi” 的唯一原因是 Pedro Martinez 在乎我。如果Pedro
Martinez不把我放在眼裡,或許我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或許我的生涯不會有20年那麼長
,或許根本沒人認識我。
但他會關心我,因此故事是這樣走的。 That’s my brother.
Boston, thank you. 當我來到這個城市時,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家
,謝謝大家接納我。
I’d give you all a big f*****g hug if I could.
DAVID ORTIZ / EDITOR AT LARGE
--
People always ask me if I wish I were bigger. I tell them no.
I always wanted to be a miniature badass. @15Lasershow
--
Tags:
美國職棒
All Comments

By Joseph
at 2016-11-23T22:51
at 2016-11-23T22:51

By Ina
at 2016-11-26T09:13
at 2016-11-26T09:13

By Steve
at 2016-11-28T12:20
at 2016-11-28T12:20

By Ophelia
at 2016-11-28T14:19
at 2016-11-28T14:19

By Ida
at 2016-12-03T00:50
at 2016-12-03T00:50

By Aaliyah
at 2016-12-07T06:04
at 2016-12-07T06:04

By Kristin
at 2016-12-09T14:54
at 2016-12-09T14:54

By Hardy
at 2016-12-11T10:34
at 2016-12-11T10:34

By Sandy
at 2016-12-15T22:13
at 2016-12-15T22:13

By Xanthe
at 2016-12-19T03:43
at 2016-12-19T03:43

By Ophelia
at 2016-12-20T05:37
at 2016-12-20T05:37

By Jake
at 2016-12-21T16:04
at 2016-12-21T16:04

By Jacob
at 2016-12-23T14:18
at 2016-12-23T14:18

By Bennie
at 2016-12-26T10:14
at 2016-12-26T10:14

By Genevieve
at 2016-12-26T18:15
at 2016-12-26T18:15

By Connor
at 2016-12-27T20:42
at 2016-12-27T20:42

By Hedwig
at 2016-12-29T08:01
at 2016-12-29T08:01

By Eartha
at 2017-01-02T09:59
at 2017-01-02T09:59

By Hazel
at 2017-01-04T23:39
at 2017-01-04T23:39

By Tom
at 2017-01-09T08:33
at 2017-01-09T08:33

By Rachel
at 2017-01-11T09:41
at 2017-01-11T09:41

By Oliver
at 2017-01-11T16:50
at 2017-01-11T16:50

By Genevieve
at 2017-01-15T14:34
at 2017-01-15T14:34

By Oliver
at 2017-01-17T08:43
at 2017-01-17T08:43

By Anthony
at 2017-01-18T01:17
at 2017-01-18T01:17

By Agatha
at 2017-01-18T12:46
at 2017-01-18T12:46

By Erin
at 2017-01-23T04:56
at 2017-01-23T04:56

By Ethan
at 2017-01-24T07:48
at 2017-01-24T07:48

By Rae
at 2017-01-25T13:19
at 2017-01-25T13:19

By Odelette
at 2017-01-25T14:38
at 2017-01-25T14:38

By Eden
at 2017-01-30T07:59
at 2017-01-30T07:59

By Puput
at 2017-02-02T08:23
at 2017-02-02T08:23

By Yuri
at 2017-02-03T15:48
at 2017-02-03T15:48

By Ethan
at 2017-02-08T00:22
at 2017-02-08T00:22

By Jack
at 2017-02-11T02:30
at 2017-02-11T02:30

By Christine
at 2017-02-13T15:31
at 2017-02-13T15:31

By Edward Lewis
at 2017-02-13T19:39
at 2017-02-13T19:39

By Donna
at 2017-02-13T22:09
at 2017-02-13T22:09

By Cara
at 2017-02-14T18:42
at 2017-02-14T18:42

By Agnes
at 2017-02-19T15:09
at 2017-02-19T15:09

By Steve
at 2017-02-19T23:08
at 2017-02-19T23:08

By Thomas
at 2017-02-24T09:16
at 2017-02-24T09:16

By Edwina
at 2017-02-24T16:39
at 2017-02-24T16:39

By Jack
at 2017-03-01T03:57
at 2017-03-01T03:57

By Lauren
at 2017-03-02T17:28
at 2017-03-02T17:28

By Edith
at 2017-03-06T19:53
at 2017-03-06T19:5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03-11T03:07
at 2017-03-11T03:07

By Isla
at 2017-03-15T10:46
at 2017-03-15T10:46

By Kristin
at 2017-03-20T03:22
at 2017-03-20T03:22

By Hardy
at 2017-03-24T22:48
at 2017-03-24T22:48

By Mia
at 2017-03-29T20:06
at 2017-03-29T20:06

By Susan
at 2017-03-31T16:07
at 2017-03-31T16:07

By Andrew
at 2017-04-04T06:15
at 2017-04-04T06:15

By Rae
at 2017-04-08T10:58
at 2017-04-08T10:58

By Cara
at 2017-04-11T15:31
at 2017-04-11T15:31

By Annie
at 2017-04-16T08:25
at 2017-04-16T08:25

By Victoria
at 2017-04-16T13:54
at 2017-04-16T13:54

By Faithe
at 2017-04-20T02:48
at 2017-04-20T02:48

By Oscar
at 2017-04-21T01:55
at 2017-04-21T01:5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7-04-21T21:40
at 2017-04-21T21:40
Related Posts
Rick Porcello wins AL Cy Young Award

By Leila
at 2016-11-17T18:46
at 2016-11-17T18:46
休賽期消息

By Daniel
at 2016-11-16T16:23
at 2016-11-16T16:23
休賽期消息、Gary DiSarcina

By Annie
at 2016-11-12T15:31
at 2016-11-12T15:31
休賽期消息

By Lucy
at 2016-11-11T22:32
at 2016-11-11T22:32
休賽期消息

By Mary
at 2016-11-10T20:32
at 2016-11-10T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