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E球 選購心得指南 - 保齡球

By Puput
at 2009-11-30T03:39
at 2009-11-30T03:39
Table of Contents
曲球初學最想學的就是「怎麼把球打彎?」
學會打彎之後,就想學「怎麼把球打不彎?」
如何在開球打彎與解球打不彎中做切換並不是件容易的課題,
就算是職業選手也還是會看見單隻的失誤,
要如何降低解球的失誤率,選擇一顆好的SPARE則是個重要的課題。
以下列舉幾個常見的問題以及我使用過十幾顆以上SPARE球的經驗作為分享。
(我使用過10、11、12、13、14、15、16磅SPARE還有包括不同材質的球)
Q1.SPARE該選用幾磅的?
A1.以曲球主攻15磅來說,最常聽見的是用14磅來解球。
1磅的落差究竟是可以讓解球更加輕鬆,還是讓手感錯亂?
對於這樣的說法我採取保留的態度,我就我實際使用的經驗來說。
選用重的球球速較慢、球質較重,使用輕的球球速較快、球質較輕。
所以面對2,4,5,8這類有前後重疊的組合瓶,重的SPARE較有利。
面對3,6,10或3,10小花,則是球速快較為有利,解到的機會較高。
使用15,16磅的好處是手感與主攻球一致,不容易丟飛,也不易錯亂;
缺點是當球道很乾時因為球速不快容易與球道產生反應,
球尾也容易出來,嚴重時10號瓶依然是死角,
對於一排的組合瓶也比較容易割耳朵,球瓶關係不活躍。
使用13,14磅會因為球重略輕,讓球速略快,球也會比較直一點,比較好控制。
缺點與優點是一體兩面的,所以有時因為略輕的球重造成手感的錯亂,
而影響了手擺盪的時機,也較容易產生失誤。
使用12磅以下的球由於球重落差大,會讓球速快很多,球瓶關係極為活躍,
路線也比較筆直好控制,但缺點手感落差太大,容易失去準頭,
也因為球輕,對於重疊的球瓶貫穿力差。
一位前輩P榮跟我說過,不試試看怎麼知道哪種手感才是適合自己的呢?
因為他的一句話,我放下了別人給我的建議,親身體驗過各種磅數的SPARE。
以國內幾位曲球高手的SPARE球重給大家參考:
孫光明16磅(哥倫比亞藍點)、陳永川13磅(Ebonite POLY)、張武總11磅(陽春POLY)
,
不同廠牌不同重量,但都是通過亞運第一階段選拔的選手,
所以沒有一定要用什麼廠牌、或什麼重量。
Q2.材質
A2.SPARE球一般的觀念都是使用POLY材質為主,POLY又有硬度上的差別,
越硬的球越不容易與球道產生反應,所以以硬聞名的正是哥倫比亞的經典好球藍點。
比較新的就是ABS的SUPER HARD。
有造型的透明球也是不錯的選擇,也很硬,但若裡頭破掉了就會很醜。
另一種造型球是漆在外面的,那種比較容易損耗,若講求耐用就別考慮了。
至於拿主攻球開笨來解...我認為適應力不夠,球道真的很乾時,
一樣要彎,那時有SPARE球但卻打不到SPARE就好笑了。
A2進階:(小密技、小撇步)
先前偉綸有注意到國外選手把POLY球拋霧來解,其實這是很有道理的。
因為POLY咬板係數低所以在油區特別的會滑,當球道尾部乾時,能量一樣會爆發出來,
就會產生彎度而不好瞄準了。
把球拋霧正是讓球在油區即開始釋放能量,到了乾區無力作動而拉直,
會讓瞄準的困難度降低。
您是否注意過用POLY打油道球在油區特別的快而感覺往外飄?
打乾道球又好像減速丟不出去?如果是的話,你更該看下去...
Urethane(材質)的球特性就是油區會動會耗能、乾區又會拉直不會亂動,
簡而言之,什麼球道打起來都很像,最特別的就是不會有劇烈的球尾。
這樣的特點不正適合用來解球?當感覺不小心拉到球了,球還不會彎過頭,
解到球瓶的機率自然就提高了。
實際用起來,我認為Urethane的球來當作SPARE效果遠大於藍點以及一般POLY球。
最推薦的美觀又實惠的ABS月光系列。
Q3.開法
從前我也會迷信一些特殊偏重,藉由負偏重或者改變反應時間來設計SPARE。
沒錯,這樣的設計的確會讓球尾的反應更為呆板、方便解球,
但是用偏重壓抑了球自然的行徑,有時也無法真實呈現自己的手勢,
久而久之解球的手勢亂了而不察覺,當發現時就已經走樣許多了。
我建議的開法就是最簡單的把CG(重心)放置於手掌中央,
選用硬度高的POLY或者是Urethane球,那麼球會有一點點自然的球尾,
有極小而自然的球尾會讓解球的末端有小小的減速,
在視覺上會比較接近主攻球而等比例下降,對於瞄準的動態視覺感會比較好。
小結:
相信有了這些先備知識與我分享的經驗後,對於選擇SPARE球應該會比較有「方向」吧!
?
重點當然還是要自己試過親身體驗才算數,畢竟打球是因人而異的。
至於我最終選用的究竟是怎樣的SPARE球呢?
答案相當有趣...
我同時使用兩顆SPARE。
絕大部分的殘瓶我使用14磅ABS的月光3,手感與主攻接近,容易打的準。
需要球速的10號、3,10小花、3,6,10或1,2,4,7等階梯瓶採用12磅AMF XTreme POLY,
兩相搭配下,是我打球以來解球最準的狀況,給大家參考囉,
比較辛苦的就是要多帶顆球出門啦!
本文章出自於我的網誌:(附上我使用球的圖)
http://www.wretch.cc/blog/GMAX/9203962
材質文章可見好獅子翻譯之文章:
http://www.wretch.cc/blog/TBSC/12853738
--
─┬─ ╒╕
言襄 王求 并瓦 身尚 │↘ 口巴 ╘╛
==================================== ◎
指尖的秘密 http://www.wretch.cc/blog/GMAX
--
學會打彎之後,就想學「怎麼把球打不彎?」
如何在開球打彎與解球打不彎中做切換並不是件容易的課題,
就算是職業選手也還是會看見單隻的失誤,
要如何降低解球的失誤率,選擇一顆好的SPARE則是個重要的課題。
以下列舉幾個常見的問題以及我使用過十幾顆以上SPARE球的經驗作為分享。
(我使用過10、11、12、13、14、15、16磅SPARE還有包括不同材質的球)
Q1.SPARE該選用幾磅的?
A1.以曲球主攻15磅來說,最常聽見的是用14磅來解球。
1磅的落差究竟是可以讓解球更加輕鬆,還是讓手感錯亂?
對於這樣的說法我採取保留的態度,我就我實際使用的經驗來說。
選用重的球球速較慢、球質較重,使用輕的球球速較快、球質較輕。
所以面對2,4,5,8這類有前後重疊的組合瓶,重的SPARE較有利。
面對3,6,10或3,10小花,則是球速快較為有利,解到的機會較高。
使用15,16磅的好處是手感與主攻球一致,不容易丟飛,也不易錯亂;
缺點是當球道很乾時因為球速不快容易與球道產生反應,
球尾也容易出來,嚴重時10號瓶依然是死角,
對於一排的組合瓶也比較容易割耳朵,球瓶關係不活躍。
使用13,14磅會因為球重略輕,讓球速略快,球也會比較直一點,比較好控制。
缺點與優點是一體兩面的,所以有時因為略輕的球重造成手感的錯亂,
而影響了手擺盪的時機,也較容易產生失誤。
使用12磅以下的球由於球重落差大,會讓球速快很多,球瓶關係極為活躍,
路線也比較筆直好控制,但缺點手感落差太大,容易失去準頭,
也因為球輕,對於重疊的球瓶貫穿力差。
一位前輩P榮跟我說過,不試試看怎麼知道哪種手感才是適合自己的呢?
因為他的一句話,我放下了別人給我的建議,親身體驗過各種磅數的SPARE。
以國內幾位曲球高手的SPARE球重給大家參考:
孫光明16磅(哥倫比亞藍點)、陳永川13磅(Ebonite POLY)、張武總11磅(陽春POLY)
,
不同廠牌不同重量,但都是通過亞運第一階段選拔的選手,
所以沒有一定要用什麼廠牌、或什麼重量。
Q2.材質
A2.SPARE球一般的觀念都是使用POLY材質為主,POLY又有硬度上的差別,
越硬的球越不容易與球道產生反應,所以以硬聞名的正是哥倫比亞的經典好球藍點。
比較新的就是ABS的SUPER HARD。
有造型的透明球也是不錯的選擇,也很硬,但若裡頭破掉了就會很醜。
另一種造型球是漆在外面的,那種比較容易損耗,若講求耐用就別考慮了。
至於拿主攻球開笨來解...我認為適應力不夠,球道真的很乾時,
一樣要彎,那時有SPARE球但卻打不到SPARE就好笑了。
A2進階:(小密技、小撇步)
先前偉綸有注意到國外選手把POLY球拋霧來解,其實這是很有道理的。
因為POLY咬板係數低所以在油區特別的會滑,當球道尾部乾時,能量一樣會爆發出來,
就會產生彎度而不好瞄準了。
把球拋霧正是讓球在油區即開始釋放能量,到了乾區無力作動而拉直,
會讓瞄準的困難度降低。
您是否注意過用POLY打油道球在油區特別的快而感覺往外飄?
打乾道球又好像減速丟不出去?如果是的話,你更該看下去...
Urethane(材質)的球特性就是油區會動會耗能、乾區又會拉直不會亂動,
簡而言之,什麼球道打起來都很像,最特別的就是不會有劇烈的球尾。
這樣的特點不正適合用來解球?當感覺不小心拉到球了,球還不會彎過頭,
解到球瓶的機率自然就提高了。
實際用起來,我認為Urethane的球來當作SPARE效果遠大於藍點以及一般POLY球。
最推薦的美觀又實惠的ABS月光系列。
Q3.開法
從前我也會迷信一些特殊偏重,藉由負偏重或者改變反應時間來設計SPARE。
沒錯,這樣的設計的確會讓球尾的反應更為呆板、方便解球,
但是用偏重壓抑了球自然的行徑,有時也無法真實呈現自己的手勢,
久而久之解球的手勢亂了而不察覺,當發現時就已經走樣許多了。
我建議的開法就是最簡單的把CG(重心)放置於手掌中央,
選用硬度高的POLY或者是Urethane球,那麼球會有一點點自然的球尾,
有極小而自然的球尾會讓解球的末端有小小的減速,
在視覺上會比較接近主攻球而等比例下降,對於瞄準的動態視覺感會比較好。
小結:
相信有了這些先備知識與我分享的經驗後,對於選擇SPARE球應該會比較有「方向」吧!
?
重點當然還是要自己試過親身體驗才算數,畢竟打球是因人而異的。
至於我最終選用的究竟是怎樣的SPARE球呢?
答案相當有趣...
我同時使用兩顆SPARE。
絕大部分的殘瓶我使用14磅ABS的月光3,手感與主攻接近,容易打的準。
需要球速的10號、3,10小花、3,6,10或1,2,4,7等階梯瓶採用12磅AMF XTreme POLY,
兩相搭配下,是我打球以來解球最準的狀況,給大家參考囉,
比較辛苦的就是要多帶顆球出門啦!
本文章出自於我的網誌:(附上我使用球的圖)
http://www.wretch.cc/blog/GMAX/9203962
材質文章可見好獅子翻譯之文章:
http://www.wretch.cc/blog/TBSC/12853738
--
─┬─ ╒╕
言襄 王求 并瓦 身尚 │↘ 口巴 ╘╛
==================================== ◎
指尖的秘密 http://www.wretch.cc/blog/GMAX
--
Tags:
保齡球
All Comments

By Jack
at 2009-12-03T13:58
at 2009-12-03T13:58

By Freda
at 2009-12-05T15:56
at 2009-12-05T15:56

By Tristan Cohan
at 2009-12-10T14:48
at 2009-12-10T14:48

By Rosalind
at 2009-12-14T10:09
at 2009-12-14T10:09

By Isla
at 2009-12-16T05:34
at 2009-12-16T05:34

By James
at 2009-12-20T00:03
at 2009-12-20T00:03

By Isabella
at 2009-12-24T07:55
at 2009-12-24T07:55

By Edwina
at 2009-12-27T06:47
at 2009-12-27T06:47

By Isabella
at 2009-12-29T09:48
at 2009-12-29T09:48

By Isabella
at 2009-12-29T23:26
at 2009-12-29T23:26

By Andrew
at 2009-12-30T05:39
at 2009-12-30T05:39

By Caitlin
at 2010-01-01T17:28
at 2010-01-01T17:28

By Yedda
at 2010-01-02T05:07
at 2010-01-02T05:07

By Brianna
at 2010-01-07T03:07
at 2010-01-07T03:07

By Skylar Davis
at 2010-01-10T10:37
at 2010-01-10T10:37

By Hedy
at 2010-01-12T17:26
at 2010-01-12T17:26

By Cara
at 2010-01-17T15:47
at 2010-01-17T15:47

By Rae
at 2010-01-21T23:08
at 2010-01-21T23:08

By Olivia
at 2010-01-22T16:26
at 2010-01-22T16:26

By Andrew
at 2010-01-23T07:23
at 2010-01-23T07:23
Related Posts
11/29 台中S.O.D打保團之"口袋"大作戰

By Tristan Cohan
at 2009-11-28T12:14
at 2009-11-28T12:14
廉售大魯閣球卷

By Jessica
at 2009-11-27T22:34
at 2009-11-27T22:34
09.11.29桃園東東團

By Iris
at 2009-11-27T20:05
at 2009-11-27T20:05
11/30 聯合週一練球團

By Audriana
at 2009-11-27T10:48
at 2009-11-27T10:48
11/28 聯合週六練球團

By Blanche
at 2009-11-27T10:46
at 2009-11-27T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