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 Binding 調整 - 滑雪板 Ski Snowboard
By Todd Johnson
at 2016-04-01T13:27
at 2016-04-01T13:27
Table of Contents
今天來分享一下Snowboard Binding的調整。雖然說Binding的調整沒有絕對,但瞭解方法
並多方嘗試,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配置。
1.Regular or Goofy
Regular是指在Snowboard 上左腳在前的站姿;Goofy則相反為右腳在前的站姿。必須先知
道你屬於哪一種再開始安裝Binding。
這邊提供兩個簡單的方式測試(但不保證100%準確):
1. 原地跳躍,嘗試在原地做連續的跳躍,哪一隻腳先離開地面便是你的前腳。
2. 推,兩腳保持與肩同寬的距離,請朋友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從背後推你,哪一隻腳先離
開地面來保持平衡,那隻腳便是你的前腳。
不過,這倆方法也不完全可靠,但可以作為一開始的參考,之後是情況嘗試、調整。
2. Binding 間距
越寬的間距可以獲得較多的穩定,越靠近的間距在Carve能給予較大的幫助,寬間距代表Sh
aun White,窄間距Alpine,當然也不是越寬(窄)越好。一開始沒有概念時可也先從板
子的建議值或與肩同寬開始,更可以在該間距常識蹲下或深蹲,如果很難蹲下,可以嘗試
將間距再調寬一點。每個人的最佳間距都不太一樣,可以多做嘗試,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間
距。
3. Binding angles
可以分為Duck stance and straight back foot 兩種角度。Duck stance 較適合Freesty
le 和Switch; Straight back foot 較專注在Carve,當然總有例外。總之,剛開始建議
從Duck stance開始,可以有較高的穩定性,角度有眾多說法、建議,可以從+9,-9 or +1
2,-12開始,我各人認為的好處有1. 可嘗試Switch,看到底Regular or Goofy哪個較適合
。2.方便學習落葉飄(Pendulum)。同樣的,最適合角度沒有標準,需要多多嘗試。
4. 用鞋子微調Binding
每個牌子大同小異,將鞋子放上Binding ,將鞋子的中心跟板子的中心調整位置一致,另
外也將腳踏墊(Disk cover/ Base plate)調整到跟鞋底有適當的接觸面,再將Strap 調
整到鎖上後,在Strap在中心位置。最重要的是鞋子是否放在板子的中心,腳踏墊或是Str
ap沒那麼要求,我一開始跟本不瞭解,甚至鞋子不在中心,還是玩的很開心。
5. High back rotation
通常新Binding拿到手,High back都是對應0度的角度,設定Binding angles後,需要將H
igh back調整對應角度用Heels side edge 平行。這調整很費時,主要是在Carve時獲得
更好的控制,說實在影響也不是很大甚至被忽略。我自己的板是有調整,但去Demo板子、
Binding 時就忽略,依然可以Cavre,所以看你自己想不想調了。
6.High back angels / Forward lean
High back angels 角度越大,膝蓋自然會彎曲越多,在Toes side and heels side的轉
換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援,尤其在Carve時更加明顯,但在做Jib時卻又不需要過多的角度,
所以,一樣取決你今天想玩什麼與個人偏好。
洋洋灑灑的寫了好久,基本上調整Binding 是個人喜好的事,沒有標準,多多嘗試找出自
己喜歡的設定就好。
網誌版:http://goo.gl/pXleQo
--
並多方嘗試,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配置。
1.Regular or Goofy
Regular是指在Snowboard 上左腳在前的站姿;Goofy則相反為右腳在前的站姿。必須先知
道你屬於哪一種再開始安裝Binding。
這邊提供兩個簡單的方式測試(但不保證100%準確):
1. 原地跳躍,嘗試在原地做連續的跳躍,哪一隻腳先離開地面便是你的前腳。
2. 推,兩腳保持與肩同寬的距離,請朋友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從背後推你,哪一隻腳先離
開地面來保持平衡,那隻腳便是你的前腳。
不過,這倆方法也不完全可靠,但可以作為一開始的參考,之後是情況嘗試、調整。
2. Binding 間距
越寬的間距可以獲得較多的穩定,越靠近的間距在Carve能給予較大的幫助,寬間距代表Sh
aun White,窄間距Alpine,當然也不是越寬(窄)越好。一開始沒有概念時可也先從板
子的建議值或與肩同寬開始,更可以在該間距常識蹲下或深蹲,如果很難蹲下,可以嘗試
將間距再調寬一點。每個人的最佳間距都不太一樣,可以多做嘗試,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間
距。
3. Binding angles
可以分為Duck stance and straight back foot 兩種角度。Duck stance 較適合Freesty
le 和Switch; Straight back foot 較專注在Carve,當然總有例外。總之,剛開始建議
從Duck stance開始,可以有較高的穩定性,角度有眾多說法、建議,可以從+9,-9 or +1
2,-12開始,我各人認為的好處有1. 可嘗試Switch,看到底Regular or Goofy哪個較適合
。2.方便學習落葉飄(Pendulum)。同樣的,最適合角度沒有標準,需要多多嘗試。
4. 用鞋子微調Binding
每個牌子大同小異,將鞋子放上Binding ,將鞋子的中心跟板子的中心調整位置一致,另
外也將腳踏墊(Disk cover/ Base plate)調整到跟鞋底有適當的接觸面,再將Strap 調
整到鎖上後,在Strap在中心位置。最重要的是鞋子是否放在板子的中心,腳踏墊或是Str
ap沒那麼要求,我一開始跟本不瞭解,甚至鞋子不在中心,還是玩的很開心。
5. High back rotation
通常新Binding拿到手,High back都是對應0度的角度,設定Binding angles後,需要將H
igh back調整對應角度用Heels side edge 平行。這調整很費時,主要是在Carve時獲得
更好的控制,說實在影響也不是很大甚至被忽略。我自己的板是有調整,但去Demo板子、
Binding 時就忽略,依然可以Cavre,所以看你自己想不想調了。
6.High back angels / Forward lean
High back angels 角度越大,膝蓋自然會彎曲越多,在Toes side and heels side的轉
換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援,尤其在Carve時更加明顯,但在做Jib時卻又不需要過多的角度,
所以,一樣取決你今天想玩什麼與個人偏好。
洋洋灑灑的寫了好久,基本上調整Binding 是個人喜好的事,沒有標準,多多嘗試找出自
己喜歡的設定就好。
網誌版:http://goo.gl/pXleQo
--
Tags:
滑雪板
All Comments
By Leila
at 2016-04-03T18:54
at 2016-04-03T18:54
By Emma
at 2016-04-06T00:21
at 2016-04-06T00:21
By Caroline
at 2016-04-08T05:48
at 2016-04-08T05:48
By Faithe
at 2016-04-10T11:15
at 2016-04-10T11:15
By Una
at 2016-04-12T16:42
at 2016-04-12T16:42
By Aaliyah
at 2016-04-14T22:09
at 2016-04-14T22:09
By Quanna
at 2016-04-17T03:36
at 2016-04-17T03:36
By Candice
at 2016-04-19T09:03
at 2016-04-19T09:03
By Carol
at 2016-04-21T14:30
at 2016-04-21T14:30
By Brianna
at 2016-04-23T19:57
at 2016-04-23T19:57
By Ula
at 2016-04-26T01:24
at 2016-04-26T01:24
By Robert
at 2016-04-28T06:51
at 2016-04-28T06:51
By Puput
at 2016-04-30T12:18
at 2016-04-30T12:18
By Erin
at 2016-05-02T17:45
at 2016-05-02T17:45
By Isla
at 2016-05-04T23:12
at 2016-05-04T23:12
By Delia
at 2016-05-07T04:39
at 2016-05-07T04:39
By Yuri
at 2016-05-09T10:06
at 2016-05-09T10:06
By Zenobia
at 2016-05-11T15:33
at 2016-05-11T15:33
By Anthony
at 2016-05-13T21:00
at 2016-05-13T21:00
By Susan
at 2016-05-16T02:28
at 2016-05-16T02:28
By Agatha
at 2016-05-18T07:55
at 2016-05-18T07:55
By Quintina
at 2016-05-20T13:22
at 2016-05-20T13:22
By Ingrid
at 2016-05-22T18:49
at 2016-05-22T18:49
Related Posts
季末開箱文Rome Agnet Rocker
By Selena
at 2016-03-30T10:51
at 2016-03-30T10:51
五月的歐洲還能滑雪嗎?
By Yuri
at 2016-03-30T06:30
at 2016-03-30T06:30
ski的jacket適合SB嗎?
By Ethan
at 2016-03-30T00:25
at 2016-03-30T00:25
[SB]矮個子的雪板選擇
By Puput
at 2016-03-29T20:58
at 2016-03-29T20:58
美東雪具購買請教
By Sarah
at 2016-03-28T22:42
at 2016-03-28T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