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面對突然來的大浪的心法 - 衝浪運動討論
By Edwina
at 2009-10-09T02:31
at 2009-10-09T02:31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剛好有上到相關的課程,但也是剛上而已啦,
現學現賣, 順便衝文章數...哈哈
如有說錯,還請高手們糾正喔~
以下有討人厭的理論,不想看的就...不要看吧
呵呵~畢竟我是衝浪超級大新手,沒辦法跟大家分享衝浪技術
只有發問能力的衝浪小學生
※ 引述《aquaing (衝衝衝~)》之銘言:
: 常常在玩大浪的時候,好不容易奮戰出了凹賽(Out side),
: 休息等浪的時候卻突然來了三個怪物,嚇得你往外划去,
: 好不容易划到了更凹賽之後,卻苦苦等不到浪~
: 然後又往划硬賽(in side)衝進去之後,要划出去的時候,
: 媽拉~怎麼怪物又來了!
: 似乎這是一個奇怪的循環--其實這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常常會發現有時候浪很漂亮,一波一波的,浪穩,間距又大的好浪
通常那時候所在地都是沒有風的,主要是因為波浪是由風吹向海面
海面吸收了風的能量,此時會有許多波長.頻率的海浪產成
而透過推導,可知道波長跟速度有關係,也就是說波長越長,浪走的速度越快
而就會產生波浪的分散性,即波長長的浪越走越快,而波長短的就在後面被拉開距離
故離起風點越遠,浪的分散性就越佳,則浪就會越穩,而不會互相干擾
而又因為起風點跟量測點(即我們要衝浪的地方),距離遠
風給予海面的能量,會達到完全發展,浪也就比較有能量且穩定
而如果在起風點附近,各式各樣的波長浪都擠在一起,即分散特性並未明顯
則就會發現浪會相互干擾,則就是我們俗稱的浪很亂又沒啥力(應該吧?)
因為波浪可以將它分成許許多多不同成分(即波長.頻率不同)的浪
而浪跟浪之間也會有疊加性質,故不同頻率的浪就會有相互干涉組成另一種浪型
故...我們常看到有時候會連來幾個大浪,然後又幾個小浪
主要就是因為各成分浪疊加後,大浪時,剛好在那個時間跟點各成分波相加達到最大時
而浪小則剛好浪跟浪之間有些被相消掉了
: 如果妳有仔細看波浪預測圖,你應該知道,波浪預測圖的浪高,
: 是取前1/3大的浪高做為平均,也就是100個浪,取前面33個較高的浪,
: 然後平均它的浪高,所以是有可能出現比這個平均浪高高兩倍的『怪物』
波浪預測會取前1/3高做為平均,主要是因為經過統計,
時段間船長們所感覺到的浪高,
跟真正透過浪高測量測出的真實浪高,
大概是前1/3真實浪高平均的值=船長感覺這時段浪高的數值
故這1/3的預測,也被認為最為常見的波高預測值
: 因為當你努力的潛越或是烏龜翻,拼過怪物的時候,心裡面卻一直想著,
: 趕快划出去,還有更大的浪要進來....,可是其實沒有,因為...
: 『這是本日最大浪』
: OK~要打怪的心法就是,要先說服自己的心魔,所以在心中默唸...
: 『今天的浪最大就這樣拉!這就是今天最大浪!怕三小~』(兩手一攤,我跟你拼了)
: 按照邏輯,所以你可以準備下次怪物來的時候跟他拼了
: 因為這樣的浪高是本日最大浪...
: 所以要跟怪物拼的時候,要划更快,甚至硬給他踩下去
: (雖然看起來90度,不過那是看起來拉!實際上沒有影響)
: 心裡面要跟自己說~反正最多就是被丟(最多就跟剛剛拼出去的時候差不多大)
: 甚至~
: 林祖媽今天就是來玩浪的拉~被丟也是一種玩浪的樂趣,跟你拼了!
: (之前都用林背~現在要平衡一下性別 XD )
: 這就是咕咕常說的『習慣就好~』
如果原本就知道的鄉民們,可以幫我看看哪有錯誤
如果不知道卻有興趣的鄉民,就看看吧 呵呵
下台一鞠躬
--
現學現賣, 順便衝文章數...哈哈
如有說錯,還請高手們糾正喔~
以下有討人厭的理論,不想看的就...不要看吧
呵呵~畢竟我是衝浪超級大新手,沒辦法跟大家分享衝浪技術
只有發問能力的衝浪小學生
※ 引述《aquaing (衝衝衝~)》之銘言:
: 常常在玩大浪的時候,好不容易奮戰出了凹賽(Out side),
: 休息等浪的時候卻突然來了三個怪物,嚇得你往外划去,
: 好不容易划到了更凹賽之後,卻苦苦等不到浪~
: 然後又往划硬賽(in side)衝進去之後,要划出去的時候,
: 媽拉~怎麼怪物又來了!
: 似乎這是一個奇怪的循環--其實這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常常會發現有時候浪很漂亮,一波一波的,浪穩,間距又大的好浪
通常那時候所在地都是沒有風的,主要是因為波浪是由風吹向海面
海面吸收了風的能量,此時會有許多波長.頻率的海浪產成
而透過推導,可知道波長跟速度有關係,也就是說波長越長,浪走的速度越快
而就會產生波浪的分散性,即波長長的浪越走越快,而波長短的就在後面被拉開距離
故離起風點越遠,浪的分散性就越佳,則浪就會越穩,而不會互相干擾
而又因為起風點跟量測點(即我們要衝浪的地方),距離遠
風給予海面的能量,會達到完全發展,浪也就比較有能量且穩定
而如果在起風點附近,各式各樣的波長浪都擠在一起,即分散特性並未明顯
則就會發現浪會相互干擾,則就是我們俗稱的浪很亂又沒啥力(應該吧?)
因為波浪可以將它分成許許多多不同成分(即波長.頻率不同)的浪
而浪跟浪之間也會有疊加性質,故不同頻率的浪就會有相互干涉組成另一種浪型
故...我們常看到有時候會連來幾個大浪,然後又幾個小浪
主要就是因為各成分浪疊加後,大浪時,剛好在那個時間跟點各成分波相加達到最大時
而浪小則剛好浪跟浪之間有些被相消掉了
: 如果妳有仔細看波浪預測圖,你應該知道,波浪預測圖的浪高,
: 是取前1/3大的浪高做為平均,也就是100個浪,取前面33個較高的浪,
: 然後平均它的浪高,所以是有可能出現比這個平均浪高高兩倍的『怪物』
波浪預測會取前1/3高做為平均,主要是因為經過統計,
時段間船長們所感覺到的浪高,
跟真正透過浪高測量測出的真實浪高,
大概是前1/3真實浪高平均的值=船長感覺這時段浪高的數值
故這1/3的預測,也被認為最為常見的波高預測值
: 因為當你努力的潛越或是烏龜翻,拼過怪物的時候,心裡面卻一直想著,
: 趕快划出去,還有更大的浪要進來....,可是其實沒有,因為...
: 『這是本日最大浪』
: OK~要打怪的心法就是,要先說服自己的心魔,所以在心中默唸...
: 『今天的浪最大就這樣拉!這就是今天最大浪!怕三小~』(兩手一攤,我跟你拼了)
: 按照邏輯,所以你可以準備下次怪物來的時候跟他拼了
: 因為這樣的浪高是本日最大浪...
: 所以要跟怪物拼的時候,要划更快,甚至硬給他踩下去
: (雖然看起來90度,不過那是看起來拉!實際上沒有影響)
: 心裡面要跟自己說~反正最多就是被丟(最多就跟剛剛拼出去的時候差不多大)
: 甚至~
: 林祖媽今天就是來玩浪的拉~被丟也是一種玩浪的樂趣,跟你拼了!
: (之前都用林背~現在要平衡一下性別 XD )
: 這就是咕咕常說的『習慣就好~』
如果原本就知道的鄉民們,可以幫我看看哪有錯誤
如果不知道卻有興趣的鄉民,就看看吧 呵呵
下台一鞠躬
--
Tags:
衝浪
All Comments
By Skylar Davis
at 2009-10-11T06:08
at 2009-10-11T06:08
By Linda
at 2009-10-13T07:42
at 2009-10-13T07:42
By Necoo
at 2009-10-16T01:11
at 2009-10-16T01:11
By Donna
at 2009-10-19T11:47
at 2009-10-19T11:47
By Faithe
at 2009-10-19T18:52
at 2009-10-19T18:52
Related Posts
明天竹南!
By Candice
at 2009-10-08T23:40
at 2009-10-08T23:40
有關於FIN的問題
By Catherine
at 2009-10-08T22:02
at 2009-10-08T22:02
面對突然來的大浪的心法
By Steve
at 2009-10-08T12:28
at 2009-10-08T12:28
師大魯味DVD交流會
By Queena
at 2009-10-08T00:07
at 2009-10-08T00:07
最近諾貝爾獎要開獎了
By Isla
at 2009-10-07T23:35
at 2009-10-07T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