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踢打亂取與合氣道 - 合氣道討論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05-09-21T00:33

Table of Contents

防身跟打架是否一樣?字義上或許不大一樣,但實際上卻有大量的交集。一個有能
力防身的人或許不是街頭霸王,但他絕對不會「完全不懂打架」。

回到該篇文章,其提到合氣道「不爭鬥」、「天人合一」為合氣道重要的、足以為
傲的特質,個人對這點持存疑的態度,因為「哲學觀」(道主本身的信仰)與「武
術技巧」是否高度相關?這是個相當主觀的問題。合氣道的所有技巧不靠形而上的
觀念架構,似乎也能合理地解釋,那為何要把道主的精神講話拿出來呢?

甚至,流傳在台面上的、合氣道的所謂「精神」,也未必那麼地獨特。「不爭鬥」
跟「空手無先手」真的有那麼不同嗎?八極拳不也強調不要隨便出手?千年前的兵
法早把戰爭視為最後的不得已手段,合氣道的不爭如果要用哲學與思想的角度去談
,恐怕千百年前早就有了答案。

所以我不大贊同以精神、文化或哲學的層面來談合氣道。這當然是可以進行的活動
,卻讓合氣道的武術本質被弱化了。不是說精神不重要、道德不重要,這就像練田
徑的不需要把運動家精神視為主要課程、練拳擊的不用把奮鬥道德掛在嘴邊一樣,
最後能夠見真章的,依舊是技術本身。

合氣道應不應該納入對打訓練?個人以為,一個以實用為目的的武術,絕對不可能
捨棄對打訓練,至少該有最基本的「自由對練」,才可能將技巧熟悉化、反射化。
體能的加強也是最基本的。

也因此,如果真的把合氣道視為一種武術的話,各種必要的體能都應該考量進來,
而不是考慮中年人如果要練、是不是不適合。想防身、又不想有太多體能,那買電
極棒不是更快嗎?

武術最忌諱練一半。知道技巧、以為自己能用、實際上卻不能用,是最危險的,如
果真把合氣道當成武術,而且是一個能夠使用的武術,而非僅僅是嗜好、運動、休
閒,恐怕更嚴格的操練是跑不了了。訓練強度與目的/心態是息息相關的。

又,就目前可知的合氣道訓練項目來看,我真的很難相信有人能夠「只練合氣道」
而成為足以實戰的高手。如果有,恐怕是天才吧。

但,所有合氣道愛好者中,又有幾個真想成為所謂的實戰高手呢?至少我不是。對
於無意城為實戰高手、甚至根本無意追求「以武制敵」的人來說,這一切根本不是
問題哪。

--

文字是迷途者在黑森林中唯一的慰藉。

我的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woosean

--

All Comments

Re: 踢打亂取與合氣道

Charlotte avatar
By Charlotte
at 2005-09-20T01:16
※ 引述《fco (五選一 )》之銘言: : 推 MrCafe:最後一段聽起來像是:學合氣道就不可能防身, 09/18 22:41 : → MrCafe:想防身的千萬別學合氣道^O^ 09/18 ...

Re: 踢打亂取與合氣道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05-09-19T23:57
拿合氣道來練防身 就像為機車加了個大鎖 雖然 要幹車當然還是可以 可是卻可以大大的減低偷兒偷車的慾望 而練合氣道的功力 就像大鎖的好壞 越好的鎖 越增加偷兒開鎖的時間 也就是增加他被捕的機率 而用軍警特勤格鬥的方式訓練自己來練防身 就像請了個保鑣來雇車 雖然 車子可以更安全 但自己要花的代價也更大 ...

Re: 踢打亂取與合氣道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05-09-19T00:38
※ 引述《fco (五選一 )》之銘言: : 雖然,只過了幾個月的時間,但是最近練習時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我對 : 是否合氣道需要踢打以及多加亂取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以下是我對 : 踢打與亂取在合氣道中的看法。 我的想法是~ 台灣合氣道的練習,餵的招大概跟嬰兒的程度差不多.... ...

踢打亂取與合氣道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05-09-18T21:33
雖然,只過了幾個月的時間,但是最近練習時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我對 是否合氣道需要踢打以及多加亂取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以下是我對 踢打與亂取在合氣道中的看法。 -- 在實際街頭打鬥上,擒拿對手的過程當中,絕對可以用踢用打甚至用咬。 而要把武術應用在打鬥上,擒拿摔踢打都要知道也是一個正常的過程。而 在合氣道 ...

師與道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05-09-17T01:29
近日在逸文,買了道主的budo,而無意間,看到了一本關於武術散文之類的書, 書名我已忘了,不過一些有趣的事情,倒還記得,加上自己這幾年接觸一點其他 武術的一點心得,也就隨意改寫如下。 -- 「名(明)師出高徒」。有名的老師,不一定高明,高明的老師,不一定願意教, 願意教的不一定教的好,教的好的,不一定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