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實交易歸交易 - 鳳凰城太陽 Phoenix Suns

By Andrew
at 2007-06-26T14:24
at 2007-06-26T14:2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HawksJJ (陽光男孩--考試加油)》之銘言:
: Marion能換到Kobe,我認為對太陽是利大於弊,是補強而非重建
我對所謂的「籃球能力」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不過這個命題太大了,我想簡化成:
Kobe vs Marion,如果只能挑一個,太陽要選那一個會比較強?
這裡不考慮薪資與合約結構(Kobe稍貴一些),只是想討論:誰比較適合太陽?
我先節錄一些我對「能力」的看法
1.不同的能力並沒有絕對的好壞,純視需求而定
2.今日仍沒有任何一項數據能精確地描述籃球能力
3.想精確地評價「能力」需要:a.瞭解使用的戰術 b.長時間地觀察
4.能力可能被各種要素掩蓋
5.長時間且穩定的表現才稱的上能力
先談談Kobe
我得先自首,我看的湖人比賽並不多,只有少數BT外加去大陸論壇看他們的戰術分析而已
但我相當同意以下的論述
: 另外,Kobe空手跑位的能力,實際上也是相當優秀的,所以哪有什麼埋沒不埋沒的問題?
: 我實在不懂為什麼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就是 一球在手樂無窮 他並不是這種球員
: 加上他本身頂級的持球進攻能力,他來太陽的話,太陽一定能打得更有變化
而且下面這段對太陽現況與需求的描述也很精準
: 太陽隊並不是以空手切為主的隊伍,但在各種戰術中,空切的比例的確很高
: 這裡要講到太陽為什麼空切的比例特別高?
: 其中一個理由就是 太陽缺乏可自行持球進攻的好手 最理想是接到球就能出手
: 而不是像小牛一樣繞了5-8秒只是為了清開單邊某人單打
而在這裡我想補充的是,Kobe的組織能力。
與刻板印象不同,被稱為「自幹王」Kobe的組織潛力是相當相當好的
為什麼我用潛力而不是能力?
因為這項能力在他身上實在不太穩定...
當然,或許是傷兵和戰績等壓力,又或許是火熱的手感所影響。
也可能是跟湖人一項將組織的責任放在Odom和Walton身上有關...
但實在很難想像同一個人的組織可以在幾個月內變化這麼大
另一點就是低位的破壞力,與單年Jordan相似之處,Kobe在低位的破壞力也相當的大。
喔~為什麼我要提低位與組織呢?因為這也是太陽非常需要也欠缺的能力。
談完攻擊,讓我們回到防守。
: 頂中鋒這一點是有點不一樣,但是Kobe防守搖擺人同樣是一流的
這我也是贊同的,不過...
在攻擊戰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只會一對一防守搖擺人是沒有用的。
沒錯,這又牽扯到團隊的問題了,
我說過我不是湖人迷,因此我對湖人到底為什麼防成這樣的問題沒有太大興趣
到底是誰的責任導致湖人的防守現況,或許該請湖人版的高人來指點
但一個東漏西漏、補防紊亂、交代不清的防守體系,還有人可以獲選為防守第一隊?
如果我有投票權,我是絕對不會把防守第一隊的票投給Kobe
另一方面,現在太陽的防守缺的是什麼?一對一的防守搖擺人?
恕我直言,一天Nash還在太陽,被輕鬆切入的情況就不會消失。
這不是Bell或是Kobe一對一防守有多強多強可以補上的
那需要什麼?
補防!
論起一對一防守或許Marion稍遜一籌(我是認為未必啦),
但補防的表現上卻是Marion大勝。
(我說過,能力會被各種因素掩蓋,我只是描述「發生什麼事」
可能是隊友太經驗不足導致這種、可能是防守體系出問題導致這種結果)
今年,聯盟欠Marion一次防守第一隊,
那榮譽應該是屬於Marion而不是Kobe。
另一方面,太陽本來就已經不擅長於籃板,換走Marion...
總結:
如果現在太陽的攻擊是100分(進攻效率聯盟1),防守是60分(防守效率聯盟14)
Marion換Kobe之後呢?
個人認為,如果是換到有組織能力那個Kobe攻擊可以提升到120分,
不過防守...大概會是36分吧(開根號乘以10會及格那種)
划算嗎?
----------------------------------------------------------------------------
至於TD vs KG
其實身為馬刺迷的我之所以回文,本來就是準備在這個議題上詳加討論的。
不過打到一半才發現,這種東西還是應該留到馬刺版談XD~
--
: Marion能換到Kobe,我認為對太陽是利大於弊,是補強而非重建
我對所謂的「籃球能力」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不過這個命題太大了,我想簡化成:
Kobe vs Marion,如果只能挑一個,太陽要選那一個會比較強?
這裡不考慮薪資與合約結構(Kobe稍貴一些),只是想討論:誰比較適合太陽?
我先節錄一些我對「能力」的看法
1.不同的能力並沒有絕對的好壞,純視需求而定
2.今日仍沒有任何一項數據能精確地描述籃球能力
3.想精確地評價「能力」需要:a.瞭解使用的戰術 b.長時間地觀察
4.能力可能被各種要素掩蓋
5.長時間且穩定的表現才稱的上能力
先談談Kobe
我得先自首,我看的湖人比賽並不多,只有少數BT外加去大陸論壇看他們的戰術分析而已
但我相當同意以下的論述
: 另外,Kobe空手跑位的能力,實際上也是相當優秀的,所以哪有什麼埋沒不埋沒的問題?
: 我實在不懂為什麼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就是 一球在手樂無窮 他並不是這種球員
: 加上他本身頂級的持球進攻能力,他來太陽的話,太陽一定能打得更有變化
而且下面這段對太陽現況與需求的描述也很精準
: 太陽隊並不是以空手切為主的隊伍,但在各種戰術中,空切的比例的確很高
: 這裡要講到太陽為什麼空切的比例特別高?
: 其中一個理由就是 太陽缺乏可自行持球進攻的好手 最理想是接到球就能出手
: 而不是像小牛一樣繞了5-8秒只是為了清開單邊某人單打
而在這裡我想補充的是,Kobe的組織能力。
與刻板印象不同,被稱為「自幹王」Kobe的組織潛力是相當相當好的
為什麼我用潛力而不是能力?
因為這項能力在他身上實在不太穩定...
當然,或許是傷兵和戰績等壓力,又或許是火熱的手感所影響。
也可能是跟湖人一項將組織的責任放在Odom和Walton身上有關...
但實在很難想像同一個人的組織可以在幾個月內變化這麼大
另一點就是低位的破壞力,與單年Jordan相似之處,Kobe在低位的破壞力也相當的大。
喔~為什麼我要提低位與組織呢?因為這也是太陽非常需要也欠缺的能力。
談完攻擊,讓我們回到防守。
: 頂中鋒這一點是有點不一樣,但是Kobe防守搖擺人同樣是一流的
這我也是贊同的,不過...
在攻擊戰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只會一對一防守搖擺人是沒有用的。
沒錯,這又牽扯到團隊的問題了,
我說過我不是湖人迷,因此我對湖人到底為什麼防成這樣的問題沒有太大興趣
到底是誰的責任導致湖人的防守現況,或許該請湖人版的高人來指點
但一個東漏西漏、補防紊亂、交代不清的防守體系,還有人可以獲選為防守第一隊?
如果我有投票權,我是絕對不會把防守第一隊的票投給Kobe
另一方面,現在太陽的防守缺的是什麼?一對一的防守搖擺人?
恕我直言,一天Nash還在太陽,被輕鬆切入的情況就不會消失。
這不是Bell或是Kobe一對一防守有多強多強可以補上的
那需要什麼?
補防!
論起一對一防守或許Marion稍遜一籌(我是認為未必啦),
但補防的表現上卻是Marion大勝。
(我說過,能力會被各種因素掩蓋,我只是描述「發生什麼事」
可能是隊友太經驗不足導致這種、可能是防守體系出問題導致這種結果)
今年,聯盟欠Marion一次防守第一隊,
那榮譽應該是屬於Marion而不是Kobe。
另一方面,太陽本來就已經不擅長於籃板,換走Marion...
總結:
如果現在太陽的攻擊是100分(進攻效率聯盟1),防守是60分(防守效率聯盟14)
Marion換Kobe之後呢?
個人認為,如果是換到有組織能力那個Kobe攻擊可以提升到120分,
不過防守...大概會是36分吧(開根號乘以10會及格那種)
划算嗎?
----------------------------------------------------------------------------
至於TD vs KG
其實身為馬刺迷的我之所以回文,本來就是準備在這個議題上詳加討論的。
不過打到一半才發現,這種東西還是應該留到馬刺版談XD~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Franklin
at 2007-06-28T03:16
at 2007-06-28T03:16

By Irma
at 2007-06-29T16:09
at 2007-06-29T16:09

By Blanche
at 2007-07-01T05:01
at 2007-07-01T05:01

By Faithe
at 2007-07-02T17:53
at 2007-07-02T17:53

By Audriana
at 2007-07-04T06:46
at 2007-07-04T06:46
Related Posts
2007 NBA Draft: Potential Winners/Losers

By Queena
at 2007-06-26T14:00
at 2007-06-26T14:00
2007 Green Room Invites

By Bennie
at 2007-06-26T13:46
at 2007-06-26T13:46
[陸聞] Bonzi Wells宣布繼續為火箭效力

By Odelette
at 2007-06-26T13:42
at 2007-06-26T13:42
這一次不是團購了

By Una
at 2007-06-26T13:28
at 2007-06-26T13:28
阿泰可能去灰狼嗎?

By Todd Johnson
at 2007-06-26T13:26
at 2007-06-26T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