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J怪物體格的背後—認真訓練及重視保養 - NBA

By Puput
at 2016-10-11T22:48
at 2016-10-11T22:48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網址:http://clutch.hk/2016/10/11/lbj-phy/
說起「變態」及「鋼鐵」一般的體格,LeBron James算得上是舉世無雙。他可說是NBA能
集合速度及力量的少數人。打從18歲,他就加入NBA這個籃球最高殿堂,不經不覺,他已
經32歲,在NBA征戰了13個賽季,當中更有11次殺入了NBA季後賽,6次殺入NBA總決賽。他
除了那如怪物一般的超強體格之外,更能得的是,他甚少有嚴重傷患,甚至連小傷患也不
多,到底當中原因是什麼呢﹖原來一切來自他的自發性,對身體保養極為重視,也是一般
運動員很少注意到的地方。
LeBron James在NBA累積上場時間已達到46,861分鐘,超過名宿Larry Bird足足5,532分鐘
。現時,他的常規賽累積上陣時間排在NBA歷史第39位,但季後賽的累積上陣時間,已經
排在NBA歷史第4位,在季後賽累積上陣時間僅次於第一位的Tim Duncan,第二位的
Kareem Abdul-Jabbar及第三位的Kobe Bryant,也是現役球員中,季後賽累積上陣時間最
長的一位。
這三位人物,在NBA都是出了名的鐵人或長青樹,不過他們也在累積到一定的上陣時間後
,便出現了較嚴重的傷患。Kobe Bryant及Tim Duncan在累積上陣時間約54,000分鐘後,
便開始出現較嚴重的傷患,而Kareem Abdul-Jabbar及另一鐵人Karl Malone,則在約累積
上陣60,000分鐘後,便出現受響表現的傷患。以此推算,LeBron James還有約兩季時間便
會到達Kobe Bryant及Tim Duncan的「傷患期」,還有約四季時間便到達Kareem
Abdul-Jabbar及Karl Malone的「傷患期」。
LeBron James即將追上Kobe Bryant及Tim Duncan的「傷患期」,他到底能否抵得住這個
NBA有不少球員均會遇上不同程度的傷患,背脊、膝蓋、腳踝、肩膀及手指的傷就最常見
。加上球員從小便有不少訓練及比賽,由高中到大學,再到NBA,身體已經有不少負荷,
也就代表更易受傷。但LeBron James由進入NBA起,甚少有傷患困擾,曾於LeBron James
新秀時期擔任Cavaliers助理教練的Stephen Silas如此形容LeBron James:「他簡直令人
難以置信。有些球員會很容易受傷,但我猜他是少數幾個球員不會受傷的。他就是有那個
體格及意志。」而Cavaliers的傷患顧問Jim Williams則說:「他既高大, 又強壯,速度
又快,他沒有經常受傷真的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如果Larry Bird來到現今的聯盟,又能
否如他(指LeBron James)一樣打這麼久呢﹖我不知道答案,但我會懷疑未必可以。」
由LeBron James登陸NBA第一天起,不少人便形容他是與眾不同,是個天生的怪物,特別
是他那超越常人的體質。而這一切,除了天生異稟,原來還可追溯到他的高中時期。他的
高中籃球教練Keith Dambrot指,LeBron James花了很多時間去訓練他的身軀,以準備好
日後的比賽。Keith Dambrot說:「他(指LeBron James)知道自己將會上陣很多分鐘,
同時會有很多人會嘗試將他打倒。他知道他的身體將會承受很多激烈的碰撞及拉扯,所以
他一早就為此準備及訓練了。他沒有如我所見的任何一個新秀一樣,他的運動能力再結合
他的身軀,簡直是難以置信,在他出現之前我從未見過,而在他出現後也沒有再見過。」
Keith Dambrot更說,LeBron James加入NBA時,身形已經訓練得不是一般新秀的身形,而
是一個征戰好幾年的NBA老手的身形。
LeBron James異於常人的體格及運動能力,又是如何訓練得來呢﹖原來他的訓練從來不會
只著重於舉重,還會著重移動力、柔韌性、體重及阻力訓練。
Mike Miller指LeBron James花很多心機及金錢在保養身體方面。
而除了刻苦的訓練讓LeBron James得到這個超人般的身體外,他的前隊友Mike Miller更
爆料,LeBron James對自己的身體保養是非常之重視及講究,而且經常會發掘一些新方法
來讓自己保持狀態。Mike Miller比喻說:「現在所有事情都講究持久性。不少人投資很
多錢,就是想有一件能長期出現的產品。這些人都是億萬富豪是有原因的,他們不會想他
們的投資有任何損失,所以他們將投資都放在訓練上。」
Mike Miller指,LeBron James是NBA中少數幾位球員會用冷凍室(cryo chamber)——一
個只需要三分鐘,但卻比冰浴更有效讓身體回復的方法。Mike Millers還說,LeBron
James每星期都會按摩3至4次,他會在去球館比賽時穿著治療靴(therapy boots)來增加
血液循環,還有一大堆保養用品。甚至乎他因為對自己身體的保養而聞名,不少廠商會在
產品推出市場前讓他去試用。
Mike Miller續說:「當不少人並不注重(保養)時,他花了很多錢來照顧自己的身體。
很多人認為那是個很大的開支,但這些開支讓他長時間能賺更多的錢。」
而除了訓練及保養,LeBron James對自己的飲食亦非常注重,他會避免吃或喝一些對身體
無益的東西。LeBron James另一位隊友Donyell Marshall說:「你會在見到他在奪冠後喝
香檳,所以我不能說他不會喝,但他真的在飲食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來讓他保持健康。這也
是為何你會看到在賽季末時,他會越來越強,但其他球員則變得越來越弱。」
32歲,對於不少籃球員來說,已經是步入晚期,各項數據均會出現下滑。有些球員會改變
打法,如有更多的跳投,減少碰撞來延伸球員生命。但LeBron James現時卻比任何一個球
員都來得健康,更沒有徵象要改變打法。Mike Miller就以「荒謬」去形容LeBron James
的絕佳狀態:「他還是每晚打40分鐘,而球還是長時間在他的手上,簡直是荒謬至極。」
而Keith Dambrot則指,LeBron James還打算打很多年,贏下更多的總冠軍及嘗試成為歷
史最佳球員,即使他年屆「爸爸級」,也準備好作戰。Keith Dambrot說:「所有像他一
樣的人都會夢想這樣,我不認為他的職業生涯會走下坡。」
--
說起「變態」及「鋼鐵」一般的體格,LeBron James算得上是舉世無雙。他可說是NBA能
集合速度及力量的少數人。打從18歲,他就加入NBA這個籃球最高殿堂,不經不覺,他已
經32歲,在NBA征戰了13個賽季,當中更有11次殺入了NBA季後賽,6次殺入NBA總決賽。他
除了那如怪物一般的超強體格之外,更能得的是,他甚少有嚴重傷患,甚至連小傷患也不
多,到底當中原因是什麼呢﹖原來一切來自他的自發性,對身體保養極為重視,也是一般
運動員很少注意到的地方。
LeBron James在NBA累積上場時間已達到46,861分鐘,超過名宿Larry Bird足足5,532分鐘
。現時,他的常規賽累積上陣時間排在NBA歷史第39位,但季後賽的累積上陣時間,已經
排在NBA歷史第4位,在季後賽累積上陣時間僅次於第一位的Tim Duncan,第二位的
Kareem Abdul-Jabbar及第三位的Kobe Bryant,也是現役球員中,季後賽累積上陣時間最
長的一位。
這三位人物,在NBA都是出了名的鐵人或長青樹,不過他們也在累積到一定的上陣時間後
,便出現了較嚴重的傷患。Kobe Bryant及Tim Duncan在累積上陣時間約54,000分鐘後,
便開始出現較嚴重的傷患,而Kareem Abdul-Jabbar及另一鐵人Karl Malone,則在約累積
上陣60,000分鐘後,便出現受響表現的傷患。以此推算,LeBron James還有約兩季時間便
會到達Kobe Bryant及Tim Duncan的「傷患期」,還有約四季時間便到達Kareem
Abdul-Jabbar及Karl Malone的「傷患期」。
LeBron James即將追上Kobe Bryant及Tim Duncan的「傷患期」,他到底能否抵得住這個
NBA有不少球員均會遇上不同程度的傷患,背脊、膝蓋、腳踝、肩膀及手指的傷就最常見
。加上球員從小便有不少訓練及比賽,由高中到大學,再到NBA,身體已經有不少負荷,
也就代表更易受傷。但LeBron James由進入NBA起,甚少有傷患困擾,曾於LeBron James
新秀時期擔任Cavaliers助理教練的Stephen Silas如此形容LeBron James:「他簡直令人
難以置信。有些球員會很容易受傷,但我猜他是少數幾個球員不會受傷的。他就是有那個
體格及意志。」而Cavaliers的傷患顧問Jim Williams則說:「他既高大, 又強壯,速度
又快,他沒有經常受傷真的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如果Larry Bird來到現今的聯盟,又能
否如他(指LeBron James)一樣打這麼久呢﹖我不知道答案,但我會懷疑未必可以。」
由LeBron James登陸NBA第一天起,不少人便形容他是與眾不同,是個天生的怪物,特別
是他那超越常人的體質。而這一切,除了天生異稟,原來還可追溯到他的高中時期。他的
高中籃球教練Keith Dambrot指,LeBron James花了很多時間去訓練他的身軀,以準備好
日後的比賽。Keith Dambrot說:「他(指LeBron James)知道自己將會上陣很多分鐘,
同時會有很多人會嘗試將他打倒。他知道他的身體將會承受很多激烈的碰撞及拉扯,所以
他一早就為此準備及訓練了。他沒有如我所見的任何一個新秀一樣,他的運動能力再結合
他的身軀,簡直是難以置信,在他出現之前我從未見過,而在他出現後也沒有再見過。」
Keith Dambrot更說,LeBron James加入NBA時,身形已經訓練得不是一般新秀的身形,而
是一個征戰好幾年的NBA老手的身形。
LeBron James異於常人的體格及運動能力,又是如何訓練得來呢﹖原來他的訓練從來不會
只著重於舉重,還會著重移動力、柔韌性、體重及阻力訓練。
Mike Miller指LeBron James花很多心機及金錢在保養身體方面。
而除了刻苦的訓練讓LeBron James得到這個超人般的身體外,他的前隊友Mike Miller更
爆料,LeBron James對自己的身體保養是非常之重視及講究,而且經常會發掘一些新方法
來讓自己保持狀態。Mike Miller比喻說:「現在所有事情都講究持久性。不少人投資很
多錢,就是想有一件能長期出現的產品。這些人都是億萬富豪是有原因的,他們不會想他
們的投資有任何損失,所以他們將投資都放在訓練上。」
Mike Miller指,LeBron James是NBA中少數幾位球員會用冷凍室(cryo chamber)——一
個只需要三分鐘,但卻比冰浴更有效讓身體回復的方法。Mike Millers還說,LeBron
James每星期都會按摩3至4次,他會在去球館比賽時穿著治療靴(therapy boots)來增加
血液循環,還有一大堆保養用品。甚至乎他因為對自己身體的保養而聞名,不少廠商會在
產品推出市場前讓他去試用。
Mike Miller續說:「當不少人並不注重(保養)時,他花了很多錢來照顧自己的身體。
很多人認為那是個很大的開支,但這些開支讓他長時間能賺更多的錢。」
而除了訓練及保養,LeBron James對自己的飲食亦非常注重,他會避免吃或喝一些對身體
無益的東西。LeBron James另一位隊友Donyell Marshall說:「你會在見到他在奪冠後喝
香檳,所以我不能說他不會喝,但他真的在飲食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來讓他保持健康。這也
是為何你會看到在賽季末時,他會越來越強,但其他球員則變得越來越弱。」
32歲,對於不少籃球員來說,已經是步入晚期,各項數據均會出現下滑。有些球員會改變
打法,如有更多的跳投,減少碰撞來延伸球員生命。但LeBron James現時卻比任何一個球
員都來得健康,更沒有徵象要改變打法。Mike Miller就以「荒謬」去形容LeBron James
的絕佳狀態:「他還是每晚打40分鐘,而球還是長時間在他的手上,簡直是荒謬至極。」
而Keith Dambrot則指,LeBron James還打算打很多年,贏下更多的總冠軍及嘗試成為歷
史最佳球員,即使他年屆「爸爸級」,也準備好作戰。Keith Dambrot說:「所有像他一
樣的人都會夢想這樣,我不認為他的職業生涯會走下坡。」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Kelly
at 2016-10-16T15:40
at 2016-10-16T15:40

By Andy
at 2016-10-17T16:40
at 2016-10-17T16:40

By Mason
at 2016-10-19T22:44
at 2016-10-19T22:44

By Necoo
at 2016-10-20T04:53
at 2016-10-20T04:53

By Harry
at 2016-10-24T06:14
at 2016-10-24T06:14

By Enid
at 2016-10-25T11:27
at 2016-10-25T11:27

By Delia
at 2016-10-26T07:23
at 2016-10-26T07:23

By Doris
at 2016-10-27T17:55
at 2016-10-27T17:55

By Freda
at 2016-10-31T08:35
at 2016-10-31T08:35

By Kristin
at 2016-11-02T03:20
at 2016-11-02T03:20

By Franklin
at 2016-11-05T16:56
at 2016-11-05T16:56

By Yedda
at 2016-11-09T05:42
at 2016-11-09T05:42

By Cara
at 2016-11-09T13:13
at 2016-11-09T13:13

By Ivy
at 2016-11-11T01:15
at 2016-11-11T01:15

By Olga
at 2016-11-15T18:32
at 2016-11-15T18:32

By Audriana
at 2016-11-18T02:30
at 2016-11-18T02:30

By Faithe
at 2016-11-20T10:23
at 2016-11-20T10:23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6-11-21T05:41
at 2016-11-21T05:41

By Dorothy
at 2016-11-22T23:37
at 2016-11-22T23:37

By Tracy
at 2016-11-25T07:48
at 2016-11-25T07:48

By Joe
at 2016-11-29T20:37
at 2016-11-29T20:37

By Sarah
at 2016-12-02T21:20
at 2016-12-02T21:20

By Zenobia
at 2016-12-07T11:41
at 2016-12-07T11:41

By Carol
at 2016-12-09T14:10
at 2016-12-09T14:10

By Thomas
at 2016-12-10T14:24
at 2016-12-10T14:24

By Anthony
at 2016-12-13T06:56
at 2016-12-13T06:56

By Isla
at 2016-12-18T06:38
at 2016-12-18T06:38

By Adele
at 2016-12-21T07:52
at 2016-12-21T07:52

By Charlotte
at 2016-12-25T08:14
at 2016-12-25T08:14

By Catherine
at 2016-12-26T17:10
at 2016-12-26T17:10

By Ethan
at 2016-12-28T16:22
at 2016-12-28T16:22

By Kyle
at 2016-12-29T11:54
at 2016-12-29T11:54

By Delia
at 2016-12-30T14:41
at 2016-12-30T14:41

By Tom
at 2016-12-31T09:44
at 2016-12-31T09:44

By David
at 2016-12-31T15:30
at 2016-12-31T15:30

By Puput
at 2017-01-02T04:50
at 2017-01-02T04:50

By Jack
at 2017-01-03T13:39
at 2017-01-03T13:39

By Todd Johnson
at 2017-01-05T01:17
at 2017-01-05T01:17

By Kyle
at 2017-01-06T02:46
at 2017-01-06T02:46

By Jack
at 2017-01-10T11:22
at 2017-01-10T11:22

By Megan
at 2017-01-10T22:29
at 2017-01-10T22:29

By Michael
at 2017-01-13T22:50
at 2017-01-13T22:50

By Andrew
at 2017-01-16T04:13
at 2017-01-16T04:13

By Xanthe
at 2017-01-19T04:01
at 2017-01-19T04:01

By Suhail Hany
at 2017-01-20T23:17
at 2017-01-20T23:17

By Steve
at 2017-01-22T12:10
at 2017-01-22T12:10

By Liam
at 2017-01-27T01:28
at 2017-01-27T01:28

By Isabella
at 2017-01-29T07:46
at 2017-01-29T07:46

By Hedy
at 2017-01-29T15:01
at 2017-01-29T15:01

By Delia
at 2017-02-01T23:59
at 2017-02-01T23:59

By Yuri
at 2017-02-04T07:42
at 2017-02-04T07:42

By Andrew
at 2017-02-04T09:12
at 2017-02-04T09:12

By Kristin
at 2017-02-06T22:48
at 2017-02-06T22:48

By Barb Cronin
at 2017-02-08T17:43
at 2017-02-08T17:43

By Lydia
at 2017-02-09T10:18
at 2017-02-09T10:18

By Franklin
at 2017-02-13T07:50
at 2017-02-13T07:50

By Queena
at 2017-02-17T05:55
at 2017-02-17T05:55

By Jacob
at 2017-02-19T16:03
at 2017-02-19T16:03

By Hazel
at 2017-02-23T00:38
at 2017-02-23T00:38

By Charlotte
at 2017-02-25T10:54
at 2017-02-25T10:54

By Linda
at 2017-03-02T06:03
at 2017-03-02T06:03

By Hedy
at 2017-03-04T14:23
at 2017-03-04T14:23

By Todd Johnson
at 2017-03-06T08:56
at 2017-03-06T08:56

By Frederica
at 2017-03-07T16:44
at 2017-03-07T16:44

By Bethany
at 2017-03-09T11:39
at 2017-03-09T11:39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7-03-10T13:11
at 2017-03-10T13:11

By Rachel
at 2017-03-13T13:49
at 2017-03-13T13:49

By Ingrid
at 2017-03-13T18:44
at 2017-03-13T18:44

By Emily
at 2017-03-18T13:17
at 2017-03-18T13:17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7-03-21T18:53
at 2017-03-21T18:53

By Carol
at 2017-03-25T22:14
at 2017-03-25T22:14

By Zora
at 2017-03-30T10:35
at 2017-03-30T10:35

By Emily
at 2017-04-03T13:29
at 2017-04-03T13:29

By Donna
at 2017-04-04T20:23
at 2017-04-04T20:23

By James
at 2017-04-09T13:03
at 2017-04-09T13:03
Related Posts
NBA》敢讓詹皇當家政婦 騎士眾將皮得繃

By Michael
at 2016-10-11T19:16
at 2016-10-11T19:16
Pop:Boban曾說要留下,我讓他滾去拿大錢

By Tristan Cohan
at 2016-10-11T18:46
at 2016-10-11T18:46
初對抗歐尼爾 姚明:鄰居的眼神像送行

By Yuri
at 2016-10-11T18:19
at 2016-10-11T18:19
豪哥:最佳控衛是柯瑞 最喜歡喬丹

By Olga
at 2016-10-11T17:51
at 2016-10-11T17:51
林書豪離隊後 黃蜂總算首勝退灰狼

By Quintina
at 2016-10-11T17:50
at 2016-10-11T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