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G的07/26原野射箭觀賽心得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Franklin
at 2009-07-29T20:23
at 2009-07-29T20:23
Table of Contents
從開始賣票時我們就決定要看原野射箭,便買了假日的決賽日票。
當天下午抵達澄清湖約2點多(澄清湖入口的警察很盡責的安檢,還要我們喝水以
示非危險物品,我媽媽還跟他們說去主場館看飛盤和橄欖球都沒有檢查的這麼仔
細,後來要走時我看車子上是寫高雄縣仁武分局機動派出所)。原本以為要跟著
選手跑來跑去,但到了看臺區發現有電視轉播,看電視就可以看到選手在其他7個
靶位的表現,可能因為很熱,看轉播沒有看到有觀眾跟著選手跑,不過後來到了約
4點左右就有觀眾站在水族館下面看了,後來離開比賽場後看了一下賽程位置表,
發現預賽24個靶位似乎有湖邊射箭,感覺比較有趣,決賽好像都在水族館這邊繞來
繞去而已。看臺區前的草地架的是第8靶、最後一個靶位,據現場播報員表示約60公
尺,除了裸弓組在下面草地上發射,反曲弓組和複合弓組都是在上方的龍柏旁由上
往下射。而之前的好像是第7靶(還第6靶),是個要從水族館(好像是3樓)往下射
設置在地上的靶位,從看臺區左方就可以看到選手在水族館上搭弓射箭。
根據現場播報人員的說明,裸弓的精準度最低,其次是反曲弓和複合弓,其中反曲
弓是亞奧運項目。但原野射箭有風向、角度、光線等變化因素,比賽時可以看到選
手不時雖然已經拉滿了弦準備發射但又因為風向緣故又把弓放下來的情形,反曲弓
組也有選手在第1箭射偏後就開始調整弓上的裝置。選手剩下30秒的發射時間時裁
判會舉黃牌提醒選手。以上是現場人員的說明,歡迎指正補充。
裸弓組義大利一確定拿到金牌,男子女子都走到一邊、還沒離開看臺區前就開始接
過別人遞上的手機開始講電話,可能是報喜吧。裸弓女子組銅牌戰由德國選手擊敗
美國選手,確定銅牌誰屬時還聽到德國加油團的歡呼聲,德國選手自己也很興奮,
大叫了好幾次。
男子反曲弓組銅牌戰有位日本選手,本來領先1分,但射完第8靶後反而以1分之差輸
給對手。也有一個組別(好像是反曲弓女子組金牌戰)原本以為兩人在第7靶時相差
僅1分,平手需要加射,但等到確認分數後發現兩人在第8靶分數相同,所以還是以1
分之差分勝負。
最刺激的是男子複合弓銅牌戰,兩個選手原本只差1分,第8靶後選手和裁判確認分數
加總後變成平手。於是兩人又回到原地加射一箭定勝負,第1次兩人都以5分再次平手
,而這次之後就只由裁判判定分數,選手就沒有下來確認了,射第2箭時,才以4比3分
了勝負。
最後,6面金牌中,義大利包辦裸弓男女組(總成績2金3銀1銅),美國則是反曲弓男
子組和複合弓男子組,女子組由法國和奧地利各獲1金。美國選手還有其他美國人在
奏國歌時會把右手放在左胸上,我們的工作人員,還有以前像陳詩欣2004雅典奧運就
是做類似軍禮的動作。
女子好像是複合弓組,選手出場時,金牌選手搞不清楚自己要排在哪裏,還跑到銀牌
的持牌工作人員前面看牌子,然後被銀牌選手比了一下手勢示意她排後面的牌子後面
,感覺很有趣。頒獎典禮是在6組都比完之後才舉行,我想裸弓組大概等了很久。頒
完後選手看來是去參加閉幕式,因為我媽媽晚上在公視轉播有看到射箭得牌的選手。
男子複合弓組的舉牌工作人員有兩位是男生。獲得金牌的美國選手在頒獎輪到他時還
不知道要站到頒獎臺上,所以和頒獎人就在那邊僵持了一下。除了某位男選手外,其
他選手在頒發獎牌時,都會把帽子拿下來,感覺上是一種禮貌。
頒獎後還有苓雅國中舞蹈班的表演,也有選手留下來拍攝表演及照相留影。
以上是大略的觀賽過程,如果能跟著選手跑來跑去觀賽應該會更有趣,不過那天實
在是太熱了,不像前一天在主場館下雨下到感覺會冷。
這次看了飛盤、橄欖球和原野射箭都很有趣,橄欖球很熱血,原野射箭一箭決勝負
也很刺激。電視沒有轉播,現場看臺的座位也沒有很多,能看到比賽感覺自己蠻幸
運的。就算有轉播時間也未必能配合(像公視轉播橄欖球是在凌晨),覺得這次主
辦最糟的是轉播。下一次如果想看這樣的比賽不知道是何時了,美好的經驗也同時
有點惆悵。
--
日本取得2019橄欖球世界盃主辦權
--
當天下午抵達澄清湖約2點多(澄清湖入口的警察很盡責的安檢,還要我們喝水以
示非危險物品,我媽媽還跟他們說去主場館看飛盤和橄欖球都沒有檢查的這麼仔
細,後來要走時我看車子上是寫高雄縣仁武分局機動派出所)。原本以為要跟著
選手跑來跑去,但到了看臺區發現有電視轉播,看電視就可以看到選手在其他7個
靶位的表現,可能因為很熱,看轉播沒有看到有觀眾跟著選手跑,不過後來到了約
4點左右就有觀眾站在水族館下面看了,後來離開比賽場後看了一下賽程位置表,
發現預賽24個靶位似乎有湖邊射箭,感覺比較有趣,決賽好像都在水族館這邊繞來
繞去而已。看臺區前的草地架的是第8靶、最後一個靶位,據現場播報員表示約60公
尺,除了裸弓組在下面草地上發射,反曲弓組和複合弓組都是在上方的龍柏旁由上
往下射。而之前的好像是第7靶(還第6靶),是個要從水族館(好像是3樓)往下射
設置在地上的靶位,從看臺區左方就可以看到選手在水族館上搭弓射箭。
根據現場播報人員的說明,裸弓的精準度最低,其次是反曲弓和複合弓,其中反曲
弓是亞奧運項目。但原野射箭有風向、角度、光線等變化因素,比賽時可以看到選
手不時雖然已經拉滿了弦準備發射但又因為風向緣故又把弓放下來的情形,反曲弓
組也有選手在第1箭射偏後就開始調整弓上的裝置。選手剩下30秒的發射時間時裁
判會舉黃牌提醒選手。以上是現場人員的說明,歡迎指正補充。
裸弓組義大利一確定拿到金牌,男子女子都走到一邊、還沒離開看臺區前就開始接
過別人遞上的手機開始講電話,可能是報喜吧。裸弓女子組銅牌戰由德國選手擊敗
美國選手,確定銅牌誰屬時還聽到德國加油團的歡呼聲,德國選手自己也很興奮,
大叫了好幾次。
男子反曲弓組銅牌戰有位日本選手,本來領先1分,但射完第8靶後反而以1分之差輸
給對手。也有一個組別(好像是反曲弓女子組金牌戰)原本以為兩人在第7靶時相差
僅1分,平手需要加射,但等到確認分數後發現兩人在第8靶分數相同,所以還是以1
分之差分勝負。
最刺激的是男子複合弓銅牌戰,兩個選手原本只差1分,第8靶後選手和裁判確認分數
加總後變成平手。於是兩人又回到原地加射一箭定勝負,第1次兩人都以5分再次平手
,而這次之後就只由裁判判定分數,選手就沒有下來確認了,射第2箭時,才以4比3分
了勝負。
最後,6面金牌中,義大利包辦裸弓男女組(總成績2金3銀1銅),美國則是反曲弓男
子組和複合弓男子組,女子組由法國和奧地利各獲1金。美國選手還有其他美國人在
奏國歌時會把右手放在左胸上,我們的工作人員,還有以前像陳詩欣2004雅典奧運就
是做類似軍禮的動作。
女子好像是複合弓組,選手出場時,金牌選手搞不清楚自己要排在哪裏,還跑到銀牌
的持牌工作人員前面看牌子,然後被銀牌選手比了一下手勢示意她排後面的牌子後面
,感覺很有趣。頒獎典禮是在6組都比完之後才舉行,我想裸弓組大概等了很久。頒
完後選手看來是去參加閉幕式,因為我媽媽晚上在公視轉播有看到射箭得牌的選手。
男子複合弓組的舉牌工作人員有兩位是男生。獲得金牌的美國選手在頒獎輪到他時還
不知道要站到頒獎臺上,所以和頒獎人就在那邊僵持了一下。除了某位男選手外,其
他選手在頒發獎牌時,都會把帽子拿下來,感覺上是一種禮貌。
頒獎後還有苓雅國中舞蹈班的表演,也有選手留下來拍攝表演及照相留影。
以上是大略的觀賽過程,如果能跟著選手跑來跑去觀賽應該會更有趣,不過那天實
在是太熱了,不像前一天在主場館下雨下到感覺會冷。
這次看了飛盤、橄欖球和原野射箭都很有趣,橄欖球很熱血,原野射箭一箭決勝負
也很刺激。電視沒有轉播,現場看臺的座位也沒有很多,能看到比賽感覺自己蠻幸
運的。就算有轉播時間也未必能配合(像公視轉播橄欖球是在凌晨),覺得這次主
辦最糟的是轉播。下一次如果想看這樣的比賽不知道是何時了,美好的經驗也同時
有點惆悵。
--
日本取得2019橄欖球世界盃主辦權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By Quintina
at 2009-08-01T20:16
at 2009-08-01T20:16

By Tom
at 2009-08-04T20:08
at 2009-08-04T20:08

By Rosalind
at 2009-08-07T20:01
at 2009-08-07T20:01

By Quanna
at 2009-08-10T19:54
at 2009-08-10T19:54

By Zora
at 2009-08-13T19:47
at 2009-08-13T19:47

By Dinah
at 2009-08-16T19:40
at 2009-08-16T19:40

By Ina
at 2009-08-19T19:33
at 2009-08-19T19:33
Related Posts
[世運] 世運主場館接管 藍委籲民間經營

By Elvira
at 2009-07-29T18:58
at 2009-07-29T18:58
7/24和7/25運動舞蹈完畢後是不是有選手在開記者會?

By Edwina
at 2009-07-29T17:27
at 2009-07-29T17:27
[世運] 世運主場館接管 藍委籲民間經營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9-07-29T16:56
at 2009-07-29T16:56
要如何讓海莉Hayley再到高雄世運主場館開萬人演唱會?

By Odelette
at 2009-07-29T16:52
at 2009-07-29T16:52
創造20億產值 提升國際能見度 高雄世運大贏家

By Joe
at 2009-07-29T16:30
at 2009-07-29T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