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 Fundamentals - 潛水運動討論
By Regina
at 2017-05-07T00:23
at 2017-05-07T00:23
Table of Contents
‧GUE是什麼?
GUE的全名為Global Underwater Explorers,於1998年由一群洞穴潛水員成立。
做為一個非營利組織,GUE有三個專注的目標:教育、保育、探索。
GUE期望透過精實的教育,提升潛水員的基本技能與警覺性,進而達到環境的保育。
同時由標準化訓練,培養有相同技術水平的潛水員,進行各式的探索及保育計畫。
https://www.gue.com/
‧GUE Fundamentals
Fundamentals是讓其他組織的合格潛水員進入GUE系統的一門課程。
緊湊的訓練為期四天,共有六章學科課程以及至少六支術科實作。
完成課程後可拿到四種認證之一:
1.Technical Pass(可報名GUE技潛及洞穴課程)
2.Recreational Pass(可報名Rec 2以上課程,或可日後升級至Tech Pass)
3.Provisional(時限內改進,則升級至Rec Pass)
4.Fail
https://www.gue.com/content/gue-fundamentals
注意:本文章為心得分享,未經相關訓練請勿嘗試文中提到之程序或技能
會想上這堂課的起點,其實是從我今年在韓國訓練冰潛的時候開始。
當時看到當地的CD級教練不管在泳池跟冰層下,都保持完美的中性浮力跟水平trim,
覺得非常的酷,也感覺到他潛水時非常的放鬆跟自在。
第一次穿上乾衣,一直倒立吃土的我好生羨慕!
回國之後,我開始研究如何要變成一個更好的潛水員,這時我找到了GUE。
其實這堂課原本是要在墾丁上的,我在網站上的課程預排表上發現有教練要在墾丁開課。
因此主動聯繫說是否還有空位,能否讓我加入,但到最後還是只有我一個學生,
要負擔教練的食宿機票負擔很重(通常這些費用是由學生平分),
所以折衷旅行到菲律賓邦勞島,參加同一教練已經確定開課的班。
到達的那天,對薄荷島/邦勞島的戒備森嚴感到疑惑,才知道有ASEAN高峰會正在舉行。
幾天前又有菲律賓的恐怖份子在薄荷島北部跟軍方交火,所以路上到處都是警察!
會議期間Alona Beach也不允許車輛進出,反而看到了沒有停船的海灘;
也因為這個原因,這幾天的訓練都要搭車移到邦勞島北部,船停靠的另外一個村莊。
我的同學一個是韓國籍的TDI IT,一個是潛店中國籍的PADI教練。
身為一個資淺的AOW潛水員,覺得自己技術不足可能會拖累別人,
怕教練要時不時的顧著我,或是我特別有問題,所以上課前一晚情緒上是緊張的。
教練聽了我這個心情,笑著說不管是誰他都會耐心的教學,讓每個人都能夠學到東西。
就算是韓國人也會有做不好的地方,這時他也會給出小建議,這是他身為教練的職責。
所以我也不必太緊張,雖然課程中一定有讓我很挫折的地方,但是只要利用課程的時間,
和教練、和同學多學、多看、多練、多交流,想必能夠滿載而歸。
實際下水我才發現我相關技能有達到水準,其實不需要那麼擔心,但那又是隔天的事了。
隔天,上課的第一天。早上先上了第一章跟第二章,分別介紹GUE課程跟精通基礎技能。
介紹Fundamentals這堂課的時候,教練說這課旨在提升學生的Situational Awareness,
也就是在水底下的警覺性,這在後面幾天不斷地在教室被提出來並在水中實踐。
所謂的警覺性,就是在水下的每分鐘都要能分心注意環境、裝備及團隊的情況,
並根據改變的程度及狀況,做出適當的判斷,調整潛水計畫或結束潛水。
在講精通基礎技能的時候,教練拿出了幾塊積木疊好放在桌上。
潛水的技能就像是在堆積木,抽掉底下的任何一塊都會倒塌,並且要由下往上漸進。
有了中性浮力,才能開始訓練trim、有了trim跟平衡的裝備,才能訓練踢法、
有了以上所有的基礎,才能開始有意義的訓練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又是高階技能的根基。
一層一層穩固的往上疊,這名潛水員才是有信心、有能力、可受信賴的好隊友。
第一潛術科操作,因為每個人的中性浮力都在標準以上,所以著重於腳法。
海中先實際看教練示範每一種踢法之後,隊伍呈一路縱隊沿著正方形的線,反覆練習,
同時教練會一邊給建議、一邊在旁邊拍影片以供晚上的檢討使用。
在練習倒退踢的時候,我發覺沒辦法在不被往前推的情況下把腳延伸!只好失敗告終。
一陣慌亂之後,勉強撐著痠痛的腰維持trim,演練團隊上升至水面。
教練這時告訴我,我嘗試倒退踢的時候蛙鞋是往上浮的,所以腳該伸的時候無法切水,
同時配重放在比較靠近頭的配重帶,造成前方下壓力太多,沒辦法輕鬆維持trim。
每個人把氣放到50 bar做了浮力檢查,教練拿掉我兩公斤的配重,並建議把配重往下移。
脫了裝備換上泳鏡,大家繞著船做了游泳測試跟閉氣潛游測試,就回潛店吃飯跟檢討了。
第二天上午繼續學科第三章,講的是潛水計畫跟氣體管理。
雖然GUE的標準裝備只有一顆殘壓表,但是透過SCR、深度跟時間,可以在腦中估算殘壓!
假設正常潛水員的SCR = 20L/min,使用11L鋁瓶的話,
每分鐘耗氣量就約會是0m 2bar、10m 4bar、20m 6bar、30m 8bar;
每五分鐘就是10bar、20bar、30bar、40bar,加上平均深度跟時間,就能算應有殘壓。
教練希望今天之後檢查殘壓時,先想想應該剩多少殘壓,再和實際殘壓做比對。
若是正負10bar以內還算正常,超過就要思考是否調節器有漏氣,或者呼吸太急促。
作為警覺性的一環,知道約剩多少殘壓、還能在這深度待多久是很重要的。
另外也算了各深度的最低留存氣量跟講解氣體策略(全可用、1/2可用、1/3可用)。
上完之後大家把背板跟調節器拿出來做Basic 5跟S-Drill的dry run。
對GUE來說技能是循序漸進的,養成肌肉記憶後,才能在緊急的時候做出正確的動作。
Basic 5:https://www.divegue.tv/programs/fundamental-skills-basic-5
S-Drill: https://youtu.be/MIVVixNLqiI
下午的兩潛術科回到了昨天的潛點,佈了線之後繼續一路縱隊繞方形做腳法的練習,
只不過教練有時會擋在前面示意暫停,然後示意做Basic 5或S-Drill,
這時團隊就成T字隊形,兩人面對面做演練,一人觀察兩人並作為深度參考。
某次在作共氣的時候,教練示意前方有狹窄通道,要我們維持共氣呈一路縱隊通過。
有了兩米長管就很重要,未共氣的人走第一位,我共氣走第二(前後都有人可以幫忙),
共氣給我的人走最後,在我右後方,或在我正後方抓著我兩個膝蓋推著我走。
這大概是我這堂課印象最深的一次演練,吸著別人的調節器被人推著走是個奇妙的感覺!
因為狀況不錯,所以教練也提前作了一次共氣團隊上升。
昨天潛完把配重改位置,我從沒想到配重位置的改變會造成如此大的差別!
我的腰不酸了,可以輕鬆維持trim,蛙鞋的上浮也因為能夠注意腳踝施力而改善,
加上昨天又在潛店泳池練了半小時倒退踢,今天終於能夠倒退了,信心大大增加。
不過教練問了我兩次殘壓,叫我想想應該剩多少,
但我實在是無法一邊注意腳法跟中性浮力,一邊換算應該還要有多少殘壓,
只好聳聳肩之後直接拿殘壓表來看,同時為自己的警覺性不足而慚愧。QQ
第三天的學科進入了氣體生理學跟減壓。
氣體生理學總歸一句:使用GUE標準氣體解決一切麻煩!
GUE針對標準氣體衍伸出了方便快速好記的潛水規劃、減壓跟CNS%的估算,
所以使用標準氣體時就不必煩惱PPO2、MOD的問題,對潛店來說mixing也方便。
減壓原本是隔天才要上,但是隔天規劃出船三潛,所以挪來今天晚上上課。
對GUE潛水員所擁有的知識來說,不用潛水電腦,bottom timer(深度、時間)就夠了。
以前因為潛水電腦不可靠,而且使用標準氣體跟對應的潛水計畫,所以不使用電腦。
現在的話,潛水電腦只是給個心安的sanity check,減壓或安全停留還是照GUE做法執行。
一點不一樣的地方是在休閒潛水,GUE使用的不是NDL,而是MDL(Minimum Deco Limit),
因為GUE潛水員都能控制停留的深度在一定範圍內,所以上升時是作最低限度減壓。
最低限度減壓的理論作法,是以9m/min上升至最大深度一半,再以3m/min上升至水面;
但是3m/min實在是很慢,所以實務上是使用30秒上升3m、使用30秒停留。
教練表示,這樣生成氣泡的體積會是最小值,不僅避免減壓症,對潛水後恢復也有幫助。
MDL時間也有一份很好記的表,簡單到能夠在30秒內算出任何30m內一天三潛的計畫。
上完之後又到了dry run時間,練習了打SMB、V-Drill跟無面鏡游泳。
雙瓶的V-Drill有一定的程序,但是對我們單瓶來說,就是轉回半圈再全開即可。
要注意的就是氣瓶閥要放在手可以操作的位置,穿上濕衣後其實有點緊繃。
再度回到同一潛點,佈線刻意作3m以上的深度變化,旨在培養適時背囊充排氣的警覺性。
再加上無面鏡游泳的演練,雖然有隊友輕握手肘作訊號,但還是有挑戰性!
值得一提的是,有次演練共氣上升要打SMB時,教練點到SMB打完後綁在水底石頭上的人。
他很機警的就來找共氣給我的人,打開左口袋拿他的SMB跟線軸來打。
浮上水面之後教練讚許他的臨機應變,並說這就是為什麼要統一裝備:
團隊中,我的裝備就是隊友的裝備,隊友的裝備就是我的備品!
(但是通常遇到這種情況,會換人打SMB就是了。)
經過連續三天每天兩小時以上的練習,我可以感覺到我控制深度的呼吸與腳法越來越好,
甚至可以在1m深的地方作停留!要是以前的我早就浮到水面上還不自覺了。
第四天,結訓天!吃完早餐、買了午餐後,馬上量氣瓶、整裝備出發三潛。
第一潛是課程最後一潛,船開到了蛇島,一行人朝著蛇可能比較多的地方迅速入水。
這天的流有一節強,下水之後我們呈三角溝通隊形輪流作了V-Drill之後,就出發找蛇啦!
...可惜因為流太強,不僅蛇都躲起來,連能見度都差,只看到兩隻蛇真的超可惜。
二、三潛都是fun dive,可惜也沒看到甚麼特別的東西。QQ
第三潛的reef dive,我第一次感覺到團隊潛水帶給人的安心感,讓我印象深刻。
很舒服的放流、看各種珊瑚跟魚類,隊友也都在同一深度、轉頭可及之處,
並且知道團隊成員都是和自己有同一技術水平的人,出事有人罩,能夠很放鬆的潛水。
韓國人的妻子也在這天放下工作,拿著相機加入我們,拍了不少令我難忘的照片。
下午回到潛店洗完裝備之後,上了第六章潛水安全。
教練分享了很多新加坡、東南亞跟國際上的案例,說明這堂課教的每樣東西的重要性:
潛水計畫、裝備檢查、統一裝備、基礎技能、團隊合作、警覺性。
潛水意外無法避免,但是在骨牌效應發生之前、雪球滾大之前,把狀況解決才是致要。
GUE以團隊潛水、統一裝備、足夠的基礎與信心、水下警覺性等四大要點為核心,
讓所有受過訓練的潛水員都能夠在安全、有效率的情況下,開心地潛水。
最後作了筆試測驗,四十題選擇、填空、簡答,90分及格。
有幾題誤解了題意,最後93分通過,結束了這四天緊湊又充實的課程。
在上這堂課之前,我一直以為Fundamentals只是教trim、腳法等技術方面的東西,
但是網路上的心得普遍都說上完這個課程之後,自己變成了更安全的潛水員,令我困惑。
上完課後我想,對於資深的潛水員來說,這門課是回頭檢視自己的基礎,
就跟房子的地基必須要打穩才能建築於其上,潛水也必須要有札實的基礎才能安全。
就連深潛洞潛都有十分經驗,身為IT的韓國人,也表示他也學到了一些新東西;
身為在潛店常駐教學的中國人,也思考如何能將在這堂課學到的東西加入他的教學之中。
對我來說,這堂課則是讓我從頭複習、思考並接受GUE的新知識、新想法。
我非常認同講義裡面寫,人要先學會爬,才能學習走,接著才能跑;
現在的教育,讓學生能夠在爬都不怎麼會的階段,就開始學怎麼跑,
對於潛水這個有風險的運動來說,是非常危險且不負責的。
教練也在課程中表示,並不是說其他潛水員不安全,也不是GUE潛水員不和其他人潛水,
而是GUE潛水員的心態與所使用的程序和其他人不同,和別人潛水前花時間溝通非常重要。
我很高興能夠上Fundamentals這堂課,讓我認識GUE的系統,讓我成為更安全的潛水員。
"Knowing is not enough, we must apply. Willing is not enough, we must do."
教練在課程結束後,引用李小龍的這句話做為結語。
他期望我們學完之後能夠持續的運用學到的東西,讓警覺性成為一種本能,
在水下自然而然的注意環境、裝備、團隊,讓每個人都能玩得愉快,也減少事故發生。
希望能夠藉由我這篇落落長的心得,讓各位潛水版的版友一窺GUE葫蘆裡賣是什麼藥。
本文章為心得分享,未經相關訓練請勿嘗試文中提到之程序或技能
-
教材是英文的,中國人又不太會英文,拿的還是舊的中文講義,跟英文講義不一樣。
上課的時候教練講英文給韓國人聽,我逐句口譯成中文給中國人聽,
教練不只一次表示這一班真是美麗的巧合,讓大家都能完整地學到課程內容。XD
--
GUE的全名為Global Underwater Explorers,於1998年由一群洞穴潛水員成立。
做為一個非營利組織,GUE有三個專注的目標:教育、保育、探索。
GUE期望透過精實的教育,提升潛水員的基本技能與警覺性,進而達到環境的保育。
同時由標準化訓練,培養有相同技術水平的潛水員,進行各式的探索及保育計畫。
https://www.gue.com/
‧GUE Fundamentals
Fundamentals是讓其他組織的合格潛水員進入GUE系統的一門課程。
緊湊的訓練為期四天,共有六章學科課程以及至少六支術科實作。
完成課程後可拿到四種認證之一:
1.Technical Pass(可報名GUE技潛及洞穴課程)
2.Recreational Pass(可報名Rec 2以上課程,或可日後升級至Tech Pass)
3.Provisional(時限內改進,則升級至Rec Pass)
4.Fail
https://www.gue.com/content/gue-fundamentals
注意:本文章為心得分享,未經相關訓練請勿嘗試文中提到之程序或技能
會想上這堂課的起點,其實是從我今年在韓國訓練冰潛的時候開始。
當時看到當地的CD級教練不管在泳池跟冰層下,都保持完美的中性浮力跟水平trim,
覺得非常的酷,也感覺到他潛水時非常的放鬆跟自在。
第一次穿上乾衣,一直倒立吃土的我好生羨慕!
回國之後,我開始研究如何要變成一個更好的潛水員,這時我找到了GUE。
其實這堂課原本是要在墾丁上的,我在網站上的課程預排表上發現有教練要在墾丁開課。
因此主動聯繫說是否還有空位,能否讓我加入,但到最後還是只有我一個學生,
要負擔教練的食宿機票負擔很重(通常這些費用是由學生平分),
所以折衷旅行到菲律賓邦勞島,參加同一教練已經確定開課的班。
到達的那天,對薄荷島/邦勞島的戒備森嚴感到疑惑,才知道有ASEAN高峰會正在舉行。
幾天前又有菲律賓的恐怖份子在薄荷島北部跟軍方交火,所以路上到處都是警察!
會議期間Alona Beach也不允許車輛進出,反而看到了沒有停船的海灘;
也因為這個原因,這幾天的訓練都要搭車移到邦勞島北部,船停靠的另外一個村莊。
我的同學一個是韓國籍的TDI IT,一個是潛店中國籍的PADI教練。
身為一個資淺的AOW潛水員,覺得自己技術不足可能會拖累別人,
怕教練要時不時的顧著我,或是我特別有問題,所以上課前一晚情緒上是緊張的。
教練聽了我這個心情,笑著說不管是誰他都會耐心的教學,讓每個人都能夠學到東西。
就算是韓國人也會有做不好的地方,這時他也會給出小建議,這是他身為教練的職責。
所以我也不必太緊張,雖然課程中一定有讓我很挫折的地方,但是只要利用課程的時間,
和教練、和同學多學、多看、多練、多交流,想必能夠滿載而歸。
實際下水我才發現我相關技能有達到水準,其實不需要那麼擔心,但那又是隔天的事了。
隔天,上課的第一天。早上先上了第一章跟第二章,分別介紹GUE課程跟精通基礎技能。
介紹Fundamentals這堂課的時候,教練說這課旨在提升學生的Situational Awareness,
也就是在水底下的警覺性,這在後面幾天不斷地在教室被提出來並在水中實踐。
所謂的警覺性,就是在水下的每分鐘都要能分心注意環境、裝備及團隊的情況,
並根據改變的程度及狀況,做出適當的判斷,調整潛水計畫或結束潛水。
在講精通基礎技能的時候,教練拿出了幾塊積木疊好放在桌上。
潛水的技能就像是在堆積木,抽掉底下的任何一塊都會倒塌,並且要由下往上漸進。
有了中性浮力,才能開始訓練trim、有了trim跟平衡的裝備,才能訓練踢法、
有了以上所有的基礎,才能開始有意義的訓練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又是高階技能的根基。
一層一層穩固的往上疊,這名潛水員才是有信心、有能力、可受信賴的好隊友。
第一潛術科操作,因為每個人的中性浮力都在標準以上,所以著重於腳法。
海中先實際看教練示範每一種踢法之後,隊伍呈一路縱隊沿著正方形的線,反覆練習,
同時教練會一邊給建議、一邊在旁邊拍影片以供晚上的檢討使用。
在練習倒退踢的時候,我發覺沒辦法在不被往前推的情況下把腳延伸!只好失敗告終。
一陣慌亂之後,勉強撐著痠痛的腰維持trim,演練團隊上升至水面。
教練這時告訴我,我嘗試倒退踢的時候蛙鞋是往上浮的,所以腳該伸的時候無法切水,
同時配重放在比較靠近頭的配重帶,造成前方下壓力太多,沒辦法輕鬆維持trim。
每個人把氣放到50 bar做了浮力檢查,教練拿掉我兩公斤的配重,並建議把配重往下移。
脫了裝備換上泳鏡,大家繞著船做了游泳測試跟閉氣潛游測試,就回潛店吃飯跟檢討了。
第二天上午繼續學科第三章,講的是潛水計畫跟氣體管理。
雖然GUE的標準裝備只有一顆殘壓表,但是透過SCR、深度跟時間,可以在腦中估算殘壓!
假設正常潛水員的SCR = 20L/min,使用11L鋁瓶的話,
每分鐘耗氣量就約會是0m 2bar、10m 4bar、20m 6bar、30m 8bar;
每五分鐘就是10bar、20bar、30bar、40bar,加上平均深度跟時間,就能算應有殘壓。
教練希望今天之後檢查殘壓時,先想想應該剩多少殘壓,再和實際殘壓做比對。
若是正負10bar以內還算正常,超過就要思考是否調節器有漏氣,或者呼吸太急促。
作為警覺性的一環,知道約剩多少殘壓、還能在這深度待多久是很重要的。
另外也算了各深度的最低留存氣量跟講解氣體策略(全可用、1/2可用、1/3可用)。
上完之後大家把背板跟調節器拿出來做Basic 5跟S-Drill的dry run。
對GUE來說技能是循序漸進的,養成肌肉記憶後,才能在緊急的時候做出正確的動作。
Basic 5:https://www.divegue.tv/programs/fundamental-skills-basic-5
S-Drill: https://youtu.be/MIVVixNLqiI
下午的兩潛術科回到了昨天的潛點,佈了線之後繼續一路縱隊繞方形做腳法的練習,
只不過教練有時會擋在前面示意暫停,然後示意做Basic 5或S-Drill,
這時團隊就成T字隊形,兩人面對面做演練,一人觀察兩人並作為深度參考。
某次在作共氣的時候,教練示意前方有狹窄通道,要我們維持共氣呈一路縱隊通過。
有了兩米長管就很重要,未共氣的人走第一位,我共氣走第二(前後都有人可以幫忙),
共氣給我的人走最後,在我右後方,或在我正後方抓著我兩個膝蓋推著我走。
這大概是我這堂課印象最深的一次演練,吸著別人的調節器被人推著走是個奇妙的感覺!
因為狀況不錯,所以教練也提前作了一次共氣團隊上升。
昨天潛完把配重改位置,我從沒想到配重位置的改變會造成如此大的差別!
我的腰不酸了,可以輕鬆維持trim,蛙鞋的上浮也因為能夠注意腳踝施力而改善,
加上昨天又在潛店泳池練了半小時倒退踢,今天終於能夠倒退了,信心大大增加。
不過教練問了我兩次殘壓,叫我想想應該剩多少,
但我實在是無法一邊注意腳法跟中性浮力,一邊換算應該還要有多少殘壓,
只好聳聳肩之後直接拿殘壓表來看,同時為自己的警覺性不足而慚愧。QQ
第三天的學科進入了氣體生理學跟減壓。
氣體生理學總歸一句:使用GUE標準氣體解決一切麻煩!
GUE針對標準氣體衍伸出了方便快速好記的潛水規劃、減壓跟CNS%的估算,
所以使用標準氣體時就不必煩惱PPO2、MOD的問題,對潛店來說mixing也方便。
減壓原本是隔天才要上,但是隔天規劃出船三潛,所以挪來今天晚上上課。
對GUE潛水員所擁有的知識來說,不用潛水電腦,bottom timer(深度、時間)就夠了。
以前因為潛水電腦不可靠,而且使用標準氣體跟對應的潛水計畫,所以不使用電腦。
現在的話,潛水電腦只是給個心安的sanity check,減壓或安全停留還是照GUE做法執行。
一點不一樣的地方是在休閒潛水,GUE使用的不是NDL,而是MDL(Minimum Deco Limit),
因為GUE潛水員都能控制停留的深度在一定範圍內,所以上升時是作最低限度減壓。
最低限度減壓的理論作法,是以9m/min上升至最大深度一半,再以3m/min上升至水面;
但是3m/min實在是很慢,所以實務上是使用30秒上升3m、使用30秒停留。
教練表示,這樣生成氣泡的體積會是最小值,不僅避免減壓症,對潛水後恢復也有幫助。
MDL時間也有一份很好記的表,簡單到能夠在30秒內算出任何30m內一天三潛的計畫。
上完之後又到了dry run時間,練習了打SMB、V-Drill跟無面鏡游泳。
雙瓶的V-Drill有一定的程序,但是對我們單瓶來說,就是轉回半圈再全開即可。
要注意的就是氣瓶閥要放在手可以操作的位置,穿上濕衣後其實有點緊繃。
再度回到同一潛點,佈線刻意作3m以上的深度變化,旨在培養適時背囊充排氣的警覺性。
再加上無面鏡游泳的演練,雖然有隊友輕握手肘作訊號,但還是有挑戰性!
值得一提的是,有次演練共氣上升要打SMB時,教練點到SMB打完後綁在水底石頭上的人。
他很機警的就來找共氣給我的人,打開左口袋拿他的SMB跟線軸來打。
浮上水面之後教練讚許他的臨機應變,並說這就是為什麼要統一裝備:
團隊中,我的裝備就是隊友的裝備,隊友的裝備就是我的備品!
(但是通常遇到這種情況,會換人打SMB就是了。)
經過連續三天每天兩小時以上的練習,我可以感覺到我控制深度的呼吸與腳法越來越好,
甚至可以在1m深的地方作停留!要是以前的我早就浮到水面上還不自覺了。
第四天,結訓天!吃完早餐、買了午餐後,馬上量氣瓶、整裝備出發三潛。
第一潛是課程最後一潛,船開到了蛇島,一行人朝著蛇可能比較多的地方迅速入水。
這天的流有一節強,下水之後我們呈三角溝通隊形輪流作了V-Drill之後,就出發找蛇啦!
...可惜因為流太強,不僅蛇都躲起來,連能見度都差,只看到兩隻蛇真的超可惜。
二、三潛都是fun dive,可惜也沒看到甚麼特別的東西。QQ
第三潛的reef dive,我第一次感覺到團隊潛水帶給人的安心感,讓我印象深刻。
很舒服的放流、看各種珊瑚跟魚類,隊友也都在同一深度、轉頭可及之處,
並且知道團隊成員都是和自己有同一技術水平的人,出事有人罩,能夠很放鬆的潛水。
韓國人的妻子也在這天放下工作,拿著相機加入我們,拍了不少令我難忘的照片。
下午回到潛店洗完裝備之後,上了第六章潛水安全。
教練分享了很多新加坡、東南亞跟國際上的案例,說明這堂課教的每樣東西的重要性:
潛水計畫、裝備檢查、統一裝備、基礎技能、團隊合作、警覺性。
潛水意外無法避免,但是在骨牌效應發生之前、雪球滾大之前,把狀況解決才是致要。
GUE以團隊潛水、統一裝備、足夠的基礎與信心、水下警覺性等四大要點為核心,
讓所有受過訓練的潛水員都能夠在安全、有效率的情況下,開心地潛水。
最後作了筆試測驗,四十題選擇、填空、簡答,90分及格。
有幾題誤解了題意,最後93分通過,結束了這四天緊湊又充實的課程。
在上這堂課之前,我一直以為Fundamentals只是教trim、腳法等技術方面的東西,
但是網路上的心得普遍都說上完這個課程之後,自己變成了更安全的潛水員,令我困惑。
上完課後我想,對於資深的潛水員來說,這門課是回頭檢視自己的基礎,
就跟房子的地基必須要打穩才能建築於其上,潛水也必須要有札實的基礎才能安全。
就連深潛洞潛都有十分經驗,身為IT的韓國人,也表示他也學到了一些新東西;
身為在潛店常駐教學的中國人,也思考如何能將在這堂課學到的東西加入他的教學之中。
對我來說,這堂課則是讓我從頭複習、思考並接受GUE的新知識、新想法。
我非常認同講義裡面寫,人要先學會爬,才能學習走,接著才能跑;
現在的教育,讓學生能夠在爬都不怎麼會的階段,就開始學怎麼跑,
對於潛水這個有風險的運動來說,是非常危險且不負責的。
教練也在課程中表示,並不是說其他潛水員不安全,也不是GUE潛水員不和其他人潛水,
而是GUE潛水員的心態與所使用的程序和其他人不同,和別人潛水前花時間溝通非常重要。
我很高興能夠上Fundamentals這堂課,讓我認識GUE的系統,讓我成為更安全的潛水員。
"Knowing is not enough, we must apply. Willing is not enough, we must do."
教練在課程結束後,引用李小龍的這句話做為結語。
他期望我們學完之後能夠持續的運用學到的東西,讓警覺性成為一種本能,
在水下自然而然的注意環境、裝備、團隊,讓每個人都能玩得愉快,也減少事故發生。
希望能夠藉由我這篇落落長的心得,讓各位潛水版的版友一窺GUE葫蘆裡賣是什麼藥。
本文章為心得分享,未經相關訓練請勿嘗試文中提到之程序或技能
-
教材是英文的,中國人又不太會英文,拿的還是舊的中文講義,跟英文講義不一樣。
上課的時候教練講英文給韓國人聽,我逐句口譯成中文給中國人聽,
教練不只一次表示這一班真是美麗的巧合,讓大家都能完整地學到課程內容。XD
--
Tags:
潛水
All Comments
By Robert
at 2017-05-08T09:55
at 2017-05-08T09:55
By Hazel
at 2017-05-09T19:27
at 2017-05-09T19:27
By Andrew
at 2017-05-11T04:59
at 2017-05-11T04:59
By Victoria
at 2017-05-12T14:31
at 2017-05-12T14:31
By Margaret
at 2017-05-14T00:04
at 2017-05-14T00:04
By Sarah
at 2017-05-15T09:36
at 2017-05-15T09:36
By Rosalind
at 2017-05-16T19:08
at 2017-05-16T19:08
By Andy
at 2017-05-18T04:40
at 2017-05-18T04:40
By Ophelia
at 2017-05-19T14:12
at 2017-05-19T14:12
By Kama
at 2017-05-20T23:44
at 2017-05-20T23:44
By Hazel
at 2017-05-22T09:17
at 2017-05-22T09:17
Related Posts
台灣潛水 OW AOW NITROX
By Rachel
at 2017-05-06T10:33
at 2017-05-06T10:33
推薦的自由潛水課程
By Bennie
at 2017-05-06T01:31
at 2017-05-06T01:31
推薦的自由潛水課程
By Poppy
at 2017-05-04T20:34
at 2017-05-04T20:34
放呆潛水OW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05-04T11:23
at 2017-05-04T11:23
如何固定長形記錄器於BCD上? o.O?
By Hardy
at 2017-05-03T18:05
at 2017-05-03T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