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wing Pains - Kyle Lowry 回首來時路 - NBA

By Margaret
at 2016-03-27T16:35
at 2016-03-27T16:35
Table of Contents
Growing Pains - Kyle Lowry 回首來時路有感 - 發表於《The Players' Tribune》
原文標題:Growing Pains
發表日期:Feb 11, 2016
撰文作者:Kyle Lowry - 現役多倫多暴龍隊球員
原始文章:
http://www.theplayerstribune.com/kyle-lowry-raptors-nba-all-star/
(圖文並茂,建議搭配閱讀)
譯文參考:
http://sports.163.com/16/0303/07/BH7DRSM400051CA1.html#p=BFEORKLJ0AI90005
(By - 網易)
--
提要:
全文分為四大階段,
第一階段是 Kyle Lowry 回顧自己當年,經歷球隊更換總教練的心態調適;
第二階段是 Kyle Lowry 回顧自己成長的經歷,說明自己難以相信他人的心路歷程;
第三階段是 Kyle Lowry 回顧自己身為人父之後,心態轉換的歷程;
第四階段是 Kyle Lowry 回顧自己來到暴龍隊之後,如何成長到目前狀態的歷程。
本文為極長篇,請搭配適度的耐心服用 :)
--
Ⅰ第一階段 - 回顧自己當年,經歷球隊更換總教練的心態調適
①「我根本就不想聽到這些該死的話。」
這就是當時在我腦中劃過的念頭。
這是在2011-12賽季的後期,我那時候效力於休斯頓火箭隊,
當時球隊作客丹佛挑戰金塊隊。
比賽中,Kevin McHale 教練一直在試圖與我交流,
但我真的不記得他到底說了什麼,因為我已經不想理他了。
諸如此類的情況,在那一個賽季裡發生過好幾次,
我仍然能夠記得,教練當時對著我大呼小叫的場景,而我並不喜歡那種感覺,
那時候我總是會想,Damn,這麼做似乎並沒有什麼效果。
②Kevin McHale 的執教風格,和他打球時候的球風很像:
強勢、絕不退縮,他的理念就是一切以團隊為上,
你所做的任何事都要盡可能對隊友有利,他要求每一名球員都要努力讓球隊做到最好,
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描繪他的風格,我實在不理解他的籃球哲學。
這非常糟糕,因為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幫助我變成一名更加出色的球員。
如果我可以接受在他的執教下打球,那麼我在休斯頓本該一切水到渠成的。
2014年夏天,在我與多倫多暴龍隊續約之前,
我以一名自由球員的身份拜訪了火箭隊。
這是一次典型的自由球員見面會,
火箭隊GM Daryl Morey 向我闡述了球隊的目標,
以及我的回歸將如何推動這些目標的實現,
他們在試圖說服我,這和其他球隊的做法一樣。
但是,我很確定要給 Kevin McHale 教練一個道歉,
我在他執教下的那段時間裡,我並不是非常成熟,我並沒能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③回首往昔,這甚至不是 Kevin McHale 教練的問題,真的,
我失望的情緒源於 Rick Adelman 教練的離開,
那時候是我在火箭隊效力的最後一個賽季,Kevin McHale 教練將其取而代之。
在成長過程中,我開始相信 Rick Adelman 曾經說過的每一句話,
重要的是,我能夠感受到他從始至終都對我非常信任。
當2009年我從灰熊被交易到火箭來之後,在我的首場比賽他就安排我出戰了15分鐘,
儘管我當時剛加入這支球隊不到24個小時。
Rick Adelman 教練是那種非常溫和的教練,
他會讓球員自己思考該如何比賽,只在必要的時候才會給出建議。
他當然也會有自己對一件事的預期,
但總結而言,他希望我們可以自己想辦法達成他的要求。
④當你在同一名總教練的執教下,4年時間不斷取得進步時,你就很難去適應新的風格了,
我已經習慣了 Rick Adelman 教練對於防守端的寬鬆要求。
突然,Kevin McHale 教練到來了,
他要求我們整場比賽都保持高強度的防守,對此我很難適應。
對於他說的每一句話,我都會產生質疑,
然而作為一名球隊的控衛,你仍然需要去相信,並且按照教練的要求去做,
然後在必要時做出調整。
作為一名球隊領袖,我必須要和總教練站在同一陣線,
如果我不信任他,那麼他也就不會信任我。
然而在我生命中的大多數時間裡,
信任別人對我而言,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Ⅱ第二階段 - 回顧自己成長的經歷,說明自己難以相信他人的心路歷程
①在成長過程中,我與自己的父親沒有多少互動交流,
我的母親甚至從不願稱他為「我的父親」。
她更願意直呼其名——Lonnie。
當我大約7歲的時候,我的父親帶著我和我的哥哥——小 Lonnie
以及我們同父異母的姐姐—— Laquira 一起去吃早餐,
這是我對那個早晨唯一的印象,那是我關於和爸爸相處的最後一段記憶。
②我的哥哥 Lonnie 比我大5歲,在我成長過程中,他盡可能承擔了父親的角色,
他教會我打籃球,去公園的路上,他教導我用不擅長的左手練習控球,
也正因此,我的雙手才能同樣靈活。
他會向我展示透過觀看籃球比賽,所學習到的相關技巧,
另外他也會去看報紙裡的廣告版塊,如果看到了AAU的選拔信息,
他就會帶我去報名參加。
他教導我不要太過糾結父親的問題,我們甚至從不去擔心那個男人。
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能挺過去。
我有哥哥,以及我的奶奶 -- 一個非常嚴格的老人。
我的母親要打兩份工,這確保她可以為我提供一切所需的東西,我的日子就這樣過。
我在費城的 Lehigh 地區成長到了20歲,
我可能是我們那裡的孩子中,唯一一個在單親環境中長大的,
我並不覺得我的成長過程中缺少了什麼,我沒有這樣的感覺。
③因此有了解我過去的人就會說,
「你從小沒有父親的陪伴,這就是為什麼你從不願意相信別人」,
他們說的,其實並不正確。
而我會說道:
「在我居住的街道,除了家庭成員以外,你很難去相信任何人。」
(原文:
In my neighborhood, outside of my family, it was hard to trust anybody.)
④Nobody trusts anybody。
你總會擔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大你幾歲的傢伙看起來似乎很照顧你,他們會給你一點錢,
但最終他們會讓你幫助他們販毒,並想方設法把錢要回去。
我的一些朋友,都會在他們的書包和學校的置物櫃中,藏著大麻或其他毒品。
他們可能會讓你幫忙把書包帶回去,
但是我清楚那裡面是什麼東西,因此我會敬而遠之。
我把這些傢伙視為自己的朋友,但我從來不會完全信任他們,
當我如今再回過頭去看,這些所謂的朋友,在一開始就稱不上真正的「朋友」,
只是一起運動打球的人而已,我們從不在一起做其他事情。
⑤在球員招募過程中一些事情,也會讓我不得不提防,
一些看似是我的朋友的人,會以我的名義做出一些承諾,
因為他們會從這裡面獲得一些好處,我會接到一些大學教練的電話,
電話中稱,有人安排了我與他們之間的會面。
而我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有些時候教練會試圖安排一些見面,讓我做出加盟他們學校的承諾,
然後他們卻在我到達之前,把這個名額送給了其他人。
我曾被安排前往 Xavier 大學拜訪,但他們安排其他人頂替了我的位置,
這種事曾經發生過4次,那些學校在我到達之前的幾天,用其他人替代了我。
這些傢伙從來不會擔心不會有下一個「最好的」球員,那麼你讓我怎麼相信他們?
當然,我的身邊也會有一些不錯的人,
我高中球隊的助理教練 Dave Distal、Villanova 大學的 Jay Wright,
他們對我關心備至,關心我的成長以及我的生活。
但有時候就算是與真正的好人之間的關係,也會讓我感到空虛。
⑥我記得,我有一個叫做 Rob 的鄰居。
他幫我們理髮,而且還買球鞋給我們穿。
他照顧所有的小孩子,並且確保我們有地方玩。
他是少見的那種,盡其所能照顧其他人的好鄰居。
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幫助他人,
而他也可能是除了哥哥之外,我接受並且信任的第一個人。
然而,在我16歲的時候,Rob 因為吸食過量毒品而去世了,
突然之間,一個我認為隨時會在自己身邊的傢伙,就這樣消失了,
再去重新接納一個人,並擁有這樣的情感是困難且危險的,
因此大部分時間,你不會再去這麼做了,
與之相反,你決定自己一個人去承擔所有事情。
於是,我將一切扛在了自己一個人肩上。
⑦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總是會和比我大5歲左右的傢伙一起打球,
並且我確信,他們不會對我產生傷害。
人們都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個子太小了,
但是我會讓人們明白,我想成為一個多麼優秀的人。
我想要成為 Allen Iverson、Damon Stoudamire、Tim Hardaway 那樣的球員,
我想要成為 All-Star,我想要變得更好。
但我發現很多人都不看好我,於是我想,
「我要明白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
如果我和其他人合不來,fuck'em。」
⑧我並不明白教練的責任,並不在於只培養我一個人,
我仍然以小時候和鄰居相處的那一套來過日子,
但這一套在 NBA 中不再管用了。
改變這一切對我而言是困難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Ⅲ-第三階段 - 回顧自己身為人父之後,心態轉換的歷程
①將時光之輪轉回到2010年,
當時我24歲,仍然在為休斯頓火箭隊效力,
那天我正在家玩《Call of Duty》(中譯:《決勝時刻》),
我的妻子 Ayahna 進到房間,給了我一張祝福卡片,起初我並沒有特別注意,
但後來我看到了,上面寫著:你不再是老大了,猜猜誰才是老大?
(原文:You're not the boss anymore. Guess who's the boss?)
那張卡片的圖片,是一個父親在推著一輛嬰兒車。
我感到非常開心。
②當我初為人父的時候,我並不清楚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我不清楚如何給孩子換尿布,或者如何餵孩子。
我的妻子也不知道該如何做,但我們相信彼此,一定能將問題解決,
我們同樣也相信從書裡學到的東西。
有時候,建議可能是不合適的,但我們了解這不是他們的本意。
所有人都很照顧我們。
一旦你有了孩子,地球就不再圍著你轉了。
你不得不多一份耐心,我就是那個需要改變的人,
我的大兒子 Karter 以及小兒子 Kameron ,都是非常好的孩子,
他們會做所有我要求他們做的事情,但是 Karter 在面對吃的方面,顯得有些固執,
在那種時候,你的人生就發生了改變,你需要說服他們吃對自己好的食物:
Yo dude, you've got to do this! You've got to eat this!。
我開始意識到 Karter 並不想吃這些穀物食品,儘管他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這些東西,
這就像是我和 Kevin McHale 教練之間的關係,
他迫切地想讓我做一件事情,我反而會產生非常強烈的抵觸心理。
③當你有了孩子之後,你會看清楚一些事情,孩子們幫助我成長為了一個男人,
明白了我在一些事情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你以此為生。
我明白,我可以讓他們成長在一個和我小時候完全不同的成長環境。
他們可以生活的更加自由和安逸,遠離那些壓力和懷疑。
但是家庭生活和職業賽場之間,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在籃球場上談論信任,依舊是一件不那麼容易的事情。
仍然有很多我抵觸教練的時刻,我總是在質疑:
「為什麼我不能這麼做?為什麼他們要阻攔我?」
由於這樣的想法,我犯下了很多錯誤。有些戰爭,你注定是不可能獲勝的。
你需要認清,哪些才是你真正要去戰鬥的,哪些是需要放手的。
在我人生的這個階段,仍然有很多戰役要面對,但是你無需去拚得頭破血流,
你可以採取溝通與妥協,這讓事情變得更容易了。
然而在我早期的時候,我是不會明白這些道理的。
Ⅳ-第四階段 -回顧自己來到暴龍隊之後,如何成長到目前狀態的歷程。
①當我被交易到暴龍隊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需要展現出身上的天賦,
因為在兩年之後,我就會變成一名自由球員,面臨離開的情況。
剛開始的時候,我並沒有足夠努力地去和 Dwane Casey 教練磨合。
Dwane Casey 教練也更偏好 Jose Calderon 和他的打球方式。
在2013年夏天,那時即將迎來我在暴龍隊效力的第二個賽季,
同時也即將迎來自己的合約年,我和許多人有過重要的交流,
包括暴龍GM Masai Ujiri、我的經紀人 Andy Miller,Ty Lue,
特別是 Chauncey Billups,他們都對我坦誠相見。
如果你渾身上下都出現了問題該怎麼辦?
如果所有人都直呼你的姓名該怎麼辦?
你必須照照鏡子反思一下了。
②當你所敬重的那些人都在說這些事情時,
這就會對你產生很大的影響了,你不會再去懷疑。
這就是他們所見,而我想要得到改善。
為了成為一名出色的球員,我必須成長,必須成熟。
明白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遷就我,試著去傾聽教練、隊友還有工作人員。
我需要學會成為球隊的招牌,成為一個領袖,成為那樣的傢伙。
③在2013年12月,暴龍隊將 Rudy Gay 交易到了國王隊,
他們將我和 DeMar DeRozan 視為這支球隊的關鍵核心,
這表示了一種信任和認可,同時我們也給了自己壓力,
球隊想要我們變成多棒的球員呢?
我能夠有著怎樣的出色表現呢?
那個賽季,我一心爭取勝利,想要成為球隊的領袖。
那是我唯一關心的事情。
④在 Rudy Gay 被交易後,事情開始出現起色,Dwane Casey 教練與我慢慢敬重彼此,
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好,我們相信彼此都希望球隊能夠變得更加出色。
而我也不再為其他事情感到心煩。
這種心態會讓人感到放鬆,因為我開始了解,我只需要做自己就可以了,
我的隊友們都很喜歡我,我的家人也都很喜歡我,這是所有問題的關鍵。
這種改變幫助我得到了新合約,而且上個賽季我出現在了 All-Star 的賽場上。
過去的兩個賽季,我們都差不多能贏下50場比賽,
而且我們堅信今年我們也能做到——並且能在季後賽中走得更遠。
這是一種壓力,但同時能夠掌控住這種壓力的感覺,也是非常美好的。
⑤我開始允許別人進入我的生活,人們也開始真正了解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他們將我選進了 All-Star 陣容,這對我意味著很多。
很多年以前,我覺得人們更傾向於認為我是個討厭的傢伙,
而不是配得上這一殊榮的球員。
如今,我感覺人們欣賞我的所作所為。
今年的 All-Star 周末在多倫多舉行,在我們的主場上為我們的球迷打球,
這表明了暴龍隊現在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而多倫多這座城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尊重。
⑥現在再來回想當初在火箭隊與 Kevin McHale 教練發生的種種事情,
真的令人感到好笑,那時候的我與現在迥然不同。
我認為自己那個時候真的是太幼稚了。
但是我現在得到了成長,我也學到了很多,我處在極佳的位置。
我擁有很棒的妻子以及兩個孩子,我是一名 All-Star 球員,
我的球隊也在朝著季後賽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我們或許不會贏下每場比賽,但是我們信任彼此,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會有好事發生。
⑦有人問我最近是否變得更加平和了,我不會這樣說。
I'd say I'm me。
--
備註:
★本文是 Kyle Lowry 於今年再次獲選 All-Star 後,於明星賽前發表的文章,
文中分享自身經歷融合而成的心路歷程,頗有可觀之處。
感謝閱讀 :)
--
原文標題:Growing Pains
發表日期:Feb 11, 2016
撰文作者:Kyle Lowry - 現役多倫多暴龍隊球員
原始文章:
http://www.theplayerstribune.com/kyle-lowry-raptors-nba-all-star/
(圖文並茂,建議搭配閱讀)
譯文參考:
http://sports.163.com/16/0303/07/BH7DRSM400051CA1.html#p=BFEORKLJ0AI90005
(By - 網易)
--
提要:
全文分為四大階段,
第一階段是 Kyle Lowry 回顧自己當年,經歷球隊更換總教練的心態調適;
第二階段是 Kyle Lowry 回顧自己成長的經歷,說明自己難以相信他人的心路歷程;
第三階段是 Kyle Lowry 回顧自己身為人父之後,心態轉換的歷程;
第四階段是 Kyle Lowry 回顧自己來到暴龍隊之後,如何成長到目前狀態的歷程。
本文為極長篇,請搭配適度的耐心服用 :)
--
Ⅰ第一階段 - 回顧自己當年,經歷球隊更換總教練的心態調適
①「我根本就不想聽到這些該死的話。」
這就是當時在我腦中劃過的念頭。
這是在2011-12賽季的後期,我那時候效力於休斯頓火箭隊,
當時球隊作客丹佛挑戰金塊隊。
比賽中,Kevin McHale 教練一直在試圖與我交流,
但我真的不記得他到底說了什麼,因為我已經不想理他了。
諸如此類的情況,在那一個賽季裡發生過好幾次,
我仍然能夠記得,教練當時對著我大呼小叫的場景,而我並不喜歡那種感覺,
那時候我總是會想,Damn,這麼做似乎並沒有什麼效果。
②Kevin McHale 的執教風格,和他打球時候的球風很像:
強勢、絕不退縮,他的理念就是一切以團隊為上,
你所做的任何事都要盡可能對隊友有利,他要求每一名球員都要努力讓球隊做到最好,
但是我不知道如何描繪他的風格,我實在不理解他的籃球哲學。
這非常糟糕,因為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幫助我變成一名更加出色的球員。
如果我可以接受在他的執教下打球,那麼我在休斯頓本該一切水到渠成的。
2014年夏天,在我與多倫多暴龍隊續約之前,
我以一名自由球員的身份拜訪了火箭隊。
這是一次典型的自由球員見面會,
火箭隊GM Daryl Morey 向我闡述了球隊的目標,
以及我的回歸將如何推動這些目標的實現,
他們在試圖說服我,這和其他球隊的做法一樣。
但是,我很確定要給 Kevin McHale 教練一個道歉,
我在他執教下的那段時間裡,我並不是非常成熟,我並沒能用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
③回首往昔,這甚至不是 Kevin McHale 教練的問題,真的,
我失望的情緒源於 Rick Adelman 教練的離開,
那時候是我在火箭隊效力的最後一個賽季,Kevin McHale 教練將其取而代之。
在成長過程中,我開始相信 Rick Adelman 曾經說過的每一句話,
重要的是,我能夠感受到他從始至終都對我非常信任。
當2009年我從灰熊被交易到火箭來之後,在我的首場比賽他就安排我出戰了15分鐘,
儘管我當時剛加入這支球隊不到24個小時。
Rick Adelman 教練是那種非常溫和的教練,
他會讓球員自己思考該如何比賽,只在必要的時候才會給出建議。
他當然也會有自己對一件事的預期,
但總結而言,他希望我們可以自己想辦法達成他的要求。
④當你在同一名總教練的執教下,4年時間不斷取得進步時,你就很難去適應新的風格了,
我已經習慣了 Rick Adelman 教練對於防守端的寬鬆要求。
突然,Kevin McHale 教練到來了,
他要求我們整場比賽都保持高強度的防守,對此我很難適應。
對於他說的每一句話,我都會產生質疑,
然而作為一名球隊的控衛,你仍然需要去相信,並且按照教練的要求去做,
然後在必要時做出調整。
作為一名球隊領袖,我必須要和總教練站在同一陣線,
如果我不信任他,那麼他也就不會信任我。
然而在我生命中的大多數時間裡,
信任別人對我而言,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Ⅱ第二階段 - 回顧自己成長的經歷,說明自己難以相信他人的心路歷程
①在成長過程中,我與自己的父親沒有多少互動交流,
我的母親甚至從不願稱他為「我的父親」。
她更願意直呼其名——Lonnie。
當我大約7歲的時候,我的父親帶著我和我的哥哥——小 Lonnie
以及我們同父異母的姐姐—— Laquira 一起去吃早餐,
這是我對那個早晨唯一的印象,那是我關於和爸爸相處的最後一段記憶。
②我的哥哥 Lonnie 比我大5歲,在我成長過程中,他盡可能承擔了父親的角色,
他教會我打籃球,去公園的路上,他教導我用不擅長的左手練習控球,
也正因此,我的雙手才能同樣靈活。
他會向我展示透過觀看籃球比賽,所學習到的相關技巧,
另外他也會去看報紙裡的廣告版塊,如果看到了AAU的選拔信息,
他就會帶我去報名參加。
他教導我不要太過糾結父親的問題,我們甚至從不去擔心那個男人。
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都能挺過去。
我有哥哥,以及我的奶奶 -- 一個非常嚴格的老人。
我的母親要打兩份工,這確保她可以為我提供一切所需的東西,我的日子就這樣過。
我在費城的 Lehigh 地區成長到了20歲,
我可能是我們那裡的孩子中,唯一一個在單親環境中長大的,
我並不覺得我的成長過程中缺少了什麼,我沒有這樣的感覺。
③因此有了解我過去的人就會說,
「你從小沒有父親的陪伴,這就是為什麼你從不願意相信別人」,
他們說的,其實並不正確。
而我會說道:
「在我居住的街道,除了家庭成員以外,你很難去相信任何人。」
(原文:
In my neighborhood, outside of my family, it was hard to trust anybody.)
④Nobody trusts anybody。
你總會擔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大你幾歲的傢伙看起來似乎很照顧你,他們會給你一點錢,
但最終他們會讓你幫助他們販毒,並想方設法把錢要回去。
我的一些朋友,都會在他們的書包和學校的置物櫃中,藏著大麻或其他毒品。
他們可能會讓你幫忙把書包帶回去,
但是我清楚那裡面是什麼東西,因此我會敬而遠之。
我把這些傢伙視為自己的朋友,但我從來不會完全信任他們,
當我如今再回過頭去看,這些所謂的朋友,在一開始就稱不上真正的「朋友」,
只是一起運動打球的人而已,我們從不在一起做其他事情。
⑤在球員招募過程中一些事情,也會讓我不得不提防,
一些看似是我的朋友的人,會以我的名義做出一些承諾,
因為他們會從這裡面獲得一些好處,我會接到一些大學教練的電話,
電話中稱,有人安排了我與他們之間的會面。
而我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有些時候教練會試圖安排一些見面,讓我做出加盟他們學校的承諾,
然後他們卻在我到達之前,把這個名額送給了其他人。
我曾被安排前往 Xavier 大學拜訪,但他們安排其他人頂替了我的位置,
這種事曾經發生過4次,那些學校在我到達之前的幾天,用其他人替代了我。
這些傢伙從來不會擔心不會有下一個「最好的」球員,那麼你讓我怎麼相信他們?
當然,我的身邊也會有一些不錯的人,
我高中球隊的助理教練 Dave Distal、Villanova 大學的 Jay Wright,
他們對我關心備至,關心我的成長以及我的生活。
但有時候就算是與真正的好人之間的關係,也會讓我感到空虛。
⑥我記得,我有一個叫做 Rob 的鄰居。
他幫我們理髮,而且還買球鞋給我們穿。
他照顧所有的小孩子,並且確保我們有地方玩。
他是少見的那種,盡其所能照顧其他人的好鄰居。
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幫助他人,
而他也可能是除了哥哥之外,我接受並且信任的第一個人。
然而,在我16歲的時候,Rob 因為吸食過量毒品而去世了,
突然之間,一個我認為隨時會在自己身邊的傢伙,就這樣消失了,
再去重新接納一個人,並擁有這樣的情感是困難且危險的,
因此大部分時間,你不會再去這麼做了,
與之相反,你決定自己一個人去承擔所有事情。
於是,我將一切扛在了自己一個人肩上。
⑦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總是會和比我大5歲左右的傢伙一起打球,
並且我確信,他們不會對我產生傷害。
人們都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個子太小了,
但是我會讓人們明白,我想成為一個多麼優秀的人。
我想要成為 Allen Iverson、Damon Stoudamire、Tim Hardaway 那樣的球員,
我想要成為 All-Star,我想要變得更好。
但我發現很多人都不看好我,於是我想,
「我要明白如何實現自己的目標,
如果我和其他人合不來,fuck'em。」
⑧我並不明白教練的責任,並不在於只培養我一個人,
我仍然以小時候和鄰居相處的那一套來過日子,
但這一套在 NBA 中不再管用了。
改變這一切對我而言是困難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Ⅲ-第三階段 - 回顧自己身為人父之後,心態轉換的歷程
①將時光之輪轉回到2010年,
當時我24歲,仍然在為休斯頓火箭隊效力,
那天我正在家玩《Call of Duty》(中譯:《決勝時刻》),
我的妻子 Ayahna 進到房間,給了我一張祝福卡片,起初我並沒有特別注意,
但後來我看到了,上面寫著:你不再是老大了,猜猜誰才是老大?
(原文:You're not the boss anymore. Guess who's the boss?)
那張卡片的圖片,是一個父親在推著一輛嬰兒車。
我感到非常開心。
②當我初為人父的時候,我並不清楚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我不清楚如何給孩子換尿布,或者如何餵孩子。
我的妻子也不知道該如何做,但我們相信彼此,一定能將問題解決,
我們同樣也相信從書裡學到的東西。
有時候,建議可能是不合適的,但我們了解這不是他們的本意。
所有人都很照顧我們。
一旦你有了孩子,地球就不再圍著你轉了。
你不得不多一份耐心,我就是那個需要改變的人,
我的大兒子 Karter 以及小兒子 Kameron ,都是非常好的孩子,
他們會做所有我要求他們做的事情,但是 Karter 在面對吃的方面,顯得有些固執,
在那種時候,你的人生就發生了改變,你需要說服他們吃對自己好的食物:
Yo dude, you've got to do this! You've got to eat this!。
我開始意識到 Karter 並不想吃這些穀物食品,儘管他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這些東西,
這就像是我和 Kevin McHale 教練之間的關係,
他迫切地想讓我做一件事情,我反而會產生非常強烈的抵觸心理。
③當你有了孩子之後,你會看清楚一些事情,孩子們幫助我成長為了一個男人,
明白了我在一些事情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你以此為生。
我明白,我可以讓他們成長在一個和我小時候完全不同的成長環境。
他們可以生活的更加自由和安逸,遠離那些壓力和懷疑。
但是家庭生活和職業賽場之間,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在籃球場上談論信任,依舊是一件不那麼容易的事情。
仍然有很多我抵觸教練的時刻,我總是在質疑:
「為什麼我不能這麼做?為什麼他們要阻攔我?」
由於這樣的想法,我犯下了很多錯誤。有些戰爭,你注定是不可能獲勝的。
你需要認清,哪些才是你真正要去戰鬥的,哪些是需要放手的。
在我人生的這個階段,仍然有很多戰役要面對,但是你無需去拚得頭破血流,
你可以採取溝通與妥協,這讓事情變得更容易了。
然而在我早期的時候,我是不會明白這些道理的。
Ⅳ-第四階段 -回顧自己來到暴龍隊之後,如何成長到目前狀態的歷程。
①當我被交易到暴龍隊的時候,我意識到自己需要展現出身上的天賦,
因為在兩年之後,我就會變成一名自由球員,面臨離開的情況。
剛開始的時候,我並沒有足夠努力地去和 Dwane Casey 教練磨合。
Dwane Casey 教練也更偏好 Jose Calderon 和他的打球方式。
在2013年夏天,那時即將迎來我在暴龍隊效力的第二個賽季,
同時也即將迎來自己的合約年,我和許多人有過重要的交流,
包括暴龍GM Masai Ujiri、我的經紀人 Andy Miller,Ty Lue,
特別是 Chauncey Billups,他們都對我坦誠相見。
如果你渾身上下都出現了問題該怎麼辦?
如果所有人都直呼你的姓名該怎麼辦?
你必須照照鏡子反思一下了。
②當你所敬重的那些人都在說這些事情時,
這就會對你產生很大的影響了,你不會再去懷疑。
這就是他們所見,而我想要得到改善。
為了成為一名出色的球員,我必須成長,必須成熟。
明白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遷就我,試著去傾聽教練、隊友還有工作人員。
我需要學會成為球隊的招牌,成為一個領袖,成為那樣的傢伙。
③在2013年12月,暴龍隊將 Rudy Gay 交易到了國王隊,
他們將我和 DeMar DeRozan 視為這支球隊的關鍵核心,
這表示了一種信任和認可,同時我們也給了自己壓力,
球隊想要我們變成多棒的球員呢?
我能夠有著怎樣的出色表現呢?
那個賽季,我一心爭取勝利,想要成為球隊的領袖。
那是我唯一關心的事情。
④在 Rudy Gay 被交易後,事情開始出現起色,Dwane Casey 教練與我慢慢敬重彼此,
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好,我們相信彼此都希望球隊能夠變得更加出色。
而我也不再為其他事情感到心煩。
這種心態會讓人感到放鬆,因為我開始了解,我只需要做自己就可以了,
我的隊友們都很喜歡我,我的家人也都很喜歡我,這是所有問題的關鍵。
這種改變幫助我得到了新合約,而且上個賽季我出現在了 All-Star 的賽場上。
過去的兩個賽季,我們都差不多能贏下50場比賽,
而且我們堅信今年我們也能做到——並且能在季後賽中走得更遠。
這是一種壓力,但同時能夠掌控住這種壓力的感覺,也是非常美好的。
⑤我開始允許別人進入我的生活,人們也開始真正了解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他們將我選進了 All-Star 陣容,這對我意味著很多。
很多年以前,我覺得人們更傾向於認為我是個討厭的傢伙,
而不是配得上這一殊榮的球員。
如今,我感覺人們欣賞我的所作所為。
今年的 All-Star 周末在多倫多舉行,在我們的主場上為我們的球迷打球,
這表明了暴龍隊現在具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而多倫多這座城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尊重。
⑥現在再來回想當初在火箭隊與 Kevin McHale 教練發生的種種事情,
真的令人感到好笑,那時候的我與現在迥然不同。
我認為自己那個時候真的是太幼稚了。
但是我現在得到了成長,我也學到了很多,我處在極佳的位置。
我擁有很棒的妻子以及兩個孩子,我是一名 All-Star 球員,
我的球隊也在朝著季後賽的道路上奮勇前行。
我們或許不會贏下每場比賽,但是我們信任彼此,
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會有好事發生。
⑦有人問我最近是否變得更加平和了,我不會這樣說。
I'd say I'm me。
--
備註:
★本文是 Kyle Lowry 於今年再次獲選 All-Star 後,於明星賽前發表的文章,
文中分享自身經歷融合而成的心路歷程,頗有可觀之處。
感謝閱讀 :)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Faithe
at 2016-04-01T12:54
at 2016-04-01T12:54

By Jacky
at 2016-04-04T12:50
at 2016-04-04T12:50

By Una
at 2016-04-06T10:32
at 2016-04-06T10:32

By Faithe
at 2016-04-07T03:08
at 2016-04-07T03:08

By Jack
at 2016-04-10T04:08
at 2016-04-10T04:08

By Tom
at 2016-04-13T16:39
at 2016-04-13T16:39

By Olga
at 2016-04-16T06:05
at 2016-04-16T06:05
可以理解為何他們在更多時候都會選擇相信自己

By Dinah
at 2016-04-16T09:49
at 2016-04-16T09:49

By Kelly
at 2016-04-20T09:32
at 2016-04-20T09:32

By Frederica
at 2016-04-24T02:00
at 2016-04-24T02:00

By Emma
at 2016-04-25T01:45
at 2016-04-25T01:45

By Selena
at 2016-04-29T20:52
at 2016-04-29T20:52

By Leila
at 2016-05-02T07:35
at 2016-05-02T07:35

By Rebecca
at 2016-05-02T22:33
at 2016-05-02T22:33

By Tracy
at 2016-05-05T20:00
at 2016-05-05T20:00

By Joe
at 2016-05-08T23:28
at 2016-05-08T23:28

By Steve
at 2016-05-12T05:14
at 2016-05-12T05:14

By Damian
at 2016-05-15T08:36
at 2016-05-15T08:36

By Caroline
at 2016-05-17T18:20
at 2016-05-17T18:20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6-05-20T08:41
at 2016-05-20T08:41

By Barb Cronin
at 2016-05-22T17:46
at 2016-05-22T17:46

By Harry
at 2016-05-27T12:42
at 2016-05-27T12:42

By Edith
at 2016-05-31T20:13
at 2016-05-31T20:13

By Joseph
at 2016-06-04T07:48
at 2016-06-04T07:48

By Thomas
at 2016-06-08T05:49
at 2016-06-08T05:49
很爛,那時候丟斯通換回蘿莉大家都看不懂!

By Sandy
at 2016-06-11T15:02
at 2016-06-11T15:02

By Enid
at 2016-06-16T12:59
at 2016-06-16T12:59

By Caroline
at 2016-06-18T12:35
at 2016-06-18T12:35

By Megan
at 2016-06-22T02:11
at 2016-06-22T02:11

By Lily
at 2016-06-26T02:39
at 2016-06-26T02:39
Related Posts
季末美國NBA朝聖巡禮(1)勇士VS小牛

By Barb Cronin
at 2016-03-27T16:20
at 2016-03-27T16:20
向下沉淪的溜馬防守

By Catherine
at 2016-03-27T15:53
at 2016-03-27T15:53
自1983年後 球員單場打鐵數~ TOP60

By Hazel
at 2016-03-27T14:36
at 2016-03-27T14:36
板上有經歷過1980以前的NBA球星的前

By Dinah
at 2016-03-27T14:36
at 2016-03-27T14:36
騎士持續加溫 詹皇:有信心重返決賽

By Hedwig
at 2016-03-27T14:17
at 2016-03-27T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