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ver for you---Andy Roddick - 網球
By Joe
at 2009-08-01T23:08
at 2009-08-01T23:0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yevvi (yevvi)》之銘言:
: (續)..他能和Federer打那麼近的原因。
拖稿很久的東西,我居然忘了,今天有人跟我提我才想起來。其他Roddick能
和Federer打那麼近的原因是,Roddick無論在正拍,反拍,發球,切球,這幾項
每一項都差距到5%之內,以往差別比較大的反拍,移位,接發球,截擊,這場居
然意外沒差距那麼大。
而且Roddick這場反拍的攻擊能力還首度技壓Federer的反拍,這是要擊敗Federer
的先決條件。其實這些大家大概也都猜得到八九不離十。我也早在幾年前Roddick大敗
給Federer之後就講過,就是每項技術環節近似Federer化,至少2009溫網決賽,
Roddick終於做到了,這樣就有贏Federer的基本條件和機會在,剩下來的就是運氣問題。
請對照我之前發的2321篇來看,我當時說的Roddick七大問題。這次溫網決賽,
(1)(2)(7)有解決,(5)解決一半,(4)(6)還有改善空間,(3)根本不可能。
再來截取lane34大在推文中和回覆我個人信件中所敘述的話:
===========================================================================
07開始碰頭就都逼得很近,像這兩年Miami都打得很近,只是沒這次這麼堅定。
Andy的接發算是現在較弱的一環,別讓Fed發這麼多Ace的話勝局會更快鎖定,
以Andy穩定且品質、進求率極高的發球來說,對他的上網有很大的助益,以前就覺得
他有這麼好的發球,不上網真的太可惜了,這兩年教練的培育下讓他真的精進很多,
截擊把動作再練得有效率一點,品質已經不錯了,但可以更sharp。
現在正拍穩定跟攻擊兼有之,從八強到決賽打出很多running forehand winner,
如果以y兄之前提到現今男網僅存幾個可以使用球場四個角落的選手,Andy可以挑戰看看
加強反拍大對角還有反拍提拉帶出發球線角落的斜線,這大概是現在可以再加強的
幾個部份。能跟Hewitt還有Fed持續反拍對拉加壓而不居劣勢,最先變線的也幾乎是Andy
這真的很讓人振奮!!
另外也可以多練帶測旋或倒旋的切球,可以為他的正反拍多點節奏變化。
==============================================================================
針對這些話語,基本上大致同意,要補充得其實不多。
也就是因為主要建議都被l大說了,我第一時間才會有偷懶的跡象。
因為同樣的觀點其實沒有必要由第二人Repeat第二次,只需加注同意即可,
我個人是這麼認為。
加上幾個個人觀點,Roddick需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一)從反拍對抽Federer反拍為突破點是要擊敗Federer的基本條件,讓Federer的反抽,
閃正拍,和移位這三項在這場不是發揮很理想,這點Roddick這場做得很好。重點
是要繼續保持。
(二)這兩年上旋變多,深度變淺(我相信是為了法網打好使用很多安全球,今年反映在
成績上),這場意外深度和速度兼具,希望能繼續保持。
(三)我之前說的"四角戰術"當然Roddick也應該去練,不過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由於先天
移位上的劣勢,Roddick在使用網前這兩角當然還是要去嘗試,不過在使用時機上我
倒覺得不要太過頻繁,不然很容易被對方反放網前,反被整到。
而且在使用這種放小球的場上位置,自己隨時要很注意,不能太靠後場。Roddick
本身的切球在經過Connors指導,在下沉和側旋質量其實是非常不錯的,只是因為
網子對面站得Federer讓你感覺不明顯而已,他該加強的,Lane34大說對了,倒切。
(四)Roddick有能力發Aces,為什麼八強賽他對Hewitt全力發了43個,但是決賽對Federer
,他只發了27個,為什麼? 這應該是選擇性的戰略放棄,因為從03,04,05這三次溫
網經驗+其他大賽經驗+八成有看去年決賽Nadal和Federer的錄影帶,我們學到了一個
教訓。
角度發得越開,只會給Federer借力推回更偏,更不好救球的角度。Nadal在去年溫網
決賽中並沒有發很多Aces,但他還是靠者發近身壓迫,靠兩邊斜線對拉的絕對優勢去
獲得勝利。
這個筆記Key Point,Roddick學到了,發近身壓迫會比發兩角有效果得多,Federer
的失分球還是大多來自擠壓球,並非Aces。就算要拼發球也是直線明顯多於斜線,除
了偶爾變化,這是Roddick這場決賽的戰略,他做得很成功。
(五)Roddick在決賽吃了50記Aces,有人說Roddick的反拍平推接發球需要加強,我同意。
這是Roddick還顯得不夠強的部份。不過,在這個接發球訓練上我認為還要分為兩部
份。
一個是反拍平推和平帶(短拉拍)接發的基本功,這當然要訓練。另外一個是接發策略
,以當天Federer在落後時所發球那種距離邊線很近,品質非常好的壓線發球。我還
是覺得Roddick其實沒有必要使用太多強推揮拍接發,尤其是反拍。
即使是接發球四種回發技術強如Murray,他還不見得對Federer這種發球品質能回成
Return Ace的機會把握就一定高。對付這種狀態唯一有可能使用的就是自己的回發
加入一些正手擋,反手切的接發干擾對手。
這是Murray對於自己回球沒把握所先掌握的策略,先切深,再壓迫。Roddick可以學
習這一點,但是這招手感要在賽前事先找時間大量練習。從賽場表現上來看,
Roddick似乎沒有為"擋切接發"在賽前做特別準備。
(六)四強和決賽的比賽,Roddick在網前處理出現了一些讓人不可思議,以前不可能看到
的球路。
首先是倒切反拍側切截擊,這項溫布敦大賽救了不少球。不過,他截擊的問題還是
依舊有。他這次能救一些網前險球是靠此次狀態調整非常好的腳部移位,但是他手
部動作拉拍情形依舊存在。
第二盤搶七6-5盤末點就是如此,這可能跟他拍面大不好控制也有關。截擊力量是靠
弓箭步前移和自由手的平衡產生動能的,偏偏這是Roddick最弱的一環。也許腳位移
位和弓箭步移位練一輩子都無法達到水準,但是手部移位拉拍過大的問題還有機會克
服。
(七)連續抽球施壓能力,這場決賽Roddick在正拍,反抽,反切上展現了多元的技術,不
過也被我觀察到一個小小的罩門。
(a) 如果是一拍的強攻能力,Roddick沒問題。法網第四輪第三盤對Monfils臨去秋波的
反拍演出,就是如此。
(b) 但如果是沒把對方一拍打死,對方防守回來,Roddick就沒有攻擊準度了。Roddick
現在沒有辦法一直持續進攻,把對手逼到死角回不了球。
(c) 一方面可能是Roddick打點大概都是固定某一高度和範圍之內,一但做攻擊位置上大
幅度的前後變化,Roddick的打點能力就沒有辦法像Federer隨心所欲,容易發生掛
網或出界失誤。所以才有後來改正拍的動作。
(d) 再者就是面對高球,早期是只有反拍無法很有速度把球壓下來到界內,現在連正拍
都有這個問題。
沒有辦法取得絕對速度優勢,Roddick只好退而求其次,由過網後落點低的切球去
尋找機會。這種球如果遇到狀態平平還可以贏,但是遇到爆氣選手,這天Roddick
可就非常難過了。Roddick這兩年遇到排名比他低的苦戰對手,大概都是這種劇本
模式。
以上就是Roddick日後還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寫完了!
這一篇我寫得不好,因為很多決賽場上的比賽情節現在都忘了,想不起來!
--
╔═══════════════╦════════╦═════╗
║ソフトバンク,軟體銀行四大天王 ║SOFTBANK║ ﹦ ║
╠═══════════════╩════════╩═════╣
║カズミ サイトウ,トシヤ スギウチ,ナギサ アラカキ,ツヨシ ワダ ║
║192cm,96kg 175cm,82kg 189cm,81kg 179cm,77kg ║
╚══════════════════════════════╝
--
: (續)..他能和Federer打那麼近的原因。
拖稿很久的東西,我居然忘了,今天有人跟我提我才想起來。其他Roddick能
和Federer打那麼近的原因是,Roddick無論在正拍,反拍,發球,切球,這幾項
每一項都差距到5%之內,以往差別比較大的反拍,移位,接發球,截擊,這場居
然意外沒差距那麼大。
而且Roddick這場反拍的攻擊能力還首度技壓Federer的反拍,這是要擊敗Federer
的先決條件。其實這些大家大概也都猜得到八九不離十。我也早在幾年前Roddick大敗
給Federer之後就講過,就是每項技術環節近似Federer化,至少2009溫網決賽,
Roddick終於做到了,這樣就有贏Federer的基本條件和機會在,剩下來的就是運氣問題。
請對照我之前發的2321篇來看,我當時說的Roddick七大問題。這次溫網決賽,
(1)(2)(7)有解決,(5)解決一半,(4)(6)還有改善空間,(3)根本不可能。
再來截取lane34大在推文中和回覆我個人信件中所敘述的話:
===========================================================================
07開始碰頭就都逼得很近,像這兩年Miami都打得很近,只是沒這次這麼堅定。
Andy的接發算是現在較弱的一環,別讓Fed發這麼多Ace的話勝局會更快鎖定,
以Andy穩定且品質、進求率極高的發球來說,對他的上網有很大的助益,以前就覺得
他有這麼好的發球,不上網真的太可惜了,這兩年教練的培育下讓他真的精進很多,
截擊把動作再練得有效率一點,品質已經不錯了,但可以更sharp。
現在正拍穩定跟攻擊兼有之,從八強到決賽打出很多running forehand winner,
如果以y兄之前提到現今男網僅存幾個可以使用球場四個角落的選手,Andy可以挑戰看看
加強反拍大對角還有反拍提拉帶出發球線角落的斜線,這大概是現在可以再加強的
幾個部份。能跟Hewitt還有Fed持續反拍對拉加壓而不居劣勢,最先變線的也幾乎是Andy
這真的很讓人振奮!!
另外也可以多練帶測旋或倒旋的切球,可以為他的正反拍多點節奏變化。
==============================================================================
針對這些話語,基本上大致同意,要補充得其實不多。
也就是因為主要建議都被l大說了,我第一時間才會有偷懶的跡象。
因為同樣的觀點其實沒有必要由第二人Repeat第二次,只需加注同意即可,
我個人是這麼認為。
加上幾個個人觀點,Roddick需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一)從反拍對抽Federer反拍為突破點是要擊敗Federer的基本條件,讓Federer的反抽,
閃正拍,和移位這三項在這場不是發揮很理想,這點Roddick這場做得很好。重點
是要繼續保持。
(二)這兩年上旋變多,深度變淺(我相信是為了法網打好使用很多安全球,今年反映在
成績上),這場意外深度和速度兼具,希望能繼續保持。
(三)我之前說的"四角戰術"當然Roddick也應該去練,不過有一點要特別注意。由於先天
移位上的劣勢,Roddick在使用網前這兩角當然還是要去嘗試,不過在使用時機上我
倒覺得不要太過頻繁,不然很容易被對方反放網前,反被整到。
而且在使用這種放小球的場上位置,自己隨時要很注意,不能太靠後場。Roddick
本身的切球在經過Connors指導,在下沉和側旋質量其實是非常不錯的,只是因為
網子對面站得Federer讓你感覺不明顯而已,他該加強的,Lane34大說對了,倒切。
(四)Roddick有能力發Aces,為什麼八強賽他對Hewitt全力發了43個,但是決賽對Federer
,他只發了27個,為什麼? 這應該是選擇性的戰略放棄,因為從03,04,05這三次溫
網經驗+其他大賽經驗+八成有看去年決賽Nadal和Federer的錄影帶,我們學到了一個
教訓。
角度發得越開,只會給Federer借力推回更偏,更不好救球的角度。Nadal在去年溫網
決賽中並沒有發很多Aces,但他還是靠者發近身壓迫,靠兩邊斜線對拉的絕對優勢去
獲得勝利。
這個筆記Key Point,Roddick學到了,發近身壓迫會比發兩角有效果得多,Federer
的失分球還是大多來自擠壓球,並非Aces。就算要拼發球也是直線明顯多於斜線,除
了偶爾變化,這是Roddick這場決賽的戰略,他做得很成功。
(五)Roddick在決賽吃了50記Aces,有人說Roddick的反拍平推接發球需要加強,我同意。
這是Roddick還顯得不夠強的部份。不過,在這個接發球訓練上我認為還要分為兩部
份。
一個是反拍平推和平帶(短拉拍)接發的基本功,這當然要訓練。另外一個是接發策略
,以當天Federer在落後時所發球那種距離邊線很近,品質非常好的壓線發球。我還
是覺得Roddick其實沒有必要使用太多強推揮拍接發,尤其是反拍。
即使是接發球四種回發技術強如Murray,他還不見得對Federer這種發球品質能回成
Return Ace的機會把握就一定高。對付這種狀態唯一有可能使用的就是自己的回發
加入一些正手擋,反手切的接發干擾對手。
這是Murray對於自己回球沒把握所先掌握的策略,先切深,再壓迫。Roddick可以學
習這一點,但是這招手感要在賽前事先找時間大量練習。從賽場表現上來看,
Roddick似乎沒有為"擋切接發"在賽前做特別準備。
(六)四強和決賽的比賽,Roddick在網前處理出現了一些讓人不可思議,以前不可能看到
的球路。
首先是倒切反拍側切截擊,這項溫布敦大賽救了不少球。不過,他截擊的問題還是
依舊有。他這次能救一些網前險球是靠此次狀態調整非常好的腳部移位,但是他手
部動作拉拍情形依舊存在。
第二盤搶七6-5盤末點就是如此,這可能跟他拍面大不好控制也有關。截擊力量是靠
弓箭步前移和自由手的平衡產生動能的,偏偏這是Roddick最弱的一環。也許腳位移
位和弓箭步移位練一輩子都無法達到水準,但是手部移位拉拍過大的問題還有機會克
服。
(七)連續抽球施壓能力,這場決賽Roddick在正拍,反抽,反切上展現了多元的技術,不
過也被我觀察到一個小小的罩門。
(a) 如果是一拍的強攻能力,Roddick沒問題。法網第四輪第三盤對Monfils臨去秋波的
反拍演出,就是如此。
(b) 但如果是沒把對方一拍打死,對方防守回來,Roddick就沒有攻擊準度了。Roddick
現在沒有辦法一直持續進攻,把對手逼到死角回不了球。
(c) 一方面可能是Roddick打點大概都是固定某一高度和範圍之內,一但做攻擊位置上大
幅度的前後變化,Roddick的打點能力就沒有辦法像Federer隨心所欲,容易發生掛
網或出界失誤。所以才有後來改正拍的動作。
(d) 再者就是面對高球,早期是只有反拍無法很有速度把球壓下來到界內,現在連正拍
都有這個問題。
沒有辦法取得絕對速度優勢,Roddick只好退而求其次,由過網後落點低的切球去
尋找機會。這種球如果遇到狀態平平還可以贏,但是遇到爆氣選手,這天Roddick
可就非常難過了。Roddick這兩年遇到排名比他低的苦戰對手,大概都是這種劇本
模式。
以上就是Roddick日後還需要注意的地方。我寫完了!
這一篇我寫得不好,因為很多決賽場上的比賽情節現在都忘了,想不起來!
--
╔═══════════════╦════════╦═════╗
║ソフトバンク,軟體銀行四大天王 ║SOFTBANK║ ﹦ ║
╠═══════════════╩════════╩═════╣
║カズミ サイトウ,トシヤ スギウチ,ナギサ アラカキ,ツヨシ ワダ ║
║192cm,96kg 175cm,82kg 189cm,81kg 179cm,77kg ║
╚══════════════════════════════╝
--
Tags:
網球
All Comments
By Oscar
at 2009-08-02T06:50
at 2009-08-02T06:50
By Candice
at 2009-08-03T23:28
at 2009-08-03T23:28
By Agatha
at 2009-08-08T19:32
at 2009-08-08T19:32
By Rebecca
at 2009-08-13T08:59
at 2009-08-13T08:59
By Isabella
at 2009-08-15T02:51
at 2009-08-15T02:51
By Hazel
at 2009-08-18T05:55
at 2009-08-18T05:55
By Frederic
at 2009-08-20T11:36
at 2009-08-20T11:36
By Quanna
at 2009-08-23T20:46
at 2009-08-23T20:46
By Todd Johnson
at 2009-08-24T14:38
at 2009-08-24T14:38
Related Posts
來喝茶
By Olive
at 2009-07-25T23:15
at 2009-07-25T23:15
賣小辛代言拍
By Annie
at 2009-07-24T01:49
at 2009-07-24T01:49
懷念!
By Dorothy
at 2009-07-23T12:39
at 2009-07-23T12:39
Roddick最新twitter
By Caitlin
at 2009-07-21T18:44
at 2009-07-21T18:44
Hingis剛出道介紹影片
By Jack
at 2009-07-21T04:04
at 2009-07-21T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