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et Woven1000.Victor Ti99.Yonex AT900P - 羽球

By Catherine
at 2011-05-16T19:21
at 2011-05-16T19:2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trink (逸)》之銘言:
: 細線比較不適合重殺,力量比粗線容易被吃掉
: 而粗線則是磅數上不夠高打不出它的價值
: 細線磅數不夠頂多是殺球被吃掉
: 粗線磅數不夠可能連高遠球打起來都很悶,手感也會很頓
: 建議下次65穿28 or 29磅再打打看,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 (個人只用0.70mm的粗線,yy的只用65跟65ti ,電腦穿28磅)
: arc-z的話不太建議買,遽說它很挑使用者,沒跟人借來打過最好不要買
: 而且小拍面小平頭再加上頭重,很不適合打雙打,請三思
ARC ZS非常有特色,
1. 小拍面
2. 回到短握把
3. 拍面變小,握把變短,那麼中桿相較之下又更長了
4. 中桿略軟(更極硬的相比),更容易施力。
至於它的揮重上其實也很普通,也只比ARC 10重一點,影響不大,比較麻煩
的還是甜區變小後,準頭要好一點,而且這隻拍子拍子小,桿略長,相較之下甜區
上移,揮擊的時間點要抓得很準,真的得很用心,很集中才行得通。
不過相較之下我覺得ARC ZS是最容易打長、打遠,而且球速平均都略高的拍子。
打出世界第一速球,全名為Z-Slash的拍子,要用就要像揮鞭一樣長而快,準準打出去。
用力擊殺下手感依舊很穩定,而且不震手。在荷包滿滿與精神良好的情況之下,
務必買下(借)來試一試。
相較之下,它的設計完全如同trink兄所言,長桿,短把,小拍面,三這者對單打來說都是
利器,好發力,不需要握到前方,力量飽合。相較之下就是反應不如NanoSpeed,
沒辦法握到前面去,拍面略小不易防守。
如果說NS系列是日本人小太刀式的戰略思考的結果的話,那麼AT系列就是巨劍流,
而ARC ZS是將巨劍與太刀結合為一,放棄近身防守的設計,略輕而可以必殺。
ZS的小拍面讓非常多人試了之後就覺得完全不習慣,
小弟有好長一陣子不打球,準頭很差,買了ARC ZS後又冰封了它。而最近又很常打
,重新拿出來之後又覺得問題可能是我對它有所誤會,這玩意兒不是
只有殺球比較強而已,實際上它也不是AT 900P,更不是其他的AT。
至於VT-80的話,我覺得最大的好處就是單打選手又可以用長中桿,而不用小拍面了。
同時具有ARC系列一直以來的細框,AT級的重心,沒有盒狀框的風阻,
但擊球感依舊超紮實。我們都笑VT根本就是YY佈局這麼多年,最後完成全部系列理想的
最終武器。也難怪這麼多旗下選手都換用VT-80,連PG也要改用VT,到最後
YY就只要賣這一隻就夠了,其他的也不用賣了。
: arc8dx可以考慮,硬中管且3u保固到27磅(yy保固都偏低,保這麼高拍框強度應該不錯)
: 跟他排比這支算重,不過跟yy自己的比算一般重而已
ARC 8DX這隻我也沒試過,不過我只要又想到這隻也是小拍面,我想想也還一隻就夠了。
: 你有打ti99應該不至於驅不動這支的重量
: 應該不難上手(不過中管跟ti99不知道硬多少,還是建議凹凹看或請有買的借試打)
: 至於arc系列的其他拍子遽說都有奇特滯留手感(8dx有中管跟框體加硬就還好)
: 這種滯留感會拖慢雙打節奏,不利快速平抽檔
NS講究的就是:彈出的速度
AT講究的就是:一殺
ARC講究的就是:持球時間
愈快彈出的拍子,需要打到一樣的球速與距離就愈費力。
NS需要力量略大而網前技巧好的人來用。頭輕好控制,彈手反應快
AT需要力量超級大喜歡追球進攻球速的人來使用。力氣不夠的話頭輕的4U AT也很適合。
ARC比較適合一般人,力氣不夠大的,讓疊杯奈米管來幫助你轉移更多能量到羽毛球上,
更持球的效果可以有更好的隱蔽性,出手角度比較沒有辦法讓對手看出來。
反過頭來講,NS又硬又輕,打高遠球真吃力,網前球處理起來真開心。
AT系防守起來真弱,揮重高回拍又慢,用全力沒殺死對方就要有心裡準備回防不利了。
ARC系最讚的地方就是沒啥明顯弱點,但是也沒啥優點,哈哈哈。
http://www.yonex.com.tw/Products/2011/badminton/tech/tech.png
像我來說我就比較喜而很中間的拍子,重心比較習慣,萬用商品,不過也萬萬不能。
VT的問市很像是告訴人們:你要的特質我們通通都準備好了,快來買哦。
不過唯重心略高,揮重一點不低,還真的有點累。
簡單講:想要快而輕巧,選NS。想要有力:選VT更理想。
啥也不想要,啥也不知道,啥都打了不順手,那還是回來用ARC 10吧XDXD。
: (幾乎沒有雙打簽約選手拿arc系列打雙打)
: 至於at系列還是別買比較好,你穿這種磅數壽命應該只有兩年
: at拍框太容易塌陷了
: 要買at900不如買vt80,至少沒這種狀況,保固磅數也高
: 不過這兩支應該都比你的ti99跟w1000重
: 可能會拖慢平抽檔節奏,要買也請三思(中管似乎也都比ti99硬)
至於Ti 99看起來我是覺得只是cp值高的商品,商品品質略高於它的定價。
它依舊是上個世代的盒狀框、粗中桿商品改款,它的前一代Ti 95
除了打起來還算穩定之外,其他也沒啥可以大書特書之處。
反倒是Fleet的產品一直都很堅持在6000元上下的價格,
超低風阻,耐高磅,長中桿。扣除掉那個萬年不改的三角錐不好握之外。
我的心魔一直都叫我去貨架上拿一隻新產品出來穿,我一直都很努力在對抗。
這也足以證明它們確實是除了打造出與YY相似的產品之外,還有自己的堅持與思維。
--
在台灣每個人隨口都想要做線上商務,但是台灣沒有這麼大的市場。
因此台灣的業務只好互相賣來賣去。
http://blog.lcn.tw
--
: 細線比較不適合重殺,力量比粗線容易被吃掉
: 而粗線則是磅數上不夠高打不出它的價值
: 細線磅數不夠頂多是殺球被吃掉
: 粗線磅數不夠可能連高遠球打起來都很悶,手感也會很頓
: 建議下次65穿28 or 29磅再打打看,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 (個人只用0.70mm的粗線,yy的只用65跟65ti ,電腦穿28磅)
: arc-z的話不太建議買,遽說它很挑使用者,沒跟人借來打過最好不要買
: 而且小拍面小平頭再加上頭重,很不適合打雙打,請三思
ARC ZS非常有特色,
1. 小拍面
2. 回到短握把
3. 拍面變小,握把變短,那麼中桿相較之下又更長了
4. 中桿略軟(更極硬的相比),更容易施力。
至於它的揮重上其實也很普通,也只比ARC 10重一點,影響不大,比較麻煩
的還是甜區變小後,準頭要好一點,而且這隻拍子拍子小,桿略長,相較之下甜區
上移,揮擊的時間點要抓得很準,真的得很用心,很集中才行得通。
不過相較之下我覺得ARC ZS是最容易打長、打遠,而且球速平均都略高的拍子。
打出世界第一速球,全名為Z-Slash的拍子,要用就要像揮鞭一樣長而快,準準打出去。
用力擊殺下手感依舊很穩定,而且不震手。在荷包滿滿與精神良好的情況之下,
務必買下(借)來試一試。
相較之下,它的設計完全如同trink兄所言,長桿,短把,小拍面,三這者對單打來說都是
利器,好發力,不需要握到前方,力量飽合。相較之下就是反應不如NanoSpeed,
沒辦法握到前面去,拍面略小不易防守。
如果說NS系列是日本人小太刀式的戰略思考的結果的話,那麼AT系列就是巨劍流,
而ARC ZS是將巨劍與太刀結合為一,放棄近身防守的設計,略輕而可以必殺。
ZS的小拍面讓非常多人試了之後就覺得完全不習慣,
小弟有好長一陣子不打球,準頭很差,買了ARC ZS後又冰封了它。而最近又很常打
,重新拿出來之後又覺得問題可能是我對它有所誤會,這玩意兒不是
只有殺球比較強而已,實際上它也不是AT 900P,更不是其他的AT。
至於VT-80的話,我覺得最大的好處就是單打選手又可以用長中桿,而不用小拍面了。
同時具有ARC系列一直以來的細框,AT級的重心,沒有盒狀框的風阻,
但擊球感依舊超紮實。我們都笑VT根本就是YY佈局這麼多年,最後完成全部系列理想的
最終武器。也難怪這麼多旗下選手都換用VT-80,連PG也要改用VT,到最後
YY就只要賣這一隻就夠了,其他的也不用賣了。
: arc8dx可以考慮,硬中管且3u保固到27磅(yy保固都偏低,保這麼高拍框強度應該不錯)
: 跟他排比這支算重,不過跟yy自己的比算一般重而已
ARC 8DX這隻我也沒試過,不過我只要又想到這隻也是小拍面,我想想也還一隻就夠了。
: 你有打ti99應該不至於驅不動這支的重量
: 應該不難上手(不過中管跟ti99不知道硬多少,還是建議凹凹看或請有買的借試打)
: 至於arc系列的其他拍子遽說都有奇特滯留手感(8dx有中管跟框體加硬就還好)
: 這種滯留感會拖慢雙打節奏,不利快速平抽檔
NS講究的就是:彈出的速度
AT講究的就是:一殺
ARC講究的就是:持球時間
愈快彈出的拍子,需要打到一樣的球速與距離就愈費力。
NS需要力量略大而網前技巧好的人來用。頭輕好控制,彈手反應快
AT需要力量超級大喜歡追球進攻球速的人來使用。力氣不夠的話頭輕的4U AT也很適合。
ARC比較適合一般人,力氣不夠大的,讓疊杯奈米管來幫助你轉移更多能量到羽毛球上,
更持球的效果可以有更好的隱蔽性,出手角度比較沒有辦法讓對手看出來。
反過頭來講,NS又硬又輕,打高遠球真吃力,網前球處理起來真開心。
AT系防守起來真弱,揮重高回拍又慢,用全力沒殺死對方就要有心裡準備回防不利了。
ARC系最讚的地方就是沒啥明顯弱點,但是也沒啥優點,哈哈哈。
http://www.yonex.com.tw/Products/2011/badminton/tech/tech.png

像我來說我就比較喜而很中間的拍子,重心比較習慣,萬用商品,不過也萬萬不能。
VT的問市很像是告訴人們:你要的特質我們通通都準備好了,快來買哦。
不過唯重心略高,揮重一點不低,還真的有點累。
簡單講:想要快而輕巧,選NS。想要有力:選VT更理想。
啥也不想要,啥也不知道,啥都打了不順手,那還是回來用ARC 10吧XDXD。
: (幾乎沒有雙打簽約選手拿arc系列打雙打)
: 至於at系列還是別買比較好,你穿這種磅數壽命應該只有兩年
: at拍框太容易塌陷了
: 要買at900不如買vt80,至少沒這種狀況,保固磅數也高
: 不過這兩支應該都比你的ti99跟w1000重
: 可能會拖慢平抽檔節奏,要買也請三思(中管似乎也都比ti99硬)
至於Ti 99看起來我是覺得只是cp值高的商品,商品品質略高於它的定價。
它依舊是上個世代的盒狀框、粗中桿商品改款,它的前一代Ti 95
除了打起來還算穩定之外,其他也沒啥可以大書特書之處。
反倒是Fleet的產品一直都很堅持在6000元上下的價格,
超低風阻,耐高磅,長中桿。扣除掉那個萬年不改的三角錐不好握之外。
我的心魔一直都叫我去貨架上拿一隻新產品出來穿,我一直都很努力在對抗。
這也足以證明它們確實是除了打造出與YY相似的產品之外,還有自己的堅持與思維。
--
在台灣每個人隨口都想要做線上商務,但是台灣沒有這麼大的市場。
因此台灣的業務只好互相賣來賣去。
http://blog.lcn.tw
--
Tags:
羽球
All Comments

By Anthony
at 2011-05-18T04:26
at 2011-05-18T04:26

By Agnes
at 2011-05-19T08:12
at 2011-05-19T08:12

By Quanna
at 2011-05-21T15:47
at 2011-05-21T15:47

By Megan
at 2011-05-23T12:40
at 2011-05-23T12:40

By Rosalind
at 2011-05-24T16:41
at 2011-05-24T16:41
Related Posts
Winex 球拍

By Regina
at 2011-05-16T16:42
at 2011-05-16T16:42
Yonex AS-50 羽球三桶

By Faithe
at 2011-05-16T16:42
at 2011-05-16T16:42
反推 "讚普羽球館"

By Caroline
at 2011-05-16T16:42
at 2011-05-16T16:42
中華羽協剛公布參加蘇迪曼盃的選手名單

By Madame
at 2011-05-16T15:04
at 2011-05-16T15:04
VICTOR TAIWAN LEAGUE 羽球爭霸 揪人囉!

By Emily
at 2011-05-16T15:02
at 2011-05-16T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