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 W997 - 桌球

By Delia
at 2014-07-20T01:37
at 2014-07-20T01:37
Table of Contents
大概去年年中的時候 開始有消息說馬龍從原本的506特製改為加料
這個加料的結構跟握柄 看起來像是大力曾經短暫使用過的W8XX
直到今年的世乒團體賽 完整的手拍被拍了下來
解答了大家的疑惑---它就是W997!
------------------------------------------------------------------------------
因緣際會拿到了一塊直板 重量可以接受的情況下 就沒猶豫地開打了
結構大概是limba-ayous-複合纖維-ayous 內置芳碳的結構
第二層因為沒有工具可以放大來看 加上非木工專業 所以只能猜測是ayous
如同多數相似結構的球拍 W997也兼具純木與加料的特性
小力量時 非常吃球 拉球容錯率很高 易上台 控制、吸短的手感好
大力量時 打到碳層威力就出來了
相較於ALC材質 大媽的芳碳似乎少了些剛硬 多了些韌性 實際操作上就是多了些吃球感
初試正手拉球讓小弟有種驚豔的感覺
拉球的弧線非常拱 旋轉很強 落桌後明顯前衝
對方摸不到的機率很高 即使摸到也壓不住旋轉
"暴! 非常暴!" 我當時心中就只有這個想法
推擋的部分 有點像656的感覺 因為整體吃球滿好的 所以借力相對差 手感不紮實
若對方拉的重 吃得到碳層的力量 推回去的球速度是比656、yeo都來得快
但當對手拉的球輕重有別時就吃力了 拉的軟 推回去也軟
有時候甚至容易掉球 所以還是得發力去爭取速度
不像比較紮實的純木或比較硬的加料拍 可以靠時間點的提早來加強推擋的速度
橫打時吃球、好上手 但好拉不好打
換成橫拍的思維來說 彈擊這塊很弱 出球比較鈍 手感遲滯 有拖泥帶水彈不出去的感覺
擰拉時的旋轉不錯 但出去的球有點虛軟
對方如果沒判斷好 容易摸飛 但如果抓到會被釘假的
其實從上面的三點敘述 大概可以看出來一些端倪
W997的缺點跟許多同類型的球拍一樣
大力量雖然暴 但一般非科班出身的愛好者 無法每次擊球時都維持精準的球點與動作
中小力量吃球、手感好 但不走球
簡單來說就是"非線性" 在打到碳層前會有一段檔位不全的情況
但由於複合纖維層有點韌性 或者說有點偏軟
不像其他大廠類似結構的纖維 以"脆"的感覺居多 這種軟韌會緩和一些檔位不全的段差
另外就是 整體的重量幾乎都偏重 FL都在94~95左右
--
總結一下
其實我打起來感覺非常像馬軟碳 十足開外掛加強版的馬軟碳
或者說控制優化版的馬硬碳
W997並不是一把能夠很全面地應用在高擺速、小動作戰型的球拍
它適合的打法是屬於比較極端的 要嘛精準的控短控低 要嘛大刀闊斧的兩面發力衝
雖然相較於純木或較硬脆的加料來說 不是那麼地線性
但可以透過一些膠皮的配置來調整 相信它適合05多過於64
以上~
下台一鞠躬!
--
這個加料的結構跟握柄 看起來像是大力曾經短暫使用過的W8XX
直到今年的世乒團體賽 完整的手拍被拍了下來
解答了大家的疑惑---它就是W997!
------------------------------------------------------------------------------
因緣際會拿到了一塊直板 重量可以接受的情況下 就沒猶豫地開打了
結構大概是limba-ayous-複合纖維-ayous 內置芳碳的結構
第二層因為沒有工具可以放大來看 加上非木工專業 所以只能猜測是ayous
如同多數相似結構的球拍 W997也兼具純木與加料的特性
小力量時 非常吃球 拉球容錯率很高 易上台 控制、吸短的手感好
大力量時 打到碳層威力就出來了
相較於ALC材質 大媽的芳碳似乎少了些剛硬 多了些韌性 實際操作上就是多了些吃球感
初試正手拉球讓小弟有種驚豔的感覺
拉球的弧線非常拱 旋轉很強 落桌後明顯前衝
對方摸不到的機率很高 即使摸到也壓不住旋轉
"暴! 非常暴!" 我當時心中就只有這個想法
推擋的部分 有點像656的感覺 因為整體吃球滿好的 所以借力相對差 手感不紮實
若對方拉的重 吃得到碳層的力量 推回去的球速度是比656、yeo都來得快
但當對手拉的球輕重有別時就吃力了 拉的軟 推回去也軟
有時候甚至容易掉球 所以還是得發力去爭取速度
不像比較紮實的純木或比較硬的加料拍 可以靠時間點的提早來加強推擋的速度
橫打時吃球、好上手 但好拉不好打
換成橫拍的思維來說 彈擊這塊很弱 出球比較鈍 手感遲滯 有拖泥帶水彈不出去的感覺
擰拉時的旋轉不錯 但出去的球有點虛軟
對方如果沒判斷好 容易摸飛 但如果抓到會被釘假的
其實從上面的三點敘述 大概可以看出來一些端倪
W997的缺點跟許多同類型的球拍一樣
大力量雖然暴 但一般非科班出身的愛好者 無法每次擊球時都維持精準的球點與動作
中小力量吃球、手感好 但不走球
簡單來說就是"非線性" 在打到碳層前會有一段檔位不全的情況
但由於複合纖維層有點韌性 或者說有點偏軟
不像其他大廠類似結構的纖維 以"脆"的感覺居多 這種軟韌會緩和一些檔位不全的段差
另外就是 整體的重量幾乎都偏重 FL都在94~95左右
--
總結一下
其實我打起來感覺非常像馬軟碳 十足開外掛加強版的馬軟碳
或者說控制優化版的馬硬碳
W997並不是一把能夠很全面地應用在高擺速、小動作戰型的球拍
它適合的打法是屬於比較極端的 要嘛精準的控短控低 要嘛大刀闊斧的兩面發力衝
雖然相較於純木或較硬脆的加料來說 不是那麼地線性
但可以透過一些膠皮的配置來調整 相信它適合05多過於64
以上~
下台一鞠躬!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Hedwig
at 2014-07-20T20:17
at 2014-07-20T20:17

By Gary
at 2014-07-22T00:10
at 2014-07-22T00:10

By Sarah
at 2014-07-22T12:27
at 2014-07-22T12:27

By Isabella
at 2014-07-27T01:20
at 2014-07-27T01:20

By Ingrid
at 2014-07-31T07:36
at 2014-07-31T07:36

By Bennie
at 2014-08-03T05:47
at 2014-08-03T05:47

By Annie
at 2014-08-04T06:58
at 2014-08-04T06:58

By Hamiltion
at 2014-08-07T22:37
at 2014-08-07T22:37

By Donna
at 2014-08-12T09:44
at 2014-08-12T09:44
Related Posts
台北市民生社區打球

By Anthony
at 2014-07-20T00:12
at 2014-07-20T00:12
有趣的播報員

By Lily
at 2014-07-19T22:54
at 2014-07-19T22:54
楠梓打球

By Wallis
at 2014-07-19T21:40
at 2014-07-19T21:40
台南新材質的球!

By Tom
at 2014-07-18T16:55
at 2014-07-18T16:55
美國王勵勤?莫雷統治兵乓球慈善賽

By Odelette
at 2014-07-18T13:51
at 2014-07-18T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