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toni S.Nash 改變了籃球進攻思維(上) - NBA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5-03-24T16:56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好讀版:http://www.sportsv.net/articles/10865

「Run And Gun」俗稱跑轟戰術,在NBA歷史上不是只有當年的太陽將這跑轟發揮的

淋漓盡致,但Mike D’Antoni的進攻體系,卻影響了我們對籃球進攻戰術上的思維。


2004年Nash和太陽簽下6年6300萬美元的合約,與Mike D’Antoni 、Shawn Marion、

Joe Johnson和Amar'e Stoudemire攜手共創未來,04年是D’Antoni第一年在NBA

擔任總教練的完整球季,而Nash的到來,這兩人一拍即合。


http://i.imgur.com/qKawEmq.jpg

D’Antoni的跑轟戰術,在NBA並不是沒有人這麼做過,但如何在快節奏中,依舊讓球隊,

有著高效率的戰術執行,在短時間內,有效的創造空檔的出手機會,

D’Antoni的「Early Offence」是當年讓太陽成功的關鍵。


http://i.imgur.com/TI4ErqB.jpg


『Early Offence』


http://i.imgur.com/9POLzPQ.jpg (圖1)

這是一個極為簡單且具有高效率的進攻戰術,或許現在對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

但在當年這可是掀起風潮的一套進攻戰術。

如圖1所示,Early Offence的進攻站位,簡單明瞭,球場的一側,由三個人組成,

形成一個三角,另一邊則是兩名球員形成「Two Man Game」,而弧頂的位置非必要時,

並不會有人出現在這個位置接應球,這套進攻體系,在現今的籃球中已經被廣泛的運用,

並且加以改造。


Early Offence講求由側翼發動,並讓球進行Side-to-Side的傳導,將進攻空間拉大,

使得球能快速在強弱邊進行導傳(通常只需做一個傳球),

這對當時的籃球進攻理念有著很大的衝擊。


在90年代和2000年初期,當時的籃球戰術,多半是控球在弧頂的位置,

來進行戰術執行和傳導的工作,或是靠著內線球員的牽制力進行In-Side-Out的打法,

即使當時進攻的強弱邊轉換的觀念早已深植在球員的腦中,

但Side-to-Side的這種傳球方式,普遍被認為是一種具有高風險的投資。


由於Early Offence這套戰術系統啟動條件極為簡單,

所以當球一過半場時便很快的就能發動戰術,當防守球員腳步都還尚未站穩時,

太陽已經全員進入的戰術攻擊的位置,甚至有時,防守方還有球員還在回防過程,

人才剛走過中線,太陽已經在前頭開始執行戰術。


http://i.imgur.com/kAJu3EX.jpg (圖2)
http://i.imgur.com/G8iSOHR.jpg (圖3)

(綠線為移動路線,黃線為傳球路線)

Early Offence的戰術體系,將球場的空間劃分為兩大區塊,

無論是從三角的那一側發動進攻,或是在Tow Man Game的情況下發動進攻,

Nash盡可能的將球往中路去做攻擊(如圖2、圖3),當Nash成功的突破到中路時,

它能依對手的防守變化,來尋找擁有空檔的隊友。


這個進攻體系可怕之處在於,每當Nash將球帶往中心地帶時,

Nash依舊能與其他4名隊友保持著連繫,迫使場上其他4名無球的防守者要做出選擇,

是要去協防已經殺到禁區附近的Nash,還是要繼續堅守自己原先所防守的人。


而當對方的後衛在你家禁區逛大街時,總會吸引到防守方的包夾,

Nash總是能用傳球馬上尋找到場上的隊友,即使你的防守輪轉在快,

特別是這種Side-to-Side的傳球方式,防守者很難跟的上球轉移的速度。


http://i.imgur.com/yrOOrTT.jpg (圖4)
http://i.imgur.com/EQleuZy.jpg (圖5)

不單是Nash帶球往中路時具有威脅性,當Nash和Stoudemire在高位發動P&R時,

無球的Stoudemire從中路跟進,同樣能吸引到防守球員注意(圖4、圖5),

Nash的傳球能力,能夠直接穿越中間的防守球員,將球送到弱邊的隊友手中,

而跟進的Stoudemire能夠在接到球的第一時間,就能完成上籃或是灌籃的動作

(膝蓋受傷前的Stoudemire可不輸給現在的「幹籃哥」Griffin)

所以準備來協防的防守者必須做出選擇,是要干擾Stoudemire的接球路線,

還是要繼續防守原先的防守球員。


然而不管防守方如何應變,Nash都能尋找到空檔的隊友,

而當時許多球隊的防守也經常出現,太過擔心Nash的傳球,反而Nash切入後,

沒有任何一名防守者要上前去防守的情況,明明Nash附近有許多防守者,

結果大家都只待在原地看著Nash輕鬆的在籃下將球放進籃框中。

http://i.imgur.com/j7eRrYh.jpg

這種已經被Nash傳球傳到不知道到底要怎麼去防守的情況,

就像現在很多防守球員被Curry投籃投到不知道到底要怎麼防守的那個表情一樣,

只能你看我,我看你,雙手一攤,摸摸鼻子,笑一笑,繼續比賽。


『Early Offence對現代籃球的影響』


Early Offence的進攻系統主要改變了,我們對於P&R和射手之間的關係,早在90年代時,

傳奇2人組Karl Malone與John Stockton的P&R橫行了NBA 10幾年,

但當時Malone與Stockton的P&R並沒有串聯起外圍射手的攻勢,

一方面是當時的外圍投籃技術並沒有像現今籃球那麼的出色,

另一方面是當時防守對於P&R的攻擊並不是那麼的熟悉,隨著時間的進行,

防守漸漸地意識到,P&R的雙人小組進攻的方式,勢必要”第三名”防守球員來進行防守。

http://i.imgur.com/6dMDqY9.jpg


當防守尋找到方法去限制住P&R的攻擊後,人們開始覺得這兩人小組配合的進攻模式,

並非想像中的那麼的完美,直到Mike D’Antoni將他的進攻體系帶進了NBA中。


Nash不單是和Stoudemire搭配時能打出具有破壞力的P&R,即使和Shawn Marion、

Steven Hunter、後來的Channing Frye等人,甚至當年還很稚嫩的Leandro Barbosa,

也能打出相當具有威脅性的P&R,當中的關鍵,正是外圍射手群,對防守產生的牽制力。


http://i.imgur.com/uxp7BY8.jpg (04-05年太陽兩大射手,Joe Johnson)
http://i.imgur.com/2XujmTH.jpg (04-05年太陽兩大射手, Quentin Richardson)


外圍射手牽制住協防的球員,幫助執行P&R的兩人,能夠得到更大的攻擊空間,

相對的P&R能夠吸引到第三名防守者,也幫助了外圍射手,得到了更大的投籃空間,

或許你會覺得現代籃球不都是這樣子打嗎?


是的!!沒錯,特別是在西區球隊身上,更能感受到這種「快、狠、準」的進攻模式,

你可以說Karl Malone與John Stockton告訴人們P&R這戰術有多麼強大,

Mike D’Antoni與他的團隊,把P&R的運用普及化,P&R不在只是Malone與Stockton的專利

現今NBA,幾乎每一支球隊都在大量的使用P&R,一名出色的控球後衛加上擅長掩護的長人

再搭配著外圍射手的長程飛彈,如今這已經是每支球隊的標準配備。


下一篇將會談到,這兩年廣泛被討論的「Stretch four 延伸四號」,

和P&R對現代內線球員的影響。

--------------------------

Source:IMBC躍動籃球學院

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IMBasketballCampus

--
Tags: NBA

All Comments

Victoria avatar
By Victoria
at 2015-03-25T01:43
推好文 我愛Nash QQQQQQQQQQQY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5-03-28T14:07
那時超期待太陽能打破進攻第一防守居次拿冠軍
不能拿冠軍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5-03-29T19:20
"TWO MAN GAME" 應該是打錯吧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5-03-30T08:43
好文推一個!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5-03-30T14:19
想看看北野教練的想法能成功..雖然打法不太像豐玉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5-03-31T02:59
BS:聽說你很會帶雜魚?就來看看你多會帶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5-04-03T14:18
敗:p&r導致黏球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5-04-05T10:07
北野還真有點想冷笑話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5-04-08T05:11
"當時的外圍投籃技術並沒有像現今籃球那麼的出色"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5-04-11T23:20
不太同意,以前的大嘴、大鳥投射一樣很猛呀
Anonymous avatar
By Anonymous
at 2015-04-12T18:19
這篇實在是黑白講, Malone跟Stockton的p&r怎麼會
沒串聯外圍投籃, 當老何死人?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5-04-16T20:01
一般球員跟名人堂球員的差別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5-04-21T02:12
這篇解釋Early Offense的概念也未免太奇怪......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5-04-22T16:34
是指平均投射能力跟意識比較少吧
又不是每個人都是大嘴大鳥 那年代射手比較少
不像現在很重視射程能力 幾乎各隊都配備射手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5-04-26T23:18
沒錯, 這篇解釋的並不是 EO啊...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5-04-29T17:04
EO跟普林斯頓更像是一種概念 而不是這戰術才叫EO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5-04-30T18:06
三角亦然 你可以從EO/三角/普林去延伸出各種戰術
執行 但反過來把這些戰術執行說成EO/三角/普林不然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5-04-30T21:09
過去的外圍投籃技術也不會比現在差 差的是射程跟對
三分的看法 太陽最重要的一點是讓三分成為主流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15-05-02T07:35
這是為什麼現在總有人說"消失的中距離"原因
Brianna avatar
By Brianna
at 2015-05-03T19:32
連想到甚麼以前沒現在出色或馬史不串連外線就是過度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5-05-06T13:10
引伸跟想像了...當年才沒有沒串連外圍這回事 只是
Sloan教練的哲學不是很重視三分線罷了 中投沒少過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5-05-08T08:17
阿Q跟JJ圖反了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5-05-10T15:40
為什麼這種U質文推的那麼少?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15-05-14T07:39
應該說太陽的快攻選擇三分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5-05-16T23:36
教皇不愛選手丟三分 不代表Stockton不會丟給弱側的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5-05-17T10:06
射手去處理球 太陽只是選擇弱邊丟三分而已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5-05-20T08:58
太陽的戰術現在看來變成主流=w= 先驅阿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5-05-21T16:03
EO這種觀念在太陽隊之前都有錄影帶教學了
Sarah avatar
By Sarah
at 2015-05-26T06:31
提老史老馬的屁跟肉,然後跳過老何...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5-05-27T09:40
而且講到跑轟 nelson也應該提一下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5-05-28T21:38
推!!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5-06-01T18:14
Nash!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5-06-03T14:00
推。 好文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5-06-04T02:30
推Nash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5-06-08T10:13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5-06-09T17:03
推!!!!!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5-06-10T18:46
竊以為Early Offense=早攻,就像Fastbreak=快攻
是一種攻擊型態,而不是戰術名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5-06-13T11:55
快攻有很多種配合,早攻也能有一些原則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5-06-14T13:21
說是D'Antoni特別的早攻系統(或打法)好像比較對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5-06-15T11:50
HORNS當時也很常在用了阿!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5-06-19T22:51
好文好圖!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5-06-20T06:40
推 好文 長知識
Aaliyah avatar
By Aaliyah
at 2015-06-21T00:29
好文推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5-06-23T03:45
能夠把戰術執行的這麼確實 球員也很重要 期待下集
Regina avatar
By Regina
at 2015-06-23T10:33
推了 打球長知識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5-06-26T01:12
優質好文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5-06-26T16:23
跑轟戰術好文 大推 太陽隊的籃球讓我開始看NBA 其
中最愛NASH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15-06-28T16:45
同學發表的文章當然要推!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5-07-02T16:33
推!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5-07-06T09:08
這篇寫的內容比較接近太陽的半場進攻系統吧,不太算
Daph Bay avatar
By Daph Bay
at 2015-07-09T16:11
Early Offense,比較像Early Offense後的接續攻擊。
Liam avatar
By Liam
at 2015-07-12T20:06
老史沒跟外圍串聯這種話也說得出來=.=

打球要犯罰球有錯嗎?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5-03-24T16:52
當然沒有錯, 畢竟規則都寫好 andamp; 裁判認同他的作為所以可以讓他一直罰球要犯 但....NBA畢竟是職業運動, 觀賞性真的相當重要 喜歡Michael Jordan的球迷, 跟朋友打球or自己練球時, 很喜歡學他的後仰跳投 喜歡Iverson的球迷, 常常在籃球場練習他那精巧絢麗的cross ...

蘇翊傑打NBA的可能性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5-03-24T16:33
SBL球星 ,拿了很多助攻王 是個很優秀的控衛 擅切,投普普,助功能力佳 模板應該是弱化版軟豆 能拿那麼多次,能力想必不簡單 雖然年紀比較大,但也是個不錯的完成品 應付NBA比賽的強度,應該是可以的 雖然當先發控位有點難度 但當個稱職的二三號控衛 應該是OK的 所以我認為,蘇 ...

大家都知道哈登越來越強了 但...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5-03-24T16:11
※ 引述《koyshan (koyshan)》之銘言: : 如題 : 但小弟想問的是 : 如果十年後,大家都學哈登這招 : 那聯盟們是會像禁止大歐那種方式一樣改規則 : 還是說十年後,我的兒子會跟我說 拔拔 籃球就是一直罰球嗎? : 那如果改規則,這種歐洲步是會改什麼來限制呢 : 就像現在有時候在公園打球,對 ...

打球要犯罰球有錯嗎?

Audriana avatar
By Audriana
at 2015-03-24T15:57
這是今年 RK PLAYER TEAM GP PPG FTM FTA FTM FTA FT% 1 James Harden, SG HOU 69 27.2 8.8 10.1 606 698 .868 這是00年以後 後衛前鋒場均罰球超過10的名單 ...

打球要犯罰球有錯嗎?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15-03-24T15:45
※ 引述《sth336 (S-Dub)》之銘言: : 為什麼NBA板的人大多不認同要飯罰球呢? : 有打過校隊的都知道 : 罰球的好處多多 : 不但能穩穩的幫球隊得分 : 也能製造對手犯規讓他們在防守上變的被動點 : 更能夠暫停比賽時間好讓大家休息並有時間可以布置好防守陣容 : 打球要到犯 = 有侵略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