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E瞄準系統 - 撞球
By Hedwig
at 2017-01-26T22:34
at 2017-01-26T22:3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cancerr ()》之銘言:
: ※ 引述《hank0829 (MarcheseACE)》之銘言:
: : 小弟我最近偶然在youtube偶然發現這個瞄準方法
: : 但是都是英文又一堆術語
: : 實在是非常難以理解
: : 關於這個系統
: : 好像沒有什麼中文資訊
: : 板上有哪位大人知道這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嗎
: 小弟來獻醜一下,這方法多年前聽過
: Center To Edge
: 狀況一:直球
: 直球的情況下,母球.子球.袋口成一直線。因此,打擊線為此一直線
: 狀況二:有角度的球
: 1.先抓出袋口與子球的連線(也就是撞擊後子球會前進的路線)
: 2.固定子球的撞擊位置,將球桿與母球作一連線,這時候想像一個縱切面,
: 這個縱切面會把子球及母球切成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大小半球,
: (左大右小或左小右大),此切面即是你的打擊線。
: 以上如有敘述錯誤,請版上高手糾正~~
跟我理解的不同。我來說說我知道的好了。
你要抓出母球與子球的距離。不同的距離會有不同的偏移值(pivot)與瞄法
有一張表可把球桌依顆星點切成一格一格的。用此表去衡量偏移值。
瞄球時就是先通過母球的中點去瞄子球的邊,所謂的CTE line
抓到CTE line複雜的就來了,這些暫且按下不表,只說通則。
依據母球與子球的關係,通過母球上的一點跟子球的邊畫一條線(edge to edge)
把球桿放在這條線上,然後往前趴下準備打擊時,球桿慢慢的轉回瞄母球的中心。
這就是簡單cte了。然後這會依每個人的身高手長等特徵而不同。
偏移值還是要靠經驗,沒那麼神。
近的球還好,遠的球差一點點就差很多了
還是得自己多試多練,覺的不適合就不要浪費時間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Nokia 3310
--
: ※ 引述《hank0829 (MarcheseACE)》之銘言:
: : 小弟我最近偶然在youtube偶然發現這個瞄準方法
: : 但是都是英文又一堆術語
: : 實在是非常難以理解
: : 關於這個系統
: : 好像沒有什麼中文資訊
: : 板上有哪位大人知道這到底是怎麼運作的嗎
: 小弟來獻醜一下,這方法多年前聽過
: Center To Edge
: 狀況一:直球
: 直球的情況下,母球.子球.袋口成一直線。因此,打擊線為此一直線
: 狀況二:有角度的球
: 1.先抓出袋口與子球的連線(也就是撞擊後子球會前進的路線)
: 2.固定子球的撞擊位置,將球桿與母球作一連線,這時候想像一個縱切面,
: 這個縱切面會把子球及母球切成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大小半球,
: (左大右小或左小右大),此切面即是你的打擊線。
: 以上如有敘述錯誤,請版上高手糾正~~
跟我理解的不同。我來說說我知道的好了。
你要抓出母球與子球的距離。不同的距離會有不同的偏移值(pivot)與瞄法
有一張表可把球桌依顆星點切成一格一格的。用此表去衡量偏移值。
瞄球時就是先通過母球的中點去瞄子球的邊,所謂的CTE line
抓到CTE line複雜的就來了,這些暫且按下不表,只說通則。
依據母球與子球的關係,通過母球上的一點跟子球的邊畫一條線(edge to edge)
把球桿放在這條線上,然後往前趴下準備打擊時,球桿慢慢的轉回瞄母球的中心。
這就是簡單cte了。然後這會依每個人的身高手長等特徵而不同。
偏移值還是要靠經驗,沒那麼神。
近的球還好,遠的球差一點點就差很多了
還是得自己多試多練,覺的不適合就不要浪費時間了。
--
Sent from JPTT on my Nokia 3310
--
Tags:
撞球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DP球桿請益
By Kelly
at 2017-01-25T17:39
at 2017-01-25T17:39
屏東打球
By Queena
at 2017-01-25T16:19
at 2017-01-25T16:19
賣紫檀木四插角衝桿
By Ophelia
at 2017-01-22T21:43
at 2017-01-22T21:43
2017大師賽
By Steve
at 2017-01-22T17:02
at 2017-01-22T17:02
台北打球
By Frederic
at 2017-01-21T14:52
at 2017-01-21T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