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ok Lopez 為公鹿防守籃板帶來的影響 - NBA

By Linda
at 2018-11-12T21:40
at 2018-11-12T21:40
Table of Contents
原始標題:Brook Lopez is making an impact on defensive boards for Bucks
發表日期:November 8, 2018
撰文作者:Eric Nehm
文章連結:https://bit.ly/2PrLUu5 -《The Athletic》
部分參考:https://bbs.hupu.com/24352599.html - By 虎撲
--
引言:
上賽季團隊籃板墊底的公鹿隊,
本季竟成為團隊籃板最佳的球隊之一?
《The Athletic》透過訪問公鹿先發長人 Brook Lopez,
試著分析這個狀況。
以下為全文:
--
①公鹿隊中鋒 Brook Lopez 身高7尺,體重 275磅。
身為如今聯盟中身軀最龐大的球員之一,
他職業生涯中,從沒有拿到過單賽季場均雙十的數據。
就算他生涯出場時間高達 31.1分鐘,
他的賽季場均籃板數,也沒有超過9個。
在職業生涯前的兩個賽季中,
他的後場籃板數已經是生涯巔峰了,均為 5.4個。
新秀賽季,他的這一數據位於聯盟第 26,同時也是他生涯的最佳排名。
②但之前一直不擅長保護後場籃板的公鹿,
最近成為了籃板保護最好的球隊之一,Brook Lopez 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等等,你說什麼?憑什麼?
雖然 Brook 和他的胞弟 Robin 的籃板數都不出眾,
但只要他們登場,球隊的籃板率就會提升。
在生涯的所有比賽中,
Brook Lopez 球隊的後場籃板率,在他登場時都會提升。
和哥哥一樣,Robin 的籃板數也不多,
但他生涯 11個賽季中,也僅僅只有一場比賽例外。
「Lopez 兄弟效應」被一幫怪咖籃球愛好者發現,
並在過去幾年視為定律來使用,雖然它的名字還沒有得到官方認證。
③那麼,這個效應是怎麼影響比賽的呢?這解釋起來很簡單。
Brook Lopez 對於基本功的專注,
能讓世界上每一位年輕教練感到開心。
Brook Lopez 表示:
「每個人都想上場打出強硬的防守,
但很明顯,要是你拿不到籃板,這就是空談。
在防守端,我會專注於 -
卡住我盯防的人,以及任何想搶籃板的球員。
有些球員很擅長搶前場籃板,我會努力讓他們無功而返的。
只要是我們球隊拿到籃板,我不在意是誰拿到的。」
--
☛短片⑴ - https://bit.ly/2FirhvC
--
在短片中,
爭搶前場籃板充滿激情,令人神往,就像 —
Enes Kanter 在隊友出手時準備爭搶前場籃板,
而 Brook Lopez 用自己的方式擺平了他。
多倫多暴龍隊總教練 Nick Nurse 如此評價到:
「他打球非常努力,能將幾個人卡在身後。
他能將三名球員擋在身後,讓隊友能拿到籃板,
這對於球隊來說,非常有價值。
公鹿本賽季的防守籃板表現,令人難以置信。」
--
☛短片⑵ - https://bit.ly/2OEiXW9
--
④Brook Lopez 的卡位比任何球員都更頻繁、也更高效。
NBA官網的數據顯示,在所有球員中,
他的場均卡位次數,排在聯盟第六。
他從年輕時就開始學習卡位技巧,如今這已經成為了他的本能。
Brook Lopez 表示:
「主要是在成長中學習、並不斷地重複,以及透過看影片分析,
總之,就是看住你防的人,背過身去卡住他。」
在描述怎樣是一次成功的卡位時,
Brook Lopez 說,這項技術和他背框單打的方式差不多 —
就是與對手往相反的方向發力
(或者說試圖背框單打,因為公鹿不需要他大量地低位背框進攻)
接下來他談到,當看見隊友將球投出時,
他就會立刻轉身找到他防守的人,或是最近的一名有進攻籃板威脅的球員,
然後先努力面對面,阻止他們搶籃板。
之後,他會張開雙臂製造接觸,
再把手臂舉到齊肩高,同時肘部彎曲 — 就像是在模仿橄欖球門柱那樣。
⑤公鹿總教練 Mike Budenholzer 表示:
「他是個龐然大物,我猜這是最名符其實、最形象的比喻了,
所以,你很難用什麼詞彙來形容他,但我認為隊友們都會喜歡他的。
我喜歡他防擋拆時的覆蓋面積,
而且他的護框能力,也會讓對面的大個子吃到苦頭。
Giannis 搶了很多籃板,後衛們也一樣。
但我們的籃板能力之所以如此優秀,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 Brook 的存在。」
--
☛短片⑶ - https://bit.ly/2DAfB5Q
--
Brook Lopez 的這項技能帶來的額外福利,
還有 Giannis 籃板數的增加。
顯然,對籃板數據十分渴望的公鹿球迷,非常享受這一點,
因為這讓他們最喜愛的球員,能更輕易地獲得大三元。
但相較於驚豔的數據,這還能為球隊帶來一些更實際的用處。
這能讓 Giannis 能更快地持球推反擊。
Brook Lopez 表示:
「一旦 Giannis 拿到了球,
他在轉換進攻中的表現,是如此的出色。
他能為自己和隊友,創造好的投籃機會。
顯然地,你想要他在這種情況下拿到球。
讓他在快攻中一馬當先,可是防守者的夢魘,
而這對我們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讓他能得到更多球權的辦法之一,
就是:讓他拿到籃板然後推進。」
⑥幾乎沒有什麼事情,
比推快攻的 Giannis,更令其他隊伍膽寒。
在 Russell Westbrook 的 MVP 賽季中,
雷霆隊令 Steven Adams 讓他搶更多的籃板,
從而能迅速地給防守造成威脅。
本賽季,公鹿在 Giannis 身上,也貫徹著相同的理念,
這也給對手的防守,帶來了更多的壓力。
就算剛開始並不了解「Lopez 兄弟效應」,還需要我們對其稍作解釋,
但最終,Brook Lopez 也承認了它的存在。
Brook Lopez 表示:
「我覺得它挺不錯的,我是個怪咖,所以我喜歡它。
一提到怪咖,我就喜歡它。」
--
備註:
☛Brook Lopez 防守端專注卡位,讓隊友拿籃板;
進攻端專注投三分,為 Giannis 拉開進攻空間;
在公鹿隊的攻防兩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發表日期:November 8, 2018
撰文作者:Eric Nehm
文章連結:https://bit.ly/2PrLUu5 -《The Athletic》
部分參考:https://bbs.hupu.com/24352599.html - By 虎撲
--
引言:
上賽季團隊籃板墊底的公鹿隊,
本季竟成為團隊籃板最佳的球隊之一?
《The Athletic》透過訪問公鹿先發長人 Brook Lopez,
試著分析這個狀況。
以下為全文:
--
①公鹿隊中鋒 Brook Lopez 身高7尺,體重 275磅。
身為如今聯盟中身軀最龐大的球員之一,
他職業生涯中,從沒有拿到過單賽季場均雙十的數據。
就算他生涯出場時間高達 31.1分鐘,
他的賽季場均籃板數,也沒有超過9個。
在職業生涯前的兩個賽季中,
他的後場籃板數已經是生涯巔峰了,均為 5.4個。
新秀賽季,他的這一數據位於聯盟第 26,同時也是他生涯的最佳排名。
②但之前一直不擅長保護後場籃板的公鹿,
最近成為了籃板保護最好的球隊之一,Brook Lopez 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等等,你說什麼?憑什麼?
雖然 Brook 和他的胞弟 Robin 的籃板數都不出眾,
但只要他們登場,球隊的籃板率就會提升。
在生涯的所有比賽中,
Brook Lopez 球隊的後場籃板率,在他登場時都會提升。
和哥哥一樣,Robin 的籃板數也不多,
但他生涯 11個賽季中,也僅僅只有一場比賽例外。
「Lopez 兄弟效應」被一幫怪咖籃球愛好者發現,
並在過去幾年視為定律來使用,雖然它的名字還沒有得到官方認證。
③那麼,這個效應是怎麼影響比賽的呢?這解釋起來很簡單。
Brook Lopez 對於基本功的專注,
能讓世界上每一位年輕教練感到開心。
Brook Lopez 表示:
「每個人都想上場打出強硬的防守,
但很明顯,要是你拿不到籃板,這就是空談。
在防守端,我會專注於 -
卡住我盯防的人,以及任何想搶籃板的球員。
有些球員很擅長搶前場籃板,我會努力讓他們無功而返的。
只要是我們球隊拿到籃板,我不在意是誰拿到的。」
--
☛短片⑴ - https://bit.ly/2FirhvC
--
在短片中,
爭搶前場籃板充滿激情,令人神往,就像 —
Enes Kanter 在隊友出手時準備爭搶前場籃板,
而 Brook Lopez 用自己的方式擺平了他。
多倫多暴龍隊總教練 Nick Nurse 如此評價到:
「他打球非常努力,能將幾個人卡在身後。
他能將三名球員擋在身後,讓隊友能拿到籃板,
這對於球隊來說,非常有價值。
公鹿本賽季的防守籃板表現,令人難以置信。」
--
☛短片⑵ - https://bit.ly/2OEiXW9
--
④Brook Lopez 的卡位比任何球員都更頻繁、也更高效。
NBA官網的數據顯示,在所有球員中,
他的場均卡位次數,排在聯盟第六。
他從年輕時就開始學習卡位技巧,如今這已經成為了他的本能。
Brook Lopez 表示:
「主要是在成長中學習、並不斷地重複,以及透過看影片分析,
總之,就是看住你防的人,背過身去卡住他。」
在描述怎樣是一次成功的卡位時,
Brook Lopez 說,這項技術和他背框單打的方式差不多 —
就是與對手往相反的方向發力
(或者說試圖背框單打,因為公鹿不需要他大量地低位背框進攻)
接下來他談到,當看見隊友將球投出時,
他就會立刻轉身找到他防守的人,或是最近的一名有進攻籃板威脅的球員,
然後先努力面對面,阻止他們搶籃板。
之後,他會張開雙臂製造接觸,
再把手臂舉到齊肩高,同時肘部彎曲 — 就像是在模仿橄欖球門柱那樣。
⑤公鹿總教練 Mike Budenholzer 表示:
「他是個龐然大物,我猜這是最名符其實、最形象的比喻了,
所以,你很難用什麼詞彙來形容他,但我認為隊友們都會喜歡他的。
我喜歡他防擋拆時的覆蓋面積,
而且他的護框能力,也會讓對面的大個子吃到苦頭。
Giannis 搶了很多籃板,後衛們也一樣。
但我們的籃板能力之所以如此優秀,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 Brook 的存在。」
--
☛短片⑶ - https://bit.ly/2DAfB5Q
--
Brook Lopez 的這項技能帶來的額外福利,
還有 Giannis 籃板數的增加。
顯然,對籃板數據十分渴望的公鹿球迷,非常享受這一點,
因為這讓他們最喜愛的球員,能更輕易地獲得大三元。
但相較於驚豔的數據,這還能為球隊帶來一些更實際的用處。
這能讓 Giannis 能更快地持球推反擊。
Brook Lopez 表示:
「一旦 Giannis 拿到了球,
他在轉換進攻中的表現,是如此的出色。
他能為自己和隊友,創造好的投籃機會。
顯然地,你想要他在這種情況下拿到球。
讓他在快攻中一馬當先,可是防守者的夢魘,
而這對我們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讓他能得到更多球權的辦法之一,
就是:讓他拿到籃板然後推進。」
⑥幾乎沒有什麼事情,
比推快攻的 Giannis,更令其他隊伍膽寒。
在 Russell Westbrook 的 MVP 賽季中,
雷霆隊令 Steven Adams 讓他搶更多的籃板,
從而能迅速地給防守造成威脅。
本賽季,公鹿在 Giannis 身上,也貫徹著相同的理念,
這也給對手的防守,帶來了更多的壓力。
就算剛開始並不了解「Lopez 兄弟效應」,還需要我們對其稍作解釋,
但最終,Brook Lopez 也承認了它的存在。
Brook Lopez 表示:
「我覺得它挺不錯的,我是個怪咖,所以我喜歡它。
一提到怪咖,我就喜歡它。」
--
備註:
☛Brook Lopez 防守端專注卡位,讓隊友拿籃板;
進攻端專注投三分,為 Giannis 拉開進攻空間;
在公鹿隊的攻防兩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Hamiltion
at 2018-11-16T01:59
at 2018-11-16T01:59

By Kelly
at 2018-11-20T14:28
at 2018-11-20T14:28

By Isabella
at 2018-11-20T23:22
at 2018-11-20T23:22

By Annie
at 2018-11-25T00:24
at 2018-11-25T00:24

By Rebecca
at 2018-11-25T18:50
at 2018-11-25T18:50

By Frederic
at 2018-11-28T20:31
at 2018-11-28T20:31

By Thomas
at 2018-12-03T16:30
at 2018-12-03T16:30

By Dinah
at 2018-12-08T11:06
at 2018-12-08T11:06

By Aaliyah
at 2018-12-11T18:13
at 2018-12-11T18:13

By Caitlin
at 2018-12-15T13:51
at 2018-12-15T13:51

By Elma
at 2018-12-19T19:59
at 2018-12-19T19:59

By Elizabeth
at 2018-12-23T18:05
at 2018-12-23T18:05

By Ophelia
at 2018-12-26T17:19
at 2018-12-26T17:19

By John
at 2018-12-30T07:35
at 2018-12-30T07:35

By Candice
at 2018-12-31T12:54
at 2018-12-31T12:54

By Quintina
at 2019-01-01T06:05
at 2019-01-01T06:05

By Damian
at 2019-01-01T14:08
at 2019-01-01T14:08

By Hazel
at 2019-01-03T05:09
at 2019-01-03T05:09

By Kristin
at 2019-01-05T20:04
at 2019-01-05T20:04

By Edith
at 2019-01-09T03:28
at 2019-01-09T03:28

By Lydia
at 2019-01-14T02:58
at 2019-01-14T02:58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1-17T06:24
at 2019-01-17T06:24

By Madame
at 2019-01-19T20:53
at 2019-01-19T20:53

By Margaret
at 2019-01-21T03:44
at 2019-01-21T03:44

By Harry
at 2019-01-25T18:12
at 2019-01-25T18:12

By Yuri
at 2019-01-29T12:50
at 2019-01-29T12:50

By Hedda
at 2019-01-30T18:12
at 2019-01-30T18:12

By Andy
at 2019-02-02T15:09
at 2019-02-02T15:09

By Regina
at 2019-02-04T12:13
at 2019-02-04T12:13

By Elvira
at 2019-02-08T09:19
at 2019-02-08T09:19

By Ingrid
at 2019-02-08T23:42
at 2019-02-08T23:42

By Kristin
at 2019-02-12T19:42
at 2019-02-12T19:42

By Annie
at 2019-02-16T01:27
at 2019-02-16T01:27

By Zanna
at 2019-02-18T00:51
at 2019-02-18T00:51

By Hamiltion
at 2019-02-19T14:28
at 2019-02-19T14:28

By Linda
at 2019-02-20T13:29
at 2019-02-20T13:29

By Daph Bay
at 2019-02-21T00:47
at 2019-02-21T00:47

By Daniel
at 2019-02-22T02:41
at 2019-02-22T02:41

By Ina
at 2019-02-25T17:25
at 2019-02-25T17:25

By Kumar
at 2019-03-01T11:03
at 2019-03-01T11:03

By Ula
at 2019-03-04T16:08
at 2019-03-04T16:08

By Joseph
at 2019-03-06T08:43
at 2019-03-06T08:43

By Anonymous
at 2019-03-09T01:52
at 2019-03-09T01:52

By Quintina
at 2019-03-10T22:15
at 2019-03-10T22:15

By Ula
at 2019-03-14T00:35
at 2019-03-14T00:35

By Queena
at 2019-03-18T07:21
at 2019-03-18T07:21

By Eden
at 2019-03-20T16:49
at 2019-03-20T16:49

By Ida
at 2019-03-23T20:41
at 2019-03-23T20:41

By Annie
at 2019-03-27T19:13
at 2019-03-27T19:13

By Odelette
at 2019-03-31T15:48
at 2019-03-31T15:48

By Elma
at 2019-04-04T20:49
at 2019-04-04T20:49

By Hedwig
at 2019-04-07T03:56
at 2019-04-07T03:56

By Ingrid
at 2019-04-10T14:37
at 2019-04-10T14:37

By Zenobia
at 2019-04-15T05:17
at 2019-04-15T05:17

By Delia
at 2019-04-19T13:40
at 2019-04-19T13:40

By Iris
at 2019-04-23T09:56
at 2019-04-23T09:56

By Edward Lewis
at 2019-04-26T11:58
at 2019-04-26T11:58

By Kama
at 2019-04-29T01:28
at 2019-04-29T01:28

By Una
at 2019-05-02T20:03
at 2019-05-02T20:03

By Queena
at 2019-05-05T11:05
at 2019-05-05T11:05

By Agatha
at 2019-05-07T04:57
at 2019-05-07T04:57

By Christine
at 2019-05-09T22:28
at 2019-05-09T22:28

By Poppy
at 2019-05-11T09:00
at 2019-05-11T09:00

By Ursula
at 2019-05-12T21:41
at 2019-05-12T21:41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5-14T16:29
at 2019-05-14T16:29

By Audriana
at 2019-05-17T16:03
at 2019-05-17T16:03

By Catherine
at 2019-05-18T05:05
at 2019-05-18T05:05

By Una
at 2019-05-20T11:34
at 2019-05-20T11:34

By Jack
at 2019-05-21T21:10
at 2019-05-21T21:10

By Barb Cronin
at 2019-05-24T18:17
at 2019-05-24T18:17

By Dorothy
at 2019-05-26T01:18
at 2019-05-26T01:18

By Donna
at 2019-05-30T21:40
at 2019-05-30T21:40

By Bethany
at 2019-06-01T03:12
at 2019-06-01T03:12

By Quintina
at 2019-06-02T00:19
at 2019-06-02T00:19

By Emily
at 2019-06-05T16:34
at 2019-06-05T16:34

By Isla
at 2019-06-09T18:59
at 2019-06-09T18:59

By James
at 2019-06-10T14:40
at 2019-06-10T14:40

By Selena
at 2019-06-13T08:35
at 2019-06-13T08:35

By Anonymous
at 2019-06-17T11:41
at 2019-06-17T11:41

By James
at 2019-06-19T13:58
at 2019-06-19T13:58

By Hazel
at 2019-06-22T15:00
at 2019-06-22T15:00

By Caroline
at 2019-06-27T06:10
at 2019-06-27T06:10

By Xanthe
at 2019-06-27T11:09
at 2019-06-27T11:09

By Isla
at 2019-07-02T10:32
at 2019-07-02T10:32

By Barb Cronin
at 2019-07-06T06:43
at 2019-07-06T06:43

By Kama
at 2019-07-06T17:10
at 2019-07-06T17:10

By Mary
at 2019-07-08T03:59
at 2019-07-08T03:59

By Rae
at 2019-07-11T21:50
at 2019-07-11T21:50

By Lily
at 2019-07-14T23:21
at 2019-07-14T23:21

By Sierra Rose
at 2019-07-15T22:28
at 2019-07-15T22:28

By Elvira
at 2019-07-19T07:41
at 2019-07-19T07:41

By Iris
at 2019-07-21T12:11
at 2019-07-21T12:11

By Ophelia
at 2019-07-23T06:52
at 2019-07-23T06:52

By Anonymous
at 2019-07-26T08:00
at 2019-07-26T08:00

By Ula
at 2019-07-29T21:34
at 2019-07-29T21:34

By Noah
at 2019-08-02T08:29
at 2019-08-02T08:29

By Kristin
at 2019-08-06T05:10
at 2019-08-06T05:10

By Faithe
at 2019-08-06T09:52
at 2019-08-06T09:52

By Yedda
at 2019-08-06T22:19
at 2019-08-06T22:19

By Dorothy
at 2019-08-08T07:26
at 2019-08-08T07:26

By Catherine
at 2019-08-09T05:01
at 2019-08-09T05:01

By Michael
at 2019-08-12T14:02
at 2019-08-12T14:02

By Regina
at 2019-08-14T07:35
at 2019-08-14T07:35

By Kumar
at 2019-08-15T05:33
at 2019-08-15T05:33

By Isabella
at 2019-08-17T02:39
at 2019-08-17T02:39

By Sandy
at 2019-08-20T17:24
at 2019-08-20T17:24

By Ida
at 2019-08-22T12:26
at 2019-08-22T12:26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8-23T22:47
at 2019-08-23T22:47

By Dorothy
at 2019-08-25T16:17
at 2019-08-25T16:17

By Blanche
at 2019-08-26T21:50
at 2019-08-26T21:50

By Dorothy
at 2019-08-29T01:06
at 2019-08-29T01:06

By Annie
at 2019-09-01T19:17
at 2019-09-01T19:17
Related Posts
羅斯:我夏天投了兩萬個籃

By Caitlin
at 2018-11-12T21:27
at 2018-11-12T21:27
曼巴風骨!科比場邊指導二女兒球隊比賽

By Jessica
at 2018-11-12T20:32
at 2018-11-12T20:32
著經典戰靴秀暴扣 教頭稱卡特還是半人半神

By Rae
at 2018-11-12T19:12
at 2018-11-12T19:12
James、Lillard等人談Anthony:甜瓜應該被

By Mary
at 2018-11-12T19:11
at 2018-11-12T19:11
關鍵球是不是很難量化?

By Andrew
at 2018-11-12T18:27
at 2018-11-12T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