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小丫撐起遼寧乒球新希望 - 桌球

By Gary
at 2014-03-10T13:24
at 2014-03-10T13:24
Table of Contents
17歲小丫撐起遼寧乒球新希望 最初的拼搏只為父母
王楠、郭躍、常晨晨、文佳……曾經輝煌一時的遼寧女乒,如今你若要問在她們之後,誰
會有希望成為未來一“星”,那麼請記住這個名字——陳幸同。這個今年17歲的瀋陽女孩
,將在未來托起遼寧乒乓球的新希望。2007年進入遼寧省隊,2013年,陳幸同已經正式成
為一名國家二隊的隊員。當記者聯繫到她的時候,小姑娘剛剛結束一整天的訓練,“進入
國家隊 之後,每一天我都不敢有絲毫懈怠。”她希望自己能夠儘早成為國乒一隊的成員
,像她的幾位師姐一樣,成為遼寧女乒的頂樑柱。
小女孩,擁有大夢想!懵懂女孩揮起球拍
陳幸同出生在瀋陽遼中一個清苦的教師家庭,若要說起如何發現她的乒乓天賦,那還
要從陳爸爸說起。陳俊佼,在遼中一所學校任職,並非體育教師的他,卻有著對乒乓球的
狂熱愛好,因此他在學校選取好苗子組建校隊。陳幸同4歲半那年,陳俊佼挑了幾個10歲
左右的孩子接發球,“當時我就想能夠接中三五個 球的孩子,手感就應該是不錯的,招
進校隊好好培養”。
可沒想到這幾個孩子沒一個有這種好手感的,急性子的陳俊佼挺生氣。這時,他瞄準
了在球桌一旁玩耍的小幸同。小幸同從來沒拿過球拍,站在凳子上,像模像樣地揮起球拍
。這一揮不要緊,陳俊佼喂了十個球,全部被她接住,並擋了回去。這可是陳俊佼萬萬沒
想到的,回家跟陳媽媽一商量,夫妻倆決定,讓小幸同 先從業餘練起,若是她真心喜歡
乒乓球,真有悟性,那麼決不能錯過孩子的天賦。
於是,不足五歲的小幸同逐步踏上了屬於她的“乒乓之路”。
恩師名帥視為“明珠”
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之後,陳俊佼帶著小幸同來到了瀋陽市體校。教練沈萍非常看好這
個孩子,當即留下了她。陳幸同在這裡邊學習文化課邊打球,進步非常快。
隨著小幸同技術的提高,陳家的投入也越來越大,陳俊佼說:“那個時候學費要500
多,我和她媽媽的工資加起來也沒多少,交了學費,再投入器材之後,家裡所剩無幾,若
是再有什麼緊急情況,就得跟親戚去借錢。”
之後,陳幸同又師從馬琳的啟蒙教練楊沈立,就讀順通小學。那時候,小幸同在瀋陽
市里沒有住的地方,租個離學校近的房子又太貴,於是非常看重她的楊沈立將孩子接到家
裡住,“那時候,楊教練一家非常照顧她,楊教練的愛人,變著花樣給孩子做好吃的,給
她補身體”,陳俊佼說,因為他們夫妻的身高,曾擔心 陳幸同的個子長不起來會影響打
球,但也正是那段時間的營養充足,如今陳幸同1米65的標準身高,也非常適合打球。
2007年,陳幸同被當時的遼寧省隊總教練谷振江挑選入隊,自此正式成為一名專業乒
乓球運動員。她見到了王楠、見到了郭躍,她前進動力更足了。年輕教練趙龍,每天為陳
幸同加練,一條通往國家隊的路,鋪設在了陳幸同面前。
最初的拼搏只為父母
在父母、教練和隊友看來,陳幸同是真心熱愛乒乓球的,不然,小小年齡的她如何能
夠投入如此高的熱情,拼命練球,每天加練,成績提高快于其他小朋友。但陳幸同卻不這
麼說。
“打了這麼多年球,喜歡肯定是有的,但其實我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癡迷。說實話,
小時候我還不懂得什麼是熱衷,什麼是投入,只不過,從我四歲半就有這樣一種想法烙印
在我腦海裡,我越是練得認真,技術提高越快,父母就越高興,所以我就更加拼命練球。
如此一來,我上升速度就更快一些。”
2013年3月,國家隊上演了一次交流選拔賽,來自十支省隊的拔尖小隊員,連同國家
二隊的六名選手彙聚在一起,規定獲得前兩名的選手有機會入選國家二隊。在這場“鏖戰
”中,陳幸同一舉拿下第一名。
這個瀋陽女孩,終於邁出了通過夢想之門的第一步。一把通往成功的鑰匙,陳幸同緊
握手中。
遼寧乒球出了個陳幸同
進入國家二隊,就意味著每天都會跟來自全國的頂尖年輕運動員在一起訓練,也是
在一起競爭。“我是帶著在遼寧省隊打下的堅實基礎,帶著一定優勢拼上來的, 對自己
有信心!但我仍舊不敢有絲毫的怠懈,因為,在這裡稍微有一點鬆懈就會被人家追上”,
17歲的陳幸同說起話來,比同齡人更加成熟。
陳幸同的天賦與努力,已經引起國家隊教練的重視。2013年9月,在卡達首都杜哈進
行的第十九屆亞洲青少年錦標賽青年組女子單打比賽中,陳幸同一路過關斬將,奪得冠軍
。今年二月,國家二隊打大循環賽,陳幸同再次打出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今年,郭躍離開國家隊,常晨晨也處於半退役狀態,遼寧女乒需要更換新鮮血液,陳
幸同自然成為頂樑柱的“候選”之一。陳幸同說:“我不敢肯定自己會像師姐她們那麼優
秀,但我肯定會努力奔著更高的方向努力,我要回報遼寧隊,回報父母和每一位恩師!”
本報記者 丁瑤瑤
http://sports.sina.com.cn/o/2014-03-09/12477058473.shtml
--
王楠、郭躍、常晨晨、文佳……曾經輝煌一時的遼寧女乒,如今你若要問在她們之後,誰
會有希望成為未來一“星”,那麼請記住這個名字——陳幸同。這個今年17歲的瀋陽女孩
,將在未來托起遼寧乒乓球的新希望。2007年進入遼寧省隊,2013年,陳幸同已經正式成
為一名國家二隊的隊員。當記者聯繫到她的時候,小姑娘剛剛結束一整天的訓練,“進入
國家隊 之後,每一天我都不敢有絲毫懈怠。”她希望自己能夠儘早成為國乒一隊的成員
,像她的幾位師姐一樣,成為遼寧女乒的頂樑柱。
小女孩,擁有大夢想!懵懂女孩揮起球拍
陳幸同出生在瀋陽遼中一個清苦的教師家庭,若要說起如何發現她的乒乓天賦,那還
要從陳爸爸說起。陳俊佼,在遼中一所學校任職,並非體育教師的他,卻有著對乒乓球的
狂熱愛好,因此他在學校選取好苗子組建校隊。陳幸同4歲半那年,陳俊佼挑了幾個10歲
左右的孩子接發球,“當時我就想能夠接中三五個 球的孩子,手感就應該是不錯的,招
進校隊好好培養”。
可沒想到這幾個孩子沒一個有這種好手感的,急性子的陳俊佼挺生氣。這時,他瞄準
了在球桌一旁玩耍的小幸同。小幸同從來沒拿過球拍,站在凳子上,像模像樣地揮起球拍
。這一揮不要緊,陳俊佼喂了十個球,全部被她接住,並擋了回去。這可是陳俊佼萬萬沒
想到的,回家跟陳媽媽一商量,夫妻倆決定,讓小幸同 先從業餘練起,若是她真心喜歡
乒乓球,真有悟性,那麼決不能錯過孩子的天賦。
於是,不足五歲的小幸同逐步踏上了屬於她的“乒乓之路”。
恩師名帥視為“明珠”
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之後,陳俊佼帶著小幸同來到了瀋陽市體校。教練沈萍非常看好這
個孩子,當即留下了她。陳幸同在這裡邊學習文化課邊打球,進步非常快。
隨著小幸同技術的提高,陳家的投入也越來越大,陳俊佼說:“那個時候學費要500
多,我和她媽媽的工資加起來也沒多少,交了學費,再投入器材之後,家裡所剩無幾,若
是再有什麼緊急情況,就得跟親戚去借錢。”
之後,陳幸同又師從馬琳的啟蒙教練楊沈立,就讀順通小學。那時候,小幸同在瀋陽
市里沒有住的地方,租個離學校近的房子又太貴,於是非常看重她的楊沈立將孩子接到家
裡住,“那時候,楊教練一家非常照顧她,楊教練的愛人,變著花樣給孩子做好吃的,給
她補身體”,陳俊佼說,因為他們夫妻的身高,曾擔心 陳幸同的個子長不起來會影響打
球,但也正是那段時間的營養充足,如今陳幸同1米65的標準身高,也非常適合打球。
2007年,陳幸同被當時的遼寧省隊總教練谷振江挑選入隊,自此正式成為一名專業乒
乓球運動員。她見到了王楠、見到了郭躍,她前進動力更足了。年輕教練趙龍,每天為陳
幸同加練,一條通往國家隊的路,鋪設在了陳幸同面前。
最初的拼搏只為父母
在父母、教練和隊友看來,陳幸同是真心熱愛乒乓球的,不然,小小年齡的她如何能
夠投入如此高的熱情,拼命練球,每天加練,成績提高快于其他小朋友。但陳幸同卻不這
麼說。
“打了這麼多年球,喜歡肯定是有的,但其實我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癡迷。說實話,
小時候我還不懂得什麼是熱衷,什麼是投入,只不過,從我四歲半就有這樣一種想法烙印
在我腦海裡,我越是練得認真,技術提高越快,父母就越高興,所以我就更加拼命練球。
如此一來,我上升速度就更快一些。”
2013年3月,國家隊上演了一次交流選拔賽,來自十支省隊的拔尖小隊員,連同國家
二隊的六名選手彙聚在一起,規定獲得前兩名的選手有機會入選國家二隊。在這場“鏖戰
”中,陳幸同一舉拿下第一名。
這個瀋陽女孩,終於邁出了通過夢想之門的第一步。一把通往成功的鑰匙,陳幸同緊
握手中。
遼寧乒球出了個陳幸同
進入國家二隊,就意味著每天都會跟來自全國的頂尖年輕運動員在一起訓練,也是
在一起競爭。“我是帶著在遼寧省隊打下的堅實基礎,帶著一定優勢拼上來的, 對自己
有信心!但我仍舊不敢有絲毫的怠懈,因為,在這裡稍微有一點鬆懈就會被人家追上”,
17歲的陳幸同說起話來,比同齡人更加成熟。
陳幸同的天賦與努力,已經引起國家隊教練的重視。2013年9月,在卡達首都杜哈進
行的第十九屆亞洲青少年錦標賽青年組女子單打比賽中,陳幸同一路過關斬將,奪得冠軍
。今年二月,國家二隊打大循環賽,陳幸同再次打出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今年,郭躍離開國家隊,常晨晨也處於半退役狀態,遼寧女乒需要更換新鮮血液,陳
幸同自然成為頂樑柱的“候選”之一。陳幸同說:“我不敢肯定自己會像師姐她們那麼優
秀,但我肯定會努力奔著更高的方向努力,我要回報遼寧隊,回報父母和每一位恩師!”
本報記者 丁瑤瑤
http://sports.sina.com.cn/o/2014-03-09/12477058473.shtml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Lily
at 2014-03-13T08:03
at 2014-03-13T08:03
Related Posts
發球失憶症

By Rosalind
at 2014-03-09T22:32
at 2014-03-09T22:32
台中市/南區近興大/平日中午練多球伴

By Ethan
at 2014-03-09T19:55
at 2014-03-09T19:55
法國乒乓球引進正宗中國教練

By Zanna
at 2014-03-09T12:56
at 2014-03-09T12:56
葡萄牙小島上誕生乒球希望

By Elma
at 2014-03-09T12:55
at 2014-03-09T12:55
國乒女隊的新一代怪球手

By Ina
at 2014-03-09T12:53
at 2014-03-09T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