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今日消息 - 美國職棒

By Delia
at 2017-11-29T16:31
at 2017-11-29T16:31
Table of Contents
1. 兩路消息指出馬林魚告知Giancarlo Stanton說如果他要動用交易否決權的話,
Stanton就會留在馬林魚隊,而且球團會賣掉其他薪水較高的優秀隊友來省錢─
這會讓Stanton成為重建中的唯一一個明星。(推測是Marcell Ozuna, Christian
Yelich, JT Realmuto等人)
--
St. Louis Post-Dispatch說各個有興趣的球隊希望能單獨與Stanton談話,引起
Stanton對該球隊的興趣
--
Rosenthal的報導表示紅襪有參與Stanton交易談判,不過Drellich的消息表示紅襪與
馬林魚達成交易的機會很低
2. Scott Boras批評入札制度不公平、壓榨日本球員且破壞多年建立起的善意。「大谷比
田中年輕,價值比他高,結果田中能拿$150M、大谷只能拿一點點?」
「你們對於這種不公平的事情感到驕傲嗎?」
「球員工會會跟你說大谷了解自己權益的狀況下不會阻攔他,而火腿怕他受傷想早
早把$20M拿到手獲利了結。大家剝削了他想赴美的決心,利用規定避免他拿到高薪。」
--
另外Boras提到新制CBA底下有錢球隊會居於有利位置─大咖國際球員能拿到贊助商
合約,這部分不受CBA規定,也不會計入豪華稅。
--
大谷給各隊出難題之後高層們的反應是甚麼呢?
GM甲:「大學畢業之後沒寫過這麼重要的東西。」
GM乙正為找尋優秀翻譯人員感到苦惱。
失眠的高層丙:“This is so stupid.”
經紀人丁:「大谷就跟Amazon選新總部地點一樣。」
國聯高層戊:「這是30個人在玩的$200M競賽,每個人都該買一張票。」
3. 今年冬季市場陷入大僵局,只有Doug Fister順利簽約,也沒有出現重磅交易案─不過
大多數高層與經紀人認為大谷與Stanton都不是FA市場陷入僵局的原因。
某GM:「大谷很便宜,不管去哪都能合陣型,拿到是加分,但是你也不會想花太多
時間耗在上面...Stanton交易我也不買帳。市場上唯一能觀察跡象的指標是JDM。」
某經紀人:「大谷不來美國、馬林魚不賣Stanton,市場發展還是一樣會很慢─大家
總會找到理由拖延的。」
--
幾點相關討論:
(1) 球團們相信拖延戰術是降低球員開價的一大有效戰術,而球員方還沒找到反制方法。
某高層說這會嚴重影響第三線第四線FA的處境。
某球界人士認為下週會有7~10位FA簽約,但是會以牛棚投手為主─這股寒流強而麻
煩。
某資深高層:「球團們相信等越久價格就跌越多。過去頂級FA不會遇到這種狀況,所
以要嘛就是這次FA市場上沒有人是球隊非買不可的人物,抑或是現在連頂級FA都會被
拖延戰術襲擊。」
某GM:「我當然要等,因為他們會擔心拿不到工作,我們就能撿便宜了。」
球隊們想要獵捕菜鳥經紀人或是小間經紀公司底下的球員,因為恐懼會讓他們決定避
開風險。某老將經紀人準備對客戶們信心喊話「保持信心,他們得找到人來填陣容,
最終還是會乖乖拿出錢的。現在沒有驚慌的理由。」
(2) 球員價值估算方面也到了不同的境界。去年有兩支不同的球隊開給Tommy Hunter一模
一樣的合約─一模一樣。這在過去的年代是很難出現的巧合,但是近年球團們的價值
估計方式越來越接近。除了演算法之外,CBA方面的操作也是重要因素,某經紀人表
示各球團都藉新CBA的重罰當作理由,告訴經紀人們他們無意把payroll拉高到接近
豪華稅線,更不用說是超過了。
某GM:「我們當然要這樣講,不講是棒槌。」
(3) 人事大搬風:今年有十支球隊換投手教練,六支換總教練,GM們說他們的時間因此被
拖慢。雖然許多經紀人對於這個說法並不買帳,但是許多高層堅持人事變動確實消耗
掉不少時間,而且難以同時進行其他工作。某GM表示覺得自己像是人資經理一樣一直
在面試;某球隊跑了12個FO成員與現場人員,根本無暇管陣容的事情。
(4) FA市場本身也有很大的變動。某GM表示「球團們都變聰明了,他們都知道買FA有多糟
糕。」
某球團人士:「如果你花錢在FA上,你就不會被視為天才。大家都想要成為天才,
而成為天才的唯一方式是繳少少的錢就贏球。」
過去的年代球員們都視「進入FA市場」為領高薪的快速途徑,但是年代變了。球員
工會內部不少人非常憂心,特別是現在越來越多球員在還未進入FA市場時就與球團
訂下合約。許多未來之星選擇避險,至少不要被棒球本身的不確定性以及自身表現
的風險給擊倒。但是如此一來進入FA的時間點會超過30歲,球團可以說該球員已經
過了巔峰期了而下手殺價。
某球界人士:「過去許多球員的希望能成為最高薪的球員,但是這個世代失去了
這個夢想,認為錢夠用就好。」
有些人對於今年的狀況抱持審慎態度,因為今年的FA市場並沒有那麼吸引人─扣掉
大谷之後明星只剩Martinez, Yu Darvish, Eric Hosmer,明年的星度高很多,有
Bryce Harper, Manny Machado and Clayton Kershaw等人。不過Jeff Passan認為
言多少是FA市場的風向球─FA市場該是個砸錢在非效率市場來補足各種位置的時
刻。如果今年的風向繼續延續下去,或許會種下新勞資糾紛的種子。
4. 上原浩治歸國自主訓練,他誓言再戰2018,但是如果沒有大聯盟球隊要給他合約的話
要直接退休,沒有歸國打日職的打算
5. Manfred提到前勇士GM John Coppolella被終身水桶的原因是他不配合聯盟調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1
--
Stanton就會留在馬林魚隊,而且球團會賣掉其他薪水較高的優秀隊友來省錢─
這會讓Stanton成為重建中的唯一一個明星。(推測是Marcell Ozuna, Christian
Yelich, JT Realmuto等人)
--
St. Louis Post-Dispatch說各個有興趣的球隊希望能單獨與Stanton談話,引起
Stanton對該球隊的興趣
--
Rosenthal的報導表示紅襪有參與Stanton交易談判,不過Drellich的消息表示紅襪與
馬林魚達成交易的機會很低
2. Scott Boras批評入札制度不公平、壓榨日本球員且破壞多年建立起的善意。「大谷比
田中年輕,價值比他高,結果田中能拿$150M、大谷只能拿一點點?」
「你們對於這種不公平的事情感到驕傲嗎?」
「球員工會會跟你說大谷了解自己權益的狀況下不會阻攔他,而火腿怕他受傷想早
早把$20M拿到手獲利了結。大家剝削了他想赴美的決心,利用規定避免他拿到高薪。」
--
另外Boras提到新制CBA底下有錢球隊會居於有利位置─大咖國際球員能拿到贊助商
合約,這部分不受CBA規定,也不會計入豪華稅。
--
大谷給各隊出難題之後高層們的反應是甚麼呢?
GM甲:「大學畢業之後沒寫過這麼重要的東西。」
GM乙正為找尋優秀翻譯人員感到苦惱。
失眠的高層丙:“This is so stupid.”
經紀人丁:「大谷就跟Amazon選新總部地點一樣。」
國聯高層戊:「這是30個人在玩的$200M競賽,每個人都該買一張票。」
3. 今年冬季市場陷入大僵局,只有Doug Fister順利簽約,也沒有出現重磅交易案─不過
大多數高層與經紀人認為大谷與Stanton都不是FA市場陷入僵局的原因。
某GM:「大谷很便宜,不管去哪都能合陣型,拿到是加分,但是你也不會想花太多
時間耗在上面...Stanton交易我也不買帳。市場上唯一能觀察跡象的指標是JDM。」
某經紀人:「大谷不來美國、馬林魚不賣Stanton,市場發展還是一樣會很慢─大家
總會找到理由拖延的。」
--
幾點相關討論:
(1) 球團們相信拖延戰術是降低球員開價的一大有效戰術,而球員方還沒找到反制方法。
某高層說這會嚴重影響第三線第四線FA的處境。
某球界人士認為下週會有7~10位FA簽約,但是會以牛棚投手為主─這股寒流強而麻
煩。
某資深高層:「球團們相信等越久價格就跌越多。過去頂級FA不會遇到這種狀況,所
以要嘛就是這次FA市場上沒有人是球隊非買不可的人物,抑或是現在連頂級FA都會被
拖延戰術襲擊。」
某GM:「我當然要等,因為他們會擔心拿不到工作,我們就能撿便宜了。」
球隊們想要獵捕菜鳥經紀人或是小間經紀公司底下的球員,因為恐懼會讓他們決定避
開風險。某老將經紀人準備對客戶們信心喊話「保持信心,他們得找到人來填陣容,
最終還是會乖乖拿出錢的。現在沒有驚慌的理由。」
(2) 球員價值估算方面也到了不同的境界。去年有兩支不同的球隊開給Tommy Hunter一模
一樣的合約─一模一樣。這在過去的年代是很難出現的巧合,但是近年球團們的價值
估計方式越來越接近。除了演算法之外,CBA方面的操作也是重要因素,某經紀人表
示各球團都藉新CBA的重罰當作理由,告訴經紀人們他們無意把payroll拉高到接近
豪華稅線,更不用說是超過了。
某GM:「我們當然要這樣講,不講是棒槌。」
(3) 人事大搬風:今年有十支球隊換投手教練,六支換總教練,GM們說他們的時間因此被
拖慢。雖然許多經紀人對於這個說法並不買帳,但是許多高層堅持人事變動確實消耗
掉不少時間,而且難以同時進行其他工作。某GM表示覺得自己像是人資經理一樣一直
在面試;某球隊跑了12個FO成員與現場人員,根本無暇管陣容的事情。
(4) FA市場本身也有很大的變動。某GM表示「球團們都變聰明了,他們都知道買FA有多糟
糕。」
某球團人士:「如果你花錢在FA上,你就不會被視為天才。大家都想要成為天才,
而成為天才的唯一方式是繳少少的錢就贏球。」
過去的年代球員們都視「進入FA市場」為領高薪的快速途徑,但是年代變了。球員
工會內部不少人非常憂心,特別是現在越來越多球員在還未進入FA市場時就與球團
訂下合約。許多未來之星選擇避險,至少不要被棒球本身的不確定性以及自身表現
的風險給擊倒。但是如此一來進入FA的時間點會超過30歲,球團可以說該球員已經
過了巔峰期了而下手殺價。
某球界人士:「過去許多球員的希望能成為最高薪的球員,但是這個世代失去了
這個夢想,認為錢夠用就好。」
有些人對於今年的狀況抱持審慎態度,因為今年的FA市場並沒有那麼吸引人─扣掉
大谷之後明星只剩Martinez, Yu Darvish, Eric Hosmer,明年的星度高很多,有
Bryce Harper, Manny Machado and Clayton Kershaw等人。不過Jeff Passan認為
言多少是FA市場的風向球─FA市場該是個砸錢在非效率市場來補足各種位置的時
刻。如果今年的風向繼續延續下去,或許會種下新勞資糾紛的種子。
4. 上原浩治歸國自主訓練,他誓言再戰2018,但是如果沒有大聯盟球隊要給他合約的話
要直接退休,沒有歸國打日職的打算
5. Manfred提到前勇士GM John Coppolella被終身水桶的原因是他不配合聯盟調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1
--
Tags:
美國職棒
All Comments

By Doris
at 2017-12-02T19:54
at 2017-12-02T19:54

By Rosalind
at 2017-12-03T19:14
at 2017-12-03T19:14

By Enid
at 2017-12-07T08:09
at 2017-12-07T08:09

By Emma
at 2017-12-09T17:44
at 2017-12-09T17:44

By Kumar
at 2017-12-14T04:12
at 2017-12-14T04:12

By Rachel
at 2017-12-14T18:15
at 2017-12-14T18:15

By Heather
at 2017-12-19T00:57
at 2017-12-19T00:57

By Steve
at 2017-12-20T22:07
at 2017-12-20T22:07

By Sandy
at 2017-12-24T05:54
at 2017-12-24T05:54

By Sandy
at 2017-12-27T14:14
at 2017-12-27T14:14

By Zenobia
at 2017-12-30T13:33
at 2017-12-30T13:33

By Puput
at 2018-01-04T11:19
at 2018-01-04T11:19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1-07T11:06
at 2018-01-07T11:06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1-09T04:55
at 2018-01-09T04:55
Related Posts
11/21 今日消息、勇士國際球員簽約懲處

By Isabella
at 2017-11-23T00:17
at 2017-11-23T00:17
11/20 今日消息

By Todd Johnson
at 2017-11-21T16:41
at 2017-11-21T16:41
11/19 今日消息

By Zora
at 2017-11-20T20:02
at 2017-11-20T20:02
11/18 今日消息

By Jake
at 2017-11-19T22:49
at 2017-11-19T22:49
11/17 今日消息

By Frederic
at 2017-11-18T16:28
at 2017-11-18T16:28